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2020-12-26 小令情感所

小令|#影評情感#觀點系列

如果有一天我們躺在了病床上,醫生告知我們的生命已所剩不多,你是否發現,其實自己,還有好多事想做,卻從來沒有嘗試去做過。

如果這些事在最後都沒有去完成,那就成了一生都彌補不了的遺憾。

遺憾,是每個人都不想擁有的,可是遺憾又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我們不能拒絕它的存在,我們只能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及時行樂,讓我們在最後的時光裡不留遺憾。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但是所有人的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會留有遺憾。

總的來說: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活法。

01.

電影《遺願清單》,主要講述了兩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他們分別叫做愛德華和卡特,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為了不讓自己留有遺憾,選擇去實現自己一直渴求卻沒有實現的願望。

他們的做法讓我感到欽佩,也讓我深思,我們都是平凡人,終有一天我們會和這個美麗的世界告別,但是我們是否都去在乎過我們心中那些想做,卻因為各種原因而擱淺的心願。

現實社會中,焦躁的生活已經讓我們慢慢變得麻木了,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那顆快樂的心靈,即使我們有想去做的事,也被我們壓在心底,把決定的好的事情一推再推。

推到最後我們也沒有了時間,也不在想去實現那個願望,可是,當我們老了,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人生,除了滿是遺憾,別無他物。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能夠做到不留遺憾就算值了」。

事實確實是這樣,把每一天都過好,把想做的事都完成,把握好自己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願望,別讓以後的自己後悔這一生還有未盡之事。

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別讓自己的生活留有遺憾,這對於我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活法。

02.

卡特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問題能難倒他的,為了家庭,他只能做個普普通通的汽車修理工,放棄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默默地照顧著家庭。

愛德華是一家私立醫院的老總,他為了節約成本決定把一間病房裡放兩張病床。不幸的是,他也生病住院了,這時他才發現兩張病床的不方便。

這天一大早,愛德華的助理湯姆就急急忙忙地拿著鮮花等來到病房布置環境,收拾好以後,湯姆才發現,病房裡還躺著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卡特,他正好在這家醫院做治療,也正好住在這個病房。

不一會,愛德華被護士推進病房,生病了還不消停,嘴裡不斷地罵著醫生。

一開始兩個人並不對付,互相都看不上對方,日子在無聊地熬著,兩人不斷接受病痛的折磨。

在這期間,兩個人互相支持,還互相開玩笑,互相損對方,然後嘿嘿一笑。就這樣,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到後來的惺惺相惜,友誼也慢慢建立起來。

直到兩個人都拿到檢查結果,才發現自己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幾的時候,卡特將寫到一半的「遺願清單「揉成一團,扔在地上。他覺得自己再也沒有時間去談什麼願望了。

後來愛德華看到了紙上卡特寫的心願,他自己也在紙上填上了自己的心願,並且說服了卡特一起去追尋最後的心願,讓彼此都不留遺憾。

就這樣他們向第一個願望進發,第一願望就是跳傘,他們坐飛機來到萬裡高空,卡特由於內心害怕,一直在猶豫,還握著那個外孫送給他的掛件。

在愛德華一遍又一遍的慫恿下,他奮力地跳了下去,在高空中自由的翱翔,讓兩人徹底的尋回了曾經丟失的內心。

兩個人不斷的完成著清單上的心願,卡特駕駛著自己心愛的賽車和愛德華在賽車場上飆車,大玩漂移、撞擊,此時,兩人幼稚得像個毛頭小子。

在乘飛機去法國那晚,他們看著飛機飛掠過極地上空,談論著天堂、信仰、死亡等話題,兩人好像是認識了好久的老朋友。

在金字塔面前,卡特問愛德華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你這一生,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

其實卡特的心裡已經明白了,現在的活法才是他心中最嚮往的,他也知道了生命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不留遺憾。

這時候兩個人都已經不再去避諱死亡,在他們的心裡,他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活法,他們覺得就算死去,自己的內心也不會留有遺憾了。

最終卡特還是沒有熬過疾病,在最後的時刻他把遺願清單交到了愛德華的手裡,剩下的願望就只能靠他一人完成了。

愛德華謹記卡特的遺言,找到了女兒,和她和解,並親吻了世界上最可愛的女孩,也就是他的孫女,至此,愛德華也了卻了今生所有的遺憾。

最後,愛德華的助手湯姆把他們的骨灰按照他們生前的願望裝在「巧福豆」咖啡罐頭盒裡埋在喜馬拉雅山,並且划去了「親眼目睹奇蹟」那一項。

03.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像卡特一樣了,過著與自己夢想相違背的生活,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次飛越天際的旅行,可每次的犧牲和猶豫讓我們錯過了這趟旅行的航班。

