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亂了我的神經

2020-08-27 龜仙人板板

記得是2017還是2018年,讀了《百年孤獨》,被小說裡的人名徹底搞炸,當時還寫了一片書評吐槽說這小說光是研究人名就花費了我一半精力,沒想到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再次讓我感受到讀小說時,外國人名帶來的痛苦爆炸感。更沒想到,一看作者,竟然是一個人,加西亞.馬爾克斯,絕了!難怪!

全書28.4萬字,不算多,翻譯楊玲,其實這本書的故事一點都不複雜,簡簡單單順一下,順便感受下人名帶來的爆炸式閱讀障礙感。

來吧,感受疾風吧: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的棋友胡維納爾.烏爾比諾有一個名叫費爾明娜.達薩的妻子,費爾明娜.達薩有一個初戀並在精神上愛了她一輩子的對象菲洛倫蒂諾.阿里薩,菲洛倫蒂諾.阿里薩被初戀費爾明娜.達薩懵逼拋棄後,在一艘船上的黑暗船艙裡被一個叫羅薩爾芭的陌生女人奪走處男之身後,開啟了自己的約炮豔遇的瘋狂生涯,菲洛倫蒂諾.阿里薩先後跟拿撒勒、奧森西亞.桑坦德爾、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等寡婦、少女保持了多年秘密愛情關係,50年間搞了600多個女人,但是內心一直愛著初戀費爾明娜.達薩,雖然費爾明娜.達薩對這段婚姻並不滿意或者是有怨言,但終究兩人在她的婚裡沒有交集,但在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死了之後,菲洛倫蒂諾.阿里薩終於鼓起勇氣向費爾明娜.達薩發起了進攻,然後大家就可以想像兩個70多歲的老人愛愛的畫面,最後五十三年的愛情長跑有了一個宣言:一生一世。

全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時間跨度50多年:

1、菲洛倫蒂諾.阿里薩與費爾明娜.達薩的初戀時期。

2、費爾明娜.達薩與胡維納爾.烏爾比諾的婚姻,以及菲洛倫蒂諾.阿里薩的約炮時期;

3、菲洛倫蒂諾.阿里薩與費爾明娜.達薩的黃昏戀時期。

書裡算是為我們展現了人這種動物一輩子能遇到所有階段的愛情吧,從初戀的天真與羞澀,沒有門第沒有世俗,依靠才華依靠情書打動戀人,到始諳世事,明白地位財富名譽身份的意義,嫁對的人而不是愛的人,到平淡如水的婚姻與驚世駭俗約約約的秘密愛情,再到老年的戀情與靈魂伴侶的追尋,基本上講全了。書中有一個巨大的對比,就是恪守婚姻的守貞與不停約炮放蕩間的比照,書中確實極大的誇張化了,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會經歷過相關狀態吧,如何取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吧。

小說的推動力就是菲洛倫蒂諾.阿里薩對初戀的持久愛戀,但其實我有點不能理解,依照自我及身邊朋友的感情經歷來看,初戀作為情竇初開懵懵懂懂的感情,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記憶深刻,但並不會作為人生一輩子的感情寄託,並不影響很多人的生活腳步,該談新戀情、該結婚、該生子、甚至離婚等等,這種原動力在根本上還是有點不足啊。同時,菲洛倫蒂諾.阿里薩雖然精神上感情上保持了持續的愛或者忠貞,但是身體不停的搞這搞那,又能算是真的愛情嗎?

