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抗疫記

2020-08-28 青蛙十四號


老爸拿弟弟的手機打來電話,要我給他買個屏幕大些的智慧型手機,順便多買些口罩,買好馬上從城市撒回農村。

我問幹嘛啊,以前幾次給你買手機都不要。老爸答,電視裡說有敵人來到武漢,來勢洶洶,已有好多人因為敵人而犧牲。現在你那裡還沒封城,快快撒回來吧。我需要手機了解敵人的情況,以便找到更好的辦法應對。

敵人來到武漢?還有人犧牲?我懵了下,立馬想到老爸口中的敵人應是指冠狀病毒。

一直以來,老爸都把損害到人民生命利益的物事稱作敵人。而這幾天,從各大新聞媒體的報導來看,那病毒確實像一場敵人式的襲擊啊。

老爸雖已八十有餘,但在我們家,仍最具權威性,是我們家王般的存在。我年齡雖也不小,但什麼事都不敢悖逆他。他叫我買手機,我一刻不敢耽擱,立馬收拾東西,買了手機與口罩,飛速撒回。

我一到家,老爸就把在我家玩耍的幾個小孩勸回,說這幾個月你們暫時都不要到我們家來玩。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來,要聽國家的,聽鍾南山醫生的,他們什麼時候說可以,你們才什麼時候可以來。當然,我家孫子,這些天我也不會讓他去你們家。

彼時那幾個小孩與我小侄子玩興正濃,被老爸連勸帶趕也捨不得走。弟媳說天也快晚了,就讓他們再玩會嘛。老爸毫無商量的餘地,大吼一聲,現在就給我走。

我笑說老爸你有點無情。老爸白我一眼,說我現在對他們有情,只怕下一刻「敵人」就要他們的命。

幾個小孩一走,老爸便將大門一關,如臨大敵似的。老爸說來來來,現在開個家庭會議。議題是怎樣應對「敵人」的挑戰,以及如何配合國家把「敵人」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走。

大家知道老爸說一不二,都紛紛圍著他坐過來,五歲的小侄子也不例外。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爸見大家都做好聽會準備,從懷裡拿出一個小本本,清清嗓子,有些官腔地說:「現在『敵人』入侵武漢,而且正已不可預測的速度四處傳染,給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抗敵。那我們怎麼抗呢?我們不是醫務工作者,我們只要做到不給國家添亂,就是在抗敵。現在我把從電視上看到的幾點抗敵指南給大家說一說。我有言在先,我說了後,大家一定要遵守。在抗敵結束時,我會總結咱家誰最按抗敵指南辦事,我獎誰;誰要是不遵守,我罰誰。指南如下:

一,無事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回家必先去小側屋洗澡,換衣換鞋。

二,不準去人多場所;不準去別家串門,不準帶他人來家裡。

三,注意家裡衛生無死角;注意保持家裡通風和保暖。

四,每天都要堅持體育鍛鍊。家裡有桌球桌,我建議每天打三小時。

五,每人每天測兩次體溫;誰稍有不舒服立即報告給我。

我從電視上記下的就這些。老四,你是讀書人,你看還有要補充的嗎?」

老爸看向我,那表情好像很希望我再擠出幾點來。我想想,沒有要補充的,便搖搖頭。

「那好」,老爸說,「接下來我給大家分配分配各自的抗『敵』任務:我專門負責去菜園摘菜,或出去買家裡用完而又必須用到的東西;老四負責組織打桌球和記時;老五和五嫂(我弟媳。我們這裡農村鄉下,一些老人把兒媳也叫嫂。)負責每天的飯菜和家裡衛生;小明(老五兒子)就負責好好吃飯。大家記住了嗎?記住了散會。」

