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訪學:英國藝術教育如何培養「想像力」?

2020-12-16 騰訊網

初訪蘭卡斯特

文/易雨瀟

2019年9月,我抵達了英國蘭卡斯特大學,開啟了我的訪學之路。隨著疫情在三月的爆發,英國的大學也轉為開設網課。在家隔離期間,我整理了一些對英國藝術教育的零碎思考,包括教職、科研以及教學方法等。

「Fly Faculty」:候鳥一樣的飛行教職

前些年,北京交通大學的威海校區和蘭卡斯特大學共同開設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由兩所大學的老師共同授課。在威海教學的老師像是候鳥,開學時,英國和北京的老師飛到威海上課,課程結束了再飛回家。蘭卡斯特的老師稱這樣的職位為飛行教職「Fly Faculty」。2018年,我也成為了Fly faculty的一員,開始了「打飛的」上班的日子。對於飛行教職人員而言,成為教師和在其他跨國企業上班並無差別,出差是常態。蘭卡大學除了和中國合作,也和其他的國家地區有教學合作。隨著中國教育產業的發展,未來國際化教育是一種趨勢,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Fly Faculty」。

設計課程課堂討論現場

「Imagination」:想像力研究中心,一個跨學科交互的實驗室

這一年我的學習任務是到蘭卡斯特大學的當代藝術學院LICA(Lancaster Institute for the Contemporary Arts)系統地觀察兩門設計系的課程,回國後我將去威海教授相關課程。作為一名學習當代藝術出生的人,我對LICA充滿了好奇,大家都知道英國的藝術教育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那麼他們的當代藝術學院是怎樣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呢?

LICA森林中的圓形會議室

LICA坐落在一座森林邊,進門是一個很大的木質舞蹈劇場。嗯,我心想這確實很當代藝術、很跨界,沒事還可以來跳個現代舞。LICA本科設有建築、藝術(純藝)、設計、電影和戲劇這幾個專業。他們最得意的是「想像力研究中心」實驗室。這個中心是一個探索性設計研究實驗室,實驗室的宗旨是希望通過「創意文化和語境」以及「實踐與表演」等方式打破學科的邊界,致力於通過美術、建築、劇院、電影,舞蹈和聲音來理解和創造藝術意義,探究人類「想像力」。

通過老師David的介紹,我了解到LICA側重研究,是以研究帶動教學的學院,設計專業並不是他們藝術學院本科人數最多的學科,但是他們設計專業的研究能力在英國排名靠前。設計類招收的博士生人數遠遠多於本科生。他們的老師也非常善於做研究型項目和申請各種研究基金。想像力實驗室就是最能代表他們研究水平的存在,每年實驗室都有巨大的經費支持各種與研究「想像力」相關的藝術項目。

蘭卡斯特當代藝術學院

想像力VS實驗性:藝術教育的初衷是什麼?

LICA以研究為導向的教學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開發人的想像力。在這個目的下,各個學科都可以協同起來,組成一個小組去完成研究。他們曾經資助的項目包括「宜居城市」、「共同構建的音頻代碼」、「繪畫藝術中的稱呼方式」等。有的項目聽起來非常的不「當代藝術」,例如宜居城市。不過挺巧,這和北交大建築藝術學院的學科設置是比較相似的。交大的藝術學院中包括建築和設計兩大類,在建築學科中,「未來城市」競賽提倡的就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項目,打破各個學科的邊界。這樣跨學科研究的項目,在設計或者是純藝術專業還是相對比較少的。

西方許多的當代藝術教育都在提倡一種「總體性」,或者直接將純藝術統稱為自由藝術。在我國的美術學院中,我們習慣性的將藝術門類孤立起來。當我們強調純藝術(Fine Art)的時候,往往指代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側重專業技能的學習。LICA的教育模式與國內近些年興起的實驗藝術比較類似,實驗藝術教育當下非常火爆,當然也面臨一些問題。實驗藝術的提法,讓人們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實驗性」上。

如果說在國內當代藝術教育中我們更看重學生的「實驗性」的話,那麼「實驗性」就是教學目的。實驗性的誤區在於容易滑向「批判性」,更傾向哲學邏輯的訓練。過於強調實驗性,有的學生會陷入為了批判而批判的邏輯中。他們鑽研西方的哲學,做的藝術作品越來越哲學化,最後的作品效果卻差強人意,並不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如果讓我們把目的替換為「想像力」或者「創造性」,嚴肅的藝術的學習就會變得輕鬆很多。這並不是說應該放棄掉批判,只是在西方的教學邏輯中,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已經內化了,在批判之外,藝術創作需要接近的是無限去了解人類「想像力」的極限,這個領域會更加的寬闊。

Moodle系統界面

教育產業工業化:教育可以做複製嗎?

