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丟掉這160樣東西,讓家更美好

2020-12-16 澎湃新聞

從家開始,輕鬆自如。

文章源自: 設計本家居 | 圖:網絡

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在過去,我們習慣於為生活做加法。

家裡每添置一樣東西,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

因為那個時代的物質太匱乏了,家裡的家具、物件堆砌得越多,也就越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滿足感。

而如今,減法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學會了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剔除那些無意義的東西,大量留白、少量陳設。

不讓過度的物質欲望捆綁了自己,才能讓生活回歸真正的簡單。

扔東西清單

從玄關到餐廳、客廳、衛生間、臥室、書房、兒童房、陽臺.....

這 160 件東西,該扔了!

玄關

1. 一年以上沒穿的鞋子

2. 舊的、不合腳的、同款過多的鞋子都考慮淘汰一批吧

3. 破損、變形的拖鞋(推薦家中常備一次性拖鞋,為訪客準備)

4. 鞋盒(太佔空間,還阻礙視線讓你忘記鞋的存在,統統扔掉)

5. 買鞋送的無紡布袋(以為有用,其實從來不用)

6. 過期、乾涸的鞋油/鞋蠟

7. 已經很髒的擦鞋布(推薦使用一次性抽拉式擦鞋布)

8. 骨架折斷的雨傘

9. 生鏽的剪刀、小刀

10. 劣質的不太可能再用的一次性雨衣

11. 用過的鞋套

廚房

1. 過了保質期的食物

2. 長蟲發黴的食物

3. 冰箱冷凍室裡忘記了儲藏時間的冷凍食物

4. 不喜歡吃的零食糖果(下次也別買了)

5. 已經不脆的瓜子堅果

6. 已經風乾的蔬菜水果

7. 別人送的但不想吃的土特產

8. 開了封都記不起上次使用時間的調味品

9. 過期的火鍋底料、醬料佐料、果醬、巧克力醬、蜂蜜等

10. 方便食品裡的調味包

11. 根本不會用的超市商場贈品杯

12. 攢了一大把的酸奶吸管

13. 吃蛋糕時沒用完的一次性刀叉

14. 外面打包回來的一次性飯盒(被定義成一次性,但在家裡正兒八經被多次使用)

15. 積攢的一次性餐具(紙杯紙碟)

16. 東西已經吃完的包裝盒罐

17. 淘汰下來的電飯鍋、高壓鍋等烹飪工具

18. 破舊生鏽不再使用的鍋

19. 缺了角或有裂痕的碗、餐盤、杯子

20. 從來不用的桌布、桌墊

21. 已經看不出原來顏色的筷子

22. 一時興起買回來卻沒行動的烘焙材料

23. 髒兮兮的抹布洗碗巾

24. 發黴的切菜板(換一塊真不需要多少錢)

25. 各種外賣單(打開app就夠了)

26. 用不過來的五顏六色的塑料盆

客餐廳

1. 不會再聽的CD

2. 不會再看的VCD/DVD

3. 沒啥特別意義的公仔玩具(保留超喜歡5個以內)

4. 做工粗糙純屬積灰的旅遊紀念品

5. 各種宣傳資料、傳單

6. 過期的優惠券

7. 過多囤積的塑膠袋、垃圾袋

8. 過期藥品

9. 以為會用到的打包發泡紙

10. 攢了一堆看似質量好的購物袋

11. 拆包忘了時間的零食

12. 已經看不出顏色的桌墊/桌布

13. 混在一起牌面不全的撲克

14. 缺胳膊少腿、寫不出字的筆

15. 枯萎的植物

16. 空酒瓶

17. 空茶葉罐

18. 飯館帶回的紙巾/溼巾(如果不能馬上用完就儘快清理吧)

19. 換下來的燈泡/燈(即便還好用實際也不會再用)

20. 咖啡館或酒店帶回來的一次性茶包、糖包

衛生間

1. 看不出顏色、乾巴巴沒有任何質感的毛巾

2. 攢了超過3塊的舊毛巾(當抹布或擦地並不好使)

3. 開封一年都沒用完的洗滌用品

4. 去年夏天打開但沒用完的防曬霜

5. 從酒店拿回來的各類洗漱套裝

6. 過期的護膚品

7. 用了發現並不適合的護膚品

8. 開封很久都沒用完的身體乳

9. 已經沒彈性的扎頭髮繩

10. 只有一個頭卻有七八個發箍,清理一些吧

11. 用不完也不會再用的洗髮水沐浴露

12. 各式各樣護膚品小樣(要麼儘快用掉,要麼扔)

13. 用了3個月以上的牙刷

14. 用到只剩片沒法抓的肥皂

15. 已經不好用的清潔工具

16. 舊牙刷(總覺得可以當刷子用,實際並不會用)

