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城市的發展之基。對於一個城市而言,誠信是無價之寶,是金字招牌。2016年以來,我市全面啟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尹伊,淮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金和服務業科科長吳孝芹,淮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金和服務業科四級主任科員段倩倩圍繞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下面依次進行。
首先請淮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尹伊作主題發布。
尹伊: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謝長期以來對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密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不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關心支持下,社會信用體系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信用信息歸集量顯著提升。截至2020年11月底,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共歸集1.48億條信用數據,其中企業信用記錄共427.43萬條,自然人信用記錄共14457.27萬條,覆蓋全市所有部門和縣區。「信用淮南」網站建成信用資訊、信用修復、信用報告等26個欄目,日均訪問量達1.3萬人次,各部門通過實施信用核查的辦件數量就達到了11.1萬件。
二是信用監管作用顯著提升。圍繞信用承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用獎懲、信用修復等方面加強制度設計,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事前承諾教育,梳理市直各部門辦件事項,印發《淮南市信用承諾事項清單》,在代理記帳機構審批、施工許可證核發、貨運站經營許可、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等156個領域開展審批替代型信用承諾。推動行政機關、行政相對人互信互認,縮減辦事流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信用紅利。事中分類評級,貫徹落實《安徽省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任務清單》,在建築施工、勘察設計、招標代理、計程車管理、融資擔保、企業管理、保險等19個領域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對信用良好的企業有利於樹立企業形象、樹立競爭力,同時也使政府降低行政成本和監管成本。事後聯合獎懲,出臺《淮南市聯合獎懲措施清單(2019年版)》(淮信用辦〔2019〕22號),在安全生產、海關行政審批、不動產登記、道德模範評選等81個領域實施聯合獎懲,讓守信者一路綠燈,讓失信者處處受限,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更為高效的良性循環。
三是守信紅利顯著提升。為提升農村信用貸款融資水平,擴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成果,鳳臺縣鳳凰鎮、丁集鎮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創建試點工程,通過優化農戶信息系統,提供多元化信易貸產品,探索出一條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採集農戶信息16703戶,評級成功16258戶,評出家庭農場41戶,評出信用村21個,發放貸款219.9萬元。
四是群眾知曉度顯著提升。依託八公山新莊孜商業街深度打造誠信示範街,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各類經營店、活動區等提供信用便民場景,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一是規範經營行為。各誠信經營示範店統一規範,張貼公示證照,承諾書,宣傳標識等,各從業人員掛牌上崗,文明禮貌,服務規範;二是提供便民設施。街區內各誠信經營店內均放置有免押金誠信雨傘、免押金共享充電寶等便民設施,街區內新華書店(八公山店)還提供免押金租書、借閱等便民服務。街區內配備老年便民活動中心。三是設立便民網點。聯合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設立12315便民網點,根據街區內群眾投訴、意見反饋對街區店鋪進行監管,對投訴較多的商家進行約談警示。四是開展信用宣傳。街區內設置電子顯示屏,播放誠信宣傳視頻和宣傳標語,同時,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食品安全周等開展多元化公益宣傳活動。營造人人守信,處處用信的氛圍。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我市城市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行業監管方式進一步轉化,市場主體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市民誠實守信意識進一步提升,在今年省發展改革委開展的專項行動中,我市信用修復實現「雙100」,平臺觀摩取得全省第3名,政務失信治理全面清「0」。
當前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進入全面提升、深耕細作階段。展望「十四五」,我市將根據國家、省相關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圍繞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信用體系規範化建設。精準把握國家政策導向,逐步完善信用制度建設,規範縣區、部門依法依規開展信用信息歸集、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信用修復等工作。
二是擴大信息歸集應用。利用安徽省大數據交易中心優勢,積極搭建數據自動化對接通道,通過簡化數據接口,統一數據欄位等多種形式,打造數據自動檢查的智能化系統,提高信用信息規範性和時效性。
三是深入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進一步擴大可開展信用承諾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開展主動公示型、審批替代型、信用修復型和行業自律型等信用承諾,強化事前環節信用監管。以公共信用評價、行業信用評價和市場化第三方信用評價為支撐,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型監管技術作用,提高分級分類監管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強化事中、事後信用監管,允許市場主體通過積極整改、優化信用記錄、提升信用等級,鼓勵更多的市場主體享受分級分類監管的便利。
四是創新信用產品市場化應用。進一步加強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門、市場監管、金融調控等多領域的應用。拓展「信易貸」「信易批」「信易遊」「信易行」等「信易+」產品應用場景,以應用為導向推進信用惠民便企,釋放更多信用紅利。
五是持續抓好信用創新示範。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聚焦四大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關鍵領域關鍵人群,探索推進信用建設的可行路徑和有效手段。學習全國信用示範城市的先進做法,結合淮南市實際,突破重點難點,推廣優秀經驗,有效調動城市積極性,推動信用建設在基層落地生根。
六是促進區域信息交流合作。以長三角一體化、合淮同城化等建設為契機,對標先進地市,推進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推進區域間信用標準互認,推進信用產品在區域間的共享應用。
隨著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穩步推進,市信用辦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一起深入推進我市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我市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在此,也希望全體市民朋友們都積極參與進來,知信、守信、用信,共建「信用淮南」。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市廣電臺記者:
誠信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的金字招牌,信用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種有效手段,請問我市在這項工作中具體有哪些好的做法和舉措?
