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2020-12-26 北辰家常

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貪嗔痴出處於佛教,三毒,又稱 三垢 、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戒除、心定、智慧、斷開、取捨、別離。只有通過戒,才能生定、定而能生慧,而這個過程中就是斷舍離。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斷:將不需要,沒有價值的事物進行決斷;

舍:將多餘的情感和事物進行捨棄;

離:將自己的物慾進行脫離。

佛家講究「四大皆空」,簡單來說就是放下在生活中並不重要的東西,讓自己煥然一新、無欲無求

《讀者》的籤約作家馬德說過:「你若澄澈,世界就乾淨,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複雜」。

所以,學會斷舍離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定期對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高級,同時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

你有認真收拾過自己大學宿舍的東西嗎?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所以就無法開學,但是作為大四的畢業生你是沒有辦法的。你必須回學校搬走你的東西,為未來的學妹騰空間啊,然後在收拾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東西啊!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鞋控,我的鞋可謂是我最大的行李了。這時候我就發現那些鞋盒我都好不想扔啊!每一雙鞋都是應該有一個屬於它的鞋盒,但是郵寄費太高了。

這時我就犯難了,這時候我的同學告訴我,你需要把你不需要的鞋盒扔掉,要不然你真的會很虧。這是我第一次直面斷舍離,後面我選擇扔掉了不是那麼必須的鞋盒。

不知道你能不能想像,大學四年的東西所有的有四麻袋,扔掉部分鞋盒的鞋子就佔了一麻袋是什麼概念。

但是確實扔掉鞋盒給我留下了更多的空間放其他的東西,也解決了郵費過高的事情。

所以,我們需要捨棄、斷絕那些不必要的物品,這不僅僅是為生活減壓,也是促進身心愉悅的一種方式,更是對於靈魂的一種釋放,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更加快樂。

捨棄多餘的感情,給心靈一個純潔的顏色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也許是因為這句話,很多人都熱衷於四處加微信、要電話、交朋友。

很多人甚至把某些大咖的微信電話作為炫耀的資本,偶爾拿出來跟身邊的人炫耀。

曾經在酒桌上跟某位大咖相聊甚歡,觥籌交錯後互留了微信。

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一群聊不熟的人,不如拿出更多的時間用心陪伴家人。

不必為失去的朋友而難過,因為好的關係都是一段舒適的旅程。彼此之間即使很長時間不見面,突然拿起電話還是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想辦法減少大量無用的社交,儘可能優化自己的圈子,會幫你節省至少20%的時間,你可以強大自己,也可以陪伴家人。

人生得三五知己足,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脫離對物質的迷戀,人生多做

首先要杜絕「多即是好」的理念。

想要清除掉欲望,最好是從清理物品開始。當你嘗試著把一家子的雜物扔出去的時候,你就是在跟自己的物慾和控制欲做鬥爭。

實際上家裡80%的物品都是佔據你空間的欲望,當你把它們清理掉,你會發現自己真的不需要他們來提高生活的品質。

其次要減低購買慾。

不要盲目地背商家所影響,購買之前要想清楚,它是必須要買的嗎?如果不是,那就不要買。

一個精緻有品味的家庭,絕對不是塞滿各種各樣凌亂的物品,而是每個商品都物盡其用。

斷舍離的本質是回歸純粹的自我,在它的概念裡幾乎沒有「客用」的概念,也就是要保持高品質的自我,而不是活在別人眼中的自己。

正如山下英子講到:

為一年一次的事情,甚至是幾年一次的事情花錢,說到底不過是虛榮罷了。

擺脫虛榮心作祟,回歸純粹的自我,過一種乾淨清爽又純粹的生活,這是現代人最需要的一種修行。

斷舍離,即斷絕、捨棄、脫離,懂得斷舍離的人生,才會更加高級。

斷舍離從我開始,行動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掉這3樣東西,人生才會越活越高級
    想要輕裝上陣,就要學會在每一個階段給自己的人生做斷舍離,定期扔掉這三樣東西,不僅生活將會更加高級,人生也會更加嶄新輕鬆。一、脫離對物質的迷戀現代社會中,科技日益發展,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亂花漸欲迷人眼,很多人被物質所掌控,受物質所驅使,陶醉於物質帶來的快感,往往忽視掉了內心世界的滋養。
  • 定期扔這3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隨著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東西你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放棄無用的社交在網易雲音樂裡,看過這樣一條戳心的評論: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扔掉這65樣東西,收穫高級精緻的新生活
    所以,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斷舍離」清單,只要跟著我一起來扔扔扔就可以了,讓你在新的一年收穫高級精緻的新生活。《斷舍離》這本書還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有的人之所以不懂得處理沒有用的物品,是因為他們總想著「這些東西萬一用得上呢」?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
  • 人生需要斷舍離,定期清除心裡的垃圾
    當你清早起來,看到屋子裡亂糟糟的,你就會心情不好,無法專注和靜心地去做事。看到有些東西,你覺得扔掉可惜,不扔的話又佔地方,於是越累越多,越來越亂,最後只能忍痛割愛。整理房間需要「斷舍離」,人生也一樣。每個人家裡都有雜物,心裡都有負擔,有時候該割捨的,就得果斷扔掉,這樣才能輕裝簡行。
  • 家裡的這5樣東西留著沒用,趕緊斷舍離,除了擺設別無用處
    其實這也是一種斷舍離,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不裝了,但並不代表生活質量下降,事實上是給我們帶來了更開闊的空間,簡約化的生活反而讓我們身心感到舒適、放鬆。這5樣東西還留著幹啥,趕緊斷舍離一、風扇燈多功能的家具、家電未必就實用,風扇燈就是這樣的代表。
  • 2020年斷舍離掃尾:扔掉這3類東西,擁抱更清爽精緻的生活
    不如,放下手中的事情,來一場斷舍離的旅程。接下來,就從這三方面說說,扔掉不需要的,給自己的2020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迎接新的一年。家具類心理學上說到,房間的模樣會反射出你的內心。3.不要在留著扔家裡塞得到處都是五顏六色塑膠袋,你會發現,這些彩色袋留著也沒有用。4.越是免費的東西就越是昂貴,但是實用的卻沒有幾個還是儘早扔了,如,一次性的化妝品小樣,一次性的筷子,手套等等。衣物類1.
  • 斷舍離:該扔的不止是東西,你看不見的這3個,才是最需要扔掉的
    人的一生會積攢會積攢很多東西,從家具到生活用品,沒學過斷舍離時,仿佛一切都會充滿我們的生活。但其實,該扔的不止是物品,還有這3個。《斷舍離》這本書於2009年首次出版。後來,她開始身體力行的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斷舍離」術,使更多的人脫離物慾,心態輕鬆。作為著名的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推出:斷是不買不需要的物品,舍是處理沒用的物品,離是捨棄對物質的迷戀,給自己寬敞的空間。大家都以為的「斷舍離」僅僅是扔掉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但其實扔掉物品只是一個開端,真正需要被扔掉的,是我們人生中的這3樣。
  • 為什麼很多東西總是扔不掉?生活需要斷舍離 放得下才能一生輕鬆
    什麼是斷舍離?書中給出直接的答案就是:「扔東西」。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如果別人送你的東西,你又不喜歡,又很難拒絕,收了該怎麼體面的處理。這本書教我們如何扔東西,如何學會整理房間,丟到不必要的東西。整齊空曠的房間能給人一种放松自由的心情,一些煩惱也漸漸消失。為什麼很多東西總是扔不掉?
  • 余光中:定期丟掉四樣東西,你的人生會更高級
    引擎的聲音、速度的快感,都讓他興奮得像個小孩。大名鼎鼎的詩人余光中,晚年最酷愛的竟然是跑車。可仔細想想,並不奇怪。《菜根譚》裡說: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聽人羈絡。若一念清明,則淡然無欲。越活越通透的人,他會漸漸看淡名利。余光中就像個孩子,放下鮮花著錦般的名利,重新拾起對世界的好奇與天真。
  • 感悟人生真諦:學會「斷舍離」,你會活得更高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有囤物癖的人,他們會狂熱地收集在別人眼裡是垃圾的物品,易拉罐、包裝紙、報刊雜誌舊衣服……甚至自己的家中都堆滿了東西無處下腳。我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囤物癖,通過收集東西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斷舍離的概念火遍世界各地。有些人把斷舍離理解成物質上的極簡,家中除了必需品一無所有,甚至丟掉了自己的訂婚戒指。但我們普通人踐行起斷舍離,其實可以從這三個層次入手,還自己一個清爽乾淨的生活狀態。