17. 總覺得以後會用的髮蠟、發膜

18. 廁紙包裝袋、捲紙筒芯

19. 爛趴趴的搓澡巾

書房

1. 漏水的筆

2. 寫不出字的筆

3. 已經幹掉的膠水

4. 舊日曆

5. 沒有粘性的便利貼

6. 已經結束的培訓考試資料

7. 已經更新了很多代的舊數碼用品

8. 重複的數據線

9. 小容量的SD卡

10. 沒啥特別意義的明信片賀卡(感謝之情表達並銘記就好了)

11. 不靈活的滑鼠

12. 存錢罐(這個攢錢的辦法並不好,零錢儘快用,孩子有一個就可以)

13. 壞掉的手錶鬧鐘

14. 買來就不用的裝飾蠟燭

15. 攢下來的旅遊地圖

16. 名片

17. 已經不再需要的小票

18. 交完的水電煤單子

19. 銀行寄來的對帳單

20. 跟上一段感情有關的紀念物(懷念前任就去找回來,否則就擁抱現任或迎接下一段感情)

21. 壞了也不想修的舊電腦

22. 舊手機

23. 舊電池

24. 從來不看的舊課本(課本都迭代更新了,留著青春也不會來)

25. 不會翻的舊書舊雜誌

臥室

1. 破洞或拉絲的襪子

2. 只剩一隻的襪子

3. 領口變形的T恤

4. 泛黃的白色衣服

5. 破損的舊皮帶

6. 鬆懈變形的內衣內褲

7. 質感低廉的衣服

8. 一年沒穿過的衣服

9. 一年沒戴過的圍巾

10. 各種文化宣傳T恤

11. 穿起來覺得自己變醜的衣服,再貴也扔

12. 磨損的舊錢包

13. 已經不適合當下年齡氣質的衣服

14. 每次出差帶回來的拖鞋

15. 顏色款式五花八門的衣架,視覺凌亂,醜會影響心情的

16. 根本塞不下自己卻幻想瘦掉能穿的衣服

17. 旅途買來一年以上從沒穿過的民族風衣服

18. 超大型收納箱、蜂窩收納格(發現不好用卻摺疊了放在衣櫃裡)

19. 不會再背的包

20. 根本就不想再用的舊床單

21. 用新枕頭換下的用了很多年的舊枕頭

22. 已經看不出顏色的枕套抱枕

23. 用了兩年比地板還髒的地毯/地墊

24. 從小就蓋、已經淘汰了的十斤重大棉被

25. 根本不適合自己的香水

26. 記不起購買時間的口紅

27. 用了半吊子扔在一邊閒置的彩妝

28.在抽屜裡默默躺了一年以上的面膜

29. 過期的TT(可能再用會製造麻煩)

30. 囤積兩年的姨媽巾

兒童房

1. 孩子已經穿不下的衣服,襪子,鞋子

2. 孩子的手工作品(拍照留個紀念就好啦)

3. 孩子已經不玩的玩具(和孩子一起整理吧)

4. 各種玩具包裝盒

5. 各種培訓機構海報

6. 乾涸寫不出的水彩筆/油畫棒

7. 孩子小時候用過的被褥

8. 不合尺寸不和季節的表演服

9. 松垮的髮帶,橡皮筋

10. 節日爬梯裝飾品、面具、帽子、氣球等

11. 孩子小時候用的推車、床等大件家具(二手處理或贈送)

12. 培訓機構送的小書包

13. 漏氣的皮球

14. 隨著孩子成長迭代的滑板車、自行車們(二手處理或贈送)

陽臺

1. 陽臺上已經完全枯掉了的盆栽和肥料

2. 早已枯萎的花草綠植

3. 廢棄不用的玻璃魚缸

4. 暴曬後開裂的塑料面盆

5. 已經沒有花草的空花盆(除非馬上用起來)

6. 以為下次裝修還會用到的塗料、電線、地磚、地板

7. 損壞嚴重的衣架

8. 堆在陽臺或角落裡的快遞箱、快遞盒

9. 生鏽的扳手、螺絲刀

10. 壞掉的行李箱

11. 總覺得可能會用的快遞包裝、家電包裝箱

12. 閒置的寵物玩具、寵物衣物等

13. 貓不喜歡的貓籠子,貓砂盆

14. 狗狗不喜歡的玩偶

總之,一條丟棄規則請遵循:

任何事物,不管是看法或信念、回憶、工作、甚至人,只要讓你心情沉重、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阻礙你前行的……