LICA的教育課件製作非常合乎工業化標準。我觀察的其中一門課程是「設計可視化」(Design Visualization),這門課比較類似於國內設計基礎、創意設計之類的基礎課程。課程包括設計的理念、學習設計軟體等內容。所有的教學都需要配合網絡Moodle開源課程管理系統完成。老師的課件、學生提交作業和軟體練習的案例都在會在Moodle系統的Modules中上傳提交,老師和學生習慣稱課程為「Modules」(模組)而不是課程(Course),這聽起來就是工業化的思維。

以結果為導向的課程教學需要精確的追溯每堂課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以教學結果倒推課程設計,所以課程內容必須精確的環環相扣。許多學生在課程之初覺得很輕鬆,到了課程末的時候才發現缺了點知識就很難完成最後的大作業。在這樣的Modules設計模式下,也許換個老師來講效果也不會太差。我稱之為「教育工業化」正是因為它降低了因為人的能力層次不齊而可能導致的教學效果的差異性——雖然不能保證某個老師教的最好,但是能控制教得最差的預期。這樣的課程才是可以複製的課程,當英國進行全球教育產業布局的時候,他們的課程就可以較為方便的在世界各地做複製。

宅家工作學習日常

疫情期間,國內的老師朋友們都猝不及防地從老師轉行成為主播,突然轉型線上授課,讓大家都很懵。其實國內很多大學都有開發自己的類似Moodle系統這樣的教育管理系統,北交大也有,但是老師和學生都沒有養成使用網際網路系統輔助教學的習慣,或許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系統還不夠人性化,不夠好用。隨著3月英國疫情爆發,學校也轉為上網課了,那麼英國的老師在Moodle系統的加持下,轉型網課會很輕鬆嗎?

No,英國的老師和我們一樣很懵,許多老師也是第一次轉型上網課。歸根結底,藝術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面對面的溫度。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課程設置的再詳盡,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即使網絡再發達,師生之間面對面的情感交流互動也不可替代。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把課上完,而是確保學生真正能夠從課程中學到多少。線上授課能夠解決掉很多講課的問題,但是學生的接受和個體差異依然是線上集中授課的短板。

以上,是疫情期間我對英國藝術教育的一些小小思考,你有什麼關於中國和英國藝術教育之間差異的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作者為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師資博士後,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博士)

