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有人活在他人話語裡,有人活在自己心裡

2020-12-15 閣樓有隻貓

《人生海海》是著名小說家麥家歷經5年打磨出的新作品,麥家著有多部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特情文學之父」、「諜戰小說之父」。

他的的長篇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解密》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還在2014年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為「全球年度十佳小說」。

《人生海海》剛出版,就得到莫言、王家衛和高曉松等多位文化名人的強烈推薦,王家衛這麼說:「有人說,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經典文學的直線距離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這三步。麥家的了不起在於他走完了這三步,且步伐堅定,緩慢有力,留下的腳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而詭秘的地圖。

麥家和《人生海海》

這本書巧用孩童視角,結合孩童身邊人的講述,勾勒出了一個被眾人尊稱為「上校」,卻在背地裡被叫「太監」的怪人的一生。

上校,也就是太監,最令人好奇的,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監,因為他不娶老婆,也不找女人,只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更由傳言說他那地方受過傷。

大人們在背地裡叫他太監,小孩們偷偷觀察他如何小解,也有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會結成伴兒,配合著拍手聲,衝他嬉笑:「太監!太監!」多數情況上校都不理會。

只有父親和上校關係好,從不讓人稱上校為太監,但爺爺卻很討厭上校,不讓父親和他來往,說上校是「造了孽」的,要斷子絕孫,說怕影響到父親的運勢,每次上校來家裡,爺爺都要發脾氣。

但上校從不為自己辯解,只過著自己的悠閒小日子,養一黑一白兩隻貓,比養孩子還盡心;從不幹活,也常常有肉吃;有人出事就找他,救活了人也只要一碗肉絲麵作為報酬。

讀《人生海海》

與上校相反的是爺爺,爺爺被稱為村裡最有智慧,口才最好的人,但也最在意別人的眼光。

當父親被村裡人傳言和上校有不正當關係時,爺爺出賣好友、出賣上校也要拼命證明這不是事實,最終導致上校被抓,差點成為死囚,最後還成了瘋子。

爺爺只希望讓村裡人知道,上校小腹上的字不是「雞姦犯」,證明父親和上校沒有不正當關係,以免家裡人被看不起。

但這件事還是讓村裡人知道了,父親不理爺爺,全家人也因為爺爺的舉動被村子人辱罵、看不起,比被說是「雞姦犯」還難熬。

最後,爺爺因為這事上吊自盡,大孫子成了別人家的上門女婿,二孫子死了,三孫子,也就是「我」,不得不背井離鄉,在外漂泊。

以為打破了謠言,就能挽回尊嚴與顏面,卻不想將自己置入更深的深淵。

在心理學裡,自尊是對自己能力感和價值感的評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依賴型自尊,指依賴他人肯定和表揚的自尊。

第二階段是獨立型自尊,指不依靠他人看法,自我產生的自尊,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第三階段是無條件型自尊,指既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和自己比較,是一種自在的狀態。

我們大部分人的自尊屬於前兩類,並且,幾乎沒有人不具備依賴性自尊,我們都會在意他人的看法,這是人性使然。

在大學宿舍裡,有人早起學習,卻被舍友用吃檸檬的語氣說:「噢喲,這麼刻苦呀,小書呆子。」

一部分人為了不被認為是「書呆子」,漸漸被他們同化,開始了一起混吃混喝的時光,這就依賴型自尊;另一部分人明白自己內心所想所求,更在意是否完成了對自己的要求,依舊將主要精力置於自己想要做的事,這就是獨立型自尊。

我們應當重視他人的看法,但前提是,自己內心是否有標尺,用來衡量他們的建議是否符合自己內心的需要,有道理就吸收,沒道理就聽聽而已。

我們更需要堅持自我,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如果內心迷茫,就會活在他人的話語中,開心與否,也全依賴於他人的看法。

楊絳說:「我們曾花費七八十年的時間去期盼得到外界的認可,而到了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在自己的思維世界裡,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