我鬆了口氣,剛要打開電視看桌球賽,老爸又對我一聲令下,要我找幾張紙來,將他記下的抗『敵』指南,務必工工整整抄好,字寫大點。

我說您老在幹嘛呀,變相折磨我?老爸說:「我看寨子裡還沒貼任何抗『敵』指南,我想把它們貼出去,讓人們都知道。」

我說爸,人家也看電視,都知道的。

老爸說:「那不一定。很多人以為『敵人『不會來到我們這裡,不加重視,看電視根本不好好看這些消息,我貼出去讓他們看到加深印象。」

老五說:「您這樣做,人家會罵您神經錯亂的。」

老爸說:「罵就罵,反正多一人重視,就少一份危險,罵也值。」

我不想老爸出這個洋相,遲遲不去拿紙筆。老爸目光就宰我千遍。小侄子見氣氛不對,勸我別惹爺爺生氣,我無奈,只得乖乖就範。

我們寨子有四個小組,老爸要我寫九張。每組貼兩張。一張貼我們自個家裡。

我很久沒用毛筆寫字,寫完手都有些酸痛。老爸說現在你只管休息,由我和老五去貼。

老五臉皮薄,很不想去。可他目光如匕又如電,往老五身上一刺一電,老五哪還敢犟嘴,戴上口罩,自先翻來雙面膠,拿我那八張「墨寶」出了門。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貼完回來,天已晚。吃罷飯,老爸要我教他用手機。我正忙著刷頭條,沒好氣地搶白他:「以前幾次要教你,你不肯學,現在別找我!」

老爸有些無辜,低語道:「這不情況特殊嘛。」

見我還是不理他,又覺得自個有點理虧,轉頭向老五:「還得靠老五。老五書沒你讀得多,但聽話,孝順。來,老五,你教我。只要教怎麼存號碼,怎麼打、接電話和翻新聞就行。」

老五被一通糖衣炮彈轟炸,不教都不好意思了。

第二天,老爸戴好口罩早早出門。我問他去哪裡。他說去看昨天貼的「指南」有沒有被撕。同時還準備邀他幾個棋友組成巡邏隊,一來巡查看哪裡有聚眾活動,二來保護「指南」不被撕。我說您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好好在家裡烤火看電視不好?幹嘛要折騰自己?

他回嗆我:「你懂什麼?你什麼都不懂!唉!」

我不懂什麼呢?莫名其妙。

到飯點,老爸回來,我問他巡邏隊組織是否成功。老爸的另三個棋友最小的也七十五了,我心想人家絕對不會有他這股子瘋狂勁。哪料他說,哪有不成功的理,他們和我一樣恨敵人呢。我們四個決定一天兩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誰被我們抓到,我們就把誰報上政府去。

「您這樣會得罪人的。」老五不滿。

「得罪就得罪,誰叫他們犯罪在先。」老爸氣鼓鼓。

「就算有人犯罪也輪不到你們來執法吧,我親愛的老爸。」我真怕他給我們拉仇恨。

老爸振振有詞:「抓犯罪,人人有責!」

老爸和他的巡邏隊中午還真去了,還真就抓到十幾個牌鬼。老爸出頭,先是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散夥,別互相讓敵人上身。他們把老爸的話當耳邊風。老爸見溫柔軟語,擺事實講道理不起用,牛脾氣猛衝上來,一把就將牌桌掀了。牌鬼之一的五六手氣不好,已輸了十多張鈔票,一心想扳本,此時又好不容易抓了一手好牌,今見被個糟老頭子搞亂攤子,急火攻心,站起來像頭小蠻牛就撞向老爸。

八十一的老爸哪裡是小蠻牛的對手,被頂了個四腳朝天。停留牌桌的那家主人怕鬧出命案,趕緊拉住小蠻牛,說別和老人家一般見識。把牌桌解散,並答應老爸他們幾個在疫情結束前,不會再聚眾打牌。

老爸和他的巡邏隊不信,堅持要一天兩巡。往常停留牌桌的那家人,一連幾天都見老爸他們幾個偷偷來檢查,天寒地凍的,自覺慚愧。轉告我,要我勸住老爸,別再來巡視,他保證,到疫情結束前,堅決不碰牌。

老爸他們勝利了。如今村子裡再沒人聚眾打牌。別人不是怕他們,而是被他們感動。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去巡邏,老爸天天監視我們一家人運動情況。弟媳從沒摸過球拍,但對不起,沒摸過從現在開始摸,誰也不許偷懶。弟媳被逼得敢怒不敢言,也每天抓起球拍,別彆扭扭和我們乒桌球乓打起來。小侄子沒球桌高,沒關係,你負責撿球。撿球也是運動啊。

他當然也不放過自己。因為只有一張球桌,我們就輪著打,每人二十分鐘。每天雷打不動。他說別怪我逼你們鍛鍊,只有我們這個小家好了,才不會給祖國這個大家添亂。

這樣的老爸真讓人吃不消。我想返城遠離他的高壓政策。哼哼,沒門。他冷笑。他如匕如電的目光一刺一電,我就軟下去,萎下去。

老爸天天看新聞。天天愁眉不展,沉重嘆息。

「今天又確診了多少多少人,又有多少多少人治不好了。國家得花多少錢啊!遭罪啊!那些吃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但願老天一個都不放過他們。」

