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學會斷舍離,你得到的永遠比你捨棄得更多

2020-12-26 倚馬看花說情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花發現自己是一個很有收集欲望,又很捨不得扔東西的人,不管是什麼東西,哪怕那些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我都會收集起來,一樣都不扔。

小的時候我就會收集很多東西,各種各樣的糖紙,用完的筆芯,還有方便麵的包裝,各種各樣的作業本,收集起來,像小山一樣,堆在家裡。

長大之後仍然是這樣,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有些變本加厲,去不同地方坐車的車票,去景區遊玩的門票,各種有用沒用的票根,甚至去超市買東西的購物袋都攢了一堆。

那些穿過了不再適合的衣服,看花也很少會拿去丟掉,用舊的背包也依然掛在臥室的衣櫃裡面,甚至玩個遊戲,遊戲裡面的不同角色,我也喜歡收集。

我好像捨不得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樣東西,好像很多東西對我的生活都是有用的,但我又好像從來都沒有用到過它們,有一些,甚至連回頭看看都沒有。

最初的時候,我認為這只是個人的特殊習慣,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但後來我還是發現自己錯了,我發現不僅僅是在生活中對待這些東西優柔寡斷,對待自己必須決定的事情,對待自己的工作,我也總是下不定決心,猶猶豫豫。

直到我忽然意識到,我應該對生活裡的某些事物,某些情緒做出一些捨棄的時候,我才發現,這麼多年,我積攢的很多東西都成為了我的負累。

斷舍離,是人生的必修課

恰巧在看花迷茫於該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和空間,如何對一些事物和想法進行割捨的時候,有朋友推薦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讀完雖然不能說豁然開朗,但卻真的很有收穫。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雞湯滿篇的文字,而是教會你很多生活中實用的可操作的斷舍離的技巧。斷舍離是一種處世的態度,同時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只有從思想和實踐兩個維度都實現了割捨,才算得上真正的斷舍離。

《斷舍離》中有這樣一句話:「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我們要活在當下,要明白哪些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自己的人生,通過捨棄那些看似有用實際是負累的東西來得到真正的輕鬆,也通過修習斷舍離,來讓自己得到自由和輕鬆,自在的靈魂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很多時候,念舊,愛收集物品,不捨得扔東西,都只是表象。掩映在這些表象下的實質,是我們不夠勇敢,不夠灑脫,不夠清醒,不明白什麼是真正能使自己快樂的,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

所以,不管是誰,都應該修好斷舍離這門功課,不僅僅要對我們那些對餘的物品進行斷舍離,還要對那些無用的情緒,糟糕的感情,和腌臢的想法進行斷舍離。

人如果想要輕鬆地活著,又想要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就必須學會捨棄,學會離開,比起擁有、得到和遇見,也許斷舍離才是更能讓人成長和發現自己的方法。

斷舍離的過程其實也是得到的過程

有些人心中難免會升起一些較為狹隘的想法,認為如果斷開了,捨棄了,離去了,就等於沒有了,多多少少是一種損失。

其實這樣想真的是不對的,因為人生天地間,本來就是應該赤條條來去的,我們獲得的一切本來是不屬於我們的,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如果能夠這麼想,多少我們會捨棄得心安理得一些。

更重要的是,在斷舍離的過程之中,我們看似是在失去,實際上我們得到的可能要更多。當我們把那些冗餘的物品丟棄,我們的生活空間會變得整潔而清爽。

當我們把那些負累丟去,我們整個人都會變得輕鬆起來,當我們把那些多餘的想法和雜念丟棄,我們就可以專心致志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當我們把那些沒有益處的情感丟棄,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愛自己,愛那些值得去愛的人。

捨得兩個字,本來就是有舍有得,先舍後得,當我們學會了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做到了真正的斷舍離之後,我們的人生會得到很多從前想都沒有想過的利好。

