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體壇敗給體測的運動員,連續上熱搜,體測不應成為攔路虎

2020-10-03 涵哥說球

國慶小長假即將到來,除了火熱進行的NBA,國內的全國遊泳冠軍賽、全國桌球錦標賽、全國跳水錦標賽相繼展開角逐,這也算是一次大練兵,眾多國家隊有能力的運動員登場亮相,為明年的東京奧運會摩拳擦掌!這次比賽可以幫助運動員找到比賽的感覺,也是對前一段時間的檢驗,畢竟很長一段時間的休賽期對運動員的狀態會有所影響!有一個話題,多次登上熱搜,那就是體測!

體測究竟是不是運動員的「攔路虎」?我覺得會有影響,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對於某些項目有些弊端。人民日報評論: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連續登上熱搜,中國體壇近期敗給體測的究竟有哪些球員?先來說說受體測成績影響較大的遊泳比賽,本屆全國冠軍賽將體能測試和競技成績相結合,規定遊泳預賽進入前十六,同時體能測試進入前八才可以進入決賽。

這樣一來,便有多名運動員預賽第一無緣決賽,傅園慧100米仰預賽第一,餘賀新50米自由式破全國紀錄,並且在1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一,於靜瑤,方喆都在各自項目拿到第一,都是因為體測無緣決賽。接下來的比賽,王簡嘉禾1500米自由式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王簡嘉禾在2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三,800米自由式拿到第一,都無緣決賽。孫佳俊100米蝶泳拿到第一,覃海洋,奧運冠軍葉詩文都紛紛倒在了體測這關。

數十位運動員,多個項目均無緣決賽!這就是體測加入遊泳比賽所帶來的變化,或許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除了遊泳,在女子重劍個人賽中,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孫一文、林聲因體能測試成績止步16強。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16進8不進行專項比賽,只進行體能測試。然後,前8進行專項比賽,後8根據體能成績進行排位。體測項目包括縱跳,30秒雙飛跳繩等等。

全國田徑錦標賽,多名運動員沒有參賽,包括百米飛人蘇炳添,鉛球選手鞏立姣。而未參加的原因卻是因為體測未達標,短跑出身的蘇炳添自然在3000米的體測項目中吃虧。田徑如此,體操項目也開始了體測,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中,不少運動員由於體測不過關無緣此次比賽,使得原本8人參加的決賽,最終僅有5名運動員入圍,結果是什麼?一名選手以最低難度拿到了全國第五名。

何為體能測試?泳協主席周繼紅表示: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其餘的項目也大同小異,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一刀切」有些過於絕對!遊泳比賽應該給出一個標準,以排名絕對資格有些絕對,這是首次在遊泳大賽中算上體測成績,相信未來會加以改善!而短跑運動員測長跑,擊劍運動員測跳繩,更多的還是一個項目的合理性,如何讓運動員提高體能,但又能合理安排是未來體壇所需要去改善的。對於體測你有什麼看法嗎?

