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知否》:華蘭惡婆婆的腌臢伎倆,何止是月子仇

2020-09-15 知了教

原著《知否》:華蘭惡婆婆的腌臢伎倆,何止是月子仇,簡直是欺人太甚。

華蘭的惡婆婆——伯爵府的當家主母,袁家宗室長媳,竟然惦記著兒媳華蘭的嫁妝,還一直苛待華蘭,尤其是當華蘭懷孕時,下作手段更是了得。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華蘭作為盛家嫡長女,又是盛紘與王大娘子正蜜裡調油時出生的,集萬千寵愛;華蘭也是品貌過人,端莊持重,溫柔賢淑,才能高嫁忠勤伯爵府,但遇到個刻薄偏心的婆婆,婚後的生活可謂是艱難至極,十年間受盡委屈,不過終守得雲開見月明,後半生與袁文紹和和美美。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華蘭惡婆婆對待華蘭的腌臢伎倆。一心偏向大兒子與兒媳,不僅惦記著華蘭的嫁妝,還一直苛待華蘭。

打華蘭嫁妝的主意。身為婆母,還是忠勤伯爵府的當家主母、袁家的宗室長媳,竟然惦記著兒媳婦華蘭的嫁妝(嫁妝是女子的私產)。刻意讓華蘭管家,府內開支含糊,袁夫人還總是偷偷地拿著袁家的錢財去補貼娘家,還放印子錢,明裡暗裡地讓華蘭折進去不少嫁妝。

女兒袁文英出嫁姑母家,為給女兒籌備嫁妝,袁夫人竟然惦記上華蘭陪嫁來的郊外田莊,那可是盛老太太送給華蘭的陪嫁,華蘭怎麼肯,巧使手段,把事情捅到袁老伯爺那裡,最後讓袁夫人好大的沒臉。其實華蘭對這位小姑子袁文英視如親妹,對她極好的,作為嫂子自是會為她添置一份體面的嫁妝,只是婆婆袁夫人欺人太甚了。

變著花樣刁難孕中的華蘭。華蘭每次懷孕,她的惡婆婆便要找各種由頭作怪,給華蘭使絆子。給袁文紹塞人,第一次懷孕,那是新婚後第一次有孕,惡婆婆便不住地往袁文紹屋裡塞人,通房妾室十來個,華蘭但有不悅,她婆婆一個善妒的名頭便扣了上來,初嫁袁家,剛為人婦,華蘭有苦難言。憂思過度,便落胎了,這次滑胎引得袁文紹大大的不滿,也讓忠勤伯爵府的名聲不大好聽了些。

讓華蘭站規矩,第二次,那是懷著莊姐時,忌憚著袁伯爺與小兒子,她婆婆又換招了,改讓華蘭站規矩,高門貴族,規矩多,風裡雨裡烈日下,一站就是小半天,還時常言語擠兌,華蘭稍微怠慢,她便一頂「不孝婆母」的大帽子扣過來。雖然順利產下莊姐,但華蘭著實遭了不少罪,傷了身子,多年未曾有孕,這才有盛老太太請來賀老太太為華蘭醫治調理身子。

讓華蘭管家,第三次懷著實哥時,再次變法兒了,強迫華蘭管家。一是給華蘭找事添堵,故意不讓她安心養胎;二是為著大兒媳籌謀,「管家三年,貓狗都嫌」,再加之府內開支含糊,費力不討好的事丟給華蘭,還讓華蘭拿了嫁妝填了又填才平帳。

搶走孫子,故意讓華蘭心神難安。第四次懷孕時,又雙叒叕的起么蛾子了,抱走實哥來養,這可是華蘭夫妻的嫡子,他倆怎麼肯,誰知一位伯爵府的當家主母,竟然私下買通道士,胡謅說實哥的八字旺她,還哭哭鬧鬧,以「孝順」名義要挾,華蘭夫妻只能讓她抱走實哥。這一手段果然毒辣,孕中的華蘭十分地思念兒子,擔憂憋悶,再有後來實哥燙傷,莊姐救弟的事,華蘭此次懷孕生產受盡了苦楚。

這在小說中有明確描寫:

那是在生產後,王大娘子、如蘭和明蘭去袁家做洗三時,有細緻描述。明蘭等人待見到了華蘭,大吃一驚,華蘭斜躺在床榻上,頭上裹著一條春暖花開的織錦帕子,雖是著意整理過的,雖然乾淨整潔,卻依舊掩飾不住面色蠟黃,憔悴病瘦,說話有氣無力,對比海氏的白胖圓潤,華蘭簡直不像是生了孩子,倒像是生了一場大病;而那個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是病懨懨的,連啼哭聲都不大聞得,給他脫換衣裳洗三時,只是小病貓般地嗚咽了幾聲便不大動彈了。

