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聊齋的傳奇故