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到底是要光鮮還是要歷經千帆的初心?

2020-08-20 十方玄

提到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可能大家一頭霧水,這是誰?但是提到《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會驚呼,原來是他。

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四年後又憑藉《霍亂時期的愛情》打破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再無作者可以寫出偉大作品」的定律,雖然《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延續上一部的魔幻主義,但是現實,依然會令人嘖舌、永遠令人津津樂道。

這本書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少男少女的愛情聖經,但是故事卻沒那麼圓滿和浪漫。

最起碼不像是中國愛情故事的極致浪漫。沒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雙雙化蝶,沒有紅拂夜奔的大膽熱烈,更沒有自掛東南枝的劉蘭芝那麼忠貞不渝。書裡面有的都是我們現在對愛情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暗戀、初戀、失戀、單戀、出軌、喪偶、露水姻緣...如果前幾個標籤還能算的上是美好的話,那和後面的詞連在一起,怕也是失望大於希望了。

和現在很多愛情小說裡面的套路一樣,窮小子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對富家女費爾米娜一見鍾情,茶飯不思,思慮再三以後決定開始給費爾米娜寫情書,費爾米娜在面對少年如此熾熱和真誠的感情,如此浪漫而又跳脫的語言時,淪陷了。

少年少女的戀愛像是一場煙花,只要點燃,就會拼勁全力的給冷清的夜色奉獻一場絢麗熱烈的表演。

但是這種熱烈,怎麼會隱藏,又怎麼可能會瞞過父母呢?隨後,費爾米娜的父親開始了「棒打鴛鴦」,強迫費爾米娜離開家鄉,斷絕和阿里薩見面的機會,即使如此,他們倆隨著信件的交換,愛情依舊升溫,眼看兩個人的愛情的星星之火馬上可以燎原了。

他們,見面了。

可能「見光死」這句話從古至今都通用,現在的網友見面基本上都會被彼此在社交網絡上吐槽,回頭趁著彼此不注意,立馬刪掉對方的聯繫方式。費爾米娜和阿里薩也一樣,阿里薩因為太期待這次見面導致自己精神狀態特別差,言談舉止和信裡面的那個阿里薩完全不同,費爾米娜一看,失望了,斷絕了和他所有的聯繫,因為過於傷心,甚至得了霍亂。這時候烏爾比諾出場了,不僅人長的帥,還救了她,這使的她重獲新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

於是,費爾米娜開始了成年人裡面隨處可見且一地雞毛的兩段愛情。

01.別人眼裡的「幸福婚姻」

費爾米娜不能不說,是幸運的,在她奄奄一息的時候,能遇到烏爾比諾,這個備受尊敬、儀表堂堂、知識淵博的「金龜婿」,並且根本不用和別人扯皮,沒有前女友,沒有未婚妻,順順利利的嫁了。

父親認可,朋友豔羨,甚至陌生人提起來,都是一片讚嘆。

年輕的費爾米娜也是幸福過的,兩個人也是過了一段琴瑟和鳴的日子。但是時間真的像是一把砂礫,再平滑的表面,也會被它磨損的坑坑窪窪破舊不堪。

生有一兒一女的費爾米娜,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有著令人頭痛的婆媳矛盾、有著不可調和的生活矛盾、甚至還要面對老公出軌的事實。

即使年輕時候是一對璧人,也改變不了現在一地雞毛的生活,這樣幸福嗎?中年人是不在乎的。

烏爾比諾醫生說:「愛情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固。」

如果這是正確答案的話,那他們完成的很好,好的就像現在很多的中年夫妻一樣。

愛情好像只是年輕人的專屬,它熾熱耀眼,它激烈澎湃,它蓬勃洶湧,不適合中年人。即使現在,很多中年人也是對愛情難以啟齒,覺得年紀大了,要臉!

中年夫妻,大多有著共同養育孩子的義務,有著贍養父母的責任,有著對外維持彼此面子的默認規則。愛情對他們而言雖然談不上是奢侈品,但是也稱不上是必需品了。有愛無愛,倒不如年終老闆多發點獎金實在。

就像是前兩年的「周一見」,文章和馬伊琍婚前婚後的恩愛不知道羨煞多少人,結果文章卻猝不及防的被曝出軌,這件事情人盡皆知且一周的熱度高居不下,馬伊琍第一時間維護了丈夫的形象,表示對他的原諒,也第一時間維護了一個中年女人的體面。雖然這一對兒近期離婚了,可是誰能說馬伊琍不是一個體面人呢?

費爾米娜也恪盡職守的遵循著中年人的法則,對外維持自己幸福美滿的形象,心安理得又矛盾的心中有愧的接受別人的稱讚,面對出軌偷吃的丈夫,面對每天疲憊無力的爭吵,選擇安穩但卻失去激情的她還能想的起來少年時期的那段「霍亂愛情」嗎?

