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不帶孫子,我就不給你養老!半年後兒子打臉了

2020-08-30 蘇梓愛動漫

兒子說:不帶孫子,我就不給你養老!半年後兒子打臉了

現如今流行這樣的一句話「養兒毀老」,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很多年輕人結婚後不懂得孝道,並不能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我和丈夫退休後在鎮上開了一家早餐店,一個月的收入3000多塊錢,足夠我們夫妻過日子,這樣既不麻煩兒女,又充實了我們晚年的生活。


家中一兒一女,大閨女結婚遠嫁數十年,婚姻還算幸福,女婿是國家單位裡的職工,因為離得遠的緣故很少回家探親,每年也就春節回趟家,小兒子結婚後長期居住在城裡,房子首付是我們出的,房貸車貸得靠他們小兩口。

去年8月份兒媳婦二胎了,兒子一個電話打給我:

「媽,你把家裡那點活放下吧,賺不了幾個錢,到城裡來帶孫子,我們倆要上班!」

我和丈夫商量一番後決定拒絕兒子的要求,第一丈夫身體不好,有時候嚴重到了行動不便,每天在家都是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幹活,第二兒媳婦為人很刁蠻,萬一鬧得不開心,到時候夾在中間的還是兒子,我不願意受那個氣,所以我打算每個月出3000塊錢讓他們請個保姆,誰知道兒子怒了,直接大罵我:

「不帶孫子,我就不給你養老!以後死了都沒人給你收屍。」

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把家裡店子給關了,我們兩口子帶著行李去了兒子家,可去了不到五天時間我氣得回家了。那天我幫孫子換尿布,當時只有一點點小便,沒有大便,兒子看見後吼我:

「媽,你什麼意思?家裡的東西都是我辛苦掙來的,你用得著這麼浪費嗎?你哪裡看見髒了?」


這次是兒子冤枉了我,因為當媽媽的都知道小孩的東西必須要勤換,事後兒子也向我道歉了,為了這份親人情感我也就忍了,可就在當天的晚上,兒媳婦直接把開水潑到我的臉上,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我好心給孫子泡奶,擔心溫度太高了,我就用嘴唇稍稍試了試,我也沒有喝到嘴巴裡,兒媳婦見到這一幕把我大罵一通,我的脾氣也不算好,兩個人就爭論了幾句,她卻拿著杯子潑我。

這次之後,他們兩口子和我徹底鬧翻了,兒子說以後一分錢都不會花在我們身上,就當自己的爸媽死絕了。我和丈夫幾十年的婚姻情感,他都沒有說過這麼傷人的話,自己的兒子卻這般無情,毫無感情而言。

上個月老家的房子被徵用修路,大約可以賠40多萬,因為房子在丈夫的名下,也就說和兒子兒媳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兒子聽聞動遷的事,立馬給我打電話道歉:

「媽,你還在生我的氣啊?過幾天我們就接你來城裡享福,什麼事都不用你做,我們儘儘晚輩的孝心,你兒媳一直念叨你,說對不起爸媽。」


這次我可不會犯傻,這40萬我誰都不給,以後我和丈夫就指著這點錢,老了沒人管就去養老院,病了沒人管請個護工。孫子我不會帶,趁著還能動好好享受生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兒子結婚後賺的錢我一分不會要,我們兩口子的積蓄,他們也別想惦記。

雖然很無情,但也是迫於無奈,大家能夠理解我嗎?

