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舉人拋棄家中鬼妻,將其指給胞弟為妻,多年後充軍塞外

2020-11-10 賽半仙

明朝成化年間,碧悠村有一對兄弟,兩人皆以讀書為業,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哥哥名叫劉三,弟弟名叫劉四。

劉三已經參加過兩次鄉試,兩次皆名落孫山,劉三性子急第二次失利之後,便一蹶不振,終日以飲酒度日,劉四百般勸誡希望劉三可以重振旗鼓,劉三雖然沒在飲酒,可也一直無法靜下心讀書。

同村有一個叫阿碧的女子,膚白貌美,非常漂亮。

阿碧的父親曾受過劉氏兄弟父親的恩惠,之後兩家人便時常走動,越走越近。

兩老在世時還替子女說了一門親事,劉三比阿碧大兩歲,阿碧比劉四大兩歲,至於將阿碧許配給誰,阿碧的父親並未言明,在他看來劉三年齡合適但性子太急,常動不動就發脾氣。

劉四性格很好,為人沉穩,但是年齡卻比阿碧小,在村裡女比男大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再加上阿碧從小常跟劉三在一起玩耍,所以就連劉氏兄弟和阿碧也認為,阿碧以後會和劉三成親,成為劉四的嫂子。



如今劉三和阿碧都到了適婚的年紀,阿碧看到劉三整日愁眉不展,便主動提出先成親衝衝喜,說不定下次就可以高中。

成親之後,也方便自己能更好地照顧兄弟二人。

劉四也覺得這樣很好,可以讓劉三迅速走出失敗的陰影。可是劉三卻不同意,他揚言自己不需要衝喜,也不需要其他人好心,自己如果考不中舉人有何面目成親。

阿碧聽到劉三的話很是失落,為了能讓劉氏兄弟好好讀書,阿碧只能每天做好飯送到劉家,再趕回地裡幹活,幹完活再去劉家收拾碗筷,準備下一頓飯。

兩家雖然住在同一個村子,一個住在村頭一個住在村尾,在路上就需要花掉大把的時間。

劉四看阿碧如此辛苦,希望劉三可以先跟阿碧成親,這樣阿碧也不用這麼辛苦,劉三卻說:「操持家務乃是婦人分內之事,有何辛苦可言?」

在阿碧的照料下, 兄弟二人準備充分,再次踏上科考之路,阿碧將兄弟二人送到村口,希望他們能一起高中,劉三頭也不回地走了,劉四則多次回頭向阿碧鞠躬致謝。

在劉四看來,自己能專心讀書阿碧功不可沒,如果自己可以高中,與阿碧的幫助不可分割。



劉氏兄弟走了,阿碧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再無需一個人照顧三個人的起居飲食,突然閒下來後阿碧便覺身體不適,在床上躺了幾天,結果不到一個月便病死了。

阿碧想到自己死後劉氏兄弟便無人照料,她想方設法躲過鬼差鎖魂,強留人間,終日不可見陽光,只能在夜裡出來依靠月光度日。

讓她高興的是,劉氏兄弟在這次科考中,一同考中了舉人,回村之後劉三便準備履行自己的諾言,迎娶阿碧為妻。

可是,自從回村後劉三覺得阿碧行為古怪,白天從不出門,再也不給自己送飯,要吃飯還得自己走上好久去阿碧家裡吃。

村裡的閒言碎語,加上阿碧的變化,讓劉三產生了懷疑,他主動挑明詢問阿碧到底是人是鬼。

阿碧並不打算欺騙劉三,說出了實話,從那以後劉三再也不見阿碧,阿碧夜裡來尋劉三,他也推脫不見,每次都是劉四出來應付,劉四和劉三不同,他從不嫌棄阿碧,相反還以恩人視之。

劉四也常勸說劉三,既然雙方有婚約在身,阿碧還為他做出了如此大的犧牲,就算她是鬼,劉三也應該履行承諾娶阿碧為妻。



劉三冷笑道:「如今我已有功名在身,將會入仕成為朝廷命官,娶一女鬼為妻,成何體統。而且我與她從未有過婚約,父親當年隨手一指,也並未言明將他許於何人!」

劉三的話不無道理,但卻很無情,而這一切恰巧被門外的阿碧聽見,阿碧開始後悔當初逃脫鬼差鎖魂的決定。

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劉三的認可,將來如果去到陰司等待她的就是陰司的酷刑,否則就只能成為遊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既然劉三不願意娶自己,不如早去陰司領罰。