吳孝芹:
信用建設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以信用建設為抓手,是推動社會誠信持續向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有效手段。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省信用辦開展《2020年信用優化營商環境(政務誠信)評估工作的通知》專項行動,我市從依法行政、勤政高效、信息共享三個方面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堅持依法行政,夯實政務誠信建設基礎。在行政複議方面,涉及本地政府部門的行政複議案件共有21件,已結案的行政複議案件有11件,佔比52.4%,在行政訴訟方面,涉及本地政府部門行政訴訟案件共有274件,已結案的行政訴訟案件數量為172件,佔比62.8%,深度推行政務公開。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為基本原則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和規範化,切實提升政府公信力。截止2020年10月,全市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府公報、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政務公開平臺,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1.64萬條;主動回應社會熱點或重大輿情6785次;按時辦結依申請公開93件。
二是堅持勤政高效,優化政務誠信管理模式。在企業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行政審批及許可事項的主要領域,可使用信用承諾並實施容缺受理的事項共156個;本地應用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或第三方信用評價制度的領域共有19個;聯合獎懲嵌入相關信息系統和工作流程,實現自動化發起-響應-反饋的領域共81個;按照《安徽省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制度清單(2019年版)》,我市共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法人企業1386個;本地守信激勵法人企業中A級納稅人共570個。
三是堅持信息共享,營造誠實守信的政務氛圍。截至2020年11月,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提供的企業信用記錄共88.92萬條,提供的自然人信用記錄共7776.78萬條。本年度辦件數量共61.93萬件,實施信用核查的辦件數量為11.1萬件,信用核查中發現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辦件總數37件。積極開展政務領域誠信宣傳,開展「誠信進機關」活動,市人社局幹部培訓中心、市工傷生育保險中心等單位榮獲「2020年淮南市誠信單位」稱號;開展「誠信進窗口」活動,淮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淮南市房地產測繪中心等單位榮獲淮南市第一批誠信單位稱號,在保險在行業,組織36家保險行業會員單位共同籤署信用承諾書,歸集1.8萬保險領域從業人員信用信息。
安徽法制報記者:
請介紹一下信用修復的具體方式和流程?
段倩倩:
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文件,要求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即失信市場主體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可通過作出信用承諾、完成信用整改、通過信用核查、接受專題培訓、提交信用報告、參加公益慈善活動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9〕527號),明確了信用修復具體方式和流程,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
失信行為按影響程度不同分為一般失信行為、嚴重失信行為和特定嚴重失信行為。一般失信行為的信息信用修復需在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滿三個月,申請人提供相關身份材料和已履行行政處罰材料,公開做出信用修復承諾,經審核後可撤下相關公示信息。嚴重失信行為的信息信用修復需在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滿六個月,除參照一般失信行為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要求外,還需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並向信用網站提交信用報告,經核實後可撤下相關公示信息。對於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質量等領域被處以責令停產停業,或吊銷許可證、吊銷執照的行政處罰信息;因逃稅騙稅、惡意欠薪、圍標串標等行為被處以責令停產停業,或吊銷許可證、吊銷執照的行政處罰信息;以及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不可修復的行政處罰信息,按照三年公示期予以公示。
在2020年6月,安徽省開展了一批信用修復專項行動,全市共開展專題培訓60餘場,發放宣傳手冊2萬份,此次專項行動,我市共涉及4805條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全部完成整改,退出信用中國、信用安徽信用信息公示,修復率達到100%。
主持人: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我市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不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希望各媒體集中版面和欄目,關注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宣傳,使誠實守信逐步成為全民的自覺行為規範,人人參與信用建設,知信、守信、用信,共同打造「信用淮南」城市新名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