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碧悠村有一對兄弟,兩人皆以讀書為業,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哥哥名叫劉三,弟弟名叫劉四。
劉三已經參加過兩次鄉試,兩次皆名落孫山,劉三性子急第二次失利之後,便一蹶不振,終日以飲酒度日,劉四百般勸誡希望劉三可以重振旗鼓,劉三雖然沒在飲酒,可也一直無法靜下心讀書。
同村有一個叫阿碧的女子,膚白貌美,非常漂亮。
阿碧的父親曾受過劉氏兄弟父親的恩惠,之後兩家人便時常走動,越走越近。
兩老在世時還替子女說了一門親事,劉三比阿碧大兩歲,阿碧比劉四大兩歲,至於將阿碧許配給誰,阿碧的父親並未言明,在他看來劉三年齡合適但性子太急,常動不動就發脾氣。
劉四性格很好,為人沉穩,但是年齡卻比阿碧小,在村裡女比男大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再加上阿碧從小常跟劉三在一起玩耍,所以就連劉氏兄弟和阿碧也認為,阿碧以後會和劉三成親,成為劉四的嫂子。
如今劉三和阿碧都到了適婚的年紀,阿碧看到劉三整日愁眉不展,便主動提出先成親衝衝喜,說不定下次就可以高中。
成親之後,也方便自己能更好地照顧兄弟二人。
劉四也覺得這樣很好,可以讓劉三迅速走出失敗的陰影。可是劉三卻不同意,他揚言自己不需要衝喜,也不需要其他人好心,自己如果考不中舉人有何面目成親。
阿碧聽到劉三的話很是失落,為了能讓劉氏兄弟好好讀書,阿碧只能每天做好飯送到劉家,再趕回地裡幹活,幹完活再去劉家收拾碗筷,準備下一頓飯。
兩家雖然住在同一個村子,一個住在村頭一個住在村尾,在路上就需要花掉大把的時間。
劉四看阿碧如此辛苦,希望劉三可以先跟阿碧成親,這樣阿碧也不用這麼辛苦,劉三卻說:「操持家務乃是婦人分內之事,有何辛苦可言?」
在阿碧的照料下, 兄弟二人準備充分,再次踏上科考之路,阿碧將兄弟二人送到村口,希望他們能一起高中,劉三頭也不回地走了,劉四則多次回頭向阿碧鞠躬致謝。
在劉四看來,自己能專心讀書阿碧功不可沒,如果自己可以高中,與阿碧的幫助不可分割。
劉氏兄弟走了,阿碧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再無需一個人照顧三個人的起居飲食,突然閒下來後阿碧便覺身體不適,在床上躺了幾天,結果不到一個月便病死了。
阿碧想到自己死後劉氏兄弟便無人照料,她想方設法躲過鬼差鎖魂,強留人間,終日不可見陽光,只能在夜裡出來依靠月光度日。
讓她高興的是,劉氏兄弟在這次科考中,一同考中了舉人,回村之後劉三便準備履行自己的諾言,迎娶阿碧為妻。
可是,自從回村後劉三覺得阿碧行為古怪,白天從不出門,再也不給自己送飯,要吃飯還得自己走上好久去阿碧家裡吃。
村裡的閒言碎語,加上阿碧的變化,讓劉三產生了懷疑,他主動挑明詢問阿碧到底是人是鬼。
阿碧並不打算欺騙劉三,說出了實話,從那以後劉三再也不見阿碧,阿碧夜裡來尋劉三,他也推脫不見,每次都是劉四出來應付,劉四和劉三不同,他從不嫌棄阿碧,相反還以恩人視之。
劉四也常勸說劉三,既然雙方有婚約在身,阿碧還為他做出了如此大的犧牲,就算她是鬼,劉三也應該履行承諾娶阿碧為妻。
劉三冷笑道:「如今我已有功名在身,將會入仕成為朝廷命官,娶一女鬼為妻,成何體統。而且我與她從未有過婚約,父親當年隨手一指,也並未言明將他許於何人!」
劉三的話不無道理,但卻很無情,而這一切恰巧被門外的阿碧聽見,阿碧開始後悔當初逃脫鬼差鎖魂的決定。
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劉三的認可,將來如果去到陰司等待她的就是陰司的酷刑,否則就只能成為遊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既然劉三不願意娶自己,不如早去陰司領罰。
劉四聽到阿碧的哭聲追了出來,看到阿碧正往自家家中飄去,劉四體弱氣短,拼盡全力在阿碧打算離開之前攔住了她。
劉四勸阿碧留下來,可阿碧想不到一個繼續逗留的理由,還是決定早早去陰司領罰,也好早日投胎。
劉四盯著阿碧看了許久,說道:「劉三的話沒有錯,當年二老並沒有言明將你許配給誰,不知你可願嫁於我為妻?」
「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但你不可為了我,耽誤了你自己,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待劉三如夫,不可委屈了你。」
「我是真心的,並不是可憐你,沒有你的付出就沒有我的今日,就算將來我位及人臣也不會違背今日之約。」
阿碧看著劉四真摯的眼神答應了劉四的請求,當夜二人便成了親,有了夫妻之實,成親之後,兩人過得很幸福,劉四從不嫌棄阿碧的身份,還將家裡的窗戶釘死,害怕陽光照射進來,傷到阿碧。
幾年後,劉三和劉四都考中了進士,從那一天開始兩人的軌跡發生了變化,劉三傍上朝中權貴平步青雲,劉四則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又過了十年,劉三早已妻妾成群,劉四卻只有阿碧一個妻子。
此時劉三權勢滔天,幹了很多壞事,劉三多次拉攏劉四,想要「拉」他一把,都被劉四婉言拒絕,還勸他早日回頭。
劉四開始收集劉三的罪狀,最終以五大罪將他下獄,劉四的大義滅親讓皇帝非常感動,也因此讓他年紀輕輕便進入內閣。
到了嘉靖年間,劉四已經七十多歲了,在劉四臥病在床彌留之際,嘉靖皇帝親自來探望劉四,嘉靖心中一直有一個謎團解不開,問劉四當年為何要揭發他的哥哥劉三,如果跟著劉三,入閣也是遲早的事而且容易很多。
嘉靖帝挑這個時間問就是為了聽劉四一句真話,這個時候任誰也不會再費心機去說假話。
劉四笑著說:「為了讓他活著!」
嘉靖帝一直沒有明白劉四話中的意思,直到他彌留之際才想明白:正因為劉四看穿了劉三的結局,他才想盡一切辦法收集罪狀,將他告發,那個時候告發劉三罪不至死。
當年劉三也就是落了一個充軍流放的結果,幾年後大赦天下劉三也安然回到了家鄉,劉四還多次找人幫過他,劉三的晚年過得還算幸福!
嘉靖帝突然大笑道:「劉四這個老狐狸!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