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遺願清單》講述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真正看懂的卻沒有幾個

2021-01-07 玲姐說得對

人活一輩子,究竟怎樣才算活得有意義?

有人認為要看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有人則認為看他留給世間多少愛?也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

電影的主人公卡特,卻有著不同的體會。卡特有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經營一家修車鋪,平時也會自己找些樂趣,生活從不感到枯燥。卡特知道很多知識,工人提什麼問題他總能給對方一些答案。

知道有一天,卡特接到了一個電話,平靜的臉漸漸變得沉重,卡特病了,住進了醫院,和自己一個病房的是醫院的院長,一個很有錢的人,卻沒有美滿家庭。兩個人住在一起,當被宣布都只剩最多一年的時間,兩個人漸漸成為了好朋友,一起談心,聊天,做遊戲。

院長在地上發現了卡特丟的紙團,那是卡特寫的遺願清單。院長問卡特有什麼願望嗎?兩人說出了自己的願望和想做的事,院長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去做吧,自己有的是錢。

院長的一些話說得很有道理,他鼓勵卡特,只要你去做,永遠都不遲,不要等回到家裡,去經歷死亡的洗禮,每個人都圍著你等著你死,而你又要努力安慰他們。

他表示,他們兩個人應該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在這裡等著什麼奇蹟的出現。

院長的話,很豁達,講真的,如果有這麼一天要經歷,也許我們都應該勇敢一點,在生命結束之前,去做一些事情,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院長確實挺有錢,兩人列了一個清單,便開始一一執行了。先是去跳了傘,後又去紋了身,在賽車場享受放飛自我的瘋狂,像兩個沒長大的孩子,比誰更快。

晚上又飛去另一個城市,在法國高檔餐廳用餐,期間卡特讓院長去看看女兒,院長因為當初反對女兒的婚事,兩人的關係一直不怎麼融洽,院長表示不願意,面對親情的疏遠院長沉重的心事不願吐露。

卡特的妻子想讓他回去,卡特對院長說了一些掏心窩的話,他說在孩子們長大後,家裡沒有了寫作業的情景和嘈雜聲,他的生活有點空洞,他知道那種感覺,一路上他都在遺失一種東西。

生活中,我們不也和卡特一樣,成家後有了孩子,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和家庭裡,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老去,過去的夢想也一去不復返,青春好像是一場長長的夢,連回味的機會都沒有。

院長讀懂了卡特,兩人再次踏上清單上的地點,一路歡聲笑語,看到了老虎和斑馬。又去了埃及金字塔,去了中國長城,去了珠穆朗瑪峰,去了香港,和一個女人相談甚歡,卡特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孩子們。

回家後,卡特和家人一起吃了飯,飯後和妻子擁抱著跳著舞,仿佛年輕時候那樣。

該來的還是來了,卡特再次倒地,進了醫院,最後的時間裡,院長也陪著他,卡特又給了院長一份貓屎咖啡的製作過程。

最重要的是,卡特用自己的力量感化了院長,院長去看望了女兒,還見到了可愛的孫女,女兒也早對他沒有了隔閡。

其實,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得太多,自己把自己鎖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願意去感受外界的事物,對內心的恐懼,不敢面對,一味的逃避,致使我們錯過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卡特走了,院長在演講中,說他們兩個人從陌生到摯友,相互鼓勵,給彼此帶去了很多的歡樂。不久後,院長也隨卡特而去。

電影拍得很好,感人肺腑,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將兩個身份懸殊的人聚在一起,不管以前擁有什麼,在死亡面前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