王氏當時就撲了上去,一口一個「兒呀、兒呀」的叫起來。華蘭只有氣無力地說是懷相不大好,在座眾人皆是一臉懷疑,轉頭去看袁夫人和大兒媳婆媳倆,只見袁大奶奶有些侷促,低頭與一旁的張姨媽說話,袁夫人卻是神色自若,見別人目漏疑色,居然還輕描淡寫到「我早和兒媳婦說過,這胎懷相不好,得多當心著些,她偏偏……」說著說著竟數落起華蘭自己的不是來,真是個歹毒的惡婆婆。

攤上這麼一位婆婆,真是華蘭的大災難,不過好在華蘭不是吃素的,袁文紹也不是一味愚孝的,而娘家盛家更不是好惹的,十年憋屈生活,終究是苦盡甘來,後與丈夫甜甜蜜蜜過,多子多孫,平安富足的過一生。

後續更新,如若喜歡,請點個讚,加關注,助力小編漲粉哦!

相關焦點

  • 明蘭妙計,姑母助陣,華蘭惡婆婆的苦日子才剛開始了
    明蘭暗地裡出妙計,惡婆婆袁夫人多了個受寵的妾室妹妹,袁姐夫從此多了個聽話的庶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華蘭的惡婆婆袁夫人一心偏向大兒子與兒媳,不僅惦記著華蘭的嫁妝,還一直苛待華蘭,尤其是當華蘭懷孕時,下作手段更是了得。
  • 《知否》原著:華蘭被婆婆算計嫁妝,丈夫終於認清母親的面目
    在《知否》原著中,盛華蘭,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入袁府。是當時所有女子姻緣的「典範」,生於深閨,配婿高門,本來希望能一輩子平安喜樂,偏偏,豪門的媳婦不好當,且不說袁文紹性情如何,他那個母親,就不是位省油的燈。
  • 《知否》原著「10年終在婆家熬出頭的華蘭」:過日子是需要腦子的
    《知否》原著裡,華蘭高嫁忠勤伯府,婆婆刻薄,丈夫愚孝,她的婚後生活並不順遂。不過還好,因有盛老太太時時點撥,加上她自身又是極有能耐之人,華蘭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華蘭嫁得雖是嫡子,但是家中排行老二。嫡長子娶的是婆婆的外甥女,所以婆婆與大兒媳格外親密,而對外來的華蘭卻是處處排擠、算計。婚後,華蘭過得並不幸福。有尖酸刻薄的婆婆,還有點火煽風的妯娌,更有為父母之命是從的老公,華蘭在婆家舉步維艱、異常艱難。
  • 《知否》原著:華蘭婆婆最終被丈夫、兒子厭棄,險些被休出家門
    導語:華蘭婆婆,可謂是《知否》裡一朵奇葩,她性格強勢,多次打壓華蘭,不是因為別的原因,而是因為華蘭是袁紹文的媳婦,很難想像,一個母親偏心到只喜歡大兒子,不惜踩著其他兒子的脊梁骨的地步,因為不寵愛袁紹文,連帶著華蘭和華蘭生下的一眾子女,也不受待見,何其可悲!
  • 《知否》原著「見不得兒媳婦好」的袁夫人:婆婆這四種惡,容不得
    袁文紹的母親,盛華蘭那個尖酸刻薄的婆婆。在《知否》原著裡,有一個被餘閣老殺伐果斷休了的兒媳婦餘方氏,還有一個就是婆婆臨死前寫下休書要休了的兒媳婦,袁夫人。因為人性裡的惡。有一種婆婆就是這樣,她過得不好,她過了苦日子,那麼她的兒媳婦就一定不能有好日子,否則她的心理就不平衡。盛華蘭如此受折磨,袁夫人是絲毫不心疼的。不僅不心疼,還恨不能對盛華蘭更差一點。
  • 《知否》原著有一種婆婆叫「華蘭婆婆」尖酸刻薄又自私
    原著中華蘭婆婆想要華蘭的陪嫁莊子給自己的女兒袁文纓當嫁妝,袁文紹沒辦法去找父親告狀。袁老爺子鐵青著一張臉,指著自己站在下首的袁夫人抖個不停:「你你,你,虧你想的出?!居然想著拿兒媳婦的嫁妝去貼補纓兒!你昏了頭了!」袁夫人看了眼一旁的袁文紹,臉皮扯不下來,倔聲道:「她嫁進來便是我家的人了!什麼嫁妝不嫁妝的,什麼都姓了袁了!
  • 《知否》華蘭:嫁妝豐厚,卻被婆婆算計到虧空,結局解氣
    華蘭的婆婆本就刁鑽刻薄,溫順賢良的華蘭自然成了砧板上肉,任人宰割。明明嫡長子媳婦是婆婆娘家的外甥女,天天什麼都不做,好吃好喝地養起來,偏偏讓嫡次子媳婦管家,典型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果不其然,婆婆把持著田產鋪面等重要財產來源,把一個空殼子伯爵府交給華蘭。偌大的伯爵府到處都是花銷,進帳少出帳多,華蘭只好拿出自己的嫁妝貼補全家。
