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究竟怎樣才算活得有意義?
有人認為要看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有人則認為看他留給世間多少愛?也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
電影的主人公卡特,卻有著不同的體會。卡特有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經營一家修車鋪,平時也會自己找些樂趣,生活從不感到枯燥。卡特知道很多知識,工人提什麼問題他總能給對方一些答案。
知道有一天,卡特接到了一個電話,平靜的臉漸漸變得沉重,卡特病了,住進了醫院,和自己一個病房的是醫院的院長,一個很有錢的人,卻沒有美滿家庭。兩個人住在一起,當被宣布都只剩最多一年的時間,兩個人漸漸成為了好朋友,一起談心,聊天,做遊戲。
院長在地上發現了卡特丟的紙團,那是卡特寫的遺願清單。院長問卡特有什麼願望嗎?兩人說出了自己的願望和想做的事,院長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去做吧,自己有的是錢。
院長的一些話說得很有道理,他鼓勵卡特,只要你去做,永遠都不遲,不要等回到家裡,去經歷死亡的洗禮,每個人都圍著你等著你死,而你又要努力安慰他們。
他表示,他們兩個人應該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在這裡等著什麼奇蹟的出現。
院長的話,很豁達,講真的,如果有這麼一天要經歷,也許我們都應該勇敢一點,在生命結束之前,去做一些事情,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院長確實挺有錢,兩人列了一個清單,便開始一一執行了。先是去跳了傘,後又去紋了身,在賽車場享受放飛自我的瘋狂,像兩個沒長大的孩子,比誰更快。
晚上又飛去另一個城市,在法國高檔餐廳用餐,期間卡特讓院長去看看女兒,院長因為當初反對女兒的婚事,兩人的關係一直不怎麼融洽,院長表示不願意,面對親情的疏遠院長沉重的心事不願吐露。
卡特的妻子想讓他回去,卡特對院長說了一些掏心窩的話,他說在孩子們長大後,家裡沒有了寫作業的情景和嘈雜聲,他的生活有點空洞,他知道那種感覺,一路上他都在遺失一種東西。
生活中,我們不也和卡特一樣,成家後有了孩子,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和家庭裡,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老去,過去的夢想也一去不復返,青春好像是一場長長的夢,連回味的機會都沒有。
院長讀懂了卡特,兩人再次踏上清單上的地點,一路歡聲笑語,看到了老虎和斑馬。又去了埃及金字塔,去了中國長城,去了珠穆朗瑪峰,去了香港,和一個女人相談甚歡,卡特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孩子們。
回家後,卡特和家人一起吃了飯,飯後和妻子擁抱著跳著舞,仿佛年輕時候那樣。
該來的還是來了,卡特再次倒地,進了醫院,最後的時間裡,院長也陪著他,卡特又給了院長一份貓屎咖啡的製作過程。
最重要的是,卡特用自己的力量感化了院長,院長去看望了女兒,還見到了可愛的孫女,女兒也早對他沒有了隔閡。
其實,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得太多,自己把自己鎖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不願意去感受外界的事物,對內心的恐懼,不敢面對,一味的逃避,致使我們錯過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卡特走了,院長在演講中,說他們兩個人從陌生到摯友,相互鼓勵,給彼此帶去了很多的歡樂。不久後,院長也隨卡特而去。
電影拍得很好,感人肺腑,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將兩個身份懸殊的人聚在一起,不管以前擁有什麼,在死亡面前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
關於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