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2020-12-17 天眼新聞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初到新莊村,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如何當好這個第一書記,我心裡很忐忑,有些不知所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深知這一道理。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拉家常、摸情況。

由於交通不便,村民組居住又比較分散,再加上群眾對我不熟悉,溝通難度大,每日早出晚歸,有時一天下來也走訪不了幾戶。儘管如此,我還是堅持再陡的山路也要爬、再偏遠的群眾家也要去。周末也常常放棄陪伴家人的時間,到新莊村民外出務工較為集中的高橋、南白等地開展走訪。  用了半年時間,我把全村795戶居民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一一梳理群眾問題臺帳,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袁宗林一家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他家6口人中兩個有殘疾,一家人擠在兩間土房子裡,門板當床、幾個塑膠袋團在一塊當枕頭、被褥髒得看不清顏色。  結合袁宗林一家的生活實際情況,我主動對接,為他家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2019年初,袁宗林一家搬到了匯川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學堂堡社區。   如今,孩子就近上學,家人看病無憂,袁宗林也在社區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而新莊村像袁宗林一樣搬出大山,遷到城市開始新生活的,共有113戶467人。

除此,在改善新莊村公共基礎設施工作中,我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積極協調,完成通村公路改擴建5.2公裡,「組組通」公路建設27.53公裡,村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施人飲工程項目20個,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乾淨水、放心水,群眾飲水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以前,新莊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發展滯後。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我和村支兩委多次開展調查研究,並決定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先後發展以天麻、九葉青花椒為主的種植產業和以黔北黑豬、黃牛、中華蜂為主的養殖產業。得益於此,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  同時,我還幫助貧困群眾辦理特惠貸,鼓勵、支持他們創業,並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駐村後,由於工作繁忙,雖然記掛家中親人,但能陪她們的時間少之又少。今年2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的孩子出生了,一頭是家人,一頭是村民,儘管內心很愧疚,但為了村民的安全和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隨即又返回新莊村疫情防控一線。

把「駐」村變「住」村,把村民當親人,駐村5年多,我一直是這麼做的,我希望能駐進村民的心坎裡,成為鄉親們最信賴的親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底,曾屬省級深度貧困村的新莊村實現整體出列。同年7月,我也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稱號。2020年7月,新莊村黨支部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稱號。  通訊員 周克英 整理

