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旅行
我們先看看這個故事:中國的殘疾人去哪裡了?2010年中國春節後,Charles和美國朋友到中國北京和上海轉了一圈,去餐廳去景點去了很多地方,這是他第一次和中國這塊土地真實接觸,最後Charles冒出這樣一個迷惑,大街上除了乞討者,看不到殘疾人,除了這些街邊乞討者,還有電視裡帕運會上的運動員,其他的中國殘疾人呢?身邊朋友告訴他,事實上中國殘疾人有8000多萬(2017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顯示,中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500萬人),在中國,如果身體殘疾了,是很怕出門的。為什麼怕?因為在中國,殘疾人在大家眼裡是「沒有用」的人,是「添麻煩」的人,他們受不了這樣的眼光。而且在中國裝假肢是沒有醫保的,很多人只能用最原始的那種假肢,生活很難自理,很多殘疾人走不出心理陰影,無法面對自己,也不願意出門。這和Charles在美國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在美國,殘疾人包括截肢者是很自信的,可以讀書,可以結婚,可以跑步,可以打球,也可以做很多工作,可以在銀行工作,可以做服裝設計師,可以做軟體開發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他們和健康人沒有兩樣,有的比健康人活得還要快樂。看到中國這一幕,Charles心情很沉重,他覺得自己的專業應該可以為故鄉的殘疾人做點什麼。人生機遇在無形中來臨。在Charles實習的美國退伍軍人中心附近就有一家很大的假肢中心,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帕運會,那個公司贊助了很多殘疾運動員,包括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雙腿截肢的運動員「刀鋒戰士」就是用他們做的跑步腳,有一天,那個假肢公司邀請「刀鋒戰士」來美國演講,Charles就去蹭聽。晚上吃飯的時候誰也不認識,他自己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這個時候來了一群人看到他這一桌很空就過來坐在一起,然後就和他聊了起來,這群人就是那個假肢公司的高管,他們一看這個小夥子來自中國又會講中文,就說他們公司的上海分公司剛好需要假肢技師,問他願意不願意去。真是很奇妙,本來就是去蹭飯,那些人也是出於禮貌和他聊聊,結果就連上線了。「這是上帝的指引!」Charles當即決定去中國上海,2013年4月,他在上海將自己一個人的小家安頓下來。5月的一天,公司來了一個顧客,聽說是個舞蹈老師,遠遠看見兩個母女一般的女子逆著光走進來,兩個人走路都走得很好,其中年輕的一位穿著長裙,他猜可能這是舞蹈老師的女兒,陪著媽媽來這裡裝假肢吧。坐下來,穿著長裙的女孩子說,你好,我想和你諮詢些假肢方面的問題,然後掀起長裙,露出一雙塑膠的假肢,原來她是那位需要幫助的舞蹈老師。不怎麼接觸中國社交媒體的Charles,當然不知道眼前這位留著長發、面容清秀的女孩就是汶川地震倖存者——廖智。 廖智的故事也是要從2008年說起。2008年的廖智,是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上的一個令人豔羨的舞蹈老師,第一,長得漂亮,一雙大長腿,皮膚白皙得可以掐出水,笑起來還有一對深深的酒窩,鎮上人都說她長得像電影明星張栢芝,第二嫁的老公家底殷實,小夫妻結婚沒多久就生了一個女兒,家裡還請了保姆幫忙照顧孩子。可是日子過得怎麼樣,這個23歲的小鎮姑娘自己是很清楚的,那時廖智心情很糟糕,很多時候不想笑,那時她爸爸感覺這個女兒一兩年都沒笑過了。廖智的痛苦來源於婚姻。廖智從小看著父母總是爭吵,就很想有個自己的家,中專畢業沒多久,遇到一個人沒有多想就結婚了,後來婚姻出現了很多很多問題,再後來女兒也有了,沒法再回頭,廖智很痛苦,這種痛苦無法描述,也不知道和誰去描述。那一年,湖南衛視上演了《又見一簾幽夢》,廖智感嘆劇中主人公綠萍的命運,「我也是跳舞的,如果有一天我的腿沒有了,我一定會自殺。」也就是想想而已,好好的,這樣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呢。