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女鞋」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900多家,市值跌的只剩下零頭

2020-12-12 舒莫財經

近些年來隨著群眾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興趣愛好也開始變得廣泛起來。以前大家只追求吃飽穿暖就行,而現在吃飽穿暖早就已經變成最基本的要求了。除了吃以外,人們對於穿衣、買鞋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然而以前很多在市場備受歡迎的品牌,如今卻跌落神壇。11月10日,由於上海艾格服飾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的消息,再次讓廣大群眾關注到了這些曾經的「品牌貨」。正是因為面臨破產清算,這一品牌旗下的服飾也都開始特價處理。

事實上近些年來不少曾經陪伴80後的一些品牌,都面臨了關店、破產的情況。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就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並且進入破產清算階段。而除了真維斯之外,曾是一代「鞋王」的它,也從輝煌走向了落幕。說到這裡相信已經有人猜到了,這一品牌就是達芙妮。

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發布公告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虧損了1.41億港元。與此同時線下門店的數量也從2019年6月底的2208家,縮減至293家。一年多的時間關閉1915家門店,如果不是現金流太過緊張的話,相信也不會出現如此大規模關店的情況。

不僅如此達芙妮還宣布將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並且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的業務銷售點。這一消息的出現,在市場自然引起了廣泛關注。不過之後達芙妮又出面澄清,表示達芙妮集團並非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往後也會持續進行線下零售。雖然對徹底退出零售進行了否認,不過也可以看出中高檔退出實體零售已經成為了事實。

縱觀達芙妮旗下的女鞋,其實已經從之前不少人眼中的「奢侈品」,變成了在各大商場常年促銷的中低檔女鞋了。就連線上也經常會搞一些促銷活動,部分款式享有「買一送二」的優惠。對此不少網友感慨,一代「鞋王」就這樣從大眾眼中淡去了。作為國內知名女鞋品牌,在巔峰時期曾經實現「每5雙女鞋中就有一雙達芙妮」。曾經還邀請過SHE、全智賢以及劉詩詩等知名女星代言,如今面臨這樣的結局還是令人有些意外的。

可以說從達芙妮誕生以來,在市場的定價就是如此,然而隨著物價的提升,達芙妮的價格卻沒有出現太大變化。放眼現在的市場,達芙妮的價格自然也算不上高端了。要說達芙妮的巔峰時期應該是在2012年,那時候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能看到達芙妮的門店,全國門店數量超6000家之多。同時那一年達芙妮的營業額達到105.29億港元之高,就是那時候出現了每5雙女鞋中就有一雙達芙妮的說法。

然而巔峰之後就出現了下滑的態勢,2013年的時候達芙妮的營收出現下滑,加上電商行業開始興起,對於達芙妮造成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與百麗、富貴鳥這些品牌相比,達芙妮是最早上市的。成立於1987年的達芙妮國際,在1995年的時候在港交所上市。在經歷了快速擴張時期後,達芙妮也迎來了危機。鞋子款式老舊、為去庫存長期打折幾乎都成為了達芙妮的標籤。

原本的「搶手貨」在不知不覺中地位也發生了改變,消費者看清達芙妮經常會打折去庫存之後,也就不願意原價購買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達芙妮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作為「國民女鞋」卻長期面臨打折去庫存的現象,對於品牌自然也是有影響的。

其實在服飾界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庫存,如何管理好庫存,不要造成庫存積壓也是品牌走向成功的一個關鍵。然而達芙妮在發展過程中,庫存居高不下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根據數據顯示,2004年達芙妮庫存周期在126天,2015年的時候已經上升至215天了。

庫存大量積壓導致產品更新不及時,門店只能通過降價來清理這些過多的庫存,這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那樣,達芙妮在老百姓心中已經變成了「過氣貨」。至於庫存積壓嚴重的情況,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還是因為達芙妮開了太多「無用」的門店。清庫存本該是短期的行為,到了達芙妮這裡卻變成了長期行為。產品在市場一直賣不動,要麼就是產品設計有問題,要麼就是不符合消費者匹配度。

