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懲罰鳳仙郡大旱三年,只因打翻貢品,強搶的民女就不管了?

2020-11-03 電影醬

86年的《西遊記》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話本化,街頭藝術化,曲藝化」的改編,包括鳳仙郡求雨和寇員外延壽的改編,都是既接地氣有意思,又有人情世態的劇情,看懂了的人會體會裡面的悽涼和黑暗以及深深的無力感。

鳳仙郡三年不下雨,到底什麼惹怒神明?

鳳仙郡郡候的兒子強搶民女,被鳳仙郡候教育一番後,仍拒不放女子自由,鳳仙郡的老婆對兒子百般放縱,無理取鬧。正趕上向玉帝拜祭,一怒之下,鳳仙郡郡候推翻了貢品,貢品被狗吃了。

玉帝按時去巡查,剛巧碰到這苦命鳳仙郡的郡侯推倒貢品,口出穢言。玉帝可不管你是什麼原因,作為一個祭天的代表,你對我不敬,這樣子就要受到懲罰,於是鳳仙郡三年不下雨,莊稼顆粒無收,餓殍遍野。

郡候作為一個地方的主導,在做錯事時打翻玉帝的祭品,事後在地方大旱三年,卻百般隱瞞過錯,期間思維卻絲毫沒有在打翻玉帝祭品上靠近。

如果底下的百姓也關注這件事,早就向郡侯提出問題點,那麼虔誠悔過,玉帝也許早就寬恕鳳仙郡,可見百姓根本不關心什麼祭天不祭天的,無怪乎被牽連受罪。

但是侮辱神的人真的受過天罰嗎?並沒有,鳳仙郡候並不缺吃食,甚至在孫悟空一行人來的時候,拿出很多美食,餓死的都是縣裡的平民。

自古以來黎民百姓最愛三種人,明君,清官,俠客,但唯獨不想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此所謂神,近乎魔鬼,此所謂祭,近於行賄。

看來,就連神仙也是這樣,如果一方父母官犯錯,懲罰的都是當地的黎民百姓。

古代天災比人禍更要恐怖,人無法揣測「神」的意思,抵抗災難的能力有限,很多自然現象都無法解釋,只能靠祭祀來為神效力表忠心。

古代官員最怕遇到天災之年,身為清官,不忍百姓受災,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無能為力。身為貪官,無法從百姓身上獲得更多的油水。

孫悟空調查得知前因後果,跟鳳仙郡侯講明事情原委,然後郡侯禮拜皈依,請本處僧道來做法事,引罪自責,全民拜神,玉帝下旨下大雨,歡歡樂樂,雷雨閃電走的時候還亮相給百姓拜見。

故事就愉快的結局了。

但是,事情的起因不是郡候公子強搶民女嗎?結局處,有誰又想到了被強搶的民女和他丈夫呢?玉帝的貢品被狗吃了就要餓死一堆人。一個女人被搶走,被限制人身自由,卻無可奈何,連正義化身的悟空都不認為應該替她討回公道。

