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網易嚴選於官方微博宣布退出「雙十一大戰」,在其致用戶信中多次呼籲用戶自覺抵制「過度消費」,號召用戶回歸理性的生活方式。回顧近幾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大數據殺熟、打折前提價、鼓吹過度消費等套路數見不鮮。讓人不禁發問:難道所謂的「購物節」和電子遊戲一樣,會讓商家和平臺上癮嗎?
「斷舍離」概念最早源於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於2009年出版的同名書籍《斷舍離》,該書主要介紹了在家居收納領域如何通過理性決策、合理歸納,讓自己處於舒適自由的空間。此書一經出版就受到日本國民熱捧——對於地狹人稠,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日本國民來說,「斷舍離」無疑是最合適的家居收納理念。
後來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爆紅的近藤麻理惠,也秉承了「斷舍離」的生活理念,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諸多「只要整理一次就不會再變亂」的整理技巧,著作遠銷31個國家,累計售出數量超過200萬本,引發了全球關於「斷舍離」的熱議,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奉行「斷舍離」和極簡主義。
反觀「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各類翻車現場讓人啼笑皆非:因為看到折扣滿減一時頭腦發熱,下單自己並不喜歡的衣服;雙十一當日下單,雙十二快遞還未發出;聽信營銷博主的種草,買回來發現貨不對板……過度消費帶來的教訓令人深思,看完這些翻車現場,你最想斷舍離的東西是什麼呢?
寫下自己的購物清單,不被花裡胡哨的噱頭分散注意力;定期整理衣櫃裡閒置積灰的舊衣服,讓環保回收賦予它二次生命;提前做功課了解預購商品,而不是無條件吃下主播安利……這些生活技巧看似基礎,卻折射出「斷舍離」概念的核心:學會給生活做減法。
當「花今天的錢,願明天的夢」成為消費觀念的主流,其背後反映出的社會現實是: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傾聽自己的聲音了。現代人對網際網路和手機的依賴,讓我們幾乎沒有閒暇去感知自己的初心,也逐漸忘記了聆聽身邊人的聲音。
「斷舍離」不僅是對物質生活的減法,更是對人生態度的一次重新審視:當我們不再只關心物質的滿足,開始真正關心身邊的人時,我們才真正獲得了人生的自由。
幫Ta斷舍離,是最細緻的關心
斷舍離,聽起來好似是三個冷冰冰動詞,但它背後卻包含了最細緻的關心。幫自己斷舍離,能成為成熟理智的自己;而幫別人斷舍離,會傳遞沒說出口的愛意。
「爸爸吸菸幾十年了,可他現在身體已經不如以前,加上應酬不斷一不注意就抽多,我想幫他斷舍離吸菸,為他身體把把關。」「男朋友對我很好,但在自己要做的事上總是拖延,失去很多本可以擁有的機會,我想幫他斷舍離拖延症,讓他實現自己的音樂夢。」「老大工作能力很強,人也很nice,馬上要帶團隊了卻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我想幫她斷舍離焦慮感,讓她自信面對挑戰,勇往直前。」「我為了考研上了6個月網課,做了幾百套真題,可還是沒辦法考入心儀的學校,我想幫自己和2020斷舍離,明年再戰一次!」面對你在乎的人,其實你能做的不止是陪伴傾聽:幫Ta斷舍離,或許是更好地鼓勵。
噢啦調研社:【我想幫___斷舍離___】傾聽你的聲音
1. 我只想對噢啦說:
點擊lianjie ,完成問卷後點擊提交;
2. 我想對全世界說:
應用商店或騰訊應用寶搜索【噢啦OOLA-「以廢代捐」環保回收公益平臺】
點擊【社區】,搜索話題#我想幫___斷舍離___#
點擊【寫點東西】發布動態;
加入噢啦調研社【我想幫___斷舍離___】,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人,不管是物、是人、還是是感情,屏蔽某貓、某寶、某多多……2020年雙十二,噢啦陪你一起「戒剁手「,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