劉四聽到阿碧的哭聲追了出來,看到阿碧正往自家家中飄去,劉四體弱氣短,拼盡全力在阿碧打算離開之前攔住了她。

劉四勸阿碧留下來,可阿碧想不到一個繼續逗留的理由,還是決定早早去陰司領罰,也好早日投胎。

劉四盯著阿碧看了許久,說道:「劉三的話沒有錯,當年二老並沒有言明將你許配給誰,不知你可願嫁於我為妻?」

「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但你不可為了我,耽誤了你自己,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待劉三如夫,不可委屈了你。」

「我是真心的,並不是可憐你,沒有你的付出就沒有我的今日,就算將來我位及人臣也不會違背今日之約。」

阿碧看著劉四真摯的眼神答應了劉四的請求,當夜二人便成了親,有了夫妻之實,成親之後,兩人過得很幸福,劉四從不嫌棄阿碧的身份,還將家裡的窗戶釘死,害怕陽光照射進來,傷到阿碧。



幾年後,劉三和劉四都考中了進士,從那一天開始兩人的軌跡發生了變化,劉三傍上朝中權貴平步青雲,劉四則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又過了十年,劉三早已妻妾成群,劉四卻只有阿碧一個妻子。

此時劉三權勢滔天,幹了很多壞事,劉三多次拉攏劉四,想要「拉」他一把,都被劉四婉言拒絕,還勸他早日回頭。

劉四開始收集劉三的罪狀,最終以五大罪將他下獄,劉四的大義滅親讓皇帝非常感動,也因此讓他年紀輕輕便進入內閣。



到了嘉靖年間,劉四已經七十多歲了,在劉四臥病在床彌留之際,嘉靖皇帝親自來探望劉四,嘉靖心中一直有一個謎團解不開,問劉四當年為何要揭發他的哥哥劉三,如果跟著劉三,入閣也是遲早的事而且容易很多。

嘉靖帝挑這個時間問就是為了聽劉四一句真話,這個時候任誰也不會再費心機去說假話。

劉四笑著說:「為了讓他活著!」

嘉靖帝一直沒有明白劉四話中的意思,直到他彌留之際才想明白:正因為劉四看穿了劉三的結局,他才想盡一切辦法收集罪狀,將他告發,那個時候告發劉三罪不至死。

當年劉三也就是落了一個充軍流放的結果,幾年後大赦天下劉三也安然回到了家鄉,劉四還多次找人幫過他,劉三的晚年過得還算幸福!