  • 《知否》原著,華蘭的逆襲離不開這三個背後的功臣
    在《知否》原著中,長女華蘭自從遠嫁京城後,多年未曾見過娘家親人,直到六年以後,父親盛紘升官遷到京城,才得以見面。到底是老太太見多識廣,處事老練,談話過後,華蘭精神舒展了許多,把祖母的告誡告訴了母親王氏。老太太仔細給華蘭分析了管家對自己的不利,首先大媳婦是婆婆的外甥女,婆婆十分偏心大兒媳婦,捨不得外甥女持家操勞,而且忠勤伯府以後是歸大兒子的,管家這個事做的再好,也是替他人做嫁衣賞,自己還費力不討好的,還貼補不少銀子。操心勞力的,婆婆也不認可自己。
  • 《知否》原著:人到中年學會撒嬌的華蘭告訴你,經營婚姻有多重要
    因此解除戒嚴之後,再度有孕的華蘭,由丈夫袁文紹護送著來澄園探望六妹妹。乍見明蘭一副枯黃瘦弱的模樣,華蘭就紅了眼眶,扶著門框哀聲道:「你個不省心的小冤家,怎麼這模樣了,若叫老太太瞧見,還不定多心疼呢!」明蘭晃了晃,險些歪倒在炕上。這等嬌嗔啼哭的做派,華蘭便是十幾歲時也不曾有過,一時適應不良。
  • 《知否》華蘭:嫁了一個愚孝的老公,她靠「忍」戰勝了惡婆婆
    袁文紹死心塌地的做愚孝之子,便只有華蘭吃虧受委屈了。吃力不討好不說,都七八個月的身子時候還被婆婆立規矩,平日裡各種偏心和欺負她那就不在話下了,言語擠兌也是家常便飯。也難怪華蘭會嘆,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華蘭與婆婆鬥的很是辛苦,一是以她的性格做不出出格的事,二是,一個愚孝的老公,意味著從一開始,他便不是站在你的戰壕裡的,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很辛苦。也因此,華蘭吃苦累累,貼嫁妝管著勞什子的家。但她有幾個決定性動作,一步一步緩和了她的境地。
  • 《知否》原著:華蘭給公公納了一位良妾,婆婆險些被休再沒臉折騰
    就這麼一位天之嬌女,偏偏高嫁給了袁府,儘管也是盛紘精心挑選,看中了袁姑爺的人品才做出決定,說這一家人懂得上進,雖然是伯爵之家,但是有風骨,老爺子也是個好講話的,卻沒有想到,後院裡藏了這麼一位「惡婆婆」,當華蘭嫁進去之後才發現,這位婆婆是個偏心的,對華蘭和華蘭的丈夫很差勁。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明蘭的陪嫁到底有多少?
    《知否》開場是袁盛兩家文定之喜。外屋賓客如雲,席面好不熱鬧,內宅盛家祖母與華蘭談心。 祖母說到:你的性格最是和順,又堅韌有盤算,我是放心的,但嫁妝壓箱底,還是越多越好。 劇版裡只有兩個盒子,一盒各色首飾、一盒田莊鋪子的契約,要說這也不少,但原著還是說得更為詳盡。 作為盛家的嫡長女,華蘭出嫁時,風光無限,這讓當時得寵的林小娘分外眼紅:華姐兒足有一百二十八擔嫁妝,還有田地莊子和許多陪房人口,真好氣派啊!
  • 知否原著:盛華蘭、明蘭和如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貼身丫鬟為小妾
    今天小編和大家繼續分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盛家的女兒們,除了墨蘭,盛家的其他女兒們——華蘭、明蘭和如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貼身大丫鬟成為自己丈夫的通房小妾,儘管經常看古代小說和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陪嫁丫鬟,大多數會成為男主人的小妾。《紅樓夢》裡大家熟知的王熙鳳的陪嫁丫鬟平兒,就是王熙鳳丈夫賈璉的通房丫頭。