老爸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人更加瘦弱。小侄子往他懷裡鑽,說:「爺爺,爺爺,你飯都沒好好吃,覺也不好好睡,你想弄垮身體,讓病毒找上你,增加國家負擔啊。你教育別人一套一套的,就是不會教育自己。」

一語驚醒夢中人。老爸跳起來:「老五,給我盛飯來,我要吃得壯壯的。」


相關焦點

  • 《在一起》獲好評 抗疫故事足夠「真」
    長假中,與「國慶中秋同一天」一樣成為話題的還有抗疫劇《在一起》。目前,這部在多個衛視同時聯播的電視劇播出過半,豆瓣評分8.9分,我們又見證了一部好劇的誕生。時序邁入10月,有關疫情的緊張氛圍逐漸淡去。
  • 赤峰抗「疫」故事:借塊肉
    說遠了,妹子,大疫當前,共渡難關,你要缺肉,我這塊也借給你。不用,你弟有。暗香回樓關嚴門。
  • 鎖龍井:孫耀威實力出演民國時期人性與迷信造就的一場抗疫與打怪
    細細品味該片竟同時柔和了打怪獸、抗瘟疫、破迷信、生死戀等諸多元素,還真是不得不說編劇和導演真的是有心了。有意思的是影片雖然講述的是民國往事且帶有驚悚和恐怖等因素,然而一上來就是說出現瘟疫繼而是醫護人員如何抗疫
  • 《春節因「疫」而變》
    如果沒有國家的英明決斷和全力以赴,沒有無數一線抗疫人士的英勇無畏與無私奉獻,沒有廣大百姓的高度關注和緊密配合,這場勝利不知還要等到何時?還要付出多麼慘烈的代價?正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經歷過艱難困苦,才更能體會平淡的可貴。願我們每個人都牢記這段抗疫歷史,珍惜現在寧靜的生活。感謝國家,感謝時代![祈禱][祈禱]
  • 赤峰抗「疫」故事:公公婆婆
    下樓的三個人,前面的女子提醒著後面的老人,老爸老媽,瞅著點腳下。好好好,我倆瞅著呢。走出樓,秋分打開車門,老爸老媽上車。秋分公公攙著老伴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走了。走吧,我們坐穩當了。秋分時節,落葉繽紛,陽光照射進車窗,暖意留在每個人臉上。
  • 赤峰抗「疫」故事:報恩
    感謝黨,報黨恩,抗疫情,扔了窮帽子。鄭福祥拉過楊書記的手與左峰走出場院,走向歡樂縈繞的村子。
  • 赤峰抗「疫」故事:我回來了
    紅朵抱住她,咱倆一起抗疫情,丟掉所有的不快。飛歌聽了,依在紅朵懷裡哭個一塌糊塗。趙宇知道飛歌的感情事,他囑咐紅朵照顧好她,拯救一個人,是多麼開心的事!飛歌深知他夫妻倆的良苦用心,她對趙宇說,等你回來時,就是我重生時。就在剛才,趙宇的「我回來了」飛歌眼前展開一個新的彼岸,她尋回了快樂的自己,一切從頭開始。
  • 老爸生日快樂
    今天老爸生日,祝老爸生日快樂,身體健康。上個月老爸不小心摔倒,從十多米倒下來,住了半個月多醫院,當時請了十天假回去,在醫院看到老爸全身都是傷,非常嚴重,好在熬過去,現在在家休養。住院時,老爸有次打電話叫我買蛋糕,當時懵了,蛋糕,什麼情況?後來問了老媽說記錯了,下個月才是。我才想起,是老爸生日。
  • 老爸的大度
    中午,剛到單位就接到老爸的電話,他讓我下班回家拿幅字。提起這事兒,前兩個月就給老爸打過了招呼。我要裝修書房,讓他給我寫一幅字裱好等我來取。當時老爸滿口答應,我也就沒再催了。可是,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見老爸給我的字,實在忍不住就回家看看咋回事。結果呢?你猜,送人了!原來老爸按照我提供的兩首詩已經將字寫好裱好。
  • 老爸的心意
    回娘家,想跟老爸商量一下,確定一下時間和地點,幾次歸家,都不見他的面。很奇怪,退休的老爸有那麼忙嗎?問老媽,說是回村裡去了。老家所在的那個小山村,距離縣城大約三十裡的路程,雖說不是太遠,可道路崎嶇不平,彎彎繞繞的,老爸一個人騎著摩託車,來來回回,真是不能讓人放心。況且,老家已經沒有什麼親人了,他回去能有什麼事情?