  • 日本太太定期扔扔扔,家中一塵不染,生活簡單且幸福,讓人嚮往
    但是數據顯示,大家對極簡生活更加效仿,很多人越來越追求斷舍離的生活。這位日本太太的斷舍離生活,堅持定期扔扔扔,把家收拾得一塵不染,看著簡單幸福。看了這位太太的家,就會發現生活不是一味地買東西而是要有選擇,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物質絆住自己的腳步。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主人公的生活看一看:自家建的小平房,連門外都裝扮得十分精緻。
  • 斷舍離:丟掉這160樣東西,讓家更美好
    家裡每添置一樣東西,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因為那個時代的物質太匱乏了,家裡的家具、物件堆砌得越多,也就越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而如今,減法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學會了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剔除那些無意義的東西,大量留白、少量陳設。
  • 極簡生活斷舍離:這10樣東西千萬別買,生活越過越舒心
    當我們有了足夠的經濟能力,就總是會在自己住的空間裡花費時間,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裝扮得更加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但是往往因為盲目購買,什麼都往家裡塞,使得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平時繁忙的生活結束後,還要面對雜亂的房間,簡直不能更糟心。
  • 50歲以後,更要斷舍離,照著這67件物品扔,重獲輕盈自在的人生!
    「斷舍離」就是把那些不需要、不合適的東西斷絕、捨棄,並拋開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斷舍離的理念是「有舍才有得」都說人老了就喜歡懷舊,舊東西捨不得扔,舊感情捨不得斷……於是家中的雜物越來越多,心中的情感也越來越亂,最後讓自己身心疲憊。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身體和快樂的生活,年紀越大越要學會「斷舍離」。
  • 當你學會斷舍離,你得到的永遠比你捨棄得更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花發現自己是一個很有收集欲望,又很捨不得扔東西的人,不管是什麼東西,哪怕那些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我都會收集起來,一樣都不扔。小的時候我就會收集很多東西,各種各樣的糖紙,用完的筆芯,還有方便麵的包裝,各種各樣的作業本,收集起來,像小山一樣,堆在家裡。
  • 斷舍離:從這15件小事出發,遇見更好的自己,給2021一個全新開始
    很多人對於「斷舍離」有著一種錯誤的認識,斷舍離並不僅僅只是扔東西。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中提到,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獲得心靈上的輕鬆。
  • 斷舍離不僅是扔東西,學會這3點,讓女人活得更通透
    然而,在瘋狂地買買買之後,如果你能經常整理一下衣櫃就會發現,有些衣服才穿了一兩次就被拿來「壓箱底」了,有些甚至連吊牌都沒剪,一次次的衝動消費之後,不僅消耗了錢包,更壓縮了我們的空間感。學習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大師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念,相信你能更好的處理家裡那些看似有用,卻一次也沒用的物品。
  • 真正的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東西,這3點才是精髓,讓你的生活更高級
    可以說,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人的壓力總是自己給自己附加的,從上什麼學,選擇什麼專業,到找什麼樣的工作,薪資必須達到多少,結婚選擇怎麼樣的人,婚後買房還是買車,等等。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抉擇的信息,都是負載在我們生命中的壓力,我們的生活也隨之不斷地被各種各樣的附加條款壓得喘不過氣。
  • 斷舍離清單:你最該扔掉的24樣東西,沒用還佔地方,別再猶豫了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通過為人生做減法,放棄不值得的人和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對人生的整理。如果我們連捨棄的勇氣的都沒有,那還想著擁有什麼東西呢?
  • 優質的生活需要斷舍離,這3種扔不掉東西的人,你中招了嗎?
    去年這本書的再版,再次把這個生活概念推向新的熱度。斷舍離的概念本身是很簡單的,只需將三個詞拆開來看。「斷」:即是斷絕,斷絕那些想要帶回家,但是並非真正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已有的,泛濫多餘的東西,一般都是廢棄物品或者不會再用到的東西。而「離」,則是讓自己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以人為主,將物品看作服務於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