我們要自己決定該與不該,快樂與否。

當不過於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時,我們才會活得更輕鬆自由。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我們可以向生活妥協,但是不要活沒了自己
    不知道對此李湘的態度如何,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和解,要知道: 「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別人眼睛的。」這句話是麥家的新書《人生海海》中講述的人生哲理,翻開這本書,我們就好像在人生海海中遊戈,讓我們深深思索,悟得許多人道理。
  • 《人生海海》麥家:認清生活真相,依然要活成自己的英雄
    「人生海海」是閩南方言裡一個詞,說的是人生起伏不定像大海,充滿了種種未知和兇險,但即便如此,人也要好好地活下去。接下來,我會從」英雄本在「、」三個兇險「兩大方面來和你聊聊,人生海海,我們要如何才能高質量地度過這一生?
  • 為什麼有些人越活越出色?秘密就藏在他們讀過的《人生海海》裡
    在仔細研究過這些人的行為習慣後,我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能平步青雲,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他們愛學習、愛讀書,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累積人生的智慧,到了人生的關鍵折點,他們總是能憑藉這些智慧化險為夷,甚至可以藉助別人的智慧來過自己的人生。而這些智慧,就藏在這本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生海海》中。
  • 《人生海海》:即使我們都要活在別人嘴裡,也要做最體面的那個
    《人生海海》是矛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沉澱8年後推出的最新創作。「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形容人生像大海一樣複雜多變,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關於這本書,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
  • 《人生海海》:即使活在別人嘴裡,也得是最體面的那句,一針見血
    ——麥家《人生海海》是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故事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人生海海》這9句話,刺耳但一針見血,讓人反思自己的人生●我像三月裡的桃樹,一夜之間變成一幅畫、一本詩,花枝招展,燦爛得連自己都認不得。●百草不如一木,百聞不如一見。
  • 《人生海海》: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態,寬容是本質
    有人講好一定有人講歹,若甭想那多,咱生活卡自在……」此歌重點突出人生沒什麼過不去的坎,不要活在他人評價,歡喜就好,開心就行。而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他認為:「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 《人生海海》:魔幻英雄上校,殺人如麻救人無數,晚年活在童真裡
    01、《人生海海》,是麥家把自己躲在了人物「上校」的背後。曹雪芹用血與淚寫就一部經典名著《紅樓夢》,作品的背後不僅有作家細心描繪,還有作者自己身上的影子。在《中國新聞周刊》的採訪中,他說:「父親走了,自己的心有一個角是破損的,寫《人生海海》有一個目的是想彌補這個角。
  • 《人生海海》麥家:生而為人,請你務必善良
    上校叱吒風雲時,她愛到塵土裡也愛進怨恨中;上校瘋癲痴傻時,她愛得高貴也愛得無私。她照顧發瘋的上校,使其鶴髮童顏,拋卻人間一切煩擾,畫畫養蠶,高壽晚年。她為了上校,榨乾了自己也救贖了自己,最終生不能同時死也要同穴。這是上校和林阿姨的生存哲學!人生海海,看這漫長的一生!
  • 讀完《人生海海》哭到不能自己:若生活充滿絕望,那就向死而生
    心中的人生海海早已萌生麥家在福建生活過,閩南語的歌著實好聽,其中有一首叫做《人生海海》,麥家對照著歌詞,越聽越喜歡,也許從那時候起,他就想過有一天把這幾個字用在自己的作品上。冥冥之中,這本《人生海海》早已在麥家心裡已久,而非沉澱三年,執筆五年。
  • 感悟人生:內心豐盈的人,活在自己心裡,而不是活在別人嘴裡!
    忘記紛繁的世界,做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在晴天出遊滄海,觀碧水之中自己的身影,將自己的一片真意,獻給眼前的寬闊蒼茫,將自己的真心,留給天邊的夕陽,和那燦爛的晚霞,讓自己的心沒有空餘,不容其變得貧瘠。在沉靜的時候感悟人生,做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活在自己心裡生活在城市裡的我們,其實最大的資產,是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 《人生海海》:不完美才是人生
    王家衛導演說過這麼一段話:「有人說,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經典文學的直線距離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這三步。麥家的了不起在於他走完了這三步,且步伐堅定,緩慢有力,留下的腳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詭秘的地圖。」寫出一個好看的故事不難,但寫出一個能真正走進人心裡的故事很難。
  • 讀完《人生海海》哭的不能自已: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故事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10句精闢名言,莫言稱讚,董卿落淚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它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在這部小說裡,有人看到了生活的殘酷,人性的冷峻;有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血濃於水的親情;也有人看到了朋友間的義氣,勝似手足之情。
  • 人生海海: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你是否活反了?
    「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這是《人生海海》裡的一句話,印象深刻。當看到此處,看到此句時,內心的一些小糾結和不開心也隨之飄散。心也變得敞亮了。似是醍醐灌頂,告訴我不要將一些事情反著來。要明白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重要的不是活給誰看,而是要自己怎麼活著舒服。前兩天閨蜜跟我說「她活得一點也不自我」。她說:我覺得自己挺好的,可是不經意間卻總是小心翼翼。
  • 《人生海海》:浮沉的是人心,只有撕破偽裝,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麥家的身邊總是環繞著歧視意味的眼光,沒有朋友,甚至是老師都會對他惡語相向,他曾經為了維護自己的父親而和別人大打出手,但是父親知道後卻給了他兩個耳光,那清脆的聲音,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
  • 《人生海海》,活著才是王道,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題記這句話在《人生海海》正文中被提到了2次,表面看來是一句很勵志的話,我卻覺得它是一句毒雞湯。整部小說讀完下來,串聯出的是一個個悲劇的人物,他們都是當時時代造就的悲劇演員,只不過演的角色不同罷了。有的人腦殘,有的身殘,有的人心殘智不殘...各種殘廢程度的不同,病因是他們主動或被動闖入了別人或自己編織的死胡同裡,迷失了了方向。
  • 《人生海海》:人生吶,你到底是個啥?是苦難,是救贖還是宿命
    回顧童年的過往,這位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耗時8年寫下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人生海海》。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渾身是迷的「上校」,村裡的人都喊他」太監「。」上校「在時代的變革中纏鬥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百態。生活是殘忍的,但是時間總是仁慈的。
  • 人生海海,甘需要攏了解,歡喜就好
    閩南歌曲《歡喜就好》裡唱著:「人生海海,甘需要攏了解」,它指的是,人生就像大海一樣,沒有明確的方向,浮浮沉沉。人生,有時平靜有時又波濤洶湧,有時糊塗有時又清醒得很,有人說好的就一定會有人說壞的,開了豪車怕被偷,住了大房子怕難打理,飯吃得太好了怕高血壓,愛人好看卻不一定能長久……對於「人生海海」這個詞,麥家有另一個解釋: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 活在自己的節奏裡,而不是別人的眼裡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看著身邊人結婚了,你按耐不住了,今年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發現自己朋友,事業順利,掙了很多錢,開始著急了,明明自己也很努力了。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結婚。
  • 封面夜讀|你的人生,別活在他人的言語裡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你的人生,別活在他人的言語裡》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則段子:為什麼「馬爸爸」坐飛機坐的都是經濟艙,因為他說,坐在經濟艙跟頭等艙的速度一樣快。但是,為什麼「王爸爸」坐飛機卻選擇頭等艙,因為他說,坐在頭等艙遇到的客戶,可以給他帶來三年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