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太平天國的5位開國將領,為什麼沒有一人能活到40歲呢?

2020-12-16 騰訊網

歷史上,太平天國的5位開國將領,為什麼沒有一人能活到40歲呢?

太平軍五位開國將領分別為:「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正如題主所說,這五個人沒有一個能活過40歲,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東王」楊秀清,死時34歲。

楊秀清作為天王洪秀全最早的兄弟,也是太平天國的發起人之一,在「拜上帝會」成立後,曾多次助洪秀全一臂之力,逐漸成為洪秀全心腹之人,永安封王之時,楊秀清被封為太平天國軍師一職,加封「東王」。

這個稱呼,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卻與天王洪秀全出現分歧,楊秀清藉助自己勢力,囂張跋扈,而且曾多次假借天父降身之名訓斥洪秀全,還讓人打過他。1856年中秋剛過,韋昌輝奉洪秀全之命,將東王府包圍。而後將東王府所有人等全部屠戮,再放火焚之,只殺的東王府血流成河,火光沖天,慘叫痛哭之聲響徹天際。楊秀清也被當場誅殺,死時年僅34歲。

「西王」蕭朝貴,死時33歲。

蕭朝貴作為洪秀全的老兄弟,曾多次大戰清軍,戰功赫赫,是條漢子,在永安封王時,被封為「西王」,位置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

封王之後,不同於別的王爺只知道貪圖享樂,仍身先士卒,帶領太平軍轉戰南北。1852年,蕭朝貴率軍進入湖北,連下20座城池。可惜蕭朝貴的宏圖大志未能實戰,便如流星一般隕落,在長沙城大戰之時,被榴彈炮擊中,炸的血肉模糊而死。

「南王」馮雲山,死時37歲。

馮雲山與洪秀全時少年玩伴,而且長成之後,都做了私塾先生。後來洪秀全起誓,他便相應其中。永安封王之時,被封為「南王」,總理後勤事務,並擬定禮法和分派官職。

不得不說馮雲山是個才子,能文能武,可惜也是個短命之人,在太平軍攻打全州之時,中榴彈炮而死,被炸的肢體不全,年僅37歲!

「北王」韋昌輝,死時31歲。

韋昌輝本是一方地主,被馮雲山說服後,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會」,在金田起義之時,散盡家財,參與其中。永安封王之時,韋昌輝授「北王」之位。

但是很快與東王楊秀清發生了衝突,楊秀清不但讓人打了韋昌輝,還將韋昌輝的哥哥五馬分屍,這令韋昌輝懷恨在心,欲除之而後快。楊秀清與洪秀全發生矛盾後,也是他受了洪秀全的命令去屠戮了楊秀清一家,前後殺死人口20000之多。

後來韋昌輝又殺了石達開家人,並與石達開發生了戰鬥,後韋昌輝兵敗被俘,被下令五馬分屍,死時年僅31歲。

「翼王」石達開,死時32歲。

石達開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是個英雄人物,也是太平軍少有的正人君子,被評價為「嶽飛式的人物」,永安封王時,被封為「翼王」。封王之後,其他王爺紛紛置辦王府,大肆劫掠美女為妾,但石達開卻不為所動,潔身自愛。

後幾次大戰屢戰屢勝,逼得曾國藩差點投江自殺。在楊秀清和韋昌輝死後,太平軍內已經發生嚴重內訌,石達開為了避嫌,帶兵出走,先後於閩、湘、貴、雲、川幾省與清軍發生戰鬥,導致人馬大量損失。1862年5月,石達開率餘部4萬人馬被困大渡河,無奈之下只要選擇詐降清軍。沒想到被清軍識破,將其凌遲,年僅32歲!