把它丟掉、送走、賣掉、拋開,然後繼續前行。

從家開始,輕鬆自如。



原標題:《斷舍離:丟掉這160樣東西,讓家更美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清單:你最該扔掉的24樣東西,沒用還佔地方,別再猶豫了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通過為人生做減法,放棄不值得的人和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對人生的整理。如果我們連捨棄的勇氣的都沒有,那還想著擁有什麼東西呢?
  • 人生需要斷舍離,定期清除心裡的垃圾
    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丟掉沒用的東西,放下對物質的執念,果決地「斷舍離」。真正聰明的人,一生都在斷舍離。幸福的人生,有時候並不是累積而成的,而是通過割捨來獲得的。無論居所、身體、情感還是心靈,都不能裝得太滿。人生需要定期的「斷舍離」,捨棄那些沒有意義的東西,才能騰出位置,迎進更多美好的東西。
  • 家裡的這5樣東西留著沒用,趕緊斷舍離,除了擺設別無用處
    斷舍離,說的是我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正所謂有得有失,失去一些東西,就能獲得另外一些東西,有些東西無需看得太重。現在大家都喜歡簡約的裝修風格,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這也是一種斷舍離,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不裝了,但並不代表生活質量下降,事實上是給我們帶來了更開闊的空間,簡約化的生活反而讓我們身心感到舒適、放鬆。這5樣東西還留著幹啥,趕緊斷舍離一、風扇燈多功能的家具、家電未必就實用,風扇燈就是這樣的代表。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掉這3樣東西,人生才會越活越高級
    所謂斷舍離,就是指去除心中的雜念,放下人生中並不重要的東西,使自己變得嶄新,精神與外在生活都更加輕鬆舒適。在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一書中,斷指的是將不需要的事物進行決斷;舍指的是將多餘的事物與情感進行捨棄;離指的是將自身對物質的迷戀進行脫離。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依靠的東西,但一旦過了這個階段,這些曾經幫助我們的東西將會成為人生路上的拖累。
  • 極簡生活斷舍離:這10樣東西千萬別買,生活越過越舒心
    但是往往因為盲目購買,什麼都往家裡塞,使得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平時繁忙的生活結束後,還要面對雜亂的房間,簡直不能更糟心。所以,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裡,我們必須知道有哪些東西是非必須的,不要買了以後才後悔。這10樣東西千萬別買,生活才能越過越舒心。
  • 2020年末「斷舍離」清單:扔掉這65樣東西,收穫高級精緻的新生活
    斷舍離,並不是簡單地為房間做個大掃除就可以了,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想改變生活的追求,是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真正的斷舍離,斷的是無效社交,舍的是無用雜物,離的是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這句話可以說是涵蓋了人生的相處之道。
  • 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只有通過戒,才能生定、定而能生慧,而這個過程中就是斷舍離。什麼是斷舍離?所以,學會斷舍離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定期對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高級,同時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你有認真收拾過自己大學宿舍的東西嗎?
  • 武漢女孩斷舍離日常:247㎡的家只剩下9件家具,兩貓一狗!
    小米是個網店店主,日常生活中都會囤積各種各樣的雜物,女孩子的化妝品,衣物,各式各樣的服裝,電子產品,哪怕是她的新家有247㎡,依舊不夠放,經常有朋友來玩但是到了最後都會跟小米說「你家太亂了」,看著堆積的雜物,小米看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朋友給小米推薦了山下英子《斷舍離》。
  • 2020年斷舍離掃尾:扔掉這3類東西,擁抱更清爽精緻的生活
    不如,放下手中的事情,來一場斷舍離的旅程。接下來,就從這三方面說說,扔掉不需要的,給自己的2020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迎接新的一年。家具類心理學上說到,房間的模樣會反射出你的內心。4.越是免費的東西就越是昂貴,但是實用的卻沒有幾個還是儘早扔了,如,一次性的化妝品小樣,一次性的筷子,手套等等。衣物類1. 精緻的生活首先得從衣服開始,丟掉穿不上、不好看、不適合的衣服,畢竟留著也沒有用處了。2.
  • 《斷舍離》:先嘗試「扔掉」,才能獲得「必要的東西」
    生活中,我們會有一種感觸,當你找一樣東西時,如果到處都找不到,人會瞬間煩躁起來。這時候,如果我們把不需要的東西進行斷舍離後,找到需要的東西特別順暢,心情也會隨之好起來。呼吸,顧名思義,先「呼」後「吸」,和斷舍離有同等意義,只有先「捨棄」,才能獲得。我們有太多根深蒂固的思想和欲望,無形中禁錮了自己的腳步,縮小了自己的「呼吸空間」。所以,學會靜心靜氣地享受生活,有所取捨,讓自己輕裝上陣,才能讓生活裡的美好融入到心裡。
  • 廣州女孩「斷舍離」成癮:247㎡的家只剩下9件家具,一貓一狗
