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生在家上網課,還是在校上課,自律永遠是學生不斷精進的必備要素。這種自律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持之以恆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聚合物。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初中時學習尚可,而到了高中卻一落千丈?這其中固然有青春期的叛逆因素使然,也與學生的自律品格有莫大的關係。初中時,由於老師、班主任盯得緊,學生還不敢肆意而為,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學習是在老師的逼迫下被動的去學習。即使成績還可以,但是不能持久。到了高中,老師通常就不會像初中時的老師那樣時刻緊盯著,所以學生如果缺乏自律精神,到了高中就會有成績下滑的現象。自律的學生才會有持久的進步。
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不僅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好處,還對學生的生活,品性都有很大的影響。網上看到一句話很有道理:做不到斷舍離,無意間顛倒了人和物的位置,一定會出問題。
我記得康德先生說過一句話: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如果學生只想隨心所欲,沒有自律,那麼他必將隨波逐流,自然會認為學到什麼程度順其自然算了,其實這只不過是放任自我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一個有著高度自律品格的學生自然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長期在這種自律的嚴格要求下,成績自然就會好起來。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說過,「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而在這種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最好的自律,來源於行為和心理上的斷舍離。唯有拋開世俗雜念,專注於學習,才能在「勞其筋骨」後見到世間最美的風景。
學習上的自律,是學生敲開大學校門的敲門磚;生活上的自律,是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金鑰匙;工作上的自律,是人走上工作崗位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劑。
你有自律的品格嗎?如果沒有,那就從現在起,著力培養自律的品性,長久以後,你自會發現你已經鶴立雞群了。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