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是斷舍離

2020-12-18 北辰家常

從小我們就是看著金庸先生的小說長大的,無論是《射鵰英雄傳》還是《神鵰俠侶》它們都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是我們有時就會很疑惑,為什麼在《射鵰英雄傳》中古靈精怪的黃蓉到了《神鵰俠侶》中卻變成了面目可憎的黃伯母?不都是同一個人嗎?

「一個人在年輕時,清純柔和得像春天裡瀲灩的湖水;然後經過歲月的洗禮開始變的老練、滄桑、固執和霸道。這時候你就會發現相由心生,再好看的少女到了中年都是有極大可能變成另一個人的。」

雖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但是我覺得人到中年也是多事之秋。這時候你到底是要堅持自己那一套已經穩定下來的價值觀念對後輩進行規勸還是不斷地靠近年輕人,但是這時候你需要打破原有的思想體系,而且會非常的累?

汪涵說過,希望自己像一個器物一樣,可以通過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美,做到不造次。汪涵也是向著這個方向在出發,他會讓人感到舒適,並且在生活中也恰當地使用出一個善良、幽默、有涵養、狡猾的汪涵。

對於何炅和汪涵,他們在中年時選擇了不同的方法來對待他們的後半生。汪涵是選擇做一個人生道路上的良師指導晚輩們前行,而何炅則更注重是當一個朋友。

所以汪涵對自己的後半段人生是選擇了進行斷舍離。

.斷舍離:從清理自己的朋友圈開始

我記得是在《天天向上》節目中,錢楓就問過汪涵:「為什麼你要把我的微信刪掉?」

汪涵的回答是:「我把陳坤和冰冰的微信也一起刪掉了。」

隨後汪涵解釋到,他做這個選擇主要是覺得他的生活需要做減法了,在做完這個舉動後他發現生活變得非常非常的輕鬆。開始覺得自己的所有時間都是自己的,非常的自在。

同時汪涵也表達,人生的後半段最好的活法就是學會為自己的人生做減法。他認為,當自己的微信好友到達100個都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他會想清除一些人。

汪涵是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在面對自己的社交朋友圈,他早就知道對於自己生命中的人如何取捨,有些人你沒有必要把它請進自己的生命,因為確實沒有必要。

汪涵在《野生廚房》中表示過:我今年已經45歲了,我人生後半生最重要的是陪伴家人,而不是觀眾和工作。

一個在前半生已經拼過命的人更加地清楚自己的後半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當你的年齡越來越大,這時候更加要學會對人際關係中做減法把最重要的人請進生命,其他沒必要的人要及時清理出去。

人生的後半段,要學會清理那些不必要的關係,更要學會清理自己的內心,要學會斷舍離。

三毛說:「人類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別人的成就與自己相比較,因而覺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我們一直粗糙地活著,而人的一生,便也這樣過去了。」

生活,是活給自己看的。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人生的逆轉,從斷舍離開始,斷舍離的演義,從拒絕身邊與自己無關的人事物開始。