    她常年堅持斷舍離,半個月一周期,定期做一次「大掃除」,每次都能整理出十幾樣不需要的東西。正是因為這樣的斷舍離,莉莉247㎡的家空無一物,只剩下9件家具,沙發、茶几、餐椅、電視機、書桌、床、置物架、鞋櫃、櫥櫃,還有一貓一狗。作為網店店主,莉莉要經常給客戶發貨,家裡常常擺滿了各種貨物,搞得亂七八糟的。
  • 斷舍離:杭州姑娘扔掉半個家,刪掉200個好友,最後成為人生贏家
    「斷舍離」這一概念進入公眾視野,並迅速得到公眾的認可。斷舍離,是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不需要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杭州姑娘小周前些年無意間讀到了山下英子《斷舍離》這本書,便對這樣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便也開始在生活中踐行斷舍離。
  • 斷舍離,留下真正需要的東西
    你好,歡迎來到<細品經典>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斷舍離》,本期是講解的第3期。在進行斷舍離時,我們不妨把房間裡的東西比喻成人,那麼,那些用不著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人,而那些經常用到的東西就是我們的好朋友。
  • 50歲以後,更要斷舍離,照著這67件物品扔,重獲輕盈自在的人生!
    「斷舍離」就是把那些不需要、不合適的東西斷絕、捨棄,並拋開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斷舍離的理念是「有舍才有得」都說人老了就喜歡懷舊,舊東西捨不得扔,舊感情捨不得斷……於是家中的雜物越來越多,心中的情感也越來越亂,最後讓自己身心疲憊。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身體和快樂的生活,年紀越大越要學會「斷舍離」。
  • 斷舍離:該扔的不止是東西,你看不見的這3個,才是最需要扔掉的
    人的一生會積攢會積攢很多東西,從家具到生活用品,沒學過斷舍離時,仿佛一切都會充滿我們的生活。但其實,該扔的不止是物品,還有這3個。《斷舍離》這本書於2009年首次出版。後來,她開始身體力行的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斷舍離」術,使更多的人脫離物慾,心態輕鬆。作為著名的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推出:斷是不買不需要的物品,舍是處理沒用的物品,離是捨棄對物質的迷戀,給自己寬敞的空間。大家都以為的「斷舍離」僅僅是扔掉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但其實扔掉物品只是一個開端,真正需要被扔掉的,是我們人生中的這3樣。
  • 《斷舍離》:斷掉執念,來一場心靈淨化之旅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大部分的焦躁、煩惱,都來源於繩子沒有斷掉,這根繩子有可能是名利,也有可能是執著,只有丟掉這根繩子,對心中的煩惱和執念斷舍離,人生才能重獲自由。那麼怎樣斷舍離,讓心靈重獲自由呢?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介紹的是,斷掉不需要的東西,脫離心中的執念,人生才能輕盈前行。
  • 2020年15條斷舍離清單,學會告別,教你走向輕盈精緻的人生
    丟掉生活中不重要的80%,剩下的20%會讓我們收穫更多,會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有意義。如果你連捨棄東西的勇氣都沒有,還怎麼談獲得?有舍才有得,能成大事者都是敢於捨棄的極簡主義者。捨棄應該捨棄的,堅持應該堅持的。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斷——斬斷物慾,舍——捨棄廢物,離——脫離執念。
  • 就算夫妻緣分盡了,也要「守住」這三樣東西
    婚姻是每個人所嚮往所憧憬的東西,它關乎於你的終身幸福,甚至關乎你這一生的命運。婚姻其實只是一個框架,而他劇情的表現形式就是一個「家」字,家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它是我們溫暖的港灣,它是我們最堅實的護盾,家是我們每個人分極一生所追求的最溫馨的東西。
  • 已奔五的70後,最好的活法就是丟掉「這三樣東西」,避免晚景
    人過了50歲以後,就更應該懂得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如果你能及時放手一些東西,那餘生必能幸福安樂、肆意瀟灑。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才讓自己失去了很多快樂。其實,好的人生是給自己做減法。不是有人說過嗎,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人過五十,丟掉這些「東西」會活得更好,可惜沒幾個人捨得。
  • 日本斷舍離創始人,斷夫舍子,家雖然有點空,但依舊有生活氣息
    說起山下英子可能你們不認識,但是說「斷舍離」相信應該都聽過,而她就是「斷舍離」的創始人,50歲之前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之後她因為某些原因,斷夫舍子,離家修行,開始慢慢走上了斷舍離的這條道路。你們有沒有很好奇作為斷舍離的創始人,她的家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前兩年她在綜藝中也曝光了自己的家,家雖然有點空,但依舊有生活氣息,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客廳和餐廳是一體的,客廳沒有沙發,而是選擇在落地窗前設計吧檯,樓層高視野好,平時坐在窗前不管是發呆,招待朋友或者是工作都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