其實我們也應該選擇去忠於自己的內心,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這樣在人生的盡頭,我們才會不留後悔,存有遺憾。

或許我們也可以為自己列一份清單,將其稱之為心願清單,把生活中那些想做卻因為各種瑣事而擱置的心願,記錄下來,給自己指定一個計劃,一點一點的去實現。

這對於我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活法,在我們即將離去的時刻,回顧我們的過往,我們的人生將不再是滿目瘡痍的遺憾,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

就像馮英傲說的:「不留遺憾的死去是我好好活下來的理由」。

不要被生活中的瑣事所左右,做到不留遺憾,才是最好的活法!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現在的自己有遺憾嗎?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一份臨終前的清單,藏著人生的三個真諦
    兩位出生和地位截然不同的老人在共同面對死亡時產生了深刻的友誼,兩人一起寫下人生最後的願望並逐一實現,在實現遺願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也得到救贖。這是一部探討人生的片子,兩位老人用人生最後的時刻尋找出了人生的意義,影片也通過這份遺願清單告訴了觀眾人生的三個真諦。
  • 《遺願清單》:人生在世,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遺願清單》,這部豆瓣評分8.6的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罹患癌症的老人,在偶然之中相識並成為好友,兩人決定在餘下來的日子完成他們內心的「遺願清單」的故事。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一個擁有美滿的家庭,卻也因為家庭的負擔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四十五年匆匆而過,仿佛沒為自己活過。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是不同的。在理想和現實面對,如果做不到相互成全,那就相互適應和相互磨合吧。每個人的人生旅途是不同的,不管你是光鮮亮麗的過完這一生,還是普普通通的過完一生。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出現,也有自己所力不能及的事情。或許人生就是有一個一個的遺憾疊加而成的。
  • 列份遺願清單,才知活著的意義——電影《遺願清單》的啟迪
    這部電影就是《遺願清單》。 電影《遺願清單》裡有兩位主人公——黑人技師卡特和白人富翁科爾。這兩位年齡相仿的老人不僅膚色黑白分明,而且人生也截然不同。本來這兩人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難以產生交集,卻因罹患癌症的共同命運住進同一間病房而相識。 影片一再展現兩人的不同,多次對兩者的人生作出對比。
  • 喚醒靈魂的電影《遺願清單》,人這一輩子,做到不後悔,便是值得!
    在過去,喵喵總是無法接受死亡,會牴觸、會害怕,偶然間發現了這部電影《遺願清單》,讓喵喵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未來,審視了自己的存在意義。喵喵希望通過介紹這部電影,讓大家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當他們了解到對方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與生活態度之後,意外地成為同盟,找到了短暫的共同目標:向死而生,一起完成劉寶的「遺願清單」。 儘管他看起來樂觀、天真且善解人意,但是在可預知的死亡倒計時下,「有限生命」成了他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命題。 如果說劉寶是這部戲的軌道,那麼楊曉宇就是戲的視野。通過他的視線,我們走進了劉寶生命最後的幾個月,展開了這個故事。楊曉宇身上有很多人的縮影,或者叫普遍性:不那麼好的成績、不太完美的家庭、備受打擊的生活,以及一個看似異想天開的夢想。
  • 遺願清單:這部07年的電影讓我哭了好久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遺願清單》,講的是兩個癌症患者如何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的故事。戲劇性的是,這兩位主人公本不該有任何的交集,他們經濟狀況不同,一個是億萬資產的富人,一個是勉強度日的窮人;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性格溫和幽默,一個幽默暴躁;一個還剩半年的時間,一個還剩一年。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兩人在病房相遇,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惺惺相惜,成為了交心摯友。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
  •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八個字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有的人一生煩惱不斷,有的人一生歡喜連連,說到底人生最後活的還是一個心態問題最好的活法就八個字:得失我幸,失之我命盡人事聽天命我們這一生都會有不一樣的經歷不埋怨,不消極,積極的應對人生一切變化的東西。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預料,很多人我們無法擁有,很多事情我們無可奈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一起準備,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學會放過拼了命努力也得不到的人,學會接受費勁心力也完成不了的事情,學會接受,更要學會放過!