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中的鳳仙姑娘,是顧廷燁姑母送來給侄兒做妾的,顧廷燁留在她房中一夜,本意是想讓明蘭醋一醋,沒想到明蘭和小桃吃飽喝足,熄燈睡覺,完全沒當回事。
而原著中,這位鳳仙姑娘進門比明蘭還早,是甘老將軍送來的,當時原話「此乃罪臣之女,尚有幾分顏色,性情也算乖巧,可供都督灑掃消遣」。
顧甘兩家彼此忌憚,這麼個燙手山芋送過來,大約也沒安什麼好心。
明蘭夫婦一沒讓鳳仙拿笤帚灑掃,二沒拿這姑娘消遣,只供著吃喝衣裳,就這麼閒置著。
鳳仙心裡原本想著若能叫顧廷燁喜愛,先當個通房,待生下一兒半女,總能慢慢抬舉起來。
想法歸想法,按常嬤嬤的說法,她還算是個知羞恥的。
閒置了四五年,這一回顧廷燁臨出門前,叫明蘭可以著手處理掉鳳仙了,明蘭猜度著大約甘老將軍好日子不長了。
對於怎麼「處理」鳳仙,明蘭給了三條路讓她選:
一、若還有可靠親戚,放她去投奔,將來走遠些,嫁個莊戶人家也好,全當發嫁了個丫頭。
二、如今漕幫的車三娘就在侯府,請她幫忙,要麼尋個老實的低門小戶嫁了,要麼給富戶為妾。
三、若不願離了侯府,就到莊子上配個老實的奴才。
明蘭本以為鳳仙這種風吹就倒的弱美人,面對人生抉擇題,總要糾結三兩月,哪知人家遇上終身大事,一點都不優柔寡斷了。不過兩日,她就請翠微向明蘭轉達,說願意給富戶為妾。不過請無論如何找個好人家,要家底殷實些,主母厚道些,男人年輕些——太老了她怕生不出孩子。
明蘭求助車三娘。
車三娘見多識廣,提議為免將來又繞上侯府,索性尋個安穩的土財主,選個山高路遠的,耳根清淨。
車三娘是江湖女子,人面廣,很快打聽到某偏遠鎮上一富戶,家有百頃良田,因妻室年長夫婿五六歲,已是知天命年紀,就想納一房姿色好的女子來服侍丈夫。鳳仙這樣的罪臣之女最好,比良家貴妾好拿捏,又比煙花女子規矩。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靈魂的侯爺夫人,對於婚姻大事,明蘭還是決定尊重一下當事人的意見。
鳳仙先是羞羞答答問:還有更好的麼?
又紅著臉問:那位相公生得如何?
然後關心:那個,夫人打算許奴家多少嫁妝呀?
最後自說自話:路遠迢迢的,旁的家什不方便運送,帶銀子即可。
明蘭感覺很崩潰,用心險惡的對頭送來的女人,好吃好喝供著,給她找婆家,末了,還要陪上一份嫁妝!
作為一名現代法院書記員,明蘭不允許自己墮落成為聖母,因此只願出二十兩銀子作陪嫁。不承想臨出門前,彪悍的綠枝從鳳仙行李的衣裳堆中,搜出一對小巧的汝窯官藏青花玉鳳轉心瓶,另有一個垂玉璫粉紫釉描金暖手爐。
阿彌陀佛!
也虧得鳳仙遇到的是厚道民主且具有現代人權意識的明蘭&姚依依,如果是跋扈的王若弗,怕不狠抽她一頓?如果是狠毒的康姨母,只怕立刻賣了她去窯子,多少得幾兩銀子,還能費錢費事給她找婆家?
身為罪臣之女,其實屬於天降災禍,《知否》中最有名的罪臣之女,當屬曹錦繡,其次是丟了性命的可兒。
鳳仙嫁了富戶為妾,若能生下一兒半女,再學會香姨娘一半的安分守拙,下半生求個安穩日子,也許求得到。
怕就怕心太高,愛作妖,若是混得比曹錦繡還差,那便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