(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文/涵哥說球

相關焦點

  • 暫停體測,完善後再推如何?
    王簡嘉禾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葉詩文體能未達標無緣決賽」等詞條先後刷上微博熱搜,其背後指向的「體能測試」的合理性,引發網友熱議。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網友對此展開了激烈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難以理解這樣的規則,認為這好比是「讓一條魚去跑步」。隨後的象棋聯賽,棋手也要先通過1000米跑、立定跳遠的體測,才有參賽的資格,更讓習慣將象棋視為智力體操的人們目瞪口呆。當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媒體:體測不能成為攔路虎,拳擊首先行動,取消體測3000米
    縱跳、引體向上、軀幹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個項目,而在遊泳比賽中我們都知道許多短程項目運動員他們依靠的是爆發力,而不是持久力,這樣的體測成績卻影響了他們的比賽需要的優勢,因此包括傅園慧,王簡嘉禾,餘賀新,方喆等人雖然在預賽中排名第一,甚至打破亞洲紀錄的情況下
  • 人民日報評論:體能要補強,但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
    棋手參加測試昨日,#傅園慧預賽第一卻無緣決賽#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將這段時間「體能測試」引發的一系列有爭議事件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遊泳比賽不看遊泳成績看體測成績?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網友對此展開了激烈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難以理解這樣的規則,認為這好比是「讓一條魚去跑步」:
  • 預賽第一名無緣決賽,傅園慧又上熱搜,原因竟然是體測不合格
    近日2020全國遊泳冠軍賽拉開帷幕,來自浙江隊的「網紅」遊泳運動員傅園慧在預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但是還沒有高興太久,她就被告知因為體測不合格無緣總決賽,消息出來後一片譁然,她也很快登頂了熱搜榜的第一位。網友評論道「讓一條魚去跑步」?
  • 深表同情,她是中國式體測下運動員的典型代表,傅園慧都沒她鬱悶
    近日,中國泳壇的知名選手,有著「洪荒少女」之稱的傅園慧,意外成為熱搜排名第一的人物。當然,這個並不是傅園慧說了什麼新的精彩話語,而是因為中國體壇的一項比較奇怪的規定。讓她無法進入決賽的原因,則是因為體測不過關。
  • 「最可怕的體測項目」上熱搜,我…
    @葡萄 從小到大,只要一提800米體測就會提前一個月睡不著覺。 @琉璃 體測一次幾乎是自己一個月的活動量,第二天起床感覺自己在睡覺的時候被人打了一頓。
  • 體測成攔路虎,這是遊泳還是鐵人三項
    然而,今年正在進行的多項比賽都增加了體測環節。正在江門舉行的全國女排錦標賽,雖然袁心玥、朱婷缺席,但還是有大批國手雲集,這讓女排的球迷非常興奮。然而女排球員們對體測是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體會了。王簡嘉禾打破亞洲紀錄昨天王簡嘉禾預賽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式亞洲紀錄,然而她沒有進入決賽,就因為3000米體測成績拖了後腿
  • 人民日報稱體測不應成比賽攔路虎
    所以在體測規則發布並執行前,能否先確定規則的利弊和可行性?奧運會是國家榮譽和整體國民精神面貌的象徵。體測規則關乎哪位運動員最後能代表國家和人民去爭得榮譽。這麼重要的規則不是一拍腦門就制定規則,然後讓所有運動員按規定進行選拔和參賽。揚長避短,拔得頭籌不才應該是運動員參加比賽最後的終極目標麼。
  • 運動員的體測,不是健身房的全能考核|GymSquare
    隨著國家級運動員體測成績陸續公示,不少運動冠軍被最新要求的體測成績擋在門外,輿論譁然。今天,「體能測試」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既有女子重劍兩名世界冠軍,因體測不達標止步全國賽16強,也有體測淘汰運動員太多,導致全國體操錦標賽上演業餘空翻。
  • 傅園慧等人因體測遭淘汰上熱搜,泳協:此舉為彌補中國運動員短板
    近日,在全國遊泳冠軍賽上,傅園慧預賽排名第一,卻因體測成績較低而無緣決賽,隨後此事也登上了熱搜。對此,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回應:「中國遊泳要想全面衝擊更高水平,必須基礎和專項雙管齊下,因此這次全國比賽中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中國運動員的短板,以提高中國遊泳運動員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這次在青島舉行的全國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是我們首次在正式的全國比賽中納入體能測試,這一競賽改革的方向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
  • 人民日報稱體測不應成比賽攔路虎,要看到不同項目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差異
