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人生在世,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2020-12-23 倚馬看花說情感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遺願清單》,這部豆瓣評分8.6的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罹患癌症的老人,在偶然之中相識並成為好友,兩人決定在餘下來的日子完成他們內心的「遺願清單」的故事。

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一個擁有美滿的家庭,卻也因為家庭的負擔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四十五年匆匆而過,仿佛沒為自己活過。另一個擁有億萬財富,名利地位一時無兩,卻沒有家庭,和唯一的女兒也反目成仇。

可以說,他們所擁有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但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人生中都有成功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也有很多遺憾的地方。

但他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在他們人生的終末,他們不僅僅找到了可以相託的好友,還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環遊了世界,最重要的是,對於他們人生的缺憾,他們要麼補足,要麼釋然,可以說得到了活著的意義,也坦然面對了死亡。

之所以說他們比較幸運,是因為在看花看來,人生在世,死亡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01人生沒有意義,就像花瓶中沒有鮮花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生,有各種各樣的活法,很多人的生命雖然短暫,卻迸發出極其明亮的光彩,讓人永遠都沒辦法忘懷,有的人雖然活得很久,卻總是碌碌無為。

很多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都是名望和利益這些虛浮的東西,到了該結算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不由得就一陣迷茫,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又有什麼意義。

人生沒有意義,就像花瓶中沒有鮮花,沒有鮮花的花瓶,連觀賞的價值都大打折扣,也失去了它作為器物的唯一作用,而沒有意義的人生,也只是活著而已,到最後很難做到無怨無悔。

外人是無法評判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有意義的,唯一可以算得上評判標準的是看他對自己的人生有沒有後悔,那些安然面對生命的終結,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遺憾的人,他們活著終歸是有意義的。

02要有意義的人生,就必須認真地活著

像電影的主人公之一卡特一樣,很多人可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發現理想和現實的距離,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結果時光匆匆飛逝,人生轉眼就過去大半。

我們總是要面對生活給予我們的苦難和意外,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也不得不放棄很多東西,也有很多不得不妥協的時候,畢竟地球不是為了某一個人而轉。

但即使如此,我們的人生也可以是有意義的,電影裡卡特雖然沒能如願成為一位歷史學教授,而只是做了一輩子的汽車修理工,但他酷愛讀書,知識淵博,真正的歷史學教授也不見得比他知道得更多。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可能生活的重重壓力會讓我們不得不向現實妥協,不得不將自己的夢想暫時擱置,但興趣和熱愛是不會輕易熄滅的火焰,只要我們肯堅持,理想可能會以另一個形式實現。

03學會和自己與世界和解

電影的另一個主人公愛德華是一個億萬富翁,但為人剛愎自用,性格倔強強勢,明明愛著自己的女兒,卻因為自己的性格和女兒反目成仇。

在我們自己的現實生活裡,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也沒有耐心和能力去真正理解別人,也正是因為這樣,人生多了很多麻煩和誤解。

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會與自己以及最親近的人過不去,執拗而又倔強,以至於誤會越來越深,人生也沒有了信仰,沒有了溫情,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意義。

我們要學會和自己,和世界和解,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待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人生要活得通透,就不能太過偏執。

04結語

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世上做人,難免會有迷茫彷徨的時候,會有焦慮失落的時候,也會有不那麼體面,不那麼成功的時候,都會有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無論如何,來這世上走這一遭,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得有意義,不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生活,不管世俗的成功標準如何,自己要認準自己的方向,保持自己的初心,堅持著走下去。