  • 我的「開心果老爸」
    我的「開心果老爸」作者:王澤菡提起老爸,總是忍不住嘴角上揚,滿心燦爛。我們全家人正在興致勃勃地看電視,忽然媽媽說:「老王,上水果!」老爸立馬起身,雙手握拳,笑眯眯地說:「是,女王陛下!只見他轉身向廚房走去,不一會兒,一盤五顏六色的水果端上來了。
  • 說說我老爸
    天天都會上頭條轉轉,讀到了很多溫暖和親情,今天我也想借頭條說說我的老爸。 奶奶一共生了七個孩子,在那個東奔西跑、缺醫少藥的年代,夭折的只剩下大姑二姑還有我老爸。老爸從小體質偏弱,一輩子沒長到過60公斤。爺爺屬於高小畢業,在農村算得上是文化人,所以對老爸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學文化。
  • 小時候「偷」玉米進了自家地,老爸鞋底子招呼了我,現在屁股還疼
    有一年夏天,俺老爸在磚廠做燒窯師傅,老爸不僅磚燒得好,還能順便燒出好吃的玉米棒子、土豆。為了能第一時間吃上香噴噴的玉米棒子,我整天圍著老爸轉,就差讓老爸直接把我系褲腰上拴著了。在窯上轉悠,剛開始還挺興奮,屁顛屁顛的跟著老爸混吃混喝,順便噹噹小學徒看看磚是怎麼燒出來的。
  • 我那醜老爸
    小時候,老爸對我很寵愛。有什麼好吃的,好玩兒的都給了我,哥哥、姐姐很忌妒。雖老爸形象不怎麼樣,我仍十分喜愛他。"老爸二話沒說,就去了;若是家裡房間哪裡地髒了,有垃圾了。只聽老媽又在喊:"死老頭,趕緊掃幾下地!"若是我們的髒衣服換下來,多了沒洗。老媽又扯起嗓子喊:"死老頭,去洗下娃娃的衣服!"⋯⋯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地裡有活兒,家裡有事兒,凡老爸在家,媽媽就在叫老爸去幹。老爸呢,真就一聲不響地去幹了。
  • 走在生死邊緣的老爸
    記得有一次廠裡按規定給廠裡的工人加工資,老爸的下屬有一個犯了錯工作沒做好按規定老爸給他扣了五十塊錢工資也沒加,可就是這五十塊錢讓老爸差點把命都丟了。有一天老爸去車間檢查工作當時我也在場扣工資的那個下屬拿個半節啤酒瓶不聲不響走到老爸身邊一下把酒瓶捅進老爸的身上當時老爸一下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當時我們都嚇壞了,幸虧送醫院快,後來醫生說酒瓶離心臟只有一釐米遠如果再近一點就沒命了,差點讓我失去了父親。
  • 微小說:老爸的策略
    老爸早就想給自己買了一套高檔西裝了。平時老媽的"緊縮銀根"政策抓得緊,老爸只好收起自己的虛榮心。不幾天要去參加一個筆會,老爸終於痛下決心,買了一套好的點的西服。  回到家,老媽盯著老爸的西服看了好一會兒,才問:"多少錢啊?"  "八百八。"爸早有準備,氣定神閒,從容不迫,報出了一個低的價錢。  "八百八?"老媽一臉的懷疑。
  • 我心中的鋼鐵俠——無所不能的老爸
    那時原本在廣州工作的老爸,已經做上了主管的位置,得到老闆重重的賞識。可就在這時候噩耗來了,家中的爺爺經醫院診斷為胃潰瘍,急需做手術,家中的叔叔還小,所以這個重任還得老爸來扛。於是老爸立馬趕回老家,找到他的一個在醫院做主刀醫生的高中同學,向他尋求幫助。而後情況也是在老爸的預料之中,手術過程比較順利,同時老爸的積蓄也花得一乾二淨了。
  • 患癌老爸最後的日子
    我想利用頭條記載患肺癌老爸最後的日子,以期留下一些什麼印記,在我和我的親人世界裡。 昨天,剛做完肺拴塞手術出院三天的老爸,又和憔悴的老媽打車去了中心醫院。上個月還騎電瓶車穿梭在城市街頭的他,這時候不得不打車。我知道後,連忙把電瓶車充好電,也趕到了住院窗口,他們剛交完一萬塊錢,老媽對我說老爸哭了,心疼錢都流進了醫院,可實在疼痛難忍,就又得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