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斷掉執念,來一場心靈淨化之旅

2020-12-26 無戒學堂

一個年輕人在去拜訪禪師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拴在樹上,牛想去旁邊吃草,但轉來轉去都無法脫身,年輕人若有所思,見到禪師脫口就問:"為何團團轉?"

禪師說:"皆因繩未斷。"

年輕人十分驚訝,問禪師是不是見過那頭牛,禪師卻說:"牛被束縛不能脫身,人心被欲望、名利所擾無法解脫。你說的是牛,我說的是人,事情雖然不同,但道理卻是相通的。"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大部分的焦躁、煩惱,都來源於繩子沒有斷掉,這根繩子有可能是名利,也有可能是執著,只有丟掉這根繩子,對心中的煩惱和執念斷舍離,人生才能重獲自由。

那麼怎樣斷舍離,讓心靈重獲自由呢?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介紹的是,斷掉不需要的東西,脫離心中的執念,人生才能輕盈前行。這些年,隨著斷舍離風靡全球,越來越多的讀者在踐行,清理自己的生活空間,已經心靈重獲自由。

山下英子,日本人,是"斷舍離"的創始人,大學期間就開始學習"瑜伽",並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斷舍離"的思維方式並用於日常生活的"整理"上,並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

《斷舍離》這本書全球累積銷量400萬冊,也是對稻盛和夫、宮峻崎、張德芬、楊瀾、林夕、李冰冰等影響至深的減法哲學。

近段時間,我在運作靈性財富讀書會,再一次重讀《斷舍離》,在讀書時就想去扔東西。我想,生活中那些情感傷害、過往經歷,該斷也就斷了吧,這樣我們的心靈才能回歸安寧與幸福。接下來,我將從物質、心靈、人生三個維度來分享閱讀感悟。

1、 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東西

都說,女人的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每逢換季時,很多女人總喜歡去買買買,但衣櫥裡的衣服卻塞得滿滿的,即使買了新衣服,也放不下,這個時候就要斷舍離了。

書中提出斷舍離的概念: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那整理衣櫥怎麼斷舍離呢?書中提到三個步驟:

第1, 把柜子的門全打開,拿出所有的衣服,全部擺在面前。

第2, 丟掉發黴的舊衣服、有裂縫劃痕的破衣服等不能再穿的衣服,從"必要·合適·愉快"三個維度壓縮衣服量。

第3, 衣櫃基本上是"看不見的收納空間",物量應該大約佔空間的7成。從"易取·好收·美觀"三個維度收納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運用七五一法則來限制物品總量,即看不見的空間七成滿,看得見的空間五成滿,裝飾性的空間只放一成。整理衣櫥就是,不斷選擇最喜歡的物品、不斷優勝劣汰的過程。

書中有個故事,洋子小姐是一位精明能幹、積極陽光的30多歲的職業白領,可是家裡髒亂差,工作資料扔的到處都是,床頭柜上堆的是滿滿的書籍。自從她踐行斷舍離後,遇見了靈魂伴侶。

其實,斷舍離並不是單純的扔東西,斷舍離,倡導的是進,則出;出,則進。讓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在我看來,這就跟呼吸一樣,身體的生命,以呼吸開始,以呼吸結束,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身體利用一呼一吸來發展生命並療愈身體,通過一呼一吸給身體系統帶來能量。

而我們居住的環境也帶有能量,通過斷舍離處理掉不需要的物品、廢物,讓生活的空間更整潔有序,空氣流通更順暢,心情自然也輕鬆愉悅。

二、斷舍離減掉的是心靈負重感

在生命中,總有一些事難以忘掉,總有一些人在心裡記牢,如果他們不能協助你成長,就斷舍離吧,只有這樣,你才能迎接全新的生活。

書中的楓女生離婚已經7年了,自己一人獨居。因為她的父母觀念比較保守,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結婚了,就不能再踏入娘家的門。在這種家庭價值觀的影響下,楓女士從來沒敢跟家人說離婚的事。

當她遇到斷舍離後,才意識到家裡前夫的家具,裡面那些不需要的雜物,佔了很大的空間,像個大倉庫一樣。她把前夫所有的家具都扔得乾乾淨淨,瞬間感到心情很痛快,壓在心裡的這事終於放下了,最後鼓起勇氣跟家人說了離婚的事情。

斷舍離,表面上看是丟掉的雜物,同時也丟掉我們心中看不見的執念。當你一直保留著很多帶有情感色彩的物品時,在這上面附有的情感會越來越重,慢慢地我們就容易形成"執念心"。

這些沉重的執念是需要處理掉的,不然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情緒影響,就如楓女士,7年了一直活在過去中,斷不掉情感。生活中的傷害,該斷掉就斷掉,該捨棄就捨棄。在我看來,活著要像摘菜葉一樣去摘人,心中只留下美好的,把爛葉放掉。

如今隨著人類的覺醒,我們要把生命中的那些"坎"處理掉,可能是來自父母、家庭,或過往的經歷,我們都需要去斷舍離。放下過去,當你的意識狀態不在過去的維度時,歷史就不會重演。