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上映的美國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兩位老人的故事,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背景和不同的階級,但同時也患有癌症,他們偶然成為朋友,在剩下的幾個月裡時間裡,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計算出他們想做的「遺願清單」。在生命的最後旅程中,他們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幸枝還想寫他的遺願清單的副本,但是發現沒有線索。他發現他不願意做任何事,夢想什麼也沒有。她想試著完成小女孩的遺願清單。墨子也加入了完成小女孩遺願清單的行列,因為他不想做任何事,等待死亡。小女孩的一個願望就是成為一個有錢人,幸枝買了很多彩票,希望通過彩票中獎達到了這個目標,墨子說:窮人是幸福啊,他們可以通過想像自己有錢得到幸福和活著,但不管他們有多有錢,他們都會接受最好的治療,癌症仍然不會消失,否則丈夫就會出軌,公司就會被搶劫,天下就是為了錢而無所事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稻盛和夫說:「明天永遠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所以活在當下,把握當下,才是最好的選擇。不畏將來,不念過去,活在當下,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不去後悔,因為有遺憾的才是人生。錯過的一切,已經錯過,不要糾結,不要難過。人這一輩子註定會錯過很多東西,很多錯過的東西,都會成為我們終生的遺憾。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許多,刻骨銘心,難以忘記的事,你有很多事情留有遺憾,這很正常。
  • 《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演出現場          近日,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和《拉赫瑪尼諾夫》在上劇場舉行了Live Concert發布會。楊曉宇(丁輝飾)和劉寶(於曉璘飾)從觀眾席突然現身,以一首《Run》重現《我的遺願清單》劇中兩人計劃舉行演唱會的經典橋段,大合唱《我的遺願清單》將觀眾帶向活動高潮。  《我的遺願清單》經歷兩輪巡演,該劇將於2018年10月19日至27日再度回歸舞臺,在上劇場連演8場。中文版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故事由兩個命運迥異的少年引出。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將分別於7月7日至12日、7月30日至8月1日獻演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兩部中文版音樂劇獎共述成長,從不同的角度闡釋「青春」主題。
  •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三句話,濃縮了一切
    所以,此生最好的活法,濃縮成這三句話。01寬容待人何為寬容?就是不過分糾結對方的過錯,能夠以撫慰的言語,博大的胸懷對待他人。何為厚重?就是處事圓滑,卻無害人之心;為人幹練,不給別人使心機。為人厚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待人寬容卻是我們在經歷社會打磨後,依舊能夠對他人持一份包容,這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 (瞎看什麼)《遺願清單》——罹患癌症「小丑和上帝」最後的瘋狂
    一天,卡特寫下一份清單,想要在剩下的時間完成這個單子上的一些事情。而在這時,主治醫生進來告訴愛德華,他只剩下了半年時間。愛德華強忍著遺憾和難過,去讓主治醫生拿來卡特的檢測報告。遺憾的是,卡特也同樣撐不過半年。
  • 夢想清單,做好這5個步驟,讓你的人生不設限
    於是,他們開始商量怎麼列遺願清單,怎麼去完成心願,用剩餘不多的時間,去燃燒整個生命。"無償幫助別人""喜極而泣""親吻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紋一次身"……這些單純而美好的、年輕時想做未做到的心願,一一被列出來,成為了支撐他們度過在人世間最後幾個月時光的信念。
  • 在這命運弄人的一年,我們需要重溫的是這部電影《遺願清單》!
    假若你也正在因為 2020 的變化而感到人生唏噓,總是覺得生命充滿著無力感的話,這部電影或許能給予你一些安慰和啟示。倒數的生命《遺願清單》是由 Rob Reiner 執導,並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主演的電影,在 2007 年上畫。雖然是 13 年前的電影,但故事帶來的感動卻未有因為時間而變淡。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科爾無意間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於是他決定幫助卡特實現這些看似瘋狂的願望,發現生命的意義。本片劇情並不複雜,但極易引發觀影者的共鳴,思考關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創造了多少財富、有人說要看他得到了多少人的尊重,還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徒勞。
  •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真正看懂的卻沒有幾個
    也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電影的主人公卡特,卻有著不同的體會。卡特有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經營一家修車鋪,平時也會自己找些樂趣,生活從不感到枯燥。卡特知道很多知識,工人提什麼問題他總能給對方一些答案。知道有一天,卡特接到了一個電話,平靜的臉漸漸變得沉重,卡特病了,住進了醫院,和自己一個病房的是醫院的院長,一個很有錢的人,卻沒有美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