以上便是五位開國王爺之死始末,縱觀幾人,死法各異,好壞自有後人評說,不過是歷史上的一筆罷了。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遊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失敗後倖存將領,活了96歲,死前道出洪楊兩大驚世秘密
    在1853年清軍攻打揚州,將揚州城圍困死時,清軍誓要殺死守城之人,當時鎮守揚州城的將領向洪秀全求救,因此賴漢英就成了被派去解救揚州城的對象。 打戰之前,他對所有的士兵說到:若解救揚州城成功,我們就和他們一起回天京,若是沒有成功,我們一起戰死,絕對不會苟且偷生。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中國歷史上,使用宦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禮》內有「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這裡為什麼特別強調中國歷史呢,因為宦官不光中國歷史上有, 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有使用宦官的歷史。近的有東亞的朝鮮、越南,遠的有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和拜佔庭帝國。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
  • 太平天國滅亡後,那些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都如何處置了?
    太平軍將領多遭迫害,後代結局如何?人所共知,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比較厲害的人物,時勢造英雄,特定的歷史時期把他們這一原本平淡無奇的群體推向了歷史的風口浪尖。正如今天我們要講的太平天國,頂多是扮演著一種「滿清統治」加速消亡下的催化劑,但卻永遠不會成為壓垮腐敗的清政府的「最後的稻草」。深知歷史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在抗擊清王朝的初期,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湖南地主家出了5位將領,3個孫子是少將,兒子和女婿是開國大將
    說起地主,大部分人都會恨得咬牙切齒,因為地主階級總是在欺負農民,想方設法壓榨平民百姓,是必須打倒的對象,但是湖南有一個開明的地主,他的家裡出現了5個將星,其兒子和女婿都是開國大將,三個孫子也是少將,這個地主到底是何來歷,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地主名叫陳建良,他雖然出生於一個封建家庭,可是其思想卻極其開明,非常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 江西327位開國將軍僅有一人健在,現年107歲,他是誰?
    江西瑞金是共和國的故鄉,也是新中國開國將軍第一大省份,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3位開國上將,38位開國中將和286位開國少將,其中邵世平、舒同沒有參評選,其實他們的資歷比較高,比如邵世平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建人之一,舒同是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的政治部主任,當時的政治部副主任叫唐亮,後來被授予開國上將。
  • 數說79位河北籍開國將領,保定籍人員最多
    這其中,河北籍的將領達到了79個,我們將以這篇文章對這些將領進行下盤點。79位將領中,保定籍軍官最多,為28人,石家莊籍將領有13人,位居第二。此外,衡水籍將領有9人,滄州籍將領有7人,邯鄲、廊坊、邢臺籍將領都是5人。唐山籍將領為3人,承德和張家口籍將領都是2人。僅有秦皇島市是空白。
  • 主席才華橫溢,這5位開國將領的名字均出自他的手筆
    主席才華橫溢,這5位開國將領的名字均出自他的手筆許世友上將:從「仕友」到「世友」許世友,1906年2月出生在湖北麻城縣許家窪村。父親許存仁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母親是個勤勞善良的婦女,他們都希望許世友長大後能出人頭地,讀書入仕做官,好為這個貧寒的家庭支撐門面。於是父母按照家族中「仕」字輩為許世友起名為「許仕友」,希望他在讀書仕途上廣交朋友,善博人緣。加入紅軍後,他自己把「仕」改為「士」。
  • 湖北省是吳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最大的一位活到了91歲!
    湖北鮮豔奪目的紅色文化,在湖北現代歷史上寫下厚重的一筆。從中共建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的28年中,中國紅色革命各個階段都曾在湖北點燃火把。湖北以300人為基礎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開始,到紅25軍主力撤離根據地進行長徵,餘部重組紅28軍為止,共孕育了十多支軍級紅軍部隊、二個主力軍團和一個方面軍。彭總的紅三軍團和賀總的紅二軍團,日後成為紅軍一、二方面軍的主力。對於十大將軍省,大家都不陌生,湖北將軍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張姓和王姓開國等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不過吳姓開國將軍,湖北也是最多,有六位。
  • 1955年授銜時,年齡大的前5位開國上將是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此次授銜,共產生10位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開國上將是將軍中的骨幹力量,他們的革命歷史源遠流長。1955年首批授予的55名開國上將主要是1952年評定的正兵團級幹部,也有德才優異的副兵團和準兵團級幹部,還有個別已轉業到地方的級別相當於正兵團級的幹部。