編輯 黃霞

編審 陳富強 王其倫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以黨性立決心 以真情扶真貧|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
    我叫陳順才,中共黨員,在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遵義營運管理中心工作。2018年3月,肩負著組織的殷切囑託,我背上行囊,迎著春風,懷揣著對扶貧工作的滿腔熱情,來到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卜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成為卜臺村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閃亮的青春 熱血的人生|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西部...
    我叫尹洪亮,是一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   2019年8月,正值盛夏時節,我帶著滿腔的熱血,懷揣著夢想和激情來到了志願服務地——遵義市匯川區沙灣鎮,開始了志願服務生涯。在一年多的志願服務日子裡,恰逢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也成為了我這一年來工作的主旋律。  把就業扶貧作為工作主線,走街串巷宣傳就業創業政策,下村入戶動員無業人員外出就業,周而復始地為待業人員推送就業崗位成為了我的工作日常。
  • 「我的扶貧故事」收穫滿滿的駐村工作丨桐梓縣黃蓮鄉下螺蟹村駐村...
    我叫令狐世鑫,是遵義市桐梓縣政府辦公室的三級主任科員,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桐梓黃蓮鄉下螺蟹村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駐村之前,我對於黃蓮鄉下螺蟹村貧窮落後的狀況早有耳聞,對於駐村工作也早有心理準備。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經歷讓我嘗到人生百味|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
    我叫曹靜,是遵義市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帶著領導的關心囑託,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情和到基層學習的願望,我從遵義市委督查局來到了鳳岡縣天橋鎮河閃渡村,開始了駐村生涯。   天橋鎮是鳳岡縣最偏遠的鄉鎮,河閃渡村又是天橋鎮最偏遠的一個村,我到河閃渡村的時候,剛好是脫貧攻堅工作迎接國家第三方評估的最後攻堅階段,大批的駐村幹部吃住在村,每天走村入戶,對貧困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 匯川新莊村:產業興 村民樂
    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轄9個村民組795戶2538人,人均耕地1.5畝,是省級深度貧困村。  近年來,新莊村黨支部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以建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為根本,有序推進「六項小康」建設、易地扶貧搬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和就業扶貧等工作,讓黨旗飄揚在新莊村的每一個角落。  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關鍵在黨。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駐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搶收稻穀一本、兩本、三本……三年多的時間,我的筆記本記了12本,從剛來的些許彷徨到現在的輕車熟路,甚至還能簡單地用苗語同村民打招呼,我現在就是妥妥的「兩洋人」。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槓肩上 扶貧放心上|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駐村...
    我叫楊啟治,是三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縣桐林鎮捧相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從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從來時的「愣頭青」,變成群眾的「知心人」。2018年,我有幸參加這場脫貧攻堅戰,這對於我來說一場挑戰,也是磨練好機遇。
  • ...致富路上飄酒香丨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臺上村新房子組村民黃正林
    我叫黃正林,是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臺上村新房子組村民。 我所在的新房子組,是臺上村地理位置最為偏遠的村組,交通條件落後……作為一個普通村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我的村組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組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戶戶門口。此外,新農合、新農保政策的實施,讓我們貧窮老百姓也能夠「病有所醫、老有所依」。在教育扶貧政策的落實中,我們也減少了很多生活壓力,孩子都上起了學。這些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實施脫貧攻堅帶來的最深體會,我們從心裡感恩黨、感恩黨的好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駐村 用情幫扶|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駐村...
    我叫黃後銀,是六盤水市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4月,單位說要派駐一名駐村幹部到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根據局黨組織的安排,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脫貧攻堅的戰場。出身於水城農村的我做事接地氣,了解群眾的想法,很快適應了駐村幹部的工作任務和李子樹村的工作環境,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深入了解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李子樹村人口並不多,但是群眾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薄弱。我和村支兩委狠抓基礎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排查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
  • 「我的扶貧故事」大伙兒都叫我「甜蜜蜜」書記丨習水縣官店鎮新莊...
    兩年前,我初到新莊村,時值嚴冬,這裡地勢狹窄,落差從700米攀升至1400米。通村毛路貫穿南北,村級辦公陣地正在建設,我徒步兩個半小時到達村級指揮所。我叫田潤禾,是官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新莊村是國家級貧困村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伍不褪色 扶貧亦脫貧丨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駐村...
    我叫餘江民,苗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是從江縣加榜鄉黨扭村三組村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在部隊服役,退伍後,於2018年被聘任為加榜鄉扶貧助理,2019年7月,經組織安排,擔任加榜鄉平妹村駐村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把百姓裝進心裡丨望謨縣麻山鎮岜叢村駐村第一...
    我叫楊國強。2018年,我受組織委派,從黔西南州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到望漠縣麻山鎮岜叢村駐村扶貧,擔任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在這三年時間裡,我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成員共同努力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共搬遷村民404戶,1600人,完成整村搬遷任務,實現全村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波 2020-12-0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丨胡志:駐村幫扶就要做到「門清臉熟情況明」
    我的扶貧故事丨胡志:駐村幫扶就要做到「門清臉熟情況明」 2020-12-15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五年的堅守只為心中不舍情丨萬山區高樓坪鄉新莊...
    我叫羅水華,2016年3月到貴州銅仁萬山區高樓坪鄉新莊村開展駐村工作,如今已近5年。幾年來的駐村工作,讓我從滿頭烏髮到兩鬢斑白,只為心中那份不舍情。最難忘的是那貧困淚。初到新莊不久,一名年近60歲的群眾來到辦公室,一邊流淚一邊帶著哭腔說:「兒子患了精神分裂症,為了治病家中唯一值錢的小型貨車已處理掉,不但病沒治好還欠下幾萬元的債務,我們家已無路可走了!」作為土生土長在農村的我,深感若無此絕境的人不會這樣哭訴。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臭的汗 澆開幸福花丨羅甸縣茂井鎮高田村駐村...
    2019年7月,羅甸縣吹響了「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脫貧攻堅號角,或許是組織對我的考慮,亦然或是生在農村的我對農村的依念......29日以100日衝刺的決戰精神毫不猶豫隨著單位派遣入村的隊伍進入麻山腹地—茂井鎮高田村。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感謝國家扶貧的好政策,感謝李主任的幫助,讓我終於搬進了新家……」  2018年2月6日,初春時節,鄒孔祿在新居裡一邊鋪床,一邊對來幫助他搬家的幫扶幹部激動地說。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無悔扶貧路 光輝歲月情丨興義市南盤江鎮未團村駐...
    2019年7月,跟隨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我來到了興義市南盤江鎮未團村開展駐村工作。  由於之前對於扶貧工作一竅不通,於是我帶著一顆忐忑的心,進駐到未團村民委。之後便吃在村、住在村。根據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網格分工管理,我負責未團村未團六組網格,這是未團村最遠組,距離村委會大約12公裡,全村全部都是少數民族(苗族),害怕、膽怯的念頭不斷湧上心頭。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愛如潮水」丨息烽縣小寨壩鎮潮水村駐村...
    「既然愛了就不後悔,再多的苦我也願意背,我的愛如潮水……」說來巧了,沒想到駐村幫扶入駐的村子居然叫「潮水」。三年來,這首我特別喜歡的歌曲「愛如潮水」,唱響了大山深處的每一個角落,唱出了我的駐村感受,成為我的駐村工作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