    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中,密集的賽程和多槍比拼都會讓運動員產生巨大的體能消耗,如果沒有充足的體能儲備,很容易後程乏力,在最後關頭動作變形,喪失對頂尖選手的競爭力。2018年的杭州短池遊泳世錦賽和去年的光州遊泳世錦賽上,一些中國選手就出現後半程體能不足的問題,甚至在出水後感到強烈體力不支,難以多項目兼顧。因此,重視體能、強化體能,這點毋庸置疑。
  • 每經8點丨人民日報評論:體能要補強,但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
    3丨人民日報評論:體能要補強,但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人民日報9月29日發表評論稱,對運動員來說,紮實的體能是保障技術發揮的前提。重視體能、強化體能,這點毋庸置疑。但體測不應成為比賽攔路虎,不同項目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專項體能要求。
  • 有比「體測」不過還崩潰的事情嗎?
    眾多體壇名將紛紛受困於「體測」,不但失去了登上領獎臺的機會,甚至就算打破了亞洲紀錄,也打破不了決賽的門檻。▲ 衝上熱搜的傅園慧重視體能無可厚非,但更應該認真考慮和研究各專項、各運動員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標準,讓體能更好的為專項運動服務,而不是成為運動員前進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
  • 世界冠軍無緣八強、破亞洲紀錄無緣決賽,體測鬧劇何時休?
    與此同時,專業成績出色,卻因體測成績不佳而「翻車」的例子不斷出現。這次席捲國內體壇的體測風潮很大程度上源自2020年2月發布的那則「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通知中提到:由於長期「欠債」所造成的基礎體能薄弱、專項體能不強的問題,制約著我們決戰東京、決勝賽場的能力提升和實力發揮。因此,決定持續狠抓體能訓練工作,並同時發布了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
  • 盤點中國體壇奇葩規定:體測成攔路虎,晉級靠投票,排名靠抽籤
    3名運動員沒能入圍決賽的原因完全相同,那就是體能測試不合格。認為體能測試就是考核運動員成績的標準,強行將其納入賽事的綜合評分中,結果導致中國體壇的絕大多數運動領域,都出現了類似全國遊泳錦標賽的情況。按照新規,運動員參加體能測試的項目非常多,頗有大學體測的味道,同樣讓人苦不堪言
  • 體測不影響運動員參與奧運選拔,國家體育總局最新表態來了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10月10日上午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段時間以來部分項目所進行的體能測試僅是督促運動員加強基礎體能的措施,不會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參與奧運會等國際大賽的選拔。李建明同時表示,國家體育總局已經要求各項目中心總結體能測試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使體測更加科學,更貼近項目實際。延伸閱讀理性看待體能和體測青島遊泳冠軍賽上,體能和體測成為熱搜話題。
  • 奧運雙冠王因體測無緣決賽!人民日報緊急喊話,糾正中國體壇亂象
    北京時間9月30日,近來中國體育進行的部分項目體測工作,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很多志在東京奧運會上為中國隊贏取重要榮譽甚至金牌的選手,在比賽當中表現出色,但是卻因為體測成績差無緣決賽。這樣荒唐的做法,引發了網友們的集體炮轟。
  • 體測害了一代人
    9月底,中國遊泳名將傅園慧在一項國內遊泳的預選賽中拿到了第一的成績,最終卻因為體測不過關無緣決賽。該新聞立馬登頂熱搜,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那時候,國腳們對於YOYO體測項目叫苦不休,這樣的聲音不止一次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足協高層也不是不知道。
  • 體育總局的正面回應,為 「體測風波」 畫上句號……
    近期國內體壇引發不少爭議的體測影響奧運資格的風波 10 月 10 日有了新的進展。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六上午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段時間以來,部分項目所進行的體能測試僅是督促運動員加強基礎體能的措施,不會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參與奧運會等國際大賽的選拔。
  • 遊泳比賽不看成績看體測?
    當我看到「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說實話我沒驚奇到哪去,畢竟這兩天看到的類似新聞好幾個了各種破紀錄的,拿第一的,都因為體測問題無緣決賽要說體測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算陌生,在中國體育界,早就有體測這事,那我們就看看這次遊泳的體測都有什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