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梅溪湖片區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片區,距離市區比較遠,但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卻讓它的房價居高不下。說到優質教育資源,梅溪湖比較有名還是初中,像長梅、師梅、周梅等。那麼梅溪湖片區的小學資源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盤一盤:
梅溪湖片區共有8所小學已經開學,另有看雲小學、映日小學、梧桐小學、湖南一師附小等小學在建和規劃中。下面盤點的是已經開學的學校。
1.長沙高新區東方紅小學
長沙高新區東方紅小學位於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北側西部,毗臨湖南省歌舞劇院,總用地面積45161平方米,辦學規模為54個教學班,為公辦制完全小學。學校已於2016年9月正式開學。學校最有名的是校長,是湖南省兩位全國名校長之一。家長對於學校評價是學校環境不錯,老師有耐心。
升學情況:與其他五區採用「多校劃片」(微機派位)的升學方式不同,高新區小學升初中採用的是單校劃片的方式。東方紅小學的畢業生可以直接升入到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除此之外,也可自願參加面向全市的特色學校的提前招生、體藝後備人才基地的提前招生,以及民辦初中的微機派位。
2.長沙市嶽麓區實驗小學(西校區)
學校原本為嶽麓區騎川小學,後又改名為嶽麓區實驗小學西校區,為嶽麓區教育局直屬公辦完全小學。學校已於2016年9月開學,建設規模為48個班級,可容納2160名學生就讀。
嶽麓區實驗小學於2012年9月建成,由於新生人數和插班生人數遠超學校負荷,所以2016年學校上報教育局開闢嶽麓區實驗小學西校區來接收一年級新生。嶽麓區實驗小學東、西校區為同一法人,同一套班子,秉承同一教育理念,同一教育精神共同發展。
2020年嶽麓區實驗小學的學區範圍為:鑫苑名家、旭輝御府、好萊城(暫)、萬科城市花園(暫)、潤芳園(暫)。
3.周南梅溪湖小學
周南梅溪湖小學是嶽麓區教育局和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合作開辦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已於2016年秋季開學。辦學規模為48個班級,可容納2160名學生就讀。周南梅溪湖小學就在周南梅溪湖中學隔壁,學區範圍內的樓盤也多有周南梅溪湖中學學位。周南梅溪湖中學在梅溪湖片區的學校中算是不錯的了,周南梅溪湖小學近年來也備受關注。
周南梅溪湖是長沙市唯一一所多推一的學校,集聚了周南、長郡、麓山國際等多所名校的優質資源,周南梅溪湖中學經常與長郡一起聯考聯評,周南梅溪湖小學也是按麓山國際的模式管理的。
4.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
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位於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北側東部用地面積約3.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60個班級,可容納2700名學生就讀,是嶽麓區教育局直屬非全日制寄宿制公辦學校。學校已於2015年9月建成開學。學校是 2+1 藝術類學校,注重足球、體操和模特等興趣類專業培養。
升學情況:2020年的派位指標為: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梅溪湖校區)50、長沙市一中嶽麓中25、西雅中學63、湘儀學校20。
5.博才梅溪湖小學(南校區)
博才梅溪湖小學南校區位於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南側東部,用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42個班級,可容納1890名學生就讀。學校已於2014年9月建成開學。
嶽麓區是博才集團的大本營,博才系的小學這幾年擴張的厲害,已是長沙最大的教育集團(學校數量最多),博才系的學校關鍵看生源範圍,博才梅溪湖小學南校區和初中學位基本一致,樓盤品質普遍較高。
升學情況:2020年的派位指標為: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40、周南梅溪湖中學40、西雅中學11。
6.長沙市嶽麓區實驗小學(東校區)
長沙市嶽麓區實驗小學位於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北側西部、長沙市嶽麓區映日路與踏雪路交匯處,建設規模為48個班級,可容納2160名學生就讀,是嶽麓區教育局重點打造的一所公辦示範性小學。學校已於2012年9月開學。
嶽麓區實驗小學近幾年開始熱門起來,屬於梅溪湖片區名氣較大的學校。學校體量很大,現在已經有兩個校區。學校號稱要打造成梅溪湖最大的小學,硬體和外觀都不錯。學校的學區範圍對應的也都是大樓盤,要讀書的業主子女估計不少,學位也比較緊張。嶽麓區實驗小學東校區的學區範圍為:合能璞麗、和泓梅溪四季、梅溪青秀。
升學情況:2020年的派位指標為:長郡梅溪湖13、周南梅溪湖41、附中博才梅溪湖53、西雅130。
7.博才梅溪湖小學(北校區)
嶽麓區博才梅溪湖小學北校區位於嶽麓區平川路與映日路交匯處,屬梅溪湖振業城樓盤的配套小學,已於2018年秋季開學。一年級新生將招收4個班。南北校區管理機構統一,優質資源共享,同時擁有更為寬鬆和優越的就讀條件。學校田徑場部分區域因東面房屋拆遷問題無法實施建設,學校利用現有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及前坪安排學生日常運動活動。
8.西雅博才小學
西雅博才小學是2019年經市教育局批准,嶽麓區教育局創辦,由博才教育直接管理的一所公辦學校。學校最開始規劃為西雅小學,由雅禮託管。學校開學後明確為博才託管。學校周邊新建樓盤比較多,關注比較大,新學校新老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