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2020-12-17 娛樂玖點半

如果有一天被告知你的生命就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你會做些什麼?是整天自怨自艾,混沌的過日子。還是振作自己,積極的面對。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西恩·海耶斯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7年在美國上映。該影片講述了這一生本不該會有交集的兩位老人,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朋友,並且約定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光,完成他們這一生尚未完成的願望。這部電影向觀眾展示了主角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坦然與樂觀,引發了觀眾的共鳴。

卡特曾經是個歷史教授,但是因為後來妻子懷孕,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隨便找了一份工作,他對愛德華說;「一轉眼45年過去了,現在我已經是個窮光蛋了。」

在卡特的內心中其實是有點責怪妻子的,因為家庭才導致了卡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實際上,通往夢想的道路往往是隔著現實中的各種瑣事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是不同的。在理想和現實面對,如果做不到相互成全,那就相互適應和相互磨合吧。

每個人的人生旅途是不同的,不管你是光鮮亮麗的過完這一生,還是普普通通的過完一生。在人生的每個階段,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出現,也有自己所力不能及的事情。或許人生就是有一個一個的遺憾疊加而成的。

生命的意義有很多,一個人在出生之前,沒有人會告訴他這一生該做什麼,該怎樣活才有意義。所以人生在世,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幸運的人也許能找到,而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找不到。

曾經有一千個人被問到想不想知道自己確切的死亡時間,有96%的人選擇了不想,只有4%的人選擇了想。影片中的卡特屬於那4%,但是當醫生告訴他確切時間時,他才明白其實他自己也沒有這麼勇敢。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懼怕說死亡,也總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影片中,兩位老人被告知自己的生命就只剩下一年的時間了。儘管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時日無多,兩位老人也沒有表現的過度悲傷和難過。他們選擇了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沒有整天沉浸在哀傷當中。

在人生中的最後旅程,影片中的兩位老人選擇列出自己的遺願清單,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一些之前從未做過的事情,用自己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去和過去告別。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類似這樣的挫折和困難時,我們也應該勇敢地去面對,只有選擇面對,才有可能開啟之後的人生,不然會一直停滯不前,陷在痛苦中。

當我們真正面臨死亡的時候,也不必害怕,如果能在死亡前得知自己生命的最終期限,這是幸運的。因為你還有時間去做一些你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瀕臨死亡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有些人會後悔自己走的路,而有些人會趁著自己還有機會去完成自己想做卻沒做的。在這所剩無幾的日子,規劃如何不留遺憾地過完人生的最後旅程。

其實,不管死亡有沒有來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人生不易,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沒有人能知道明天會怎樣,時間如同白駒過隙,我們要學會在繁忙的日子中,自己尋找快樂,使自己的每一天都能快樂一點點。有些事,有機會就去做,別等到沒機會的時候才去後悔。

影片中,就算卡特之前再怎麼埋怨自己的妻子,他最終還是明白了妻子的不容易。兩位老人在經歷過一段冒險時光後,最終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在臨近生命的終點依舊還是需要最愛的人陪伴在身旁。

《遺願清單》最終告訴我們的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應該認真地度過每一天。一點點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讓到自己生命快終結的時候,才去列一份遺願清單。我們要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享受當下。