相關焦點

  • 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訪學團再訪北京服裝學院
    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訪學團再訪北京服裝學院 2017-03-31 15:24:04 來源:搜狐網,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3月20日,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歐文院長率領
  •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但是,現如今的家長,更加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早早就教孩子算數,背詩,畫畫等等,反而忽略了對孩子想像力的培養。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1.打破慣性思維。在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之前,父母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打破慣性思維。因為想像力的最大敵人就是一成不變。
  • 想像力英語重磅登陸江蘇教育頻道,14期公益課堂免費開課啦!
    「我們希望,想像力的課程,能夠讓孩子們在家裡也能夠快樂、高效的學習!我們相信,此次在江蘇教育頻道開播的想像力課堂,一定能帶給小朋友們完全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想像力教育科技創始人 鮑劍文
  • ...交流項目系列報告——趙鵬: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進行短期交流訪學
    報告時間:2021年1月22日(周五)下午15:00報告地點:騰訊會議904970032報告人簡介:趙鵬,馬克思主義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師從樊明方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項目概況及報告內容:馬克思主義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趙鵬,受學校研究生短期出國(境)訪學及開展創新實驗項目資助,於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到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人文學院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訪學,外方導師為埃克塞特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殷之光
  • 愛因斯坦:藝術對他而言比物理更重要,藝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啟成少兒美術教育——少兒美術課程諮詢請私聊我在世界範疇內,培養有一個普遍的共鳴,即藝術培養是審美培養的核心,它能開拓人的感知、領會和創造才能,從而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咱們不應忽視的是,美國已經富裕熟悉到藝術培養閉於革新的重要性,並盡理想全力普及和實行藝術培養,將其每個美國人民終身培養的實質。一、藝術和孩子未來的發展有什麼作用愛因斯坦是一位有名的物理學家,他談到想像力而不是常識,反覆誇大想像力比常識更重要。他認為藝術使他比物理學更重要。
  • 英國紳士是如何養成的
    19世紀時, 伊頓公學校長威廉·詹森·科裡曾這樣描述其培養目標:「在一所偉大的學校裡, 你學到的不僅是知識, 最重要的是, 你學到了將陪伴你一生的藝術和習慣。」以哈羅公學為例,英國哈羅公學的「精英培養模式」學術造詣:鼓勵求知慾、獨立思考及高效學習習慣。機會創造:保障學生有機會展現自我潛力,提升教育與就業機會。
  • 線下課程難以開展,英國博物館學課程如何適應疫情?
    英國一些大學在新冠肺炎期間面臨了各種困難,但在阿爾斯特大學攻讀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文學碩士學位的人數並未受此影響。主管該課程的伊莉莎白•克魯克(Elizabeth Crooke)表示,今年總共招收了17名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學生,這一數據比平時高出約20%。
  • 別敦榮|如何培養高水平博士?——兼談高等教育學博士教育
    博士教育必須要打牢學術基礎,博士生在學期間應厚植理論功底,錘鍊邏輯思維,增強寫作能力,為終身的學術發展作好充分準備。博士教育應當培養博士生的學科信念、學術精神、學術品格,同時要注重提高他們自我發展能力。「捆綁式」和「挖井式」的博士教育難以培養學術適應性強的學者。導師不僅要重視對博士生的個性化指導,還要注重學術共同體的營造。
  • 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訪學團再訪陝西國際商貿學院開展交流學習
    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訪學團再訪陝西國際商貿學院開展交流學習 http://www.huaue.com  2019年3月26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本網訊3月22日,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體育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興趣班扼殺了娃想像力」寶媽怒退畫畫班:想像力培養方法很關鍵
    很多兒童專家說過:孩子是一隻雛鷹,只有給他們插上想像力的翅膀,才能在一生中飛得更高更遠。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已經意識到想像力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想像力,萊特兄弟可能不會發明飛機,一些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創造也不會出現。 然而,這些道理我們雖然知道,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卻不能真正的實現。
  •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們處在一個發展迅猛的時代,創新能力成為一個人才培養的核心指標,而幼兒期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期,那麼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首先,什麼是想像?想像是大腦中的思維活動,是記憶基礎上的思維再造。
  • 想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父母要做到4點
    想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父母要做到4點小美家的寶寶今年6歲了,寶寶從出生開始到現在,媽媽都會給她買了很多的玩具,有積木、畫板等等,平時孩子玩的最多的可能就是畫板了。其實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就是讓父母放開手,讓孩子自由的去探索,但是我們還會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父母握著孩子的手說:「寶寶你看,這個地方應該這麼畫」。父母要知道的是,我們要的不是一副完美無缺的作品,而是孩子鍛鍊的過程,這時一個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過程,父母要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 中英青少年藝術與科學教育論壇舉辦
    【歐洲時報】11月13日至14日,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英國教育科技協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2020中英青少年藝術與科學教育論壇」。論壇中,圍繞科學和博物館教育,劍橋大學教育系科學教育教授Keith Taber、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分別以《想像力與創新意識對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和《博物館的學習與青少年藝術和科學的培養》為主題進行演講,就如何面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識和審美教育進行了分享。 陶瓷藝術作為文化的載體,吸收了文明的精華。
  • 送孩子學畫畫不會扼殺孩子想像力?究竟幾歲開始學最好
    繪畫可以培養孩子藝術氣息,小朋友的想像力也是很豐富的,很多家長都選擇從小抓起培養孩子的繪畫天賦。而且繪畫還可以鍛鍊小朋友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也是有幫助的。那有不少家長就會有一個疑問,孩子幾歲可以開始學畫畫?是越早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繪畫。
  • 學音樂教育就到英國這六大牛校
    你需要體驗不同樂器,就像你摸索出教孩子如何演奏黃銅樂器和木管樂器的最佳方法。你的嗓音也是一種樂器,除了自己練聲外還要鼓勵別人練。你需要學習視唱練耳,以及如何在你未來的學習中培養這些技能。作曲、指揮、管弦樂作曲、即興創作等都是你將來課程的一部分。建立自己的音樂知識體系十分必要,預先開始設計一個樣本課程。
  • 英國留學讀藝術怎麼樣
    英國的教育在世界上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在藝術教育方面。那麼在英國留學讀藝術專業有什麼好處呢?小編將英國藝術留學的優勢做了整理,一起來看!
  • 疫情期間 我們一起免費學編程
    疫情期間 我們一起免費學編程 2020-02-1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期間 教育系統積極推進近視防控、健康教育和體育鍛鍊
    教育部精準部署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系統指導各省(區、市)各類學校延期開學,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給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等,將學生健康成長放在首位,高度重視學生眼健康,為科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創造有利條件。
  • 官方發布:新冠疫情期間的雅思考試及英國教育情況更新。
    「英國的大學是否能推遲入學?」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就在剛剛,小編參加了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主辦的在線研討會,官方對大家想要了解的問題做了回答。小烤鴨們,小板凳搬好,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本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吧!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