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燕雲臺》終於大結局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看完是否跟歷史叔一樣,都是----
不過同樣歷史題材劇,《燕雲臺》卻是中國影視劇比較罕見的遼國和契丹族為歷史背景,不過歷史叔看了幾部,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今天歷史叔就蹭著這個話題,來講講《燕雲臺》中哪些情節與真實歷史並不符合。
第一,劇中的「韓德讓」與歷史中「韓德讓」並不相符
電視劇中個韓德讓是遼國漢族大臣,也是英勇聰明的攝政王,與蕭燕燕(也就是唐嫣飾演的女主角)自小青梅竹馬。
但歷史中的韓德讓只是年輕時期的普普通通的「官三代」,跟其它遼國貴族子弟並沒有什麼兩樣。
之所以遼景宗登基受到韓家的支持,並不是靠韓德讓的英勇,主要是得益於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的出力,與韓德讓沒什麼關係。
另外韓德讓與蕭燕燕沒有什麼戀情,但他在遼國大臣中輔政最久、集權最多、待遇最厚、影響最大的一人,他主張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漢族之間關係,以及積極維護遼宋盟約。
而由於為遼國立下戰功,蕭太后更是讓他成了遼國的「攝政王」,當然與戀情什么半毛錢關係。
第二,南軍北伐時間,蕭燕燕還只是個孩子
《燕雲臺》的劇情主線遼世宗遇害18年開始,也就是公元969年,之後發生了耶律李胡、耶律喜隱父子謀反,以及南軍北伐等事件。
不過這些事件在歷史上的確有發生,但時間卻對不上,耶律李胡父子謀反案發生在公元960年,而此時女主角蕭燕燕才7歲,而南軍北伐是在公元959年發生,根本對不上號。
第三,遼穆宗死後,並未發動叛亂
電視劇最大的情節,主要集中在遼穆宗死後,太平王不甘心耶律明扆(耶律賢)繼承王位,於是發動叛亂。
但事實上,遼穆宗死後,皇位交接還是比較平穩,因為由於當時遼太祖的所有兄弟都不在人世,太祖系三支家族的力量也在多次叛亂中基本上滋生。
由於遼穆宗沒有子嗣,最終就讓遼世宗的兒子耶律明扆繼承大統,當時絕大多數遼國貴族也支持和擁立。
第四,遼穆宗與太平王關係並不是很好
電視劇中遼穆宗與太平王自小就感情極好,但事實上,遼穆宗有四個兄弟,老大是遼穆宗,老二是耶律罨撒葛,老三耶律天德,老四耶律敵烈,老五耶律必攝。
但4個兄弟,只有最小的弟弟是遼穆宗唯一信得過的兄弟,由於遼穆宗喜怒無常,經常嗜酒妄殺,但對這個弟弟,遼穆宗還是格外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