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國家扶貧的好政策,感謝李主任的幫助,讓我終於搬進了新家……」 2018年2月6日,初春時節,鄒孔祿在新居裡一邊鋪床,一邊對來幫助他搬家的幫扶幹部激動地說。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
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
「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初次到訪,進行自我介紹後,我對鄒孔祿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登記,並詢問鄒孔祿有什麼發展的想法或者生活上的困難。 「我們生活上倒是沒什麼困難,只是我心裏面一直有一個願望,我家的房屋實在是太舊太小了,我想新建房屋,希望申請點政府的補貼。」鄒孔祿表達了心底的願望。 看到鄒孔祿家居住環境的確很差,還一個人帶3個子女,確實不容易,我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實現這個願望。
李俊松在疫情防控卡點值守
臨走時,我對鄒孔祿說:「大哥,你放心,你的心願我記住了,只要一有政策,我就幫你申請。」 「家庭條件確實困難,無能力新修建住房,且人均住房面積確實達不到標準的可以申請安居型住房的指標,政府可以補助一定的資金……」 終於,班竹鎮組織包組包戶幹部召開業務培訓會,宣講最新的扶貧政策,我立馬就想到了鄒孔祿的心願。 寫申請、入戶調查、開會評議……終於幫助鄒孔祿申請到了安居型住房的指標。 申請到指標後,考慮到鄒孔祿缺勞力聯繫建材有困難,於是我又擔任起建房統籌「包工頭」的重任。開著自己破舊的摩託車不斷往返於轉廠、石粉廠之間協調,來去的次數多了,磚廠老闆都誤認為我是當地在新建房屋的村民。 不管是支模差釘子,門窗的尺寸,還是找個小工,協調進度款,事無巨細我都樣樣經手。 歷經數月,寒來暑往,一間70平方米的平頂白牆房屋落成,鄒孔祿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 「大哥,你家裡的老床就不搬了吧,我給你買了一張新床,等下家具廠就送過來了。」搬家當天我給鄒孔祿買了一張新床。 「李主任,這怎麼好意思呢,你已經幫了我不少了……」鄒孔祿望著明亮的新家和嶄新的床,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通過我的真幫實扶,鄒孔祿一家人搬進新家,住上新房,還享受了其他的扶貧政策,成功脫了貧。 【人物小傳】 李俊松,男,中專學歷,群眾,2018年7月到綜合行政執法局(班竹分局),2020年2月到至今任班竹鎮上壩村駐村隊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倫麗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