你能從過去的漩渦中抽離出來,就變成全新的自己,你的生命狀態就是全新起點的旅程。

三、斷舍離,遇見全新的自己

這個社會普遍在宣導提前消費,甚至有的人信用卡都刷爆,表面上看買買買確實很爽,可是無力償還債務時內心極度痛苦,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心靈上的匱乏,久而久之便惡性循環。

斷舍離,斬斷內心的欲望,讓每一分錢都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書中的知華女士經常去買一些打折的東西攢積分,遇到斷舍離後她意識到,她需要的不是積分卡,而是有品質的商品,因此丟掉了積分卡。

不僅如此,她的食物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與其節省飯菜的錢倒不如高高興興地把錢付給那些為自己提供精心製作美味佳餚的人。"她開始嘗試五穀雜糧配蔬菜的素食,飯菜錢也大幅度下降。斷舍離,讓她買了新房,讓她獲得夢寐以求的新家。

如果你每次購物時,購物車裡總是滿滿的,就踐行斷舍離吧,只挑選那些"必要·合適·愉快"的東西,你的生活質量會大大地提升。在踐行斷舍離時,書中還給出一個方法——螺旋式上升路線。

第一,關注那些與自己生活關聯度高的物品上,思維和觀念會越清晰明確。

第二,思維流暢無阻,會讓我們針對"現在·這裡·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確的行動。

第三,做出正確的行動後,也能快速地獲得成果,提高決斷的精度。

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和決斷的精度提升,行動也會得到提升,自然也會帶來有質量的結果,從而人生的質量也提升了。

斷舍離分兩種,一種是清零式的斷舍離,另一種是保養式的斷舍離。當我們的居所有規律的進行清理時,後期就不需要這種大掃除了,而是讓斷舍離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

這個時候,我們居住的空間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像是換了一個新家,同一個地方,同一間房子,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景,你的生命煥然一新,你遇見了全新的自己。

結語: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兼具感性和理性,才能在堅硬的世界裡,身段柔軟地前行。生活在紅塵中,如果執念太多,就來一場斷舍離吧!

斷舍離,讓你丟掉懦弱、膽小的自己,成為那個勇敢、真實的自己。斷舍離,讓你在捨棄之後,更加珍惜留在生命中的人和物。斷舍離,讓你從空間自由轉向心靈自由,在有限的物理空間裡創造出無限快樂自在的生活。

