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落幕,達芙妮2019年日均關店6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2020-12-23 界面新聞

文|家族企業雜誌

達芙妮(Daphne)是歐洲後期神話羅馬體系中的月桂女神,而被國人熟知這個名字,則是在上世紀末崛起的女鞋企業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原名為永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以品牌名達芙妮簡稱)。

2012年,攀上巔峰期的達芙妮在國內共開設了6881家門店,而截止今年6月底達芙妮僅剩293家核心店鋪,約為巔峰時期4.3%,8年來平均每2天有5家店鋪關閉,僅2019年,達芙妮國際門店總數就從2820家就收縮至425家,日均關店6家。

8月25日,達芙妮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鞋王」落幕,桂樹折枝

8月25日,達芙妮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財報,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隨報告一同公布的是,達芙妮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達芙妮的輝煌頂點是在2012年,當年不止店鋪數量達到最高值,營收突破100億港元,市值也一度攀上200億港元。當時達芙妮、百麗、富貴鳥佔據中國休閒鞋市場份額前三,而輝煌似乎就此定格。之後,三家企業業績先後進入下降通道。2013年,達芙妮營業收入開始下降,2015年,百麗業績大幅下滑,富貴鳥營收和淨利雙降。

加之電商和運動鞋的衝擊,三家企業日見窘困。2017年,百麗率先在港股私有化退市;2019年8月底,富貴鳥公告宣布破產、被港交所取消上市;達芙妮持續巨虧、退出實體市場,隨著消息公布,今日股價跳水超過18%,市值收縮至3.1億港元,僅餘巔峰期的1.5%。

達芙妮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是張文儀和陳賢民,1995年在港交所上市。最初的幾年,雖然達芙妮趕上了時代發展的浪潮,在第一次消費升級中博取了紅利,但公司發展一直起伏不斷。主要是創始人「故事」太多。

靠玩音樂的「富二代」崛起

陳賢民無論是在媒體報導還是員工評價中,都是勤勤懇懇的生意人形象;一直都不太平靜的是張文儀,關於他的負面新聞一直是層出不窮。先是因為偽造土地合同等原因,被臺灣地區警方調查,後又爆出私吞了公司90億元巨款,在澳門被捕獲刑6年。

索性在此之前張文儀已經卸任達芙妮所有職務,達芙妮未曾受到牽連。但或許是因為老搭檔一直「不安分」,陳賢民領導下的達芙妮在那幾年的經營並不順利。經歷初期快速擴張後,2000年前後達芙妮爆發了諸多問題,鞋子款式老舊、不舒適,去庫存導致長期打折,達芙妮在消費者心中成為打折品牌,與此同時,公司業績下滑,高管抱團跳槽。

「疲憊不堪」的陳賢民在這時做出了一個外界都不看好的決定——通過「迎新」嘗試渡過危機——將家族企業交給27的侄子陳英傑。接班前陳英傑已經進入家族企業有四五年時間,但並未擔任主要負責職務,大多數時間,還撲在自己的個人愛好上——當歌手。

陳英傑學生時代開始編曲、作曲,並逐步進入音樂圈,在趙傳的紅十字樂隊學習過。在一家樂器公司打工時,結識了任賢齊,還一起成立了一個名為「赤蛇」的重金屬樂隊,擔當鍵盤手的陳英傑跟著主唱任賢齊組團到各地演出。

當所有人等著看這個「不務正業的富二代」如何出醜時,陳英傑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他接管達芙妮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達芙妮旗下不盈利的門店全部關店處理,將發展的重心放到盈利的門店上,還不斷的為公司開拓其他銷售的新渠道。通過全新的品牌形象、中檔定位,以及關店、促銷、去庫存等策略,逐步挽回敗局。

隨後借千禧年前後娛樂圈「造星、追星」盛行,邀請當紅明星如SHE、劉若英等出任代言人,達芙妮的國民度進一步加大。經過陳英傑一系列的調整,達芙妮的業績也越來越好。到2004年,達芙妮號稱中國每5雙品牌女鞋中,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在業績最好的時期,達芙妮1年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連續5年穩坐本土女鞋第一品牌的交椅,市場佔有率近20%,獲封「大眾鞋王」的稱號。

失速下滑,達芙妮都錯過了些什麼

然而,在到達巔峰期僅僅一年後,2013年達芙妮營收和股東應佔溢利同比雙雙下滑。2015年達芙妮虧損3.79億港元。在2016~2019年,達芙妮分別虧損8.19億港元、7.34億港元、9.94億港元、10.7億港元。五年共計虧損近40億港元。

