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 | 焦燁: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

2020-12-17 騰訊網

我是納雍縣羊場鄉曾底壩村扶貧特崗焦燁,2016年5月,經過考試,加入脫貧攻堅隊伍,開始了我的駐村扶貧生涯。從此,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我所駐的曾底壩村,是全鄉貧困戶數、貧困人口最多的村。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基數大,這些都是村出列、戶脫貧、貧困人口清零的「攔路虎」。

我的丈夫是獨生子,他和我一樣,也是在鄉鎮基層工作,2個幼小的孩子都是由年邁的父母幫助照看。

工作期間,我不僅要走遍全村500多戶農戶,還結對幫扶9戶貧困戶,在村裡,張家幾口人,李家什麼住房結構,我都一清二楚,幾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記錄。我幫扶的貧困戶每月至少要走訪一次,有些每月甚至走訪幾次。

我家距離曾底壩村只有15公裡,按理說,回家不是件困難的事,可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才了解個中的心酸。每天要做各種扶貧資料、統計上報各種表格,有時為了完成當天的工作,加班到凌晨甚至天亮。繁忙的工作,讓即便離家不遠的我,也只能望著遠方的燈火,獨自成愁。

在打好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收官戰的過程中,我始終堅信,不管經歷怎樣的風雨,陽光一定會出現在風雨後。如今,經過所有人的努力,曾底壩村已經脫貧出列,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清零,我很欣慰,因為這裡面也有我的辛勤和汗水、也有我的付出。