相關焦點

  • 從主持人汪涵到央視名嘴白巖松:斷舍離,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
    斷舍離:從清理朋友圈開始記得錢楓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質問自己的拉搭檔汪涵:「你為什麼要刪掉我的wx?」說完當時在場的嘉賓都非常驚訝,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汪涵回答:「我把陳坤、範冰冰也刪掉了。」汪涵還分享自己清理微信好友列表後的感想:自己整個人都非常的輕鬆,除了自己的工作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屬於自己的,這樣的生活真的是非常的輕鬆自在。汪涵還說:「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就是學會做減法」。他覺得自己的好友列表如果達到100人,就會非常的恐慌緊張,自己就會主動刪除一些人。
  • 斷舍離,才是後半生最好的活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最好的人生,就是懂得「斷舍離」。雖然有很多人都曾聽到過「斷舍離」這個詞,卻對它的概念一知半解。何為「斷舍離」?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
    因此我們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聰明的活法。
  • 《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 的活法
    「他生活得那麼精緻,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斷舍離》這本書,聽起來是一本古典味道非常濃鬱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跟稻盛和夫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山下英子寫的,她出生於東京,她寫的這本書在中國很暢銷。
  •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八個字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有的人一生煩惱不斷,有的人一生歡喜連連,說到底人生最後活的還是一個心態問題最好的活法就八個字:得失我幸,失之我命盡人事聽天命我們這一生都會有不一樣的經歷不埋怨,不消極,積極的應對人生一切變化的東西。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預料,很多人我們無法擁有,很多事情我們無可奈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一起準備,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學會放過拼了命努力也得不到的人,學會接受費勁心力也完成不了的事情,學會接受,更要學會放過!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她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很好的鬆弛和排毒。她在為《斷舍離》作序時,還提到了用「斷舍離」梳理身心,就能按照的節奏去做事。所謂的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亂,讓人生轉為開心的方法。
  • 《斷舍離》中最通透的一句話,25個字,詮釋年輕人最聰明的活法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而變得五彩斑斕。但有些東西,並不是越多越好,當我們過度囤積,認為什麼都重要時,生活就會失衡。人到了一定年紀,學著拋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才會遇見更多意想不到的風景。
  • 女人到了40歲,更要懂得「斷舍離」,這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這才是真正聰明女人的活法,她們懂得斷舍離,在感情面前能保持理智,並明確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扔掉負累,才能走的更遠;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心頭煩欲執念,當離,斷離執念,方能笑對人生。此去經年,天涯路遠。
  • 《斷舍離》中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對於當下生活的積極意義表面上,斷舍離是一種家居以及情感的收納管理藝術,從更高的層次上來說,「斷舍離」實則是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及時清理與安排取捨的一個過程。簡潔而有力的25個字,卻是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對這句話的解讀和認識也是不相同的,來自《斷舍離》書中最精闢的一句話。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思想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思想。
  • 陳數推薦的《斷舍離》:生活從來不只是整理,更是人生智慧的踐行
    她在為《斷舍離》作序時還提到,用「斷舍離」梳理身心,就能按照心跳的節奏去做事。「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我們處於這個時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力挽狂瀾?她在變革中力挺原創,但是同樣遇到了人生中的低谷期,但是她在危機中做到了力挽狂瀾,是一位十分有態度的職場女性。著名演員陳數是中國的斷舍離踐行者。
  • 人到中年,最聰明的活法是「斷舍離」
    其實,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我們索求太多。總想著去佔有,永遠都體驗不到捨棄的快樂,人生的背簍裡如果裝了太多的東西,每一步都會走得很艱辛。所以,人到中年,過日子一定要學會做「減法」!他這樣解釋道:「作為一名創作型歌手,這是讓我保持專注最好的辦法。」不僅如此,李健還拒絕很多採訪和綜藝節目,還有一個以百萬價格來邀歌的廠家。也許李健的成功,是因為他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給他的人生做減法,給自己的創作時間做加法,才使自己在創作方面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如今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去面對這些誘惑,是蠢蠢欲動,還是堅定內心?
  • 《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但是所有人的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會留有遺憾。總的來說: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活法。01.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別讓自己的生活留有遺憾,這對於我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活法。02.卡特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問題能難倒他的,為了家庭,他只能做個普普通通的汽車修理工,放棄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默默地照顧著家庭。
  • 讀《斷舍離》有感,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
    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是讓生活流動起來,是讓自己放下包袱輕鬆前行,是簡單的日子清爽的空間,是停止舊觀念追隨新思維。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無所謂,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心痛不已。無論如何,新的徵程已然開啟,有舍方有得!斷舍離,即出之美學。久聞大名斷舍離,這次卻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讀完原作。
  • 《斷舍離》很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可以讓成年人參照
    山下英子所撰寫的《斷舍離》給很多人打開了新大門。斷舍離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收納術,但從深層角度去看,其實是對自己人生觀念的整理。比如情感上的斷舍離,是很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汪涵在錄製《火星情報局》的時候,錢楓就問他:「涵哥,你為什麼把我的微信刪了?」汪涵說:「別說你,陳坤、範冰冰的微信我都刪了。我微信裡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我感覺太可怕了,然後我覺得要把一些沒用意義的全部都給弄掉。」
  • 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
    《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曾指出: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我們擁有多少東西不重要,甚至我們想要擁有多少東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在物質中堅守本心,在紛繁物慾中保持快樂。控制欲望,不做失控的奴隸。回歸簡單的心靈,學會減法生活。
  • 人生需要斷舍離,定期清除心裡的垃圾
    文/張永琪有一種人生叫「活久見」,有一種感悟叫「斷舍離」。人生的路還很長,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下的要放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與放棄的過程。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丟掉沒用的東西,放下對物質的執念,果決地「斷舍離」。真正聰明的人,一生都在斷舍離。幸福的人生,有時候並不是累積而成的,而是通過割捨來獲得的。無論居所、身體、情感還是心靈,都不能裝得太滿。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非富即貴,而是看透一件事
    我最早是通過《活法》這本書認識稻盛和夫的。 其實,這與稻盛和夫的觀點不謀而合,一個人只有真正懂得自己,認識自己,才能見自己;如此,才能向上攀登,從自我的小境界到人生的大境界,最後會悟出萬物眾生的一切。 如果你問我,一個人最好的活法是什麼?
  •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三句話,濃縮了一切
    所以,此生最好的活法,濃縮成這三句話。01寬容待人何為寬容?執一顆包容心,面對人生,整個的人生旅途都會充滿歡聲笑語;攜一顆平常心,應對生活,日子也會過得有滋有味、愜意無比,寬容待人,厚重做人,不計瑣事,你會活得坦然自在、輕鬆快樂。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隨遇而安,而是順其自然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順其自然,這裡的自然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隨遇而安,是指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後踏踏實實地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不盲目羨慕別人的成就,更不會糊塗地跟別人的風,捉別人的影。人生宛若一支球隊,最優秀的球隊也會丟分,最差勁的球隊也有過輝煌的時刻。我們求的目的,就是儘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於失去的。有位老禪師身邊聚集了一幫弟子。有一天,禪師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