  • 《知否》原著朱氏:兒女死,丈夫喪,家有惡婆婆,到底多可悲
    《知否》原著裡,她的丈夫顧廷煒死了,她的一雙兒女也因為小秦氏被餘方氏害死了。可惜,一個惡婆婆毀了朱氏憧憬的這一切。她所有的抗爭,所有的籌謀,她兒子的婚事,她和盛明蘭的和解,都因為一個惡婆婆徹底化為了烏有。
  • 《知否》原著「忍王」華蘭:天之嬌女,高開低走的她竟靠三忍逆襲
    《知否》電視劇盛家三姐妹明蘭,如蘭,墨蘭的戲份比較多,但是華蘭的戲份卻極少。而原著反而對明蘭,如蘭,華蘭的刻畫相對較多,墨蘭的刻畫較少,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原著中華蘭這個人物。明蘭小時候對華蘭的認知是這樣的:「她是真正的天之驕女,容貌,家世,魄力無一不有。」
  • 盤點《知否知否》婆媳關係,教你三十六計如何跟婆婆相處
    知否知否中講述了很多段婆媳關係,比如說長柏妻子海氏和婆婆王氏,比如說華蘭與她侯爵府婆母,再比如說明蘭堂姐淑蘭與孫秀才的母親。不同的婆婆,應對方式不一樣,如何好好與婆婆相處,我們也能從知否中收益頗多。夫妻兩本來關係不錯,但是在婆婆眼裡,偏心長子,且又覺得華蘭屬於高嫁,屢屢被婆婆刁難,可恨的是丈夫又愚孝,導致華蘭在忠勤伯府的日子非常難過。 袁氏將家中大小事物都扔給華蘭,經常刻意刁難不說,讓華蘭勞心勞力還倒貼自己的嫁妝。更過分的是,嫌棄華蘭第一胎生的是女兒,往自己兒子房裡塞小妾。在兒子面前做樣子,黑一套白一套,導致「愚孝」的袁文紹跟華蘭夫妻不和。
  • 《知否》原著:要不是長柏支招和維護,海氏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華蘭
    《知否》原著中,由於長柏的婚事是越過了王氏,由盛老夫人和盛紘拍板決定的。他主動為妻子支招,幫助海氏躲過了婆婆的立規矩和塞通房的兩大刁難。那海氏再厲害,也只能是個成為第二個華蘭,隱忍蟄伏。畢竟,華蘭嫁的是次子,之後還可以分家單過。但長柏是嫡長子,是永遠不會和父母分家過的。
  • 《知否》原著:康姨父才是康姨媽「惡」的根源丨別把不幸甩鍋父母
    《知否》原著中除了林小娘,另一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人,恐怕就是康姨媽了。不管是看原著還是電視劇的時候,一看到康姨媽出場,就知道準沒好事。怨毒,自私,無情,陰險,世界上所有消極的詞彙用來形容她都不為過。為這件事,王舅母在丈夫面前哭訴過好幾次,但幸好丈夫和婆婆都是明事理的,並沒有理會康姨媽別有用心的建議。康姨媽並沒有因此收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康姨媽出嫁的時候,她非要把王舅母的母親給王舅母求的送子觀音,當做陪嫁帶走,否則就不嫁。最後,她還是得逞了。
  • 《知否》:華蘭高嫁袁府,我看到豪門嫡女最狼狽的一面
    原著中,華蘭悽然一笑,說道:「回回都這樣,次次都如此,好好一個家非要鬧騰;我真想問問母親,我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好,她定要尋我的不是?若母親真容不下我,早早寫封休書與我,我自會下堂求去。何必叫我這麼零碎受罪!」
  • 知否原著:如蘭嫁給愛情,明蘭嫁給合適,墨蘭嫁給豪門,華蘭呢?
    導語:《知否》這一書,看似是宅鬥宮鬥,其實裡面暗含的人生智慧,非常深厚,簡直是現代女性婚戀指南。盛家「4朵蘭」的婚戀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給了我們極大的警惕,如蘭嫁給了愛情,明蘭嫁給了合適,墨蘭嫁給了豪門,華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