相關焦點

  • 兒子接我進城養老,聽到兒媳婦和孫子說的話,我含淚說離開
    轉眼間,我都已經到了該養老的年齡了,前幾天我剛被兒子接到了城裡來,本來這次是打算就在城裡生活就不回去了,畢竟我這個歲數了,再一個人生活,兒子也不放心。老公去世後,就我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生活不容易,可是我也帶著兒子熬過來了。當時我就想著,我和老公這樣就是因為沒錢才會這樣的,所以我就告訴兒子,一定要好好的學習,這樣以後才能過上好日子。我一個人供兒子上學也不容易,可是不管怎麼樣,我就在心裡發誓,就算我砸鍋賣鐵的,也一定要把兒子供成人。
  • 兒子接我去城裡養老,晚上聽見孫子哭訴聲,第二天我默默離開
    一個人在老家還是有些孤單的,可兒子和兒媳婦在城裡壓力也大,我不好去打擾,他們也沒提及想要接我過去的意思,我就更不好開口了。一晃兒子結婚五年多了,老家的幾畝田地也被政府收了,補償了三十來萬。我正打算著自己留一些養老,然後把剩餘的給兒子兒媳婦他們,兒子突然給我來了電話,說是要接我到城裡去享福,說現在工作穩定了比以前掙得多了,現在有能力讓我到城裡享福了。
  • 故事:兒子結婚我花50萬,如今我想帶孫子,兒媳:我媽帶,你給錢就行
    兒子結婚我花50萬,如今我想帶孫子,兒媳:我媽帶,你給錢就行有人說兒子是建設銀行,從小到大父母要花不少錢,小時候供兒子念書,長大了還要籌錢給他買房,甚至買車。對於許多父母來說,兒子結婚可能會讓父母掏空家底,即便如此,許多父母咬緊牙關,無非是希望兒子生活過得輕鬆和幸福。
  • 兒子要打親爹,孫子說你打我爺爺我長大了也不孝順你
    兒子打老子這種事情在農村其實不常見,但也不能說是多稀奇的事情。前些日子回到農村老家休假,問起母親這半年多村上的「人事變動」,比如誰家娶媳婦了,誰家生娃,誰家老人離世等等。聊著聊著說到了鄰村一件「趣聞」,其實對我們這些旁觀者是「趣聞」,是「喜劇」,對當事人卻是實打實的家庭悲劇了。為了便於區分,文中老劉是爺爺,小劉是兒子,小小劉是孫子。
  • 父親想去兒子家養老,半夜聽去世7年的老伴說:別去,兒子在我這
    他每天坐在自家門口的石凳上朝遠處張望,那是兒子家的方向,父子倆人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面了,他十分思念兒子許強。兒子許強大學讀的是警校,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緝毒警察,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許老漢聽兒子說他現在已經成為了單位的領導。老人不知道兒子的官到底有多大,只感覺到他越來越忙了,忙到逢年過節才能見到一次。
  • 剛剛60歲就想跟兒子養老?這樣的老年生活好不了,也做不到
    他想:我閨女也嫁出去了,兒子也培養上了大學,兒子兒媳都有工作,收入穩定,房子車子也都有,房子的首付也是他拿的,買車子也給添了2萬塊,現在也該跟兒子享福了,兒子也該好好孝敬他這個有功之臣了。何況他已經60歲,按國家規定也到了退休年齡。趁現在身體好,能吃能喝能玩,每日陪著老伴帶著孫子,飯時再喝點兒子給買的小酒,就著老伴頓的紅燒肉,這才是天倫之樂呀!
  • 兒子接我養老,誤把孫子課本墊桌腳,兒媳埋怨不停,我暖心落淚
    但兒子很聽他爸爸的話,從初中到大學,真的就沒談過戀愛,那時每次兒子回來,我總會說道說道他,讓他趕緊帶個女友回來,還拿鎮上某某家的兒子跟兒子作比較,每當這時候,兒子就笑著對我說:「媽,你不怕我娶個媳婦回來後,就不照顧你了嗎」?兒子一說這話,孩子爸就在旁邊笑,我瞪他一眼:「你笑我幹什麼?兒子對他媳婦好是應該的,我不吃醋,反正以後我們兩個老了就作伴,也不孤獨」。
  • 偏愛兒子的吳老太,心疼兒子天下第一,到頭來女兒為她養老
    86歲的吳老太是遠近有名精明老人,生活了大半輩子閱人無數經歷豐富,左右街坊鄰居都稱她為老太師,吳老太上街不時有人打招呼嘮嗑,熟人熱絡沒有半天光景回不來。吳老太生了三男五女八個子女,偏疼寵愛兒子的吳老太忽略女兒,心頭肉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到頭來還是女兒為她養老盡孝。
  • 兒子接我去養老,無意聽見兒媳說的話,我留下了兩萬塊錢離去
    ,隨著年紀大了,也對著身邊的人離開的多了,有時就很害怕,擔心自己的也會因為年紀慢慢的變得不存在了,張大爺就是這樣,面對自己的妻子離去常常就說一句話,你怎麼不把我也帶走,也許在張大爺的心裡跟妻子的感情很深吧!
  • 小說:公公去世3個月,婆婆不帶孫子火速再婚,晚年找兒媳養老
    為了讓婆婆儘快走出公公去世的陰影,所以她就經常讓兒子去看望婆婆,並且有空的時候自己也經常過去和婆婆聊聊天。看到婆婆慢慢也不那麼難過了,她的心也漸漸放下了。因著秋天農活比較忙,夏青就下地幹活,就讓婆婆在家接送一下孩子,並且幫著做飯,這樣婆婆有事可做也不至於胡思亂想。
  • 財產給了女兒,養老卻找兒子,兒媳婦不幹了……
