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2020-12-23 天眼新聞

  「感謝國家扶貧的好政策,感謝李主任的幫助,讓我終於搬進了新家……」  2018年2月6日,初春時節,鄒孔祿在新居裡一邊鋪床,一邊對來幫助他搬家的幫扶幹部激動地說。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

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

「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初次到訪,進行自我介紹後,我對鄒孔祿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登記,並詢問鄒孔祿有什麼發展的想法或者生活上的困難。  「我們生活上倒是沒什麼困難,只是我心裏面一直有一個願望,我家的房屋實在是太舊太小了,我想新建房屋,希望申請點政府的補貼。」鄒孔祿表達了心底的願望。  看到鄒孔祿家居住環境的確很差,還一個人帶3個子女,確實不容易,我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實現這個願望。

李俊松在疫情防控卡點值守

臨走時,我對鄒孔祿說:「大哥,你放心,你的心願我記住了,只要一有政策,我就幫你申請。」  「家庭條件確實困難,無能力新修建住房,且人均住房面積確實達不到標準的可以申請安居型住房的指標,政府可以補助一定的資金……」  終於,班竹鎮組織包組包戶幹部召開業務培訓會,宣講最新的扶貧政策,我立馬就想到了鄒孔祿的心願。  寫申請、入戶調查、開會評議……終於幫助鄒孔祿申請到了安居型住房的指標。  申請到指標後,考慮到鄒孔祿缺勞力聯繫建材有困難,於是我又擔任起建房統籌「包工頭」的重任。開著自己破舊的摩託車不斷往返於轉廠、石粉廠之間協調,來去的次數多了,磚廠老闆都誤認為我是當地在新建房屋的村民。  不管是支模差釘子,門窗的尺寸,還是找個小工,協調進度款,事無巨細我都樣樣經手。  歷經數月,寒來暑往,一間70平方米的平頂白牆房屋落成,鄒孔祿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  「大哥,你家裡的老床就不搬了吧,我給你買了一張新床,等下家具廠就送過來了。」搬家當天我給鄒孔祿買了一張新床。  「李主任,這怎麼好意思呢,你已經幫了我不少了……」鄒孔祿望著明亮的新家和嶄新的床,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通過我的真幫實扶,鄒孔祿一家人搬進新家,住上新房,還享受了其他的扶貧政策,成功脫了貧。  【人物小傳】  李俊松,男,中專學歷,群眾,2018年7月到綜合行政執法局(班竹分局),2020年2月到至今任班竹鎮上壩村駐村隊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倫麗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從資料員到駐村幹部丨正安縣市坪鄉粗石村駐村...
    剛到鄉政府報導,在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到扶貧辦工作,那時的扶貧辦只有我和主任兩個人,那時的扶貧工作才開始,從上到下都還沒摸清路子,算是摸著石頭過河。  我接到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給貧困戶檔案編號,我很清楚的記得,看見了很多我比較熟悉的人,我從心裏面掂量,哪些人家確實比較貧困,哪些人家經濟還是可以的。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槓肩上 扶貧放心上|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駐村...
    我叫楊啟治,是三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縣桐林鎮捧相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從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從來時的「愣頭青」,變成群眾的「知心人」。2018年,我有幸參加這場脫貧攻堅戰,這對於我來說一場挑戰,也是磨練好機遇。
  • ...故事」我和貧困戶的那些事兒丨黃平縣重安鎮黃猴村駐村幹部呂宗祐
    我叫呂宗祐,2019年10月,我到重安鎮人民政府報導,我的扶貧故事也就從那一刻開始了。剛從學校出來的我,基層的一切對我而言都顯得那麼陌生,在皎沙村擔任網格員時迎來了第一次碰壁,還清晰的記得那句話「你一個城裡來的娃娃,怎麼知道我們的難處。」
  • ...造血扶貧可持續丨正安縣桴焉鎮桃子坪村第一書記姜宏立
    2020年6月,市委組織部選派我到正安縣桴焉鎮桃子坪村擔任掛村第一書記。  光聽取村幹部的介紹還遠遠不夠,我開始走訪群眾,聽老百姓怎麼說、怎麼看、怎麼想,我想這是最直接、最真實的。  我跟村黨支部書記交換意見,決定充分發揮「三會一課」和「支部主題黨日」作用,今年6月份到村以來,藉助支部主題黨日,堅持上黨課。
  • ...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丨正安縣瑞溪鎮柏壩村駐村幹部任世鈺
    我叫任世鈺,2016年10月至今,一直在正安縣瑞溪鎮柏壩村工作,包保汪家坪組。汪家坪組共有98戶農戶,其中貧困戶29戶(3戶易地搬遷,26戶還在本組居住),低保戶17戶48人,特困戶2戶2人,危房改造23戶,重病重殘戶9戶。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韶華 脫貧攻堅路上的追夢人丨石硐鎮中壩村駐...
    我自2018年3月擔任息烽縣石硐鎮中壩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以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牢記脫貧攻堅職責使命,圍繞「一宣六幫」駐村工作要求,認真開展扶貧工作,積極落實脫貧政策,我時刻把自己當做中壩村的一位村民,站在村民的角度看待、解決問題,傾聽群眾心聲。幫扶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得到了群眾和領導的廣泛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有一種親戚,不是親戚勝似親戚丨正安縣瑞溪鎮瑞...
    我叫冉龍河,自2011年1月至今當選正安縣瑞溪鎮瑞溪居村幹部職務,現任瑞溪居主任,今天給大家講述發生在瑞溪鎮瑞溪居脫貧攻堅作戰隊的故事。今年的春節,還沒來得及同家人團聚,新冠疫情,便讓我急匆匆從溫暖的家中,趕到了我的工作崗位上。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伍不褪色 扶貧亦脫貧丨從江縣加榜鄉平妹村駐村...