嘉靖帝突然大笑道:「劉四這個老狐狸!哈哈……」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鬼妻下廚
    新聊齋|鬼妻下廚清朝鹹豐年間他雖然名字帶福,但家中很貧窮。不過他運氣不錯,娶了一個長相美麗的妻子回家,夫妻倆過著窮日子。兩人也很恩愛,但生下兒子後,家中越發窮得揭不開鍋了。田福連忙上前將他扶起,問是怎麼回事?
  • 故事:新聊齋:鬼妻與狐仙
    新聊齋:亡妻與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二來是想著嫁過夫家來,卻沒能為王家生下一男半女,愧對夫君之愛,便想為夫君了結此事。回家後,匆忙來到山坡上的朱氏墳前,將這些紙錢一一燒了過去。然後他回家下廚,做了些酒菜,等著鬼妻前來。天黑後,王秀才坐立不安的等待著。到了半夜子時,才響起了敲門聲,他心中有些疑惑,妻子是鬼,不是可以穿牆而入嗎?昨夜便是突然出現屋中的。
  • 新聊齋:七夕鬼妻
    新聊齋:七夕鬼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順治年間,四川保寧府有個秀才,名叫胡安。村裡不少人便笑話他,說他那樣兒還想考舉人,簡直痴人做夢。胡安父母兩年前一一去世,家中更是冷清異常。這天晚上,胡秀才下廚燒了幾個小菜,開了一壇父親當年珍藏的老酒,在院子的梧桐樹下,獨自對著天空的彎月吃喝起來。
  •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
    新聊齋:鬼妻的報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代正德年間,肥西縣有一個天生奇醜的莊稼漢,名字叫王拱財。轉眼數年過去,這年八月初七,麻子財在家中院子幹著木工活,突然外面闖入一個貌美女子,長得身材高挑,長發飄飄,溫文儒雅,恰是大家閨秀。來女彬彬有禮,問道:「相公可是王拱財?」麻子財見來了個貌美仙女,看得留下口水,忙回:「正是,正是,不知姑娘在造些什麼木具?」。
  • 夜話聊齋之《鬼妻》:死去的妻子突然回家,情深的丈夫卻娶了別人
    大家好,今天阿犬為大家送上《聊齋》篇目:《鬼妻》。就這樣日復一日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喪妻的聶鵬雲因為有鬼妻相伴,從來沒有說續弦的事情,族裡弟兄怕他沒有後人,私下裡都勸他再娶一個妻子。聶鵬雲思來想去,鬼妻雖好,但畢竟已不是凡世之人。猶豫了很久之後,他聽從了弟兄的話,相了一個好人家的女子,但他怕自己的鬼妻知道後會不開心,一直藏著沒有說出來。
  • 新聊齋:鬼妻秋芝
    新聊齋:花旦鬼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成化年間,在粵東潮州一帶,經常有水陸客商來往,進行著各種貿易經商,尤其潮州的江岸邊每日均有不少商船此間,房內點著一枚白蠟燭,西北角擺著一張床,花旦沒等吳長壽說話,一下就溫柔的依附到他懷裡,然後問道:「奴家名叫秋芝,是一隻女鬼,今晚開著陰船來此,只為給人間眾生表演冥戲,以求積累陰德,不料公子你竟私下登船來說愛我,那你願意娶我嗎?」
  • 《鬼妻》:縱享齊人之福的風險!
    聶鵬雲看著鬼妻與新娘子,一臉無奈,卻不敢把心裡話說出口。「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樣的話聶鵬雲說不來,但妻子的死確實是他心中一抹揮不去的烏雲。聶鵬雲與妻子感情深厚,妻子不幸早亡,他茶飯不思,整日愁眉不展,悲傷得跟丟了魂似的。
  • 聊齋奇事之鬼妻
    時間一長他們的長輩兄弟怕聶鵬雲這一脈從此下去就絕後了,長輩與兄弟們經常來找勸說聶鵬雲再娶一位為聶家留後這樣百年之後才有臉面對祖宗也幫他尋找一位好姑娘。聶鵬雲也心愧父母對他辛苦養育之恩,不能讓他這一脈絕後答應再娶。並下聘禮到姑娘家。
  • 故事:民間故事:痴情鬼妻,負心漢
    說起二人的姻緣,有一段故事。那日,蔡子文求學回來,看見路旁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坐在路旁呻吟。蔡子文是個樂於助人之人,便問姑娘怎麼了?原來姑娘去廟裡上香,因貪玩無意和家人走散了,不小心扭傷了腳脖子,疼痛難忍,所以在路旁呻吟。蔡子文查看女子腳踝,顏色青紫,腫脹老高,知道傷得不輕。
  • 新聊齋:床下鬼妻
    新聊齋:床下鬼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滁州有一個秀才名陳德。一連兩日,陳德住在那陌生的竹院,甚為愜意相當舒服。其死後的遺骨就被李貴埋於床底下。如此,鹿娘化為鬼魂,被囚禁在竹院,唯有人來把她的遺骨挖出,另行安葬,方能重新投胎。陳德聽罷,哭出了聲音,最終答應幫鹿娘這個忙。
  • 聊齋故事——鬼妻深情錯付流連不去,男人表裡不一暗度陳倉