    我今年65歲,是一位退休老人,和老伴於多年前離婚後未再嫁。曾經有房住、有錢花,就是現在光退休金也還有4000多塊錢,現實中卻落得個無家可歸,說多了都是淚!事情回到十二年前……我養有一兒一女,在我和他爸離婚之前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兒子找了個有錢的兒媳婦,對方是城市獨生女,家裡經商,光我知道的房子都有五套,還不加其他產業。
  • 「兒媳,我來你家養老」「你不是不指望我嗎?找你小兒子去」
    我和老公當初是白手起家,結婚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所以前幾年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不過還好,我們倆互相扶持,我從娘家借了幾萬塊錢,做了一些小本買賣,好不容易才挨了過來。然而後來我準備生孩子,娘家母親剛好生病了,沒辦法伺候我坐月子,所以我只能找婆婆幫忙,可我好話說盡,婆婆就是不來,原因是要幫弟媳帶孩子。
  • 母親想進城養老,被兒媳拒絕後丟下張存摺,看到餘額,兒子驚呆了
    夕陽下一長一短的影子緊緊貼在路面上,不一會老人和小孫子就消失在了漫漫的人群中。老人叫劉娟,這次從農村老家過來是為了投奔兒子的,她打算留在城裡養老。當老人帶著孫子敲開兒子家門的時候兒媳鄒豔有些吃驚,但還是表現出來很開心的樣子。一個月前婆婆給她打電話說想進城住一段時間,鄒豔還以為婆婆就是隨口一說,沒有在意便答應了,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婆婆真過來了。
  • 小說:我去深圳照顧孫子,向兒媳要買菜錢,當晚兒子房間傳爭吵聲
    兒子要她去深圳換親家母的班,看孫子。兒子說,親家母頸椎不好,她得和親家母輪輪班。她趕忙答應了。她沒好意思問兒子,琳琳怎麼放心讓她帶孫子了?自從孫子生下來,一直是親家母帶,而她沒有帶孫子的資格。兒媳琳琳是下嫁到她家的。琳琳屬於城裡人,母親是兒科醫生,父親是公務員。她和孫濤是大學同學,大學時並沒有談戀愛。
  • 小說:公公去世3個月婆婆火速再婚,5年後要兒子養老被拒,她懵了
    公公去世3個月婆婆火速再婚,5年後要兒子養老被拒,她懵了李清是村裡出名的孝順兒媳婦,一家人父慈子孝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後來公公不幸患上癌症,家裡傾盡所有給他治病。但是病情嚴重,才半年的時間公公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家裡也因此把多年的積蓄都搭了進去,即便是這樣李清也沒有半點的埋怨。丈夫王輝老實木納,他慶幸有這樣一個好兒媳,所以越發的對李清好。
  • 幫兒子兒媳帶孩子上初中後,三叔三嬸回老家了
    我族裡的三嬸今年近八十了,現在和三叔在老家的舊房子養老。他們之前一直在縣城給小兒子帶孩子,孩子是留守兒童,因為小兒子夫妻長年在廣州開服裝檔口。剛嫁過來的兒媳婦說,媽,以後你就跟著我,有我一碗粥,我就給你半碗吃這話是三嬸重複複述的,為什麼會有這句話?
  • 故事:親生兒子不養老,推給養子,分家產時,老母親:你不配
    大兒子章大郎不願意奉養老母親了,嫌棄起劉氏來。他把章二郎叫到母親面前,理直氣壯地說:「你是養子,我的父母把你養大了不容易,現在該是你報恩的時候了,你獨自奉養老母親吧。」 章二郎還沒有開口,劉氏卻不高興了,說道:「你倆都是我養大的,分什麼親子養子?我現在老了,不能動了,你們兩個都得盡孝心,大家一視同仁,一個都不能少。再說了,我當初收養兒子,只是心存憐憫,可沒有想到日後依靠他養老送終。老大,你這樣講,太沒有良心了。」
  • 這房子是留給我孫子的,「行,以後讓你孫子給你養老好了」
    大兒子生了兩個女兒,二兒子和小兒子各生了一個兒子,都說閨女是娘的小棉襖,兩個孫女也不例外,兩個孫女從小就對奶奶感情很深,有事沒事會經常陪在奶奶身邊,陪奶奶逗樂,噓寒問暖,劉老太平時也很疼愛兩個孫女,逢人就誇兩個孫女貼心,知道心疼奶奶。
  • 兒子接我和妻子去養老,夜裡起床聽到兒子兒媳的爭吵,我帶妻子含淚回老家
    從那之後我和妻子再也不敢溺愛兒子了,雖然兒子很調皮,可是他的學習成績卻很好,在兒子考上大學的時候我和妻子也都雙雙的送了一口氣,兒子在大學裡花錢也總是大手大腳的,還好我和妻子都有工作,不然都不知道該怎麼維持兒子在大學裡的生活,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城裡工作,平時也很好回來看我們,就連打電話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主動給他打電話。
  • 老人去世留下十五萬,兒子兒媳半年沒輸對密碼,7歲孫子說出原因
    (本故事純屬虛構)老人去世留下十五萬,兒子兒媳半年沒輸對密碼,7歲孫子說出原因李大爺自從老伴走後就鬱鬱寡歡,只有當孫子來家裡小住的時候才會有發自內心的笑容。說起來李大爺也算是人人羨慕的老人家了,兒子出息,當年就是鎮子裡的狀元,這些年在大城市的大企業裡都當上領導了。李大爺兒媳也是又孝順又能掙錢,眼紅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只有李大爺自己知道,兒女不在身邊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