劉宦言:心靈療愈師、幸福家族聯合創始人。遇見無戒學堂,想回歸寫作初心,讓更多人擺脫心靈的匱乏與貧窮。

相關焦點

  • 《斷舍離》9句經典語錄,教你放下執念,過極致的人生
    有時候何不放下執念,也放過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呢?最近朋友向我訴苦:「最近生活過得很糟糕,房東虎視眈眈要漲房租,公司經濟不景氣要裁員。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漂亮的衣服買不了,喜歡的東西也買不了。最慘的人生就是像我這樣,沒錢也沒有快樂!生活真是太難了!」我只能勸勸朋友想開點,畢竟在今年這個特殊階段,沒有誰過得很容易。
  • 斷舍離: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明白這3個問題就知道答案了
    什麼是斷舍離?為什麼要斷舍離?斷舍離什麼?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斷舍離這裡的「斷」指的是可以將生活中不需要的決斷掉;舍指的是能夠捨棄多餘或者沒用的東西;離指的是脫離欲望的執念。她的一畝三分地連放腳的地方都堆滿了她網上淘來的各種玩具,像是刺繡、戳戳樂、印花貼、飛行棋等等,玩具上又堆滿了平常不穿的外套。很難想像,一打開門,宿舍猶如一個倉庫,連走路都要多加注意。快畢業的時候,室友發現這些東西搬離宿舍會非常麻煩,郵寄費也很貴,我們一通收拾下才發現,很多東西其實用不到,直接給收廢品的阿姨了。
  • 開啟一場淨化心靈的泰國寺廟之旅吧!
    TEMPLES寺廟の心靈之旅心靈之旅在泰國,寺廟和功德之旅總是為心靈提供慰藉。在這裡,人們既可以體驗一次心靈之旅,也可以欣賞它的建築美以及環境的自然美。許多人都樂意在此冥想,畢竟,大自然總是有這樣一種神奇的能力,在瞬間恢復和淨化一個人的心靈。
  • 人生需要斷舍離,定期清除心裡的垃圾
    文/張永琪有一種人生叫「活久見」,有一種感悟叫「斷舍離」。人生的路還很長,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下的要放下。整理房間需要「斷舍離」,人生也一樣。每個人家裡都有雜物,心裡都有負擔,有時候該割捨的,就得果斷扔掉,這樣才能輕裝簡行。賈伯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別人而活」。同樣,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
  • 斷舍離:該扔的不止是東西,你看不見的這3個,才是最需要扔掉的
    它的作者山下英子生於東京,童年受盡家庭壓抑的苦楚,學習瑜伽後,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斷行,舍行,離行」。後來,她開始身體力行的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斷舍離」術,使更多的人脫離物慾,心態輕鬆。作為著名的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推出:斷是不買不需要的物品,舍是處理沒用的物品,離是捨棄對物質的迷戀,給自己寬敞的空間。
  • 《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 的活法
    《斷舍離》的這本書跟這八大苦像又不像,如果從深層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是對自己人生的額一個規整。《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的活法人活著,一旦有了執念,就會失去自由,就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別人的身上,這是最可怕的。
  • 日式極簡主義,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
    引讀:日式極簡主義,極致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極簡主義,從「斷舍離」開始日式極簡主義風格,最主要的,就是「斷舍離」的情懷。斷舍離,最早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來的一種生活概念。3件襯衫、4條褲子、4雙襪子還有四面牆,這樣的生活其實已經算得上「豐富」了。「斷舍離」,就是要通過反思自己的選擇,找回最本質的需求。
  • 專注跑步,來一場人生的斷舍離
    看著這項數據統計,不由自主的為當初斷舍離的行為點上一個贊。斷舍離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這一年半來,無意義的社交和聚會能減則減,沉溺於手機遊戲的時間幾乎為零。騰出時間來,邁開步子,去欣賞更遠處的風景……斷舍離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對話,能夠讓人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越是清楚,越能夠自我主宰,樸素而簡單地生活,就是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中最幸福的事情。對於我而言,人生已到下半場,該丟掉的東西,就不應再留戀。放下一些事,騰出一些時間,將身體狀體提升起來,人生才能走得更遠。
  • 《斷舍離》:再多繁華終將落盡,一切凋零時;人活到最後圖什麼?
    什麼是斷舍離?斷舍離是一種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收拾好自己內心的雜亂與混沌,讓今後的生活更加簡單舒適的行為。斷舍離能有多大的力量?當你真正秉持這個理念的時候,它能顛覆你的認知!斷:斷絕那些即將進入自己的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身邊不需要的東西離:脫離對某些物品的執念今天就說一說在我們普通人之間,如何做到斷舍離。
  • 女人到了40歲,更要懂得「斷舍離」,這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這才是真正聰明女人的活法,她們懂得斷舍離,在感情面前能保持理智,並明確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扔掉負累,才能走的更遠;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心頭煩欲執念,當離,斷離執念,方能笑對人生。此去經年,天涯路遠。
  • 放下執念,做減法人生
    無能之事——當斷;生命中無緣之人——當舍;心中凡欲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過往,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如今的社會,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誘惑,讓我們的心蠢蠢欲動。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質的追求和對物品的執著中。所有煩惱皆因欲望而起,一切都為庸人自擾。
  • 武漢女孩斷舍離日常:247㎡的家只剩下9件家具,兩貓一狗!
    最令她難受的是,很久不見的朋友來找小米,結果進門之後沒地方吃飯,只能擠在沙發上,隨便走動都是雜物,這些讓小米很崩潰。感受到小米的難過和急躁,朋友給小米推薦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可以說這是了解自己需要與不需要的重要啟蒙書,小米熬夜把書看完了,之後開始了長期斷舍離的生活。
  • 只有斷舍離才能拯救你的生活
    科比與籃球斷舍離籃球與我斷舍離我與青春斷舍離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斷舍離1山下英子是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學文學部高材生,在校期間苦練瑜珈,悟到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她發現這一理念可以生活中直接應用,當下就能取得煥然一新一體驗,於是她以此概念為基礎,創造了一種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的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藉以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精神自由心情舒適的生活。
  • 《斷舍離》:給我自由,不會斷舍離的生活真的太累
    不會斷舍離的生活真的太累。如果你感覺壓力山大,做事情效率特別低。經常是因為誰說了你的一句話,你就會抑鬱很久。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精神和環境需要做一次斷舍離。讀完了這本風靡全球的《斷舍離》之後,我按照書裡的方法,立刻就把我不用的和不喜歡的一些物品進行了斷舍離,人脈圈也做了減法。我現在就感覺做事效率提高了很多,整個人的狀態也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一陣莫名的清爽。
  • 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
    那一刻,廖智意識到,一場可怕的災難來了。那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04秒,舉國悲慟的汶川大地震發生了,發生在廖智身上。廖智本能地從身後抱著婆婆和孩子,頭腦一片空白。突然之間什麼都看不見了,三個人一起掉進了黑暗。每晚100萬人陪你閱讀。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
    因此我們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聰明的活法。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她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很好的鬆弛和排毒。她在為《斷舍離》作序時,還提到了用「斷舍離」梳理身心,就能按照的節奏去做事。「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是不實用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破爛不堪的那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由空間。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丟棄不必要的東西,在生活中,斬斷執念,慢慢做減法,你會發現越活越自在。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
  • 你以為斷舍離只有扔這麼簡單?大錯特錯
    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我有個朋友琳琳前段時間迷上了斷舍離。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從「斷舍離」的熱潮興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0年的時間,但是依舊熱度不減。「斷舍離」的概念其實非常的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