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水滸傳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不但遠超《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紅樓夢》都要精彩。可以說,在中國很少有不知道水滸傳的,哪怕是小孩。
就連在東瀛,水滸傳的名氣也十分大,武松魯智深等主角的知名度十分高。但據去過東瀛的朋友反饋,在中國名氣更大、粉絲更多、更受人歡迎的武松,卻不如魯智深受歡迎。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雖然武松武功彪悍,但是相比魯智深來說,他不具備犧牲精神,特別是在助人方面,魯智深基本上不求回報,幫人就是純粹的幫人,而沒有更多的想法,所以他們認為,魯智深要更純粹,更大氣。
體現得最為明顯是兩個案例。武松幫助師恩奪回快活林生意,兩邊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本質上是黑吃黑。而當時武松是個在押囚犯,因為師恩得知他是打虎英雄,有一身過硬武功,這才對他關照又加,又是請吃喝,又是說好話,武松那時正處於人生低谷,這種所謂尊重滿足了武松的心靈需要,武松是得了這種好處之後才出手幫忙,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大抵說的就是如此。
而相對武松受人請吃,魯智深是完完全全的全心全意為別人服務。
他和金翠蓮素味平生,以前壓根就沒見過,僅僅是因為金翠蓮的一番哭訴,打動了魯智深,於是他的善心爆發,當場資助了銀子不說,後來還幫助這兩父女出逃,這還沒完,他還專門去找鎮關西,用拳頭給鎮關西上了一堂課,這也是鄭屠夫的最後一堂課。
在魯智深眼裡,這種「救人須救徹」才是真正的幫助,不求回報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所以一個名叫佐竹靖彥的日本研究家就說:「如果在現代日本的《水滸傳》讀者中做一個人氣指數的問卷調查,大概名列榜首的是魯智深。」
而他更是認為,魯智深救林衝才是這個人物發光發彩的地方。魯智深和林衝結拜第一天,林衝老婆就被人纏住要非禮,結果林衝礙於各方面因素沒有動手,魯智深卻十分不放心,怕林衝吃虧,於是帶著跟隨他的一幫潑皮,趕去相救,後來又要為林衝復仇。
而當林衝被發配滄州時,魯智深其實非常清楚林衝的處境,他很擔心林衝會遇到問題,於是就一路跟隨。後來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下林衝,他自己就:他尋找林衝不著,但「見酒保來請兩個公人,說道,『店裡一位官尋人說話。』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這廝們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將來。見這兩個撮鳥帶你入店裡去,洒家也在那店裡歇。夜間聽得那廝兩個,做神做鬼,把滾湯賺了你腳,洒家見這廝們不懷好心,越放你不下。」
魯智深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正因為他放不下林衝,所以才一路護送。
東瀛人之所以這麼喜歡魯智深,其實一方面是他們喜歡魯智深的大智大勇,另一方面他的這種英雄主義在他們那裡是稀缺的,所以就更加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