接下來費爾米娜的選擇,告訴了我們答案。

02.歷盡千帆後的愛情選擇

烏爾比諾先生想去抓一隻鳥,沒站穩摔死了,阿里薩從他第622名情婦的床上爬起來就去費爾米娜家表示愛意。

費爾米娜,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對於循規蹈矩、安穩了幾乎一輩子的費爾米娜來說,這遲來的愛情,一點都不浪漫,倒像是一滴水濺進了油鍋,噼裡啪啦,整個鍋都炸了。

費爾米娜拒絕!也是害怕,因為阿里薩這些年的花名太響了。阿里薩開始重新對費爾米娜展示愛意,費爾米娜用惡毒的語言回他,但是即使如此,阿里薩沒有遲疑退縮,依然用自己已經成熟的愛包容了這個剛剛喪偶的初戀。

「肉體上不忠,心靈上卻死心塌地!」

如果這句話被奉為愛情準則的話,現在一切的渣男都可以被解釋。可無奈的是不管是愛情初體驗的少女,還是歷盡千帆的耄耋老人,都會心甘情願的鑽進這個謊言圈套。

阿里薩也靠著這句話的洗白,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自己靈魂的歸宿。

這樣曠世之戀,是愛嗎?是;是感動嗎?也是。

它好像就打破了我們固有的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觀念,似乎這樣的愛情也可以被理解,被接受,被祝福。甚至還有一種魔力,開始懷疑過分追求完美的愛情是不是一種錯誤,王寶釧寒窯苦等薛平貴18載到底值不值得?

對阿里薩而言,「我的心只屬於費爾米娜,身體的放縱只會讓我心靈保持高度的純潔。」;

對王寶釧而言,「心和身都只交付一人。」

到底哪一種才是愛情的真諦,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對於費爾米娜最終接受了阿里薩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解釋,那就是費爾米娜更相信他會浪子回頭,雖然年齡上已經超標,可是對愛情依然保持了少年的一腔熾熱。也正是如此,兩個人的互相影響,使得費爾米娜在白髮蒼蒼的時代,重溫了一次愛情的美妙。

像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一個選擇題「一直老實巴交的男人VS散盡無數女友的回頭浪子」你選哪一個?很多人都選後者,因為感覺經歷過才更能知道心裡的選擇,才能抵抗的了誘惑。

好在兩位歷盡千帆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面,互相陪伴一直不曾分離,這算是阿里薩唯一可以給這段愛情畫上完美句號能做的事情了。

