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捨得捨得,可是多數人都願意得,而不願意去舍,因為舍意味著拋棄,意味著付出,意味著吃虧,而沒有人會真心願意吃虧。可事實上,越是不願意捨棄的人,最後得到的東西越少,而失去的東西反而越多。因為舍與得總是相互牽制、相互聯繫的,你認為得到是一種幸福,其實捨棄也是一種幸福,捨棄了才能真正去得到。
捨得是中國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戰國時,有人發明了一種九連環遊戲,可是很多人都沒有辦法解開,因為多數人都在想辦法解環,都在想辦法進攻,可是想要徹底解開九連環,需要懂得以退為進,事實上從第三個環開始,每解開一個環,就必須先把前面那些解開了的環重新套回去,等到這個環解開了,再去解開前面的環。這就是一種捨得的智慧,其實每一環都是環環相扣的,前面解開的環既是後面解環的基礎,也是後面解環過程的一種牽制。
在衡量和把握幸福的時候,女人也需要把握捨得的原則,要懂得有舍有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太過痴迷、太過執著;和別人相爭的時候,有時候則要懂得主動退讓;對於難以實現的目標則要懂得適時放棄。俗語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放棄反而會幫助自己收穫更多。
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雖然她在政治上的個人能力很一般,但是手底下卻培養了很多能臣,她總是能夠找到最恰當的方法來駕馭和任用這些能臣。而在家庭生活當中,維多利亞女王也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她總是能夠想到最好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愛情和幸福。
事實上,由於身居高位,維多利亞是整個英國最受人敬仰的人物,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則是朝中的大臣,顯得相對弱勢一些,這種關係往往會給夫妻關係蒙上陰影。事實上兩個人之間也常常會出現問題,而維多利亞每次都能聰明化解。
有一次,夫妻兩個人因為朝中事務爭吵起來,阿爾伯特因為妻子的強勢而感到氣憤,於是氣呼呼地跑到房間裡,並將房門反鎖起來。維多利亞女王處理完事情後準備回房睡覺,卻被拒之門外,於是生氣地大聲敲門。
阿爾伯特故意裝作不知道,於是就問到底誰在敲門,維多利亞沒好氣地回答說:「是我,英國女王。」阿爾伯特沒有開門,這時維多利亞再次敲門,阿爾伯特又問:「誰在敲門?」這一次維多利亞心軟了一些,於是回答說:「維多利亞。」丈夫仍然不開門。
維多利亞不禁有些焦慮起來,思考一番之後,再次敲門,丈夫重複剛才的提問,這一次維多利亞放棄了女王的架子,溫柔地回答說:「是我,我是您的妻子。」這時候房門慢慢打開了,夫妻倆於是重歸於好。
其實女人常常會遇到類似於維多利亞女王這樣的事情,通常她們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優勢,不願意向對方示弱,其實當你懂得捨棄的時候,對方反而會給你更多的東西,你也能夠收穫更多的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