2008年5月12日,廖智原計劃和同學去海南旅行散心,可是看到可愛的女兒,又不忍心出去玩,選擇留在家裡陪孩子。那天吃過午飯後,她坐在沙發上,看著女兒在學步車裡學走路,孩子當時差一個星期就滿11個月了,是最可愛的時候,廖智看見她在自己面前走來走去,被逗得哈哈大笑。突然,房子開始搖晃,當時廖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搖晃意味著什麼。搖晃越來越強烈,廖智聽見她的婆婆大聲喊:「快去開門!」廖智立刻跑到門口,可是門已經打不開了,所在的樓房已經變形。廖智本能回過頭找女兒,看見婆婆抱著孩子站在她的身後,女兒雖然很小,但似乎已經覺察到危險,驚恐地看著廖智,不哭也不鬧。緊接著,廖智看見所在的居民樓有一半垮塌下去,那個瞬間看到樓上有人跟著一起掉了下去。那一刻,廖智意識到,一場可怕的災難來了。那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04秒,舉國悲慟的汶川大地震發生了,發生在廖智身上。廖智本能地從身後抱著婆婆和孩子,頭腦一片空白。突然之間什麼都看不見了,三個人一起掉進了黑暗。
每晚100萬人陪你閱讀。
作者:時光君
來源:慢時光(ID: manshiguang3)
最近在抖音上,有一個話題很火,那就是斷舍離。
在這個話題下面的視頻,播放量已經接近400萬次。
物品太多,是生活的一種負擔
其中有位叫羽仔的博主,拍攝了一段丟棄家裡無用東西的視頻,竟然獲得了110萬高贊。
網友紛紛評論表示: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羽仔本來只是感到家裡空間越來越小,所以想來一次雜物清理。
沒想到開始清理之後才發現,竟像搬家一樣「隆重」,東西真的太太太多了吧!
兩個拖把和桶,是看電視購物促銷買回來的的,然而一直放在洗手間,一次也沒用過。
因個人喜好而購買的手機殼,不知不覺竟有了一大堆,都是換了一次之後就沒有了再使用過。
抽屜裡亂七八糟的雜物,最雜亂的就是一堆數據線,清理後發現快有十幾根了。
每次購物帶回來的袋子,覺得漂亮就放在家裡,以為會有用,然而一直在角落裡吃灰。
逛商場時貪便宜買的杯子,買回來之後就沒用過。
每次生病都拿了一堆藥,以為以後生病了可以吃,但全都過期了。
廚房裡亂到不堪入目的櫥櫃,各種發黴的雜糧和未使用的調料堆積在一起,還看到幾隻蟲子……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衣物。
以為會穿到的、會搭配上的衣服,掛起來後一次也沒有再穿過;促銷買的一大堆單品,吊牌都沒剪掉;還有各種根本用不上的贈品……
當她全部清理完時,不要的雜物竟然足足佔據半個家的大小,簡直超乎想像。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和羽仔一樣,很多物品總想著以後會用得上。
看到好看的東西,碰到打折促銷,總是控制不住欲望,買買買。
可事實卻是,越買越多,越存越多,佔據了家裡大量的空間,可能用到的不到十分之一。
而且多餘的物品反而成了生活的拖累,繁重的壓得人喘不過氣。
所以說,每個人都需要斷舍離,都需要減法生活。
減法生活,控制自己的欲望。
斷舍離,是由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不需要的物品,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它的宗旨是,使人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捨棄對生活無用的物品,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
曾看過一則新聞:
「某女子4年間,挪用公款近200萬,狂買1000多隻口紅等奢侈品!」
最終,東窗事發,因為無法歸還侵佔的公款,只得鋃鐺入獄。
更誇張的是,這麼多口紅、香水她幾乎都沒用過,就一小部分頂多用過一兩次,香水連盒子都還未拆開,滿柜子的衣服,也都是全新帶標籤的。
從心理學角度講,這種瘋狂購物行為,其實就是典型的「強迫性購物行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慾望,瘋狂消費,不考慮後果。
斷舍離究竟是什麼?只是讓我們扔掉佔空間的東西嗎?