關於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

相關焦點

  • 列份遺願清單,才知活著的意義——電影《遺願清單》的啟迪
    我想,活著的意義就在活著的過程裡,因此一個人要想活得富有意義,就要用心度過此生,這就意味著不要隨意放棄生命——只有自己活著,才有希望;只有好好活著,才有意義。 假如忙碌多年仍沒找到活著的意義,那就去看一部電影,肯定能夠受到啟迪。這部電影就是《遺願清單》。 電影《遺願清單》裡有兩位主人公——黑人技師卡特和白人富翁科爾。
  • 《遺願清單》:人生在世,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遺願清單》,這部豆瓣評分8.6的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罹患癌症的老人,在偶然之中相識並成為好友,兩人決定在餘下來的日子完成他們內心的「遺願清單」的故事。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一個擁有美滿的家庭,卻也因為家庭的負擔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四十五年匆匆而過,仿佛沒為自己活過。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該影片講述了這一生本不該會有交集的兩位老人,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朋友,並且約定在生命中的最後時光,完成他們這一生尚未完成的願望。這部電影向觀眾展示了主角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坦然與樂觀,引發了觀眾的共鳴。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遺願清單》:一份臨終前的清單,藏著人生的三個真諦
    卡特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遺願清單,想梳理自己人生裡的遺憾。這張紙被同病房的富翁愛德華看到了,愛德華覺得這份遺願清單很有意思,在卡特的願望後寫下了自己的心願。然後他大手一揮,讓助理安排行程,他要和卡特在人生最後的階段一起實現這份遺願清單。卡特的妻子堅決反對他們兩個人的旅行,卡特必須躺在醫院接受治療,否則病情惡化,他連6個月的時間都沒有了。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兩人在病房相遇,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惺惺相惜,成為了交心摯友。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01年當如果你得了絕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時,你想過你將如何度過剩下的時光?放棄還是享受?電影《遺願清單》是關於講述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光中度過兩個人。2007年,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主演的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
  • 遺願清單:這部07年的電影讓我哭了好久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遺願清單》,講的是兩個癌症患者如何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的故事。戲劇性的是,這兩位主人公本不該有任何的交集,他們經濟狀況不同,一個是億萬資產的富人,一個是勉強度日的窮人;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性格溫和幽默,一個幽默暴躁;一個還剩半年的時間,一個還剩一年。
  • 在這命運弄人的一年,我們需要重溫的是這部電影《遺願清單》!
    假若你也正在因為 2020 的變化而感到人生唏噓,總是覺得生命充滿著無力感的話,這部電影或許能給予你一些安慰和啟示。倒數的生命《遺願清單》是由 Rob Reiner 執導,並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主演的電影,在 2007 年上畫。雖然是 13 年前的電影,但故事帶來的感動卻未有因為時間而變淡。
  • 最近看完《鞋狗》、《飛越瘋人院》和《遺願清單》的一些感想
    而我跟鞋子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了解它也是透過書籍電影的只語片語,諸如《小鞋子》、《鞋匠人生》、《歲月神偷》和《言葉之庭》等等。再說,談起對鞋的認知,我所知道的幾個品牌也是大眾所熟悉的: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匡威、安踏、李寧、踏步、新百倫、361°、喬丹、踢不爛和回力等。如此說來,對於鞋子,我最多是知道了幾個品牌而不是鞋子的做工與文化。
  • 喚醒靈魂的電影《遺願清單》,人這一輩子,做到不後悔,便是值得!
    在過去,喵喵總是無法接受死亡,會牴觸、會害怕,偶然間發現了這部電影《遺願清單》,讓喵喵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未來,審視了自己的存在意義。喵喵希望通過介紹這部電影,讓大家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 《遺願清單》豆瓣8.9評分:尋覓生命真諦的故事,暗藏3種人生啟示
    終於,那種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的思緒和感悟,瞬間明朗了許多,因為這部電影的橋段與《英雄聯盟·流浪法師》的臺詞所講述的含義,極為神似。《遺願清單》的主題線文章標題已經給出了答案,「尋覓生命真諦的故事」 | 而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主旨是:生命的真諦是怎樣的?以及這條主題貫穿劇情走勢之下,又蘊藏著何種人生啟示。
  • 《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電影《遺願清單》,主要講述了兩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他們分別叫做愛德華和卡特,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為了不讓自己留有遺憾,選擇去實現自己一直渴求卻沒有實現的願望。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幾的時候,卡特將寫到一半的「遺願清單「揉成一團,扔在地上。他覺得自己再也沒有時間去談什麼願望了。後來愛德華看到了紙上卡特寫的心願,他自己也在紙上填上了自己的心願,並且說服了卡特一起去追尋最後的心願,讓彼此都不留遺憾。
  • 日版《遺願清單》:兩個女人最後的狂歡,少了狂野卻多了細膩
    說到遺願,我們總會想起死亡,但實現遺願其實可以很歡樂。就像07年的美國電影《遺願清單》,以及去年上映的日版《遺願清單》。日版《遺願清單》是翻拍美版,不過主角由兩個男人換成兩個女人,由老戲骨吉永小百合和實力派天海佑希主演。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兩個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的電影。單是看這個陣容就知道影片的質量不會差。影片講述了本是兩個世界的富商科爾和汽車修理技工卡特,因身患癌症住到了同一間病房。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不同於大製作音樂劇追求大燈光、大舞美、大音響、大場景等舞臺戲劇效果的視聽要求,小劇場更多注重的是平實、精巧、細膩且更能貼近觀眾切身經歷的情感共鳴。 《遺願清單》作為一部全劇只由一個場景、兩位演員組成的小劇場音樂劇,能在目前國內眾多的漢語譯製劇中脫穎而出,其劇本的定位與製作確有獨特之處。
  • 溫情高分電影,遺願清單解說,兩位癌症老人臨終前最後的「瘋狂」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每天忙碌的人們,都沒有時間認真思考的問題。那麼如果你只能再活一年,你該如何度過?這就是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的電影,《遺願清單》老白是個大富翁開著多家私人醫院,可是他又十分吝嗇,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利潤,規定病房必須
  • 《完美有多美》,一部講述「世上沒有真正完美」的電影
    翻短視頻恰好看到一個電影剪輯,個人也比較喜歡姜武,於是去看了這部網上評分並不高的電影:《完美有多美》。劇情比較奇幻,色調比較文藝。如果以奇幻的角度去觀影,會比較失望,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評分比較低。如果以文藝的角度去觀影,認真看完,看懂,當然這種「看懂」因人而異,應該可以打一個不錯的分數。故事很簡單,一個現實世界的屌絲,生活中處處不如意,妻子不孕,收入不高,還算善良,兄弟講義氣,父母雙全,夢中情人遙不可及。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我的遺願清單》聚焦當下戲劇內核凸顯共情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講述患病少年劉寶和厭世少年楊曉宇一同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他們在啼笑皆非的過程中經歷了彼此救贖和成長,最後終於領悟生命的真諦:每天都不留遺憾,才是活著的意義。 自2016年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啟整劇製作以來,《我的遺願清單》在四年裡演出逾百場,足跡遍布全國22座城市。作品以溫暖與堅定的戲劇內核爆發出一種持久而繾綣的力量,鼓舞著走進劇場的觀眾。
  • 《遺願清單》——活出夢想中的自己,才能無懼死神來襲
    」 ……3《遺願清單|The Bucket List》(電影)——在死神面前,你我生而平等!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用愛來評價。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沒有意義。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而我所肯定的就是,無論你如何度量,愛德華在這世上活的最後日子,比大部分人窮取一生的日子還充實。我知道當他去世時,他的雙眼是閉上的,而他的心靈卻是敞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