在愛情裡是為了穩定和體面選擇那個裡面爬滿蝨子的華麗袍子,還是為了轟轟烈烈的激情選擇那件乾淨單薄的外套,這道題將永遠沒有正確答案。每一個選擇的後面都是一種生活,你所選的,就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霍亂時期愛情》當愛情患上了瘟疫
    《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它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的創作。《一本好書》中王洛勇的演繹讓觀眾動情落淚,今天要帶你走進的是電影版的《霍亂時期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
    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有人評論為愛情的百科全書,也有人評論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小說的大概內容就是男主在人群中看了女主一眼,便情定終身,一直等待女主等了50多年。沒看過小說的人,可能覺得這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如此偉大。然而,當得知男主在這50多年中有600多個情人,便認定這是三觀不正的渣男。到底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以下通過創作背景和西方的愛情觀念來分析。
  • 《霍亂時期的愛情》: 人,能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
    於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構思破土而出。感人之處,恰在於,路易莎最終大膽而衝動地答應了那位小夥的求婚。他要為這種尊嚴書碑,以小說的方式。若要我總結這部小說的故事,那麼,實際上就是上面那個故事.雖然書裡的人物另有名字,但主題都是不變的,還是讓相愛的人,找到尊嚴,拾回尊嚴。只不過馬爾克斯以他天才的敘述,將愛情寄託於五十年的時間長河中,讓它面臨戰爭、霍亂等考驗。這幾乎是人一生所能經歷的所有了。
  • 《霍亂時期的愛情》:從小說到電影
    《霍亂時期的愛情》創作的直接起源,是馬爾克斯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一對來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溫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載他們出遊的船夫用槳打死了,為的是搶走他們身上帶的錢。妄圖用一切他能到手的女性來代替費爾米娜·達薩的位置,真可謂用愛情的名義來褻瀆愛情。他在老態龍鍾之時依然熱烈追求費爾米娜·達薩並終於贏得她的愛情。應當說,既有出自衷心能真愛,也有出自補賞失敗的執著,只有在費爾米娜·達薩真誠待他,愛他的感召下,他的愛才日益純真起來,從而在垂暮之年品賞到了幸福愛情的甜蜜。
  • 《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究竟是什麼?
    說到描寫愛情的小說,真的是數不勝數,幾乎所有作家都窮盡畢生精力,試圖描寫愛情的方方面面,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個動人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是文學界有一部公認的作品,它寫盡了愛情的各種模樣,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這本書就是加拿大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病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這部《霍亂時期的愛情》,就像他那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百年孤獨》一樣非同凡響而在此期間,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生活在背道而馳的世界裡,但他不但沒有要忘記費爾明娜,反而在幾次見到費爾明娜後,他的愛意有增無減。阿里薩到叔叔的輪船公司上班,並憑著他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成為這家輪船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這使他得以在更多達官顯貴出現的地方有機會見到費爾明娜。
  • 愛與永恆——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 》是被譽為「繼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天才們之後, 繼巴布洛·聶魯達之後最偉大的天才」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這一光輝時期產生了具有國際水準的敘事文學, 質量極富的詩作和極高活力和社會影響的劇作。這一時期的拉美作家填補了前輩作家留下的空白, 並在當代文化舞臺上贏得了主角的地位。」
  • 《霍亂時期的愛情》:在生命的倒計時,愛情才得以真正綻放
    其中,《霍亂時期的愛情》被多次提及:因為題目與「霍亂」相關,同時,它還是在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完成的第一部小說,而馬爾克斯,在中國一直屬於知名度較高的幾位獲得諾獎的作者之一。《霍亂時期的愛情》 馬爾克斯著但實際上,本書其實與霍亂關係甚微,因為霍亂只作為意象而存在著
  • 《霍亂時期的愛情》:在氣味裡,瀰漫著不可捉摸的"愛情與死亡"
    當談到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感源自何處時,馬爾克斯說:&34;在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寫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來講述他心目中的愛情,馬爾克斯動情地將它稱之為&34;。這本書在探討人的生命中必不可缺的東西:愛情、死亡和永恆的孤獨。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51年談662場戀愛,原來這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你認為真的有七年之癢,時間是殺死感情的兇手嗎?你覺得愛情重要還是道德重要?在感情世界裡,總有很多說不清楚的為什麼。
  • ——讀《霍亂時期的愛情》《1984》有感
    後來我讀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看了《1984》,就很疑惑,很不解。什麼是真摯《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般的推介詞都會說「一位深情且長情,等待女主50年,最後跟她在一起了」。這麼看好像真的是一位長情的男人,可是這五十年呢,阿里薩長期情人,短期情人一個也沒少,人數更是高達200多個,這期間也是產生過與人結婚的衝動。
  •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有感(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在馬爾克斯憑藉 《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一部文學作品!一部專門描寫愛情的小說。 這本書的基調正如著作開篇談到的:「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我們總說愛情的滋味,但不知道是何滋味!看完這本書,我想愛情的滋味大概就是苦杏仁的味道!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成人的童話
    但霍亂時期的愛情,卻在人生盡頭之處更改了結果,讓已然不完滿的人生完滿了。男主因為一眼定情,然後用五十二年的時間執著地緊緊地追隨著自己的鮮花女神。女主和男主在情竇初開的年紀相遇,階級的差距讓兩個人連說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只有通過一封封情書表達愛意,文字是最容易給人幻想的東西,兩個人在長達兩年的書信來往之中,彼此在心中幻化了一個彼此,甚至私定了終身。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亂了我的神經
    記得是2017還是2018年,讀了《百年孤獨》,被小說裡的人名徹底搞炸,當時還寫了一片書評吐槽說這小說光是研究人名就花費了我一半精力,沒想到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再次讓我感受到讀小說時,外國人名帶來的痛苦爆炸感。更沒想到,一看作者,竟然是一個人,加西亞.馬爾克斯,絕了!難怪!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丨大半世紀盪氣迴腸的苦戀?其實只是各取所需
    然而這部《霍亂時期的愛情》顛覆了我的印象,絲毫找不到丁點「魔幻」色彩。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出生於哥倫比亞,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出版《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說這是他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紐約時報評價「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 愛情又不是路,能用長短來衡量麼?《霍亂時期的愛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書評 大多數的愛情故事總不能免俗地涉及主體雙方的家世、金錢及地位的權衡。我在想,如果男主角在剛開始就擁有與他晚年時擁有的金錢與地位來為他的愛情助力,他們兩人是否就可開花結果,最讓我懷疑的是如果當初他們真的成就了婚姻,這個男人的忠誠度可以讓人信服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 不怕時間的愛情,難得可貴
    喜歡這個東西太不堅定,所以在常人眼中喜歡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愛情也是那樣的不值一提。可有些喜歡,一直不變,無論歲月怎樣變遷,時光怎樣更替,這份喜歡一直屬於某一個人,這樣的愛情是偉大的,更是難得的。在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就有這樣一份偉大的愛情。
  • 霍亂的愛情,愛情的霍亂:相思於悽美的純真,相守於溫暖的承諾
    文|心靈餘白《霍亂的愛情》是我看過名著中最晚的一本,源於不喜歡小說的名字中「霍亂」一詞,因為新冠病毒席捲全球,讓人們第一次有談虎色變的感覺。不過閒來無事的我還是捧了起來,這是讓我心痛的一本書,有為愛情成全的開心,也有為這份53年遲來太久的愛而遺憾。
  • 一個男人和623個女人的故事,霍亂時期的愛情
    是的,這個是偉大的愛情故事,被世間稱之為愛情故事的經典。這本書就是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作者也是《百年孤獨》的作者。今天胡亂言語《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的相思就像染上了霍亂費洛倫蒂諾(男主)相思費爾米娜(女主)時他是怎麼樣呢?「他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還常常突然暈厥。」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三個男人的愛情歷程,折射出的生死觀
    「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是人們對加西亞·馬爾克斯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評價。在小說開頭,作者這樣寫道:「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