並不是,斷舍離是教你減輕自己的欲望,是教你找回自己。
《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曾指出: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我們擁有多少東西不重要,甚至我們想要擁有多少東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在物質中堅守本心,在紛繁物慾中保持快樂。
控制欲望,不做失控的奴隸。
回歸簡單的心靈,學會減法生活。心沒有枷鎖,才會擁有真正快樂。
人生斷舍離,化繁為簡方得內心淡然。
看《我是歌手》時,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當時李榮浩找到李健交換手機號碼,沒想到李健用的卻是老款諾基亞手機。
而且他還曾說過自己從不用微信,別人找他都是打電話或者簡訊。
他是這樣解釋的:「作為一名創作型歌手,這是讓我保持專注最好的辦法。」
人生也應該斷舍離,不要讓過多的雜事擾亂你的本心。
後來李健因為《我是歌手》又火了,可他卻更愛惜自己的羽毛,很多採訪、綜藝都被他直接拒絕。
有一次,被拒絕的主辦方問他原因時,李健雲淡風輕地回答道:「那天下午我正好要去健身。」
還有一個酒廠以百萬的價格來邀歌,李健也很乾脆的拒絕了,他說:「我不喝白酒,對白酒沒什麼感情。」
如今的社會,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誘惑,讓我們的心蠢蠢欲動。
這些誘惑卻沒有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反而讓我們患得患失,徒增煩惱。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正是這個道理。
太過於繁雜的事物,太多的選擇,往往讓人什麼都看不到。看不到眼前的事物,更看不到自己的心。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真實的心都不知道,那麼又怎能過好生活呢?怎麼追尋最初衷的快樂和幸福呢?
李健曾說:「我想保護自己的時間,我只願意做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音樂知識分子。」
對人生斷舍離,化繁為簡,才能看清自己的內心,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
感情斷舍離,放下執念才會清風徐來。
感情婚姻中,同樣需要斷舍離。
前段時間,林志玲結婚了,一同上熱搜的還有言承旭。
有網友翻出2010年林志玲參加《快樂大本營》的視頻,當時何炅念了一段言承旭在寫真裡寫給她的一段話。
舞臺上的林志玲雙目含淚,情難自持,讓人心疼。
兩個月之後,言承旭也去了《快樂大本營》,看到林志玲紅眼落淚視頻的他,同樣滿臉的落寞。
感情中最忌的就是執念。
對自己永遠要被捧在手心的執念,對浪漫形式的執念,對他人期盼的執念,對婚姻必須幸福的執念。
為什麼他沒有說「我愛你」,為什麼他沒有回我微信,為什麼他沒有理解我……
一旦有了執念,便會奪走我們的自由,控制你的喜怒哀樂。
婚姻是底線之上,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藝術。
如果你不再問自己「我幸福嗎」,你就是幸福的。
你的眼睛應放在每一天的生活,快樂地照顧花草,欣賞孩子微小的進步,感恩丈夫提醒你帶鑰匙,感謝辦公室,它為你提供婚姻避難所。
對感情婚姻做好斷舍離,脫離不必要的形式,斷卻內心的執念,你會走的既輕鬆又幸福。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說的: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丟東西只是初級階段,清掃內心才是真正的高級。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將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淡然、從容,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去享受生活的美妙。
你將發現,人生煥然一新。
作者:時光君--雙木,90後,慢時光專欄作者,喜歡烹飪,熱愛旅行。用理性認真思考,用態度安靜生活。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來源:慢時光(id:manshiguan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