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職業規劃也是一種預,畢竟人生能有幾次重來的機會呢?職業選擇也算是人生大事,這點我們差不多可以達成共識的,可問題還是來了,職業規劃的多長遠呢?未來五年十年還是半年一年呢?
」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這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不論做什麼,都應該有個長遠的規劃,這可能給了一部分人一個答案。
」天有不測風雲「告訴我們」計劃趕不上變化「,規劃那麼長遠有什麼用?
正說反說好像都行,這才是讓很多人苦惱的地方,其實這也是現代人的通病吧,沒有統一的價值觀,也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體系,遇到問題就很糾結。話說回來,現代人退化了嗎?怎麼遇事不決呢?
其實跟社會的發展速度有關啊,不要自責,就職業這塊來說,古人子承父業,幾代十幾代沒問題,現在子承父業?你父輩的職業到你這可能都不在了,還咋繼承!
所以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合適。過去以家庭,以族群為單位,現在以個人為單位,所以你的職業該怎麼規劃,長遠還是短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用去問別人。
給大家分享幾個方向。
1.底層需求和基礎技能的職業可以長遠規劃。
這個根據你從事或者想要從事的職業去區分,如果你從事的職業是解決人類底層需求的,比如吃飯問題,你是廚師,那你完全不用擔心說怕沒有這個職業了,因為吃飯的需求不會消失,職業就不會消失。
相反,你從事的不是底層需求的職業,比如KTV職員,去KTV唱歌這個需求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不知道會不會被新的需求代替,那這個職業肯定無法長期規劃了。
基礎技能類的職業可以長期規劃,比如銷售,設計,管理等,因為這些技能不論在什麼行業上都通用,東方不亮西方亮,那你就可以長期規劃,不論行業變化更替多快,你的規劃很難受影響。
相反,你的職業技能是搬運、引導、記錄之類的,那你很容易被代替,這樣的職業長期規劃是沒有意義的,那不如短期規劃,隨機應變。
當然以上說的長期規劃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也是需要隨時調整規劃的,但是大的方向和框架不會變動,你需要做的就是「遷移」,以前是銷售傳呼機,現在銷售手機,只需要做個遷移就可以。有人擔心設計的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但是只要設計的邏輯還需要,你就去為人工智慧提供設計的邏輯,只要做個遷移。
2.喜歡小有成就需短期規劃,喜歡大器晚成需長期規劃。
不考慮工作的屬性,只考慮個人的三觀,那常立志的人容易小有成就,因為總是不斷 緊跟趨勢,什麼火做什麼,不火了就撤,這樣的人應變能力很強,但是我們也知道抓趨勢總是趨勢出來以後才能抓住,那也就很難布大局。如果你喜歡不斷地實現小成就,那就短期規劃。
立長志的人需要深耕自己的事業,布大局,不緊跟所謂的趨勢和風口,等待屬於自己 的機會到來,這樣的人短時期很難有所成就,需要等,需要熬,但是一旦成功便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就是大器晚成!
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哪個結果更適合你,你就去選擇哪個!
3.喜歡穩定就長期規劃,喜歡挑戰就短期規劃。
看個人喜好,你喜歡穩定的生活,朝九晚五,可能你需要提前規劃,長期規劃一個職業,不斷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樣你的職業生涯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變得更有價值。
如果你喜歡挑戰,不喜歡一眼看到頭的生活,那就短期規劃,把眼前的一步走好,下一步怎麼走,根據心情,根據環境再去重新規劃,這樣的人生充滿不確定性,但是也很刺激。
最後給到的建議是以上的標準需要綜合考慮,不能極端,因為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讓生活更美好!
喜歡的朋友點讚收藏關注轉發,更多精彩文章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