無論如何,如果你真的能夠明白斷舍離的真諦,真的能夠嚴格地要求自己,去對不好的那部分自己做一個捨棄,你就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得到的遠比你失去的更多,更有意義。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你能得到更多!
    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其實我們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卻很多」。欲望就是人的本性,大多數的人都渴望有所成就,追求人生的價值,都希望得到得到別人的尊重,體面的活著。但是往往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讓我們變得迷茫,焦慮。
  • 2020年15條斷舍離清單,學會告別,教你走向輕盈精緻的人生
    為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加法敢於捨棄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丟掉生活中不重要的80%,剩下的20%會讓我們收穫更多,會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有意義。如果你連捨棄東西的勇氣都沒有,還怎麼談獲得?有舍才有得,能成大事者都是敢於捨棄的極簡主義者。
  • 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讀者》的籤約作家馬德說過:「你若澄澈,世界就乾淨,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複雜」。所以,學會斷舍離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定期對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高級,同時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 楊冪用體重告訴你:最好的自律,就是「斷舍離」
    你現在所有的爽,都在預支你夢想中明媚的未來。唯有自律,會讓我們活得更高級。大家都說女生「體重不過百,不是平胸就是矮」。楊冪用行動告訴我們並不是這樣。真正的自律是源於內心的斷舍離斷舍離的精髓就是捨棄沒有價值毫無意義的東西,無論是回不去的過往,人生的遺憾還是錯失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也無法接受的最應該斷舍離。
  • 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做到斷舍離
    將不必要的東西捨棄,這樣才能輕鬆得接納新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斷舍離》一書裡有這樣一句話:「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
  • 斷舍離:想要逆轉人生,必先學會拒絕周遭不相干的人事物
    「勤能補拙」即使一個人的先天在怎麼不足,只要你通過後天的勤奮你也可以到達普通人的行列或者更加優秀。對生活你只要充滿激情和樂觀,那麼你將會得到你該得到的一切。但是在當下這個充滿焦慮和競爭的社會,太少能有人真正地沉下心來了。焦慮就好比是水裡扔進的石頭,出現層層的漣漪且在不斷的擴大,沒有一點歸於平靜的跡象。
  • 陳數推薦《斷舍離》:濃縮成10句話,可能會讓你的生活過得幸福!
    她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鬆弛與排毒」。通過斷舍離,陳數走出了那段「無法與人分享,但又找不到解決辦法的艱難時光」,也讓自己獲得了重生。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去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過得好的女人,都懂得「斷舍離」,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一個懂得「斷舍離」的女人,便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會過得更好。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 詩詞中的「斷舍離」智慧,你悟到了嗎?
    2009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推出作品《斷舍離》,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高度提煉,提出了「斷舍離」這一概念,準確擊中都市人的心,成為熱度頗高的流行詞彙。何為「斷舍離」?「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 真正的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東西,這3點才是精髓,讓你的生活更高級
    她,童年家庭關係混亂,自己在大學時有意識地接觸學習瑜伽,只為保持平和身心,而後,卻慢慢參透發現,人永遠處在各種『關係網』中,無法掙脫自拔。於是她對自我進行了一場改革,實現了人生最高等級的精神自由,創造的『斷舍離』理念,使更多人從繁雜的物品,信息與社交網的魔掌中逃脫出來,實現生活的減法,人生的加法。
  • 感悟人生真諦:學會「斷舍離」,你會活得更高級!
    我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囤物癖,通過收集東西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斷舍離的概念火遍世界各地。有些人把斷舍離理解成物質上的極簡,家中除了必需品一無所有,甚至丟掉了自己的訂婚戒指。但我們普通人踐行起斷舍離,其實可以從這三個層次入手,還自己一個清爽乾淨的生活狀態。
  • 你以為斷舍離只有扔這麼簡單?大錯特錯
    從客廳地板、沙發,到臥室的床上、梳妝檯,到處堆放著各種物件,下腳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這種糟糕的生活狀態會影響個人狀態,於是,斷舍離便開始流行起來。「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 《斷舍離》講的是什麼,物質和精神層面如何抉擇,作者告訴你答案
    其實你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你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出現,同時你也決定不了一個人的離開。你或許能做的,只有珍惜不期而遇的驚喜,也接受突如其來的失去。「東西太多了箱子裝不下了。」每次我收拾物品出門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箱子不夠用,後來才明白不是箱子的問題,是旅行中沒用的東西帶得太多了。
  • 《斷舍離》:你的空間愈是空空蕩蕩,你的人生愈是嗡嗡作響
    如今她一語成讖,除了日本本土,「斷舍離」讓歐亞美洲等世界各地誕生了無數斷舍離實踐者。曾經,僅僅是私人哲學的斷舍離升華成了人生實踐哲學,接著又從哲學升華成生活美學。那麼究竟什麼是「斷舍離」?作者從「斷行,舍行,離行」的瑜伽修行哲學中體悟到了讓人擺脫執念的方法:斬斷物慾,捨棄廢物,脫離執念。
  • 人生需要斷舍離,定期清除心裡的垃圾
    當你清早起來,看到屋子裡亂糟糟的,你就會心情不好,無法專注和靜心地去做事。看到有些東西,你覺得扔掉可惜,不扔的話又佔地方,於是越累越多,越來越亂,最後只能忍痛割愛。整理房間需要「斷舍離」,人生也一樣。每個人家裡都有雜物,心裡都有負擔,有時候該割捨的,就得果斷扔掉,這樣才能輕裝簡行。
  • 《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 的活法
    「他生活得那麼精緻,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斷舍離》這本書,聽起來是一本古典味道非常濃鬱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跟稻盛和夫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山下英子寫的,她出生於東京,她寫的這本書在中國很暢銷。
  • 你只知赫本的優雅,殊不知她一生都在自我的「斷舍離」
    它們可以讓你學會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生活。這或許會讓你卸下心裡的重擔,整理自己的內心所需,把「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然後過上一種簡單極致、純粹而有價值的人生。#最近一次斷舍離的經歷是什麼時候# 赫本堪稱20世紀最完美的女神,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 斷舍離,是最高層次的自律
    煩惱總在你想要過得快樂時,不合時宜的出現,讓生活的麻煩堆積如山。你是否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很忙碌,每天都似乎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打理,但是慌慌忙忙一整天下來,看似做了許多事情,實則沒有幾件真正有意義的。而要想做到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就要學會「斷舍離」。「斷舍離」,即是切斷那些不必要、不適宜的關係。捨棄那些不必需且過時的東西,離開那些錯誤的人與環境,最重要的是,要徹底放下對這些「無用之物」的眷戀和不舍。
  • 淺析《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道: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執著和迷戀。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放下,學會選擇,才能去擁抱新的生活。讀完《斷舍離》,會讓我們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只有懂得捨棄生活中無用的東西或者是人,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 《斷舍離》9句經典語錄,教你放下執念,過極致的人生
    你想要的東西越多,欲望越大,煩惱也就越多。當你的能力撐不起的你夢想時,面對生活的無力感,你就會感到鬱鬱寡歡,甚至於自甘墮落。有時候何不放下執念,也放過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呢?最近朋友向我訴苦:「最近生活過得很糟糕,房東虎視眈眈要漲房租,公司經濟不景氣要裁員。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漂亮的衣服買不了,喜歡的東西也買不了。最慘的人生就是像我這樣,沒錢也沒有快樂!生活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