相關焦點

  • 《霍亂時期的愛情》:從小說到電影
    《霍亂時期的愛情》創作的直接起源,是馬爾克斯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一對來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溫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載他們出遊的船夫用槳打死了,為的是搶走他們身上帶的錢。妄圖用一切他能到手的女性來代替費爾米娜·達薩的位置,真可謂用愛情的名義來褻瀆愛情。他在老態龍鍾之時依然熱烈追求費爾米娜·達薩並終於贏得她的愛情。應當說,既有出自衷心能真愛,也有出自補賞失敗的執著,只有在費爾米娜·達薩真誠待他,愛他的感召下,他的愛才日益純真起來,從而在垂暮之年品賞到了幸福愛情的甜蜜。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病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這部《霍亂時期的愛情》,就像他那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百年孤獨》一樣非同凡響當天下午她讓女傭交給阿里薩一封信,上面寫著:「今天,見到您,我發現我們之間不過是一場幻覺。」並要求阿里薩歸還她之前贈送給他的所有東西。
  • 《霍亂時期的愛情》:在生命的倒計時,愛情才得以真正綻放
    其中,《霍亂時期的愛情》被多次提及:因為題目與「霍亂」相關,同時,它還是在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完成的第一部小說,而馬爾克斯,在中國一直屬於知名度較高的幾位獲得諾獎的作者之一。《霍亂時期的愛情》 馬爾克斯著但實際上,本書其實與霍亂關係甚微,因為霍亂只作為意象而存在著
  • 愛與永恆——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 》是被譽為「繼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天才們之後, 繼巴布洛·聶魯達之後最偉大的天才」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極為重要的作品,馬爾克斯曾在西班牙《國家報》1986年1月6日登載的訪問記中說道:「對我來說, 重要的不是這部小說本身, 而是……我每天幾小時關起門來思考有關愛情、老年與死亡的問題……其實這是互相依存、互相連結的三件事。」 該作品講述了在霍亂時期,一位男青年等待自己心愛的女子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故事,即使兩人逐漸老去,這場生命中的愛情卻是沒有極限的。
  • 《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究竟是什麼?
    說到描寫愛情的小說,真的是數不勝數,幾乎所有作家都窮盡畢生精力,試圖描寫愛情的方方面面,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個動人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是文學界有一部公認的作品,它寫盡了愛情的各種模樣,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這本書就是加拿大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有感(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在馬爾克斯憑藉 《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一部文學作品!一部專門描寫愛情的小說。 這本書的基調正如著作開篇談到的:「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我們總說愛情的滋味,但不知道是何滋味!看完這本書,我想愛情的滋味大概就是苦杏仁的味道!
  • 《霍亂時期愛情》當愛情患上了瘟疫
    《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它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的創作。《一本好書》中王洛勇的演繹讓觀眾動情落淚,今天要帶你走進的是電影版的《霍亂時期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
    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有人評論為愛情的百科全書,也有人評論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小說的大概內容就是男主在人群中看了女主一眼,便情定終身,一直等待女主等了50多年。沒看過小說的人,可能覺得這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如此偉大。然而,當得知男主在這50多年中有600多個情人,便認定這是三觀不正的渣男。到底是渣男的執念,還是高於現實的浪漫,以下通過創作背景和西方的愛情觀念來分析。
  • 《霍亂時期的愛情》: 人,能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
    於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構思破土而出。感人之處,恰在於,路易莎最終大膽而衝動地答應了那位小夥的求婚。若要我總結這部小說的故事,那麼,實際上就是上面那個故事.雖然書裡的人物另有名字,但主題都是不變的,還是讓相愛的人,找到尊嚴,拾回尊嚴。只不過馬爾克斯以他天才的敘述,將愛情寄託於五十年的時間長河中,讓它面臨戰爭、霍亂等考驗。這幾乎是人一生所能經歷的所有了。人所生存的環境的極致性,導致人與自然,甚至是人與本身的本能——愛情——之間的對立與矛盾。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成人的童話
    但霍亂時期的愛情,卻在人生盡頭之處更改了結果,讓已然不完滿的人生完滿了。男主因為一眼定情,然後用五十二年的時間執著地緊緊地追隨著自己的鮮花女神。女主和男主在情竇初開的年紀相遇,階級的差距讓兩個人連說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只有通過一封封情書表達愛意,文字是最容易給人幻想的東西,兩個人在長達兩年的書信來往之中,彼此在心中幻化了一個彼此,甚至私定了終身。
  • 《霍亂時期的愛情》:在氣味裡,瀰漫著不可捉摸的"愛情與死亡"
    當談到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感源自何處時,馬爾克斯說:&34;在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寫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來講述他心目中的愛情,馬爾克斯動情地將它稱之為&34;。這本書在探討人的生命中必不可缺的東西:愛情、死亡和永恆的孤獨。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51年談662場戀愛,原來這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你認為真的有七年之癢,時間是殺死感情的兇手嗎?你覺得愛情重要還是道德重要?在感情世界裡,總有很多說不清楚的為什麼。
  • 一個男人和623個女人的故事,霍亂時期的愛情
    我非魚,我不知魚之樂。子非我,子不知我所想。本文純屬個人隨筆,胡亂言語幾句,做消遣自樂而已。是的,這個是偉大的愛情故事,被世間稱之為愛情故事的經典。這本書就是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作者也是《百年孤獨》的作者。今天胡亂言語《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丨大半世紀盪氣迴腸的苦戀?其實只是各取所需
    然而這部《霍亂時期的愛情》顛覆了我的印象,絲毫找不到丁點「魔幻」色彩。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出生於哥倫比亞,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出版《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說這是他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紐約時報評價「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 愛情又不是路,能用長短來衡量麼?《霍亂時期的愛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書評 大多數的愛情故事總不能免俗地涉及主體雙方的家世、金錢及地位的權衡。我在想,如果男主角在剛開始就擁有與他晚年時擁有的金錢與地位來為他的愛情助力,他們兩人是否就可開花結果,最讓我懷疑的是如果當初他們真的成就了婚姻,這個男人的忠誠度可以讓人信服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找了一個又一個,那人就在對面
    《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找了一個又一個,那人就在對面 最後,當我們看完整部小說再回頭看這位好友的故事:一個亡命之徒,他秘密維繫了多年的愛情,隱瞞了四周所有的人,這一切和阿里薩是多麼地相似。這部愛情小說,終於以一種奇怪的方式,照應了開頭。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到底是要光鮮還是要歷經千帆的初心?
    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四年後又憑藉《霍亂時期的愛情》打破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再無作者可以寫出偉大作品」的定律,雖然《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延續上一部的魔幻主義,但是現實,依然會令人嘖舌、永遠令人津津樂道。
  • 霍亂的愛情,愛情的霍亂:相思於悽美的純真,相守於溫暖的承諾
    文|心靈餘白《霍亂的愛情》是我看過名著中最晚的一本,源於不喜歡小說的名字中「霍亂」一詞,因為新冠病毒席捲全球,讓人們第一次有談虎色變的感覺。不過閒來無事的我還是捧了起來,這是讓我心痛的一本書,有為愛情成全的開心,也有為這份53年遲來太久的愛而遺憾。
  • 《霍亂時期的愛情》| 不怕時間的愛情,難得可貴
    喜歡這個東西太不堅定,所以在常人眼中喜歡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愛情也是那樣的不值一提。可有些喜歡,一直不變,無論歲月怎樣變遷,時光怎樣更替,這份喜歡一直屬於某一個人,這樣的愛情是偉大的,更是難得的。在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就有這樣一份偉大的愛情。
  • ——讀《霍亂時期的愛情》《1984》有感
    我的認知中,心與行為的統一的感情才是真摯的,心或行為的背叛即是背叛。後來我讀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看了《1984》,就很疑惑,很不解。什麼是真摯《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般的推介詞都會說「一位深情且長情,等待女主50年,最後跟她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