熟悉市場發展的讀者從時間節點上一定已經看出,達芙妮錯過的是電商崛起的年代。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階段,達芙妮也曾試圖抓住電商發展的風口。2009年,達芙妮與百度共同投資電商平臺「耀點100」。為了支持這個平臺,達芙妮孤注一擲,關閉了京東、樂淘等分銷渠道,結果三年之後,2012年7月28日「耀點100」因資金鍊斷裂譁然倒閉。

另外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當達芙妮快速以門店擴張佔領市場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到了女鞋市場的紅利以及發展前景,紛紛加入到了行業中,也想要從女鞋行業這塊「大蛋糕」中分一塊走。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同時,由於女鞋市場「精品設計難,而入門門檻相對較低」,大眾化、同質化充斥在中低端品牌之間,市場活力下降,各類中小型賣場、精品店林立,讓女鞋市場的空間逐漸縮小。品牌老化日益嚴重的達芙妮逐漸失去了佔領市場的能力。

雖然近幾年來,達芙妮也在力圖轉型——為提升形象,2015年品牌去掉了中文名稱「達芙妮」,將logo改為更加國際化的「DAPHNE」、進駐購物中心、更換門店視覺形象,並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標準或盈利較差的店鋪。此後,達芙妮還曾和美國潮流品牌Opening Ceremony、周筆暢和迪士尼推出跨界產品,攜手韓國設計師品牌亮相首爾秋冬時裝周。但從業績上來看這一系列舉措皆收效不佳。

從本次財報透露的訊息來看,達芙妮已經準備押注線上渠道。「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電商部門將協同設計團隊,開發更多『線上專款』,並以『小單快反』的供應鏈系統作支持,以更貼切地滿足快速轉變的線上消費者需求」。