  • 娶24位妻子,生育子女180人,歷史上的李慶遠真的活了256歲?
    在歷史上,長生不老一直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多少帝王名人為此而一生追求,所為便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誠如史料中所提「養精神養身心者為長生」,但長生不老是真的存在嗎?中國古代有過許多長壽之人的傳聞,彭祖800歲、唐代陳俊443歲、高僧慧290歲……諸如此,稱一句長生不老也是不為過的。
  • 王姓開國將軍102位,5位活過百歲;他享年107歲,最長壽
    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王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是湖北,湖北王姓開國將軍有15位,有1位大將、5位上將(王漢成1988年晉升)。可以說湖北的王姓開國將軍,應該是全國王姓學習的榜樣,不僅將軍數量多,而且軍銜高。不過王姓最長壽的開國將軍,卻來自江西?他享年107歲,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王姓開國將軍。
  • 1955年大授銜時,177名開國中將中有三位是原國軍將領,分別是誰
    1955年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近上千名將領獲得了將銜,而在177名開國中將中,有三位將軍非常特殊,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來他們三位都是原國軍起義將領,那麼這三位開國中將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看看常遇春的所作所為才知道,為什麼他驍勇善戰卻只活到40歲
    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年幼時名叫重八,參與了農民起義軍之後,他改名叫元璋,字國瑞,是元朝末期農民起義軍的頭領,也是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歷史上稱他為「明太祖」,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謀略家,對於下屬來說他更是一個好統帥。朱元璋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只能給附近的地主做著放牛的工作,直到1344年。
  • 太平天國被誰攻破的,第一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的將領,竟遭到非議
    太平天國是當年清朝時期出現的一群民間組織,這個政權的發展很是曲折,也是是封建時期的最後一次農民起義的產物。太平天國歷經了14年,有過興衰也有過榮辱,算是一個波動很大政權,在第14年的時候,也就是1872年這個農民政權才被覆滅,這時候可能就會有很多人想要問了,太平天國究竟是怎樣覆滅的呢?
  • 開國將領中共有十位獨臂將軍,但是後來成就最大的,卻是這位中將
    在我黨革命戰爭年代,有不少將領為了革命事業奉獻出年輕的生命。同時還有些將領,在戰爭年代,失去了左手與右手,甚至還失去一條大腿的。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依然投身革命並沒有半途而廢。對於這些將領世人把他們稱之為獨臂將軍。
  • 16歲加入太平天國,20歲封王,清朝官員佩服他,美國人都稱讚他
    中國的發展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沉澱,而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們發現有著太多的百姓因為無法忍受當時的制度而發起過許多次的反抗。但是最後真正可以成功奪得天下的卻並沒有幾個。那為什麼農民發起的起義卻少有成功呢?要知道在人數在來說至少是有著數十萬呀。我們看看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他在沒有進入北京前,一路都非常的順利,但是在攻入北京將崇禎帝殺死後,他的軍隊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了,有著做皇帝的心,卻沒有治理江山的才智,只懂得打仗和享樂,結果沒過多久便慘敗而亡。
  • 參加秋收起義的5位開國上將,到解放戰爭,最低也是兵團副司令員
    這次偉大的起義,走出了五位共和國未來的開國上將。他們當時的職位都比較低微,有普通的戰士,有班長,職位最高的一位才是連長,可是到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最低的也是兵團的副司令員。建國後成就都很大。他們都是誰呢?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1946年我軍痛失四位將星,使新中國少了四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如果這四位將領不犧牲的話,在1955年舉行的首次授銜儀式上,將會增添一位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和中將。那麼,這四位將星分別是誰?他們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呢?首先,第一位將星是葉挺將軍,按照他的資歷和貢獻,如果不犧牲的話,在155年必成開國元帥。眾所周知,北伐戰爭時期的葉挺獨立團,就曾打出了譽響國內外的威名。
  • 1853年,楊秀清做了太平天國歷史上一個最壞的決定
    作為太平天國高層領導人,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並沒有著急入城,而是商量是不是重視羅大綱的說法,分師北上,可以將開封設立開封為都城。這時候有一個人出來了,他的出現讓洪秀全和楊秀清不再猶豫,就把都城定在金陵,這個人正是楊秀清座船的船長,一個資深的水手。 這個老水手,常年生活在水面上,他所考慮的其實是從自身的職業出發:「不要去河南,河南河水小,又缺糧,敵困不能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