薪火相傳35年,從未間斷。文山「開拓杯」足球聯賽,已經作為一項傳統經典賽事,銘刻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業餘足球愛好者心中。儘管競技水平在全省相對有限,但熱情無限、貴在堅持的文山足球人,卻在不經意間通過「開拓杯」創造了一項歷史——雲南省持續時間最長且從未更名、從未間斷的民間足球賽事。
從幾個足球愛好者的突發奇想,到成為擔負起邊疆地區足球運動發展傳承的品牌賽事,開拓杯承載著歲月的滄桑、生命的記憶、團隊的激情、足球的歡樂。時至2020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開拓杯」足球聯賽已走過了整整35個年頭。作為全州延續時間最為長久的一項民間體育賽事,很多參加過首屆賽事的球員早已年過半百。
1985年秋天,一群從省城昆明畢業回到文山的足球愛好者,因為共同的喜好,每晚相約相互交流球技,當時沒有專業的足球場地 ,都是在燈光照耀下的籃球場釋放青春活力。不久,大家都覺得僅在一個小圈子裡踢球很不過癮,為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增強比賽的競技性和對抗性,幾個朋友突發奇想——不如組織一項屬於文山球友的足球賽事。經過商量,大家決定效仿「豐田杯」的賽制和時間來安排比賽,並將比賽命名為「開拓杯」,比賽的時間被定在12月份的第二個星期。
有了響亮的名頭,有了比賽的規則,幾位文山足球民間賽事的開拓者又分頭聯繫,各自找到相識的球友,一起搭伴組隊參加比賽。就這樣,第一屆文山州「開拓杯」足球賽如期拉開序幕,參賽隊伍分別為文山州一中隊(師生混合)、文山縣一中校友隊、文山汽車總站隊、文山州廣播電臺隊、文山縣工商銀行隊。
隨著第一屆比賽的成功舉辦,「開拓杯」的名頭逐漸在文山城打響,讓文山球友心馳神往。之後,這項品牌賽事的影響力逐漸走出州府所在地,吸引了州內其他7個縣的足球愛好者組隊前來參賽。由於當時公路條件普遍較差,幾乎沒有什麼私家車,各縣球隊坐著班車到文山來踢球十分辛苦,卻又心甘情願。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火爆,「開拓杯」也迎來最輝煌的時代,參賽隊伍一度達30支,覆蓋了全州8個縣市。參賽隊被分為甲組、乙組和學校組,球隊冠名也由原來單一的機關、廠礦、部隊、學校發展至企業商家贊助冠名,「開拓杯」也深入人心,成為文山州群眾體育的傳統品牌賽事。
今年40歲的老徐回憶說,當時「開拓杯」的影響已不局限於成人業餘賽事本身,還帶動了當地中學校園足球的發展。受歐洲五大聯賽、全國甲A聯賽和「開拓杯」由遠及近的不同影響,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在老徐就讀的廣南縣一中,基本每個班級都有一支球隊,大家通過層層選拔,最終組隊赴文山參加開拓杯學校組的比賽。
之後,在中國足球最為灰暗的幾年裡,「開拓杯」也一度陷入部分老球員放棄、多年無新人加入的尷尬境地,但正是文山市體育主管部門和一批老球員的不懈堅持,讓「開拓杯」得以延續,守住了文山足球運動的薪火。
35年間,哪怕一筆贊助都無法拉到,哪怕一屆賽事的隊伍再少,「開拓杯」名號不變、初心不改、大旗不倒,已成為文山足球的一段傳奇、當地球迷內心不滅的燈塔。
近年來,隨著中國足球元氣的逐步恢復,以及大家對健康的重視,開拓杯也走出了寒冬,每年註冊參賽的球員達百餘名,一些本已離開的老球員又再次回到球場,很多新鮮血液也開始注入其中。同時,在開拓杯的帶動下,文山又發展起了「五人制」、「八人制」足球賽,截至目前,文山州的各項足球賽事貫穿了春、夏、秋、冬。
讓人感動的是,在校園足球大力普及的過程中,很多教練員均是「開拓杯」的球員,很多參加校園足球的孩子都是「開拓杯」參賽者的子女,「開拓杯」為今天文山的校園足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文/文山州足球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