同時,達芙妮也表示,將嘗試進一步拓展運動休閒品類、憑藉直播電商等方式獲得年輕客群。「鞋王」能否再次扭轉頹勢,我們等待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一代鞋王達芙妮上熱搜: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8月26日消息,一代鞋王達芙妮登上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因上半年營收大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達芙妮國際發布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顯示,達芙妮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到底是什麼擊敗了它?
    創名堂·陸喜梅: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時代在變,沒有人會陪你一成不變!一代「鞋王」達芙妮再次交出了虧損的成績單。近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消息一出直接上了熱搜。要知道,達芙妮對於很多80後,可以說是青春的回憶,誰的青春會沒有一雙達芙妮鞋呢?
  • 媽友最愛的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廣州多家門店關閉……再見,「鞋王」
    沒錯,這個「一代鞋王」 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了 去年日均關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這樣的嚴峻形式下 達芙妮終究還是沒扛住 宣告徹底退出 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 一代人的回憶達芙妮 宣布退出實體零售店
    就是這樣紅極一時的品牌在2020年卻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店。>雖然近幾年,達芙妮已經不像之前如此火爆,也逐漸很少在生活中被談及,但是,昨天的一條微博熱搜,卻讓不少人直呼「爺青結」——「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獨家回應:不說再見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在市場上幾乎失去「聲響」的達芙妮,這次以另一種方式引發了關注。就在8月25日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8月28日午間,這一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7.1億。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獨家回應來了!七年來門店數量只剩零頭,「平價...
    來源:國際金融報許久以來在市場上幾乎「失聲」的達芙妮,這次以另一種方式引發了關注。在8月25日公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話題又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8月28日午間,這一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7.1億。
  • 達芙妮濟南實體店僅存2家了!落幕「鞋王」還能翻盤嗎?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鞋服上新季,「80後」心中的「鞋王」達芙妮近日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市場」的公告,給實體零售店吹來一陣冷風。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獲悉,濟南市場上,達芙妮自去年開始陸續關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15家專賣店登記狀態為「註銷」或「吊銷」,還在營業的實體店正力推「國潮」新品,未來其會「芙搖直上」嗎?
  • 從6800家門店到退出實體零售,達芙妮怎麼了?
    達芙妮不行了,這已經不算是新聞了。近日它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相比於營收下降84%和虧損1.4億元、關店2000家,引發大眾關注的消息是,達芙妮宣布將退出實體零售。達芙妮可以說是陪伴90後成長起來,最有認知度的女鞋品牌之一。它曾經和S.H.E「深度綁定」。
  • 騰訊微博關閉,達芙妮關店,沒有誰能夠一直待在舒適圈裡!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9月5號,騰訊微博官方發布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將於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 ,屆時將無法登錄。這意味著運營了10年的騰訊微博距離徹底告別只剩下20多天了。除了沒落地悄無聲息的騰訊微博之外,就在前幾天,一代鞋王達芙妮也宣布退出實體零售。1995年上市的達芙妮,2012年巔峰時期共有6881家門店,可以說是遍布各個城市,如今卻已縮減至不到300家。達芙妮過去數年間的轉型一直收效不佳。
  • 達芙妮30年興衰史:巔峰時開設6881家門店,現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營情況,達芙妮國際正式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這意味著,曾經大街小巷皆達芙妮的場景,徹底不復存在。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極其嚴重的打擊,儘管如此,像達芙妮這樣的超大型連鎖品牌,做出全面退出實體行業這樣的決定,還是讓人倍感震驚。
  • 「國民女鞋」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900多家,市值跌的只剩下零頭
    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就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並且進入破產清算階段。而除了真維斯之外,曾是一代「鞋王」的它,也從輝煌走向了落幕。說到這裡相信已經有人猜到了,這一品牌就是達芙妮。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發布公告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虧損了1.41億港元。與此同時線下門店的數量也從2019年6月底的2208家,縮減至293家。
  • 一代鞋王達芙妮隕落,僅僅因為跟不上時代?
    鞋王達芙妮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它,它在以前可以說是潮流的代名詞。但是近年來一代鞋王卻慢慢的隕落了。面對這個一代鞋王的隕落,這當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鞋王」達芙妮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合腳」的?
    來源 / 錦鯉財經上月底,達芙妮在發布2020年上半年的半年報中聲稱,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今後你在街邊再也看不到達芙妮的店了。受此消息影響,26日達芙妮國際的股價一度大跌近20%,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跌超9%,最新市值為3.1億。最近幾年,達芙妮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沒想到再次贏得關注的原因是退出實體零售這個舉動。
  • 「80後」們還在穿達芙妮、美邦嗎?這些承載「青春記憶」的品牌正在...
    伴隨著8月25日晚間達芙妮上半年業績發布和戰略調整的公告,「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登頂熱搜,5天後,達芙妮官方微博發布聲明澄清「從未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近日,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市場發現,達芙妮門店在濟南市區僅有兩家在營,並無關店計劃。而與達芙妮類似的以純、森馬、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80後青春記憶」品牌,也已普遍收縮陣營,「退居二線」。
  • 今日數據精選:美國高校開學後新冠病例激增;女鞋品牌達芙妮退出...
    8月17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宣布,由於實地複課後有177名學生感染了新冠,該校決定對所有本科生恢復線上教學模式。一天後,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也宣布暫停已經施行兩周的實地複課,轉為線上教學模式。
  • 鞋履企業2019年業績盤點:達芙妮關2395家店 星期六淨利暴增15倍
    在安踏體育、李寧等國內體育巨頭的推動下,運動板塊的整體趨勢無疑將成為滔搏體育的新機遇,推動昔日「鞋王」百麗正式進入下半場。   積極轉型止損   最近兩年,星期六和達芙妮就成為討論度最高的國內鞋履集團。一個是女鞋業務承壓轉向新零售,因投資網際網路業務而大漲的星期六,一個是在傳統鞋履業務泥潭中掙扎無果、大批關店的達芙妮。
  • 【從300個瞬間看2020】鞋服:虧損、關店、離場 C2M新風口下鞋服...
    海瀾之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8億元,同比下滑19.82%;淨利潤12.9億元,同比下滑50.69%。九牧王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61億元,同比減少13.0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6億元,同比減少27.62%。5、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宣布退出實體零售。
  • 退出實體零售後,達芙妮的未來在拼多多嗎?
    達芙妮不行了,這已經不算是新聞了。近日它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相比於營收下降84%和虧損1.4億元、關店2000家,引發大眾關注的消息是,達芙妮宣布將退出實體零售。   達芙妮可以說是陪伴90後成長起來,最有認知度的女鞋品牌之一。它曾經和S.H.E「深度綁定」。劉若英、全智賢、高圓圓、謝霆鋒和劉詩詩都在他們最有號召力的時期代言過達芙妮。
  • 關店6000家,半年虧1.4億,殺死達芙妮的除了時代還有什麼
    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鞋服:虧損、關店、離場 C2M新風口下鞋服企業迎考
    1、關店、虧損、改名......拉夏貝爾難以名狀的一年從大幅虧損到出售子品牌再到改名帶帽,拉夏貝爾在2020年跌入谷底。4月29日,拉夏貝爾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收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實現淨利潤為虧損21.66億元,同比減少1258.07%。伴隨虧損而來的是一些列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