聲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一份臨終前的清單,藏著人生的三個真諦
    兩位出生和地位截然不同的老人在共同面對死亡時產生了深刻的友誼,兩人一起寫下人生最後的願望並逐一實現,在實現遺願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也得到救贖。這是一部探討人生的片子,兩位老人用人生最後的時刻尋找出了人生的意義,影片也通過這份遺願清單告訴了觀眾人生的三個真諦。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列份遺願清單,才知活著的意義——電影《遺願清單》的啟迪
    文/高英 簡單地講,人生就是一個由生到死的過程,可以說人活著的種種努力首先源於生存的本能需要,只有當基本生存問題解決之後,普通人才有閒心追問活著的意義。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古今中外對此已有諸多相關論述,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
  • 《遺願清單》:人生在世,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遺願清單》,這部豆瓣評分8.6的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罹患癌症的老人,在偶然之中相識並成為好友,兩人決定在餘下來的日子完成他們內心的「遺願清單」的故事。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一個擁有美滿的家庭,卻也因為家庭的負擔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四十五年匆匆而過,仿佛沒為自己活過。
  •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真正看懂的卻沒有幾個
    人活一輩子,究竟怎樣才算活得有意義?有人認為要看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有人則認為看他留給世間多少愛?也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電影的主人公卡特,卻有著不同的體會。卡特有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經營一家修車鋪,平時也會自己找些樂趣,生活從不感到枯燥。卡特知道很多知識,工人提什麼問題他總能給對方一些答案。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毫無意義。而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我能肯定的是,不管按什麼標準,愛德華·科爾在人世間最後的時光,比大部分人畢生的光陰都要充實。他在最終離世的時候合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遺願清單」的故事。他們在啼笑皆非的過程中經歷了彼此救贖和成長,最後終於領悟生命的真諦:每天都不留遺憾,才是活著的意義。 自2016年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啟整劇製作以來,《我的遺願清單》在四年裡演出逾百場,足跡遍布全國22座城市。作品以溫暖與堅定的戲劇內核爆發出一種持久而繾綣的力量,鼓舞著走進劇場的觀眾。
  • 《遺願清單》豆瓣8.9評分:尋覓生命真諦的故事,暗藏3種人生啟示
    《遺願清單》的主題線文章標題已經給出了答案,「尋覓生命真諦的故事」 | 而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主旨是:生命的真諦是怎樣的?以及這條主題貫穿劇情走勢之下,又蘊藏著何種人生啟示。讓你感到最快樂的一幕是什麼?這條問答有上千條評論,我翻閱了一遍發現,百分之97的人想到的都是父母、妻子、孩子、朋友。有百分之3的人想到地是關於工作方面。《遺願清單》中的卡特雖然是一個修車工,不像愛德華·科爾那般擁有巨大的財富,但他卻是快樂的,卡特的快樂便是以「幫助他人」來獲取快樂。這也是卡特與愛德華·科爾相識不到2月的時間,就成為摯友的原因。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兩個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的電影。單是看這個陣容就知道影片的質量不會差。影片講述了本是兩個世界的富商科爾和汽車修理技工卡特,因身患癌症住到了同一間病房。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當他們了解到對方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與生活態度之後,意外地成為同盟,找到了短暫的共同目標:向死而生,一起完成劉寶的「遺願清單」。 「有限生命」是每個人都無法躲避的人生命題。但不可否認,這個話題在年輕人群中的出現率要比在中老年人中低得多。「清單」將「死亡」這個終極命題移植到兩個年輕人身上,讓他們在原本只需要面對「成長的煩惱」的年齡去接受與體驗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生課題。這不僅是將這個命題年輕化,同時也將問題的思考方式年輕化了。
  • 日版《遺願清單》:兩個女人最後的狂歡,少了狂野卻多了細膩
    說到遺願,我們總會想起死亡,但實現遺願其實可以很歡樂。就像07年的美國電影《遺願清單》,以及去年上映的日版《遺願清單》。日版《遺願清單》是翻拍美版,不過主角由兩個男人換成兩個女人,由老戲骨吉永小百合和實力派天海佑希主演。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01年當如果你得了絕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時,你想過你將如何度過剩下的時光?放棄還是享受?電影《遺願清單》是關於講述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光中度過兩個人。2007年,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主演的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
  • 《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遺憾,是每個人都不想擁有的,可是遺憾又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我們不能拒絕它的存在,我們只能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及時行樂,讓我們在最後的時光裡不留遺憾。每個人的活法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但是所有人的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會留有遺憾。
  • 溫情高分電影,遺願清單解說,兩位癌症老人臨終前最後的「瘋狂」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每天忙碌的人們,都沒有時間認真思考的問題。那麼如果你只能再活一年,你該如何度過?一天老白偶然發現了老黑的「遺願清單」這讓除了錢之外,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的老白,一下來了興致。他補充了這份遺願清單,並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和老黑實現夢想。
  • 喚醒靈魂的電影《遺願清單》,人這一輩子,做到不後悔,便是值得!
    在過去,喵喵總是無法接受死亡,會牴觸、會害怕,偶然間發現了這部電影《遺願清單》,讓喵喵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未來,審視了自己的存在意義。喵喵希望通過介紹這部電影,讓大家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 遺願清單:這部07年的電影讓我哭了好久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遺願清單》,講的是兩個癌症患者如何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的故事。戲劇性的是,這兩位主人公本不該有任何的交集,他們經濟狀況不同,一個是億萬資產的富人,一個是勉強度日的窮人;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性格溫和幽默,一個幽默暴躁;一個還剩半年的時間,一個還剩一年。
  • 《遺願清單》——活出夢想中的自己,才能無懼死神來襲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用愛來評價。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沒有意義。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而我所肯定的就是,無論你如何度量,愛德華在這世上活的最後日子,比大部分人窮取一生的日子還充實。我知道當他去世時,他的雙眼是閉上的,而他的心靈卻是敞開的。
  • (瞎看什麼)《遺願清單》——罹患癌症「小丑和上帝」最後的瘋狂
    卡特他這幾十年來為家庭放棄了太多夢想,他想在人生最後的階段為自己活一回。於是兩人開始離開了醫院,去完成自己剩下的願望。第一項,跳傘。卡特瘋狂排斥,但是在愛德華的「嘲諷」下,勇敢跳下,完成了瘋狂的願望。第二項,開一次野馬跑車。由於愛德華財力雄厚,兩人在賽道上瘋狂飆車,甚至撞壞了車。當兩人在地中海某餐廳吃飯時,愛德華談及到了自己的女兒。
  • 《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演出現場          近日,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和《拉赫瑪尼諾夫》在上劇場舉行了Live Concert發布會。楊曉宇(丁輝飾)和劉寶(於曉璘飾)從觀眾席突然現身,以一首《Run》重現《我的遺願清單》劇中兩人計劃舉行演唱會的經典橋段,大合唱《我的遺願清單》將觀眾帶向活動高潮。  《我的遺願清單》經歷兩輪巡演,該劇將於2018年10月19日至27日再度回歸舞臺,在上劇場連演8場。中文版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故事由兩個命運迥異的少年引出。
  • 最近看完《鞋狗》、《飛越瘋人院》和《遺願清單》的一些感想
    如此說來,牛逼的人不會說自己牛逼。再翻一番菲爾·奈特的資料,原來生於1938年,現在已經82歲高齡了。所以看書的時候,難怪會有一種從容與淡定,還有一絲囉嗦。這本書必須看到最後,才會發現是一本好書。它也許不能讓你了解目前的鞋業現狀,但能讓你感受到做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的寶貴。其中有一點比較有趣,他為了維持藍帶公司的運營(耐克成立前的公司名),為了出工資給員工,竟然又找了份工作以養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