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史蒂文斯三年前用一部幾乎聽不見槍聲的《原野奇俠》預示了西部片的黃昏,到了1956年他拍攝了另一部西部片《巨人》裡,已經讓牛仔們徹底放下了槍,這部西部片的主題再也不是過去西部片典型的除暴安良、邪不勝正,而是繼承和發揚著《原野奇俠》中的主題——西部農場傳統的堅守與變革。
在《巨人》中,這樣一組矛盾對立的觀念貫穿始終,史蒂文斯幾乎將影片的每一個細節都細緻地為這一主題服務,在時代變革的過渡時期,用細膩的手筆描繪出一副文明傳承交替的宏大圖景。
影片由一個典型的西部片場景開始——西部廣袤農場上的牛群,綠草如茵,生機勃勃。但緊接著,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車、火車陸續進入鏡頭,洛克·哈德森飾演的農場主喬丹迎娶了他的新娘,一位典型的來自東部文明社會的高貴小姐萊斯利。在萊斯利的身上,文明的東部與荒蠻的西部體現最鮮明的不協調。
初來乍到德克薩斯農場的她,一時間還難以適應這裡粗獷的生活作風,看到他人生吃牛腦竟然會昏厥過去。家裡的傭人看見萊斯利典型的貴族作派,心生厭惡,覺得這位貴婦人不能適應這片粗獷的土地。
然而,萊斯利經過一段時間過後,逐漸擺脫了過去種種嬌氣的生活習性,在農場安居下來。而觀念保守的傭人,卻在不久後死去。從此,東部的貴族生活氣息嫁接到西部的土壤生根發芽。
當萊斯利好不容易適應了農場生活之後,新的矛盾又滋生出來。詹姆斯·迪恩飾演的傑特,原先是喬丹農場裡的長工,但是天性叛逆不羈(與迪恩飾演過的所有角色一樣,這也是迪恩的最後一個角色,拍攝完本片不久他就在那次著名的車禍中逝去)的他,卻迷戀上了萊斯利。
他由於自己種種任性的行為與喬丹的觀念格格不入,後來被放逐到農場邊緣的一塊荒地。然而,正是在這片荒地上,傑特發掘出了未來的黑色金礦——石油。開採出石油的傑特一夜暴富,成為堪比喬丹的富豪,一時間成為整個小鎮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新興的石油業展現出誘人的吸金能力和無限的未來前景,喬丹身邊的親友都力勸他也投身其中。但觀念傳統的喬丹始終只熱愛自己的農場事業,不願意拋棄家族傳下來的宏大家業就此被割捨拋棄。
可是,在身邊幾乎所有其他人的勸說之下,他還是勉強同意了在自家的土地上進行石油開發。從此,農場上不再有成群的牛羊。
在傑特帶來的外部衝擊漸漸淡去之後,喬丹與萊斯利的家庭內部依然在滋生新的矛盾,這一次,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幼子從小就被喬丹視為農場的接班人,喬丹也像對待過去任何一個小牛仔一樣對待他,在他年紀尚小時就抱著他騎上馬背,學習騎術。
但是小喬丹卻天生不是騎馬的料,一上馬背就嚇得哇哇大哭。長大後的他,也像新一代的年輕人一樣我行我素,完全無心繼承父輩的家業,而是一意孤行做了自己想做的醫生。從此,農場再沒有一個傳統繼承人。
以上種種從上一代一直延伸到下一代的矛盾與對抗,將喬丹所代表著的西部傳統秩序與規則瓦解得支離破碎。在每一次現代與傳統的交手中,都是傳統敗下陣來。
《巨人》不但本身完全拋棄了傳統西部片的敘事與主題(不再有持槍的牛仔,不再有策馬的戰鬥,不再有除暴安良的英雄,也不再有為非作歹的惡棍),而且將傳統西部的生活方式與遊戲規則都一併拔除。
在《原野奇俠》裡,史蒂文斯只是隱約地傳達出蠻荒終將被文明取代的更迭信息,而在《巨人》中,則是直言舊有的農耕社會被新興的工業社會取代已經是大勢所趨。
未來將不再有老式的西部,牛仔、牛群、手槍都將被時代淘汰,未來的西部是與東部所代表的工業文明如出一轍的新社會。
在1956年同一年上映的兩部西部片《搜索者》與《巨人》,明確地宣告了西部片——這一最古老、最典型、也最具美國精神的類型片開始衰竭,從此以後,西部片這一類型片中的巨人將不得不像片中的洛克·哈德森一樣,一次次地被迫進行革新,直至衰亡。
在《巨人》裡,牛仔比拼的不再是槍法,而是財富。在《巨人》之後,幾乎再也沒有過去那種傳統的西部片,西部片的拍攝數量直線下降,偶爾拍攝的幾部佳作也都是反映西部傳統日漸式微的主題,或者是像60年代末的《虎豹小霸王》和《日落黃沙》那樣充滿叛逆氣質的另類西部片。
在此後的數十年間,西部片都成為一個罕見如化石一般的類型,只是偶爾在極個別導演手中短暫地重新煥發光彩,再也沒能尋回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