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小長假即將到來,除了火熱進行的NBA,國內的全國遊泳冠軍賽、全國桌球錦標賽、全國跳水錦標賽相繼展開角逐,這也算是一次大練兵,眾多國家隊有能力的運動員登場亮相,為明年的東京奧運會摩拳擦掌!這次比賽可以幫助運動員找到比賽的感覺,也是對前一段時間的檢驗,畢竟很長一段時間的休賽期對運動員的狀態會有所影響!有一個話題,多次登上熱搜,那就是體測!
體測究竟是不是運動員的「攔路虎」?我覺得會有影響,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對於某些項目有些弊端。人民日報評論: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連續登上熱搜,中國體壇近期敗給體測的究竟有哪些球員?先來說說受體測成績影響較大的遊泳比賽,本屆全國冠軍賽將體能測試和競技成績相結合,規定遊泳預賽進入前十六,同時體能測試進入前八才可以進入決賽。
這樣一來,便有多名運動員預賽第一無緣決賽,傅園慧100米仰預賽第一,餘賀新50米自由式破全國紀錄,並且在1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一,於靜瑤,方喆都在各自項目拿到第一,都是因為體測無緣決賽。接下來的比賽,王簡嘉禾1500米自由式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王簡嘉禾在2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三,8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一,都無緣決賽。孫佳俊100米蝶泳拿到第一,覃海洋,奧運冠軍葉詩文都紛紛倒在了體測這關。
數十位運動員,多個項目均無緣決賽!這就是體測加入遊泳比賽所帶來的變化,或許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除了遊泳,在女子重劍個人賽中,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孫一文、林聲因體能測試成績止步16強。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16進8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然後,前8進行專項比賽,後8根據體能成績進行排位。體測項目包括縱跳,30秒雙飛跳繩等等。
全國田徑錦標賽,多名運動員沒有參賽,包括百米飛人蘇炳添,鉛球選手鞏立姣。而未參加的原因卻是因為體測未達標,短跑出身的蘇炳添自然在3000米的體測項目中吃虧。田徑如此,體操項目也開始了體測,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中,不少運動員由於體測不過關無緣此次比賽,使得原本8人參加的決賽,最終僅有5名運動員入圍,結果是什麼?一名選手以最低難度拿到了全國第五名。
何為體能測試?泳協主席周繼紅表示: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其餘的項目也大同小異,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一刀切」有些過於絕對!遊泳比賽應該給出一個標準,以排名絕對資格有些絕對,這是首次在遊泳大賽中算上體測成績,相信未來會加以改善!而短跑運動員測長跑,擊劍運動員測跳繩,更多的還是一個項目的合理性,如何讓運動員提高體能,但又能合理安排是未來體壇所需要去改善的。對於體測你有什麼看法嗎?
(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文/涵哥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