    我叫餘江民,苗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是從江縣加榜鄉黨扭村三組村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在部隊服役,退伍後,於2018年被聘任為加榜鄉扶貧助理,2019年7月,經組織安排,擔任加榜鄉平妹村駐村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張怡: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的心願
    一張簡易的鐵床、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張白巖村脫貧攻堅作戰示意圖,就是我駐村宿舍的全部「家當」。我叫張怡,是威寧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派駐到五裡崗街道白巖村的一名駐村幹部。到村的第一天,我就接到這樣一張清單:白巖村共有貧困戶14戶42人;6戶村組道路不通、交通不便;6戶因病殘、缺乏勞動力致貧,2戶因缺技術、因學及缺資金致貧……看著這一份清單,我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決心啃下這些「硬骨頭」。駐村伊始,我把精力投入到走村串戶,了解白巖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情況和貧困戶生活現狀、致貧原因等。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仁懷市茅壩鎮雄豐村駐村幹部...
    我是郭誠,2019年5月,得知單位需要派幹部駐村幫扶,我主動請纓,成為了茅壩鎮雄豐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員。時光荏苒,駐村已一年有餘。在這一年多的人生經歷中,我提升了專業能力,加強了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鍛鍊了自身品格。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波 2020-12-0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 | 焦燁: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
    我是納雍縣羊場鄉曾底壩村扶貧特崗焦燁,2016年5月,經過考試,加入脫貧攻堅隊伍,開始了我的駐村扶貧生涯。從此,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我所駐的曾底壩村,是全鄉貧困戶數、貧困人口最多的村。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基數大,這些都是村出列、戶脫貧、貧困人口清零的「攔路虎」。
  • 「我的扶貧故事」水鄉深處是我家丨獨山縣玉水鎮溫泉村駐村第一...
    我叫肖亮,2016年4月,52歲的我,受貴州警察學院黨委和省直工委安排,赴貴州黔南州獨山縣玉水鎮溫泉村擔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找路子,我帶著鎮村幹部多次到貴陽、遵義、以及省外先進的扶貧產業項目取經學習,跑項目、招客商、引資金,堅定地邁開了步子,尋找適宜當地發展的富民產業。  四年多時間裡,多次到北京、天津、鄭州等地招商引資,先後組織鎮村幹部赴貴陽、遵義、畢節、六枝等地實地考察了二十多個項目,並邀請了二十多個企業前來村裡考察。
  • 「致敬,奮鬥者」馮雲:我願做扶貧戰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致敬,奮鬥者」馮云:我願做扶貧戰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2020-11-20 15: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在安家「安家」丨正安縣土坪鎮安家村第一書記楊帆
    2018年3月,懷著對「三農」工作的熱愛,我主動申請到正安縣土坪鎮安家村擔任第一書記,這一幹就是三年。初來安家村,站在村委會前,一眼望去,腳下一壩梯田,似乎在流油。梯田盡頭是林溪村,仿佛聽到了龍塘寺的鐘聲。華爾山在遠處若隱若現。回頭,一條小溪,從村委會背後的大山深處悄悄而來,頑皮地跳到坡下去了。
  • 「我的扶貧故事」村裡來了一位「天氣書記」|正安縣市坪鄉河渡村第...
    我叫楊程,1990年5月出生,是一名中共黨員。2017年2月,根據上級安排,我從正安縣氣象局調到了市坪鄉河渡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由於從來沒有幹過基層工作,也沒有接觸過農業、農村生活,剛到河渡村開展工作時,我經常「貓吃團魚,找不找頭」。  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只要一有機會,我便跟著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幹部學習如何開展基層工作,學著和群眾打交道,做朋友。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時光最難忘丨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幹部...
    我叫徐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與孔屯結上了「扶貧緣」,開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2019年,組織選派我到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並掛任鎮黨委副書記,從那以後,我離開了不到一歲的小孩,堅持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從實事做起,才能不辜負群眾的信任和期望丨正安縣...
    2018年的元宵佳節還沒有到來,我便接到通知:由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需要,準備派你代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八九六臺黨支部到正安縣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3月13日,我及其他9位駐正安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到了正安,那時的我知道了正安吉他、正安白茶,而我所駐的遼遠村便是白茶的產地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即「鑄心」 傾情助脫貧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
    我叫黃光菊,是羅甸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現任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014年以來,精準扶貧這個動聽的詞彙傳遍全國各個鄉村,全國自上而下,所有單位和部門都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