所有人都認為不下雨是為了懲罰強搶民女,最後發現其實只是因為打翻貢品,這才是真的諷刺吧。喜歡請關注電影醬,每天帶你深扒影視劇中最有趣的點。

相關焦點

  • 佛祖和玉帝這種大神,有多小心眼兒?看唐僧和沙僧的下場就知道
    沙僧在流沙河受觀音菩薩點化,隨唐僧西天取經,大家都知道他之前在天上做官的捲簾大將,但是他是怎麼被貶凡間,之後又受到了什麼懲罰呢?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琉璃盞是什麼東西呢?簡單說就是一個玻璃杯,當然,在古代玻璃是比較少見的,所以是相對貴重的杯子,但也只是個杯子而已。
  • 西遊縮文整合版第二十二期:剃頭降豹救鳳仙
    這一日,師徒來到連年乾旱的鳳仙郡,在街頭見到「重金求雨」的榜文。悟空得意洋洋,當眾誇下海口。郡侯聞報,親自把師徒接進府中款待。悟空當眾喚來東海龍王敖廣,卻被告知有玉旨才敢下雨。他發放了龍王,一個筋鬥雲來到西天門外,被護國天王告知「鳳仙郡郡侯冒犯天地,不該下雨」。不知所以的悟空,闖殿又被四大天師告知「那郡不該下雨」。自以為是的悟空繼續闖殿,見到玉帝,結果被面沉似水的玉帝告知:「那郡侯曾推倒齋供餵狗,還滿嘴髒話,要等披香殿內的「三事」了斷,才可下雨。」
  • 10.為何玉帝要支持佛派發展?玉帝蟠桃計劃失敗的原因?
    而獅子精說的是「不曾具柬來請」,需要請柬請的只可能是文殊菩薩,那為何玉帝沒有請文殊菩薩呢?第二,天庭再次被鬧,玉帝依然無力還手。玉帝的實力被兩位天尊架空了,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偷偷實施了蟠桃計劃,那為何還會被打到南天門,無力還手?玉帝蟠桃計劃的局做的非常巧妙,孫悟空背鍋俠完成的也很完美。那麼玉帝費了這麼多心思,蟠桃計劃的效果如何呢?
  • 沙僧的命運沉浮:堂堂捲簾大將的命竟然抵不過玉帝的一個杯子
    我們都知道,沙僧在被貶流沙河之前曾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將。後來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翻了玻璃盞,玉帝大怒要把他給斬了,幸虧有赤腳大仙出面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在《西遊記》第八回裡,沙僧衝撞了觀音菩薩,後面跟菩薩道歉,告道:「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
  • 看他想搶的東西有多重要?
    請看——水深火熱的鳳仙郡,「一連三載遇幹荒,草子不生絕五穀。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急需一場大雨的滋潤。駕至鳳仙郡,那郡主「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餵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才有這鳳仙郡的旱災。而孫悟空「聞言,大驚失色,再不敢啟奏,走出殿,滿面含羞。」孫悟空為什麼會大驚失色?因為,鳳仙郡主牽扯到了頂頂重要的齋天素供。世人皆有個錯覺,神仙們頓頓蟠桃、人參果、仙丹為食。豈不知,這些東西珍貴異常,怎能當飯吃?就算位高權重的神仙,也只是偶爾開開葷,打打牙祭。
  • 烏雞國國王什麼來歷,竟值得老君挪用貢品去救他?
    如果是普通的丹藥我們也就不會多加過問,但是,老君動的偏偏是上交玉帝的貢品,究竟是哪位國王值得他下此功夫呢?為何說老君送出的丹藥是貢品呢?因為老君在蟠桃會上和玉帝說過——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
  • 89年前,這裡曾出現嚴重旱災,人們抬著「玉帝像」祈雨
    幾百年來每遇大旱就祈雨,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就成了習俗。祈雨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決不是一村一戶所能辦得到的。祈雨儀式非常複雜,一應供品必須俱全,要整豬整羊,雞、大魚、各類菜餚、饅頭、香萡祇錁等一樣不能少。還得找個有文化的人寫一篇陳詞懇切的祈雨檄文,說明這一帶久旱無雨禾苗乾枯,眼見大難臨頭,黎民百姓懇請玉皇大帝降旨龍王老爺司雨,救救這方百姓等。
  • 故事:有一年天大旱,「會天道」組織10來個青年求雨,頓時電閃雷鳴
    相傳,很早以前,龍山(山東日照莒縣)曾經三年滴雨未下但九仙女來龍山挖泉子的事被龍王告到了玉帝那裡。玉帝權衡利弊,心想:龍山三年不下雨,是你龍王治水不利,你還要惡人先告狀。九女雖然冒犯天規,但也是為救龍山凡間之生靈所為。玉帝對九女冒犯天規一事也就不再深究。而玉帝當時就給龍王下了一道指令:「今後龍山如有缺少雨水現象,當得到龍山人祈求雨水的信號時,必須立即降雨,不得有誤,更不得弄虛作假公報私仇。
  • 玉帝為何要讓一隻猴子看管「蟠桃園」然而背後卻是玉帝的高明之處
    有人說是玉帝昏du庸無能,不會zhi用人。這是說不通的,不要說玉帝,就是任何一個凡人、兒童都知道猴是偷桃的,玉帝會不知道嗎?但是, 在天庭註冊了的神仙們平時都要給玉帝拍馬屁, 聽調遣, 玉帝則定期給他們吃果果, 延壽命, 一直就是這樣的, 玉帝又怎麼好意思單方面毀約呢?既然沒有什么正當理由, 那就來個意外事故! 所以啊, 人家是故意讓孫悟空去偷的, 人家怕他偷不完, 還幫著他偷!
  • 《知否》原著:明蘭發嫁鳳仙姑娘,只肯陪嫁二十兩銀子
    劇中的鳳仙姑娘,是顧廷燁姑母送來給侄兒做妾的,顧廷燁留在她房中一夜,本意是想讓明蘭醋一醋,沒想到明蘭和小桃吃飽喝足,熄燈睡覺,完全沒當回事。明蘭夫婦一沒讓鳳仙拿笤帚灑掃,二沒拿這姑娘消遣,只供著吃喝衣裳,就這麼閒置著。
  • 看看玉帝的師傅是誰
    西遊世界是一個強者如雲的地方,孫悟空雖然能夠大鬧天宮,但是法力強於他的神仙並不在少數。他們大多都隱居深山,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就是隱居深山的神仙代表,他在靈臺方寸山中潛心修行一心求道。孫悟空在自己的猴子猴孫的指引下拜入了菩提祖師門下,枯坐七年三年學藝,出山之後法力高強成為了齊天大聖美猴王。
  • 故事:凡間大旱三年,天神變驢贖罪
    沒等他開口,龍王就搶先說:「稟告玉帝,人間已旱得不像樣啦!為何不讓我降雨呢?」玉皇大帝一聽,大發脾氣:「不對呀,我早就給你送御旨了,難道是飛毛腿沒送到?」龍王擺擺頭說:「我從未收到你的聖旨呀!」「飛毛腿!」玉皇大帝喝道。
  • 西遊官場:終極大佬玉帝的權力遊戲
    西遊世界裡,不管是下雨颳風都是有神靈操控,而這些神靈沒有玉帝的旨意是不能私自行動的,觸犯天條的涇河龍王就是典型例子。也就說,猴子出海學藝的時候,風平浪靜,這是玉帝默許的。王靈官不管不行,別人可以甩鍋,但他今天是值班人員,對凌霄殿的安全負直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