來源:畢節日報全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畢節發布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楊彥文: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
    " 我用一個月時間,走訪困難群眾,了解村民貧困實際根源,調研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實施情況。" 楊彥文說,仲家山村的 6 個社都十分分散,距離村委會都在兩公裡以上,最遠的趙家坡社更是距離 9 公裡之遠,為了及時摸清情況,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仲家山的 99 戶常住戶。
  • 「我的扶貧故事」張怡: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的心願
    我認為只有了解貧困戶真正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才能「對症下藥」開展幫扶工作。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我結合白巖村實際,參與編制村脫貧規劃、實施方案和脫貧攻堅作戰圖,並推進白巖村脫貧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幫助貧困戶抓好產業發展。
  • ...記在本上 放在心上 辦在手上丨納雍縣羊場鄉曾底壩村扶貧特崗焦燁
    我是納雍縣羊場鄉曾底壩村扶貧特崗焦燁。2016年5月,我加入了脫貧攻堅的隊伍,開始了我的駐村扶貧生涯。從此,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願。我的丈夫和我一樣,也是在鄉鎮基層工作,2個幼小的孩子都是年邁的父母幫助照看,對老人、孩子的關心只能體現在電話裡。對於我的父母,我十分愧疚。我大女兒今年9歲,因為爺爺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學習的輔導上比較吃力,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成績急劇下降。還有一個2歲多的小兒子,平時生病、打預防針等,都是爺爺奶奶帶去。但二老並沒有沒有責怪我,還讓我放心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建達:「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和田:村民過上幸福生活是我最大的心願
    為幫助貧困村民如期脫貧,過上更好的生活,自治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路上為村民出點子、謀出路,竭盡全力、不懈奮鬥。在洛浦縣多魯鄉喀瓦吐格曼貝希村的農家樂裡,龐玉江與承包戶麥麥提敏·吐爾遜尼亞孜正在廚房商議操作間的具體布局和廚具的安裝事宜。看著即將投入運營的農家樂,村民麥麥提敏·吐爾遜尼亞孜感慨萬分。
  • 「我的扶貧故事」盡我所能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丨望謨縣石屯鎮喜獨...
    窮則變,變則通,條件已經不可改變,要改變的就是自己,我沒有多少本事,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我所能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我叫王小廖,是望謨縣石屯鎮喜獨村黨支部書記。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如何帶領群眾脫貧成了我的心頭大事。村民找王小廖(右一)幫助解決問題我結合喜獨村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實際,通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戰鬥力來充分發揮村「兩委」的職能和調動群眾積極性。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臉上的笑容讓我感動 讓我留戀丨晴隆縣中營鎮...
    2019年2月,初入晴隆,磅礴高山、雄奇險峻、抗戰舊址、濃霧天冷、壁立千仞是我的第一印象。臨之目眩的「上下十五裡」,路窄彎急的北部公路,讓我感受到晴隆縣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我心底升起了對晴隆扶貧工作者的敬佩之意。不過,很快我也踏上了扶貧的道路。剛去新光村走訪時,為了儘快熟悉村情戶況,我請了單位老同事帶著我走村串戶。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王明鳳: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王國友...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王明鳳: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王國友:種好香菇 過好日子 2021-01-04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龐幫雲:讓村民生活甜起來||李美珍...
    兩年過去,看到我種植甘蔗有了不錯的收入,有的村民便開始主動種甘蔗。在我的帶領下,村民將原來種植傳統農作物的土地種上了甘蔗,2012年全村種植甘蔗2000餘畝。為了讓村民們「定心」,我又流轉了106畝土地種植甘蔗,我堅信糖市會回暖的。一段時間後,甘蔗價格總體回升,我的堅持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2015年糖價上漲,每噸漲了40塊錢,2017年每噸又漲了30塊錢。村民們通過種植甘蔗持續增收。2015年,巖架鎮在多方考察、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發展糯米蕉產業。
  • 「我的脫貧故事」就業培訓讓我過上了好日子丨烏當區下壩鎮新桃村...
    2019年11月5日,龍鳳呈祥家政公司免費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開辦的養老護理家政培訓班開班,我在社區幹部宣傳動員下報名參加了這期技能培訓班學習。在培訓班上,我認真仔細聽老師從每項服務最基本常識的講解,對於有些不理解的還在課堂上與老師現場互動,通過15天的培訓,我獲得了貴陽市人力資源局頒發的護理員合格證書,因為我在培訓期間學習認真、責任心強,表現突出,被龍鳳呈祥家政公司推薦到了振華廣場太陽城就業。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2020-11-25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脫貧故事」朱曉豔:要想過上好日子不能只想等靠要
    我叫朱曉豔,是貓洞鄉團結村一名普通的村民,我們生活的地方屬於山區,石漠化嚴重,耕地面積少,土質薄而又貧瘠,常年缺水,不利於發展農作物生產。為了過得更好,我讓丈夫外出務工,我自己在家裡照顧孩子,成為了一名留守中年婦女。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信任的「年輕人」
    我叫劉光耀,2018年,我響應組織號召,奔赴扶貧一線,成為荔波縣朝陽鎮板麥村脫貧攻堅隊一員,並擔任板麥村巴懷組網格員。並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一名「年輕人」心中的信念堅守!「你了解我們的家庭情況嗎?你幹過這些事嗎?
  • 「我的扶貧故事」視工作如生命 待群眾如親人丨長順縣朱場村脫貧...
    在近三年來的扶貧工作中,我經歷了各種辛酸苦辣的考驗,也收穫了無數的點讚和喜悅,在每一個醒來的清晨,走在朱場村的土地上,攥一把芬芳的泥土,思考、書寫著我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段時光。   在朱場村,我主要負責黃土組網格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丨劍河縣久仰鎮擺偉村...
    感謝扶貧幹部,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久仰鎮擺偉村村民拉著我的手說道。  我叫李瑞,是劍河縣久仰鎮擺偉村脫貧攻堅隊網格員。李瑞(左2)幫助村民挑水泥漿修建排水溝  2019年7月,根據工作需要,我被黨組織抽派到擺偉村脫貧攻堅隊擔任網格員,為了準確把握負責網格內的24戶基本情況,我經常起早貪黑多次上門走訪,有針對性地做好扶貧施策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王正剛:帶領群眾改變觀念,讓產業...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王正剛:帶領群眾改變觀念,讓產業「脫胎換骨」 2020-12-1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認可是最好的激勵|開陽縣雲開街道東山村...
    因此在2014年,外出經商回來後,我來到東山村村委會任職。我常常早出晚歸,跑項目、訪群眾。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獲得百姓的認可,成為東山村村委會副主任,具體負責民政和脫貧攻堅工作,這也開啟了我的脫貧攻堅歷程。
  • 【我的扶貧故事】王超:開好群眾會,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我的扶貧故事】王超:開好群眾會,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2020-12-19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獻禮十九大】清水:美麗鄉村建設讓我過上好日子
    五年來全縣扶貧攻堅成效顯著、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工業經濟提質擴量、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