從2013年營收開始下滑之後,達芙妮就開始走了「下坡路」。有數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達芙妮累計虧損達到30億港元之高。在不斷虧損之下,達芙妮只能通過關店來自救,2015年的時候達芙妮門店數量達到6000多家,然而2018年和2019年關店數量都要達到上千家之多。光是2019年就關閉了2400家門店,相當於平均每天都要關閉6家門店。

當然請明星代言然後迅速開店擴張不是只有達芙妮這麼幹過,在國內運動市場還沒有興起時,福建晉江眾多的品牌都是通過這一方式崛起的。作為一個常住人口只有百萬人的縣級市,晉江卻能夠成為國內最大的運動休閒鞋和服裝生產基地,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其中包括匹克、鴻星爾克、貴人鳥、安踏以及特步等品牌,都來自於晉江。不過其中不少品牌最終面臨的結局和達芙妮也極為相似,基本都是前期擴張迅速,但是由於盲目擴張後期營收急劇下滑,導致品牌也受到了影響。截止到2020年11月17日,達芙妮的市值僅剩下4.17億港元,與巔峰時期的百億市值相比,達芙妮的市值已經跌的只剩下零頭了。

對於往後達芙妮面臨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達芙妮可能會和百麗面臨相同的結局。不過背景強大的達芙妮,也不排除會出現股權轉讓,以此來減少成本方面支出的情況。

參考來源:

中國經營報《4年虧掉30億港元,關店4000家,30歲達芙妮陷入循環敗局》

中國網財經《達芙妮國際上半年營收2.12港元同比減少85%》

相關焦點

  • 國內女裝第一品牌「跌落神壇」?3年蒸發百億,僅一年關店4391家
    不少老牌企業在市場逐漸「不吃香」,逐漸出現了關店、裁員等現象。比如運動市場的貴人鳥,曾經在市場是數一數二的運動品牌,現在卻逐漸被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超越,風光不再。除了運動市場之外,女裝市場的競爭也是格外激烈的。而它曾經是國內女裝第一品牌,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風光無限,如今也「跌落神壇」。
  • 百麗每天關店3家 「中國鞋王」敗落的原因是什麼?
    業績連年下滑,從原來的日開2家店到如今的日關3家店,「中國鞋王」百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20年從一間小廠到千億市值,一朝敗落,百麗在中國鞋業市場稱霸的時代已經終結。     零售寒冬季,關店潮來襲,業績下滑,覆巢之下,焉有安卵。作為中國第一大女鞋公司,百麗也沒能倖免,業績持續下滑,關店加劇,面臨著船大不好掉頭的困境。
  • 一年關店4300家,虧損20億……拉夏貝爾能否自救成功?
    此外,三年市值蒸發百億、海外子公司破產清算、關店 4000 餘家、年虧損 21 億 …… 這家被稱為 " 中國版 ZARA" 的女裝龍頭企業,正在迎來它的 " 至暗時刻 "。一年關店 4300 家,虧損 20 億3 年市值縮水 100 億實控人 " 閃任閃辭 " 背後,是拉夏貝爾全面的困局。2014 年,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2017 年,又登陸 A 股市場,成為首個 "A+H" 股服裝品牌。
  • 「超市一哥」跌落神壇!3352家門店,連續5年虧損,半年減員3000人
    不過,隨著近些年電商的興起,零售業被衝擊的舉步維艱,再加上「教父」的離開,聯華迅速跌落神壇,陷入泥潭! 2015年,聯華超市首次出現虧損,如今已連續虧損五年,為扭轉虧損困局,聯華超市不得「斷臂求生」:關店止損、成本優化及新零售改造多措並舉…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上半年突發疫情,又讓這曾經的「超市一哥」舉步維艱,一度關店148家,員工減少3000餘人。
  • 最前線|臺積電市值反超英特爾,兩者最新市值差擴大至1900億美元
    全球晶片龍頭企業競爭表現突變,臺積電市值反超英特爾,市值相差規模擴大至1900億美元。消息刺激下,臺積電僅僅兩天市值暴漲接近700億美元,首次實現對英特爾市值的反超。臺積電上周五美股暴漲9.69%,周一再次暴漲逾12%,超過VISA擠身全球市值第10大上市公司。周二臺積電在臺股市場也一度漲停,市值進一步擴大至超12萬億臺幣(折4110億美元)。
  • 拉夏貝爾去年關店逾4300家市值,3年蒸發超百億
    思捷環球還將實行優化店鋪計劃,目標是於2020年11月底關閉在德國約50家店鋪(「德國店鋪」),約佔半數本集團在德國現時營運的店鋪。拉夏貝爾去年關店逾4300家 市值3年蒸發超百億國內女裝服飾零售商拉夏貝爾近日發布2019年年報,銷售額同比大跌24.66%至76.66億元,虧損達21.66億元,共關閉4391家門店,此前收購的法國品牌Naf Naf也被迫破產清算。
  • 曾家喻戶曉,4年關店超4000家,現市值僅剩1%
    提起女鞋企業,我們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著一代鞋王之稱的達芙妮,然而曾家喻戶曉的達芙妮卻在這幾年淡出人們的視線。而曾經風頭不及的百麗、大東鞋業則奮起直追,佔領市場,其市值遠超達芙妮。 據達芙妮2019年發布的公告顯示,全年內集團淨關閉2395家門店。
  • 《寶可夢》卡璞一家為什麼跌落神壇?單純是因為場地被削?
    說到七代的對戰環境,老玩家們肯定都會想到統治了整整一整個環境的卡璞一家,不管是卡璞·鳴鳴、卡璞·蝶蝶還是卡璞·鰭鰭都是環境下的絕對統治者,就連稍微差一點的卡璞·哞哞其實也有著不錯的使用率,但是八代目前的環境中,卡璞一家就沒有七代那樣的待遇了,如今的卡璞一家除了卡璞·鰭鰭有著很高的使用率之外,其它的卡璞都無一例外出現了使用率下滑的現象,那麼,卡璞一家為什麼會跌落神壇
  • 關店6000家,半年虧1.4億,殺死達芙妮的除了時代還有什麼
    對於業績表現,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銷售點由2019年6月30日的2208家大幅縮減至2020年6月30日的293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店鋪營運和消費市場的影響。達芙妮國際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
  • 市值蒸發2380億,又一體育巨頭品牌跌落神壇?耐克或將一家獨大?
    市值蒸發2380億,又一體育巨頭品牌跌落神壇?耐克或將一家獨大?曾幾何時,但我們談論到國際體育品牌的時候,耐克和阿迪達斯總是被提起到最多的。可是近幾年來,我們發現耐克是越做越輝煌了,而阿迪達斯的動靜卻是越來越小。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巨虧21億關店4000多家,上市三年就披星戴帽
    門店達到9448家,全國各大商場都有拉夏貝爾的身影,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2017年9月,成功登陸上交所,加上2014年已經在港交所上市,拉夏貝爾也成為唯一一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一時風頭無二,並定下「2020年突破1萬家線下店鋪」的目標。
  • 軟銀跌落神壇?這個讓阿里巴巴生存下來的男人,變了!
    而孫正義在聽傑克馬介紹時,憑藉著獨具慧眼的商業天分,在傑克馬只講了6分鐘的時候就表示要投資3000萬美元。 當時傑克馬並沒有立馬答應,因為剛拿到500萬美元投資,他表示並不缺錢。 孫正義與傑克馬進行了好幾輪的磋商。
  • 全國99家門店,一年關剩下12家,曾硬氣十足的樂天超市現狀如何?
    樂天瑪特在我國 曾經擁有99家門店,2017年一年之間只剩下12間。它的關閉有歷史發展的因素,更多的卻是自身的因素。 那時他在中國將擁有300多家門店,他將實現2000億的銷售額。 然而,一切都是計劃,計劃沒能按照預期的想像走。
  • 只火了3個月的「網紅小吃」,跌落神壇後,網友:早就料到了
    只火了3個月的「網紅小吃」,跌落神壇後,網友:早就料到了。涉嫌網紅小吃,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因為現如今的網紅小吃實在是太多了,這些網紅小吃在網上非常的受歡迎,隨隨便便就能夠吸引到人們的目光,甚至惹得吃貨流口水,當然對於這些網紅小吃來說,也確實是會吸引到更多的人來購買,只是有的小吃在火了一陣子之後就直接銷聲匿跡了,畢竟並不是所有的網紅小吃都值得被大家推薦的,那麼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只火了三個月的網紅小吃,在跌落神壇之後,網友表示早就料到了結果
  • 百億女鞋巨頭倒下,6千家店全倒閉,老闆曾在臺灣捲款92億躲到內地
    達芙妮在巔峰的時候,也曾經擁有6千家門店,不過最近達芙妮宣布關掉中國全部門店。其實在今年上半年,達芙妮在全國的門店也只剩下200多家了。單單是去年一年他們就關掉了2400多家門店。 從2015年開始,達芙妮每年關店數量都超過了千家。其實達芙妮的問題,表明上看不過是運營上的問題,不過實際上這家公司的內部問題非常多,特別是他們的老闆張文儀的問題。
  • 鞋履企業2019年業績盤點:達芙妮關2395家店 星期六淨利暴增15倍
    2019年達芙妮關店幅度達到創立以來最高峰,一年關店2395家,但是虧損依舊高達10.12億元。據統計,曾經「門店滿街」的達芙妮,最近4年關閉了近4000家門店。市值從曾經最高189億港幣,下降到如今的2億港幣,跌幅高達99%。   電商崛起、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及消費趨勢轉變等因素極大程度上衝擊了傳統鞋履行業。
  • 又一名酒跌落神壇,巨虧3年,曾是華中「酒王」,中國前十
    導語:又一名酒跌落神壇,巨虧3年,曾是華中「酒王」,中國前十 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今天筆者看到一則消息,中國名酒「百年枝江」。去年巨虧0.8億。枝江整體收益創歷史新低。而且如今的枝江酒業現2.07億赤字。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不得不說一代酒王跌落神壇。
  • 關店、裁員、市值蒸發6成 163年的梅西百貨深陷困境
    關店、裁員、市值大幅縮水,昔日巨頭滑坡驚人梅西百貨曾經是一家受人尊敬的美國公司,如今卻成了眾多疲憊不堪的百貨商場中的一員。根據官網披露,受疫情影響,梅西百貨於2020年3月18日宣布關閉全部近800家門店,目前尚無法確定復工日期。
  • 當年得罪中國人的「韓國樂天」,一年關剩下12家,後來怎麼樣?
    近幾年越來越多國外的企業入駐中國,國內也有很多國外產品的專櫃,通過每年的消費報表看出這些國外產業都得到不錯的盈利。當然也不是所有國外企業都能夠得到我們消費者的喜愛,有一些國外企業因為涉及到國情問題被我們消費者抵制最終只能退出中國。小編今天要說的是其中一個國外企業—樂天。
  • 曾是四大美酒之一,50年代喝不起,現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
    導語:曾是四大美酒之一,50年代喝不起,現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白酒是酒友的命根,一頓不喝心發慌,每日喝點小酒對於他們來說堪稱人生一大快事。雖然如今國內好酒如雲,但還是比不起50年代的中國名酒,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款在50年底被譽為四大名酒之一的白酒,當時喝不起,如今卻從神壇跌落,酒友整箱往家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