不妨從現在開始,也整理一份獨屬於我們自己的願望清單,趁著正有時間,身體也尚可,一項一項地去將它們完成,給自己的人生交一份盡了全力的答卷。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列份遺願清單,才知活著的意義——電影《遺願清單》的啟迪
    文/高英 簡單地講,人生就是一個由生到死的過程,可以說人活著的種種努力首先源於生存的本能需要,只有當基本生存問題解決之後,普通人才有閒心追問活著的意義。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古今中外對此已有諸多相關論述,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在卡特的內心中其實是有點責怪妻子的,因為家庭才導致了卡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實際上,通往夢想的道路往往是隔著現實中的各種瑣事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是不同的。在理想和現實面對,如果做不到相互成全,那就相互適應和相互磨合吧。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兩人在病房相遇,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惺惺相惜,成為了交心摯友。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
  • 《遺願清單》:一份臨終前的清單,藏著人生的三個真諦
    兩位出生和地位截然不同的老人在共同面對死亡時產生了深刻的友誼,兩人一起寫下人生最後的願望並逐一實現,在實現遺願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也得到救贖。這是一部探討人生的片子,兩位老人用人生最後的時刻尋找出了人生的意義,影片也通過這份遺願清單告訴了觀眾人生的三個真諦。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科爾無意間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於是他決定幫助卡特實現這些看似瘋狂的願望,發現生命的意義。本片劇情並不複雜,但極易引發觀影者的共鳴,思考關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創造了多少財富、有人說要看他得到了多少人的尊重,還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徒勞。
  •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真正看懂的卻沒有幾個
    人活一輩子,究竟怎樣才算活得有意義?有人認為要看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有人則認為看他留給世間多少愛?也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電影的主人公卡特,卻有著不同的體會。卡特有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經營一家修車鋪,平時也會自己找些樂趣,生活從不感到枯燥。卡特知道很多知識,工人提什麼問題他總能給對方一些答案。
  • 《遺願清單》豆瓣8.9評分:尋覓生命真諦的故事,暗藏3種人生啟示
    你完全不明白何為失去,我曾聽聞王國覆滅終歸無聞,今天的任務是找點兒吃的。撿個窩修繕世間,我獨來獨往,同伴只是個負累,我背著的是什麼?與你何幹,當你忙於拯救世界之時,每個人都想和你聊上半天,你應該感到幸運,因為你擁有大片時間,一個愚蠢的錯誤,一個我不會再犯的錯誤,我還活著,但我還有多長的時日呢?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有限生命」是每個人都無法躲避的人生命題。但不可否認,這個話題在年輕人群中的出現率要比在中老年人中低得多。「清單」將「死亡」這個終極命題移植到兩個年輕人身上,讓他們在原本只需要面對「成長的煩惱」的年齡去接受與體驗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生課題。這不僅是將這個命題年輕化,同時也將問題的思考方式年輕化了。
  • 《比句點更悲傷》:人生的盡頭不是句點,而是另外一個故事的開始
    死亡對於往生者來說,是生命的盡頭,對在世者而言,卻是另外一個生活的開始。《比句點更悲傷》是2020年4月出版的關於死亡的書籍,描述了作者作為屍體接運員所看到的關於往生者死亡後在殯儀館發生的事。有人問一位老人:「你為什麼喜歡在殯儀館走來走去呢?」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電影《遺願清單》是關於講述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光中度過兩個人。2007年,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主演的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十二年後,日本重拍了由吉永小百合和天海佑希主演的電影。由吉永小百合扮演的家庭主婦幸枝患有胃癌。
  • 《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演出現場          近日,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和《拉赫瑪尼諾夫》在上劇場舉行了Live Concert發布會。主演主創悉數到場,現場主演們獻演劇中經典歌曲,更有《拉赫瑪尼諾夫》主題曲首次正式公布。  活動以拉赫(周可人飾)的獨唱帥氣開場,鋼琴伴奏揭開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風貌的一角。楊曉宇(丁輝飾)和劉寶(於曉璘飾)從觀眾席突然現身,以一首《Run》重現《我的遺願清單》劇中兩人計劃舉行演唱會的經典橋段,大合唱《我的遺願清單》將觀眾帶向活動高潮。
  • 日版《遺願清單》:兩個女人最後的狂歡,少了狂野卻多了細膩
    說到遺願,我們總會想起死亡,但實現遺願其實可以很歡樂。就像07年的美國電影《遺願清單》,以及去年上映的日版《遺願清單》。日版《遺願清單》是翻拍美版,不過主角由兩個男人換成兩個女人,由老戲骨吉永小百合和實力派天海佑希主演。
  • 《遺願清單》——活出夢想中的自己,才能無懼死神來襲
    」 ……3《遺願清單|The Bucket List》(電影)——在死神面前,你我生而平等!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用愛來評價。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沒有意義。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而我所肯定的就是,無論你如何度量,愛德華在這世上活的最後日子,比大部分人窮取一生的日子還充實。我知道當他去世時,他的雙眼是閉上的,而他的心靈卻是敞開的。
  • 《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電影《遺願清單》,主要講述了兩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他們分別叫做愛德華和卡特,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為了不讓自己留有遺憾,選擇去實現自己一直渴求卻沒有實現的願望。兩個人不斷的完成著清單上的心願,卡特駕駛著自己心愛的賽車和愛德華在賽車場上飆車,大玩漂移、撞擊,此時,兩人幼稚得像個毛頭小子。在乘飛機去法國那晚,他們看著飛機飛掠過極地上空,談論著天堂、信仰、死亡等話題,兩人好像是認識了好久的老朋友。
  • 喚醒靈魂的電影《遺願清單》,人這一輩子,做到不後悔,便是值得!
    你曾害怕死亡嗎?在過去,喵喵總是無法接受死亡,會牴觸、會害怕,偶然間發現了這部電影《遺願清單》,讓喵喵對生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未來,審視了自己的存在意義。喵喵希望通過介紹這部電影,讓大家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我的遺願清單》聚焦當下戲劇內核凸顯共情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講述患病少年劉寶和厭世少年楊曉宇一同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他們在啼笑皆非的過程中經歷了彼此救贖和成長,最後終於領悟生命的真諦:每天都不留遺憾,才是活著的意義。 自2016年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啟整劇製作以來,《我的遺願清單》在四年裡演出逾百場,足跡遍布全國22座城市。作品以溫暖與堅定的戲劇內核爆發出一種持久而繾綣的力量,鼓舞著走進劇場的觀眾。
  • 遺願清單:這部07年的電影讓我哭了好久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遺願清單》,講的是兩個癌症患者如何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的故事。戲劇性的是,這兩位主人公本不該有任何的交集,他們經濟狀況不同,一個是億萬資產的富人,一個是勉強度日的窮人;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性格溫和幽默,一個幽默暴躁;一個還剩半年的時間,一個還剩一年。
  • 溫情高分電影,遺願清單解說,兩位癌症老人臨終前最後的「瘋狂」
    一天老白偶然發現了老黑的「遺願清單」這讓除了錢之外,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的老白,一下來了興致。他補充了這份遺願清單,並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和老黑實現夢想。老白沒有任何去見女兒的心理準備,他對老黑的行為十分氣憤,憤怒的撕碎了那張遺願清單。倆人大吵一架之後不歡而散。
  • 人固有一死,在世開心就好.
    1993年以《義海雄風》提名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此後更成為一名製片人。而《伴我同行》等具有藝術氣質的作品更讓他獲得了評論界與影迷的一致讚譽,在商業片和文藝片都有很高的建樹,又是一例好萊塢電影全才的成功案例。《遺願清單》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名字,叫做《一路玩到掛》。愛德華是一個身價千億的醫院CEO,喝著精心研磨的咖啡,享受著高質量的生活。卡特是一個40多年的修理工,勤勤懇懇,家庭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