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正林,是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臺上村新房子組村民。 我所在的新房子組,是臺上村地理位置最為偏遠的村組,交通條件落後……作為一個普通村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我的村組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組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戶戶門口。
此外,新農合、新農保政策的實施,讓我們貧窮老百姓也能夠「病有所醫、老有所依」。在教育扶貧政策的落實中,我們也減少了很多生活壓力,孩子都上起了學。這些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實施脫貧攻堅帶來的最深體會,我們從心裡感恩黨、感恩黨的好政策。 過去因為「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致使很多農村出現空心村現象,我們村也不例外。
我所在的村民組大多為沙子土地、背靠山林,種植水稻、玉米、高粱皆為不宜,很多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孩子,我也是外出務工的一員。後來,因家中老母親年邁,我就返鄉種植傳統作物,家中生活開銷總是緊巴巴。之後,黨委政府多次組織外出學習,讓我們學習更多種養殖好經驗。我便開始因地制宜,以林為背、以山水為源,種植林下魔芋,生產釀製五穀雜糧酒,養殖生態香豬,生活得到了極大程度改善,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農業生產致富路。 隨著村內基礎設施的完善,我種養殖的作物、釀製的雜糧酒銷量也越來越好。
同時,村民們看到了好的生產方式,也陸續回鄉。對大家而言,現在的老家,既能照看老人孩子,也能靠種植把日子越過越好,一點也不比在外面打工差。今天,我光榮而自豪地告訴大家,建檔立卡貧困戶只是我曾經的身份,現在已經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成功脫貧。這些都要感恩黨、感恩黨的政策,正因為我們背後有這樣強大的祖國,一項項脫貧攻堅政策在我們的村莊落實,道路硬化了、居住環境變好了、收入變多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通訊員 周克英 整理
編輯 黃霞
編審 陳富強 王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