    鬼妻晚上來,天亮了就走,與聶鵬雲如平日裡一般別無二致。只是,人鬼殊途,時日久了,不但等來了滿世界的流言蜚語,更是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3、聶雲鵬與鬼妻來往了一年有餘。妻子的回歸安撫了聶鵬雲的心,家中的事務也恢復了正常,可是,人都不能只為了自己高興活著,還得給太多人交代。聶鵬雲作為家中獨子,怎麼能不給家中開枝散葉呢?
  • 聊齋故事:書生得白仙相助高中舉人,回村後尋白仙報恩
    在村裡人看來,漢峪村人就應該以種地為生,百十年來村裡就沒有出過一個舉人,就連秀才都很少。兩日後,筱蝶帶著盤纏回到羅七家中,讓他趕緊上路,別誤了考試的時辰。羅七很是感動,心裡暗想:「只要自己能夠考中舉人,一定回來娶筱蝶為妻。」
  • 聊齋故事:陰差嫁給窮秀才助其考中進士,卻也因此惹來大禍
    明朝正德年間,曲家村有一個叫曲正陽的窮秀才,以讀書為業。雖然有功名在身,但村裡沒人願意嫁給他。鄰村有一個叫許丹的女子勤儉持家很會過日子,因為其貌不揚所以年近二十尚未婚配。經人撮合曲正陽和許丹見面,兩人都不嫌棄對方很快便成了親。其實許丹尚未婚配並不是因為她長得不好看,也曾有不少人上門求親都被許丹以各種理由拒絕,只因為她特殊的身份。
  • 聊齋之鬼妻
    但他怕鬼妻不高興,保著密。不久,到了迎親的日子,鬼妻知道了這事,責備他說:「我因為郎君講夫妻情義,才冒著在陰間受責罰的風險來與你相會;誰知你不堅守諾言,情義深厚原來就是這樣的嗎?」聶說這是族人的意思。鬼妻總是不高興,沒跟他親熱就走了。聶覺得他可憐,可是實現了再娶的打算,也覺寬慰。
  • 故事:新聊齋:隱仙三妻
    新聊齋:隱仙三妻那年,陳隱報名參加鄉試,輕輕鬆鬆便考得舉人。可他不想當官,一心只想歸隱山林,去追求他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鹿仙則成為大妻,狐仙為二妻,羊仙為三妻。陳隱在三妻勸說下,跟著她們進入深山修行去了。後來,在山中打獵的人,偶爾能見到一個書生與三個美妻在林間飛行。有受傷之人,還曾得到過他的幫助,大家都稱他為隱仙。
  • 聊齋故事:女子深夜造訪,解開書生屢考不中之謎
    吉慶村有一個姓齊的書生,他以讀書為業,可惜連續兩次科考失利讓他備受打擊。有一日夜裡,齊生正在家中讀書,一個青衣女子從屋外進來,告訴齊生之所以屢考不中是因為家裡的風水不好,要想中舉只需要把後山的一座孤墳移走,將其好生安葬即可高中。齊生詢問女子從何而來,女子只說自己家住南山,跟風水先生學過幾年風水之術,所以略知一二。
  • 故事:新聊齋:秀才斷指
    吳生是個童生,他讀書不行,秀才也沒考上,最後跟著父親外出經商,這些年家中也還頗富裕。吳生一見楊秀才,非常高興的拉著他去喝酒,楊炎推遲不過,只好去了。楊炎看了後直搖頭,現在這整個保寧府,也沒有一個年輕進士吧,舉人倒有幾個,但也都不年輕了,而且成了舉人,別人也是老爺,又豈願到你商人之家來入贅?估計有意的,也就是那些年輕秀才了。
  • 《聊齋志異》:才子貪美色拋棄結髮之妻,落魄後娶醜陋悍婦
    一介才子,犯下很多男子曾犯的錯,其結局如何?《聊齋志異》:阿霞告訴你。我父親在新疆為官,我明天會隨母親前去找他,稟告我們之事,就可以廝守終生了。」景生忙問有多久,阿霞答覆十天左右。阿霞走後,景生想常住書房不是辦法,思量著搬回家居住,可又怕妻子忌妒阿霞,到時候他左右為難,為今之計,必須想個辦法解決,他狠狠了心,決定休妻。回到家後他對妻子非打即罵,不論妻子做什麼,總能雞蛋裡挑骨頭挑出錯,妻子每次都委屈的哭得死去活來,甚至一度想尋短見。
  • 聊齋故事:樵夫野外救狐,一年後病危得到女子相救並娶其為妻
    李敢看著狐狸有些猶豫不決,用眼睛看她就是一隻狐狸,但用耳朵聽她分明就是一個女子,最終李敢架不住狐狸悽慘的叫聲,把她抱回了家中。眼看李敢就要閉眼,夜裡一個女子來到李敢家中,將李敢扶起,餵他服了一碗湯藥,李敢迷迷糊糊喝下藥又昏睡過去,而女子臉色煞白,也暈倒在床邊。次日,李敢睜開眼覺得身上再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竟然還可以下床,看到床腳伏著一個女子,李敢依稀想起昨晚的事,心裡想:「難道昨晚的事是真的?是這個女子救了我?」
  • 新聊齋:女子被逼嫁老翁,大叫一聲投河而亡,仙螺化形終成佳緣
    新聊齋故事:水螺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中期,四川順慶府有個叫李立的窮秀才,他家原本是書香世家,曾祖也是舉人老爺,在順慶算是名流人士了。那個老傢伙說:想娶我女兒,條件也很簡單,一是拿出百兩銀子為聘禮,另一個就是考上舉人。胡掌柜說他這完全是為了女兒的幸福。沒本事的男人,還娶什麼妻?若是他李立能考上舉人,胡掌柜非但不要聘禮,還願倒貼百兩銀子。可這鄉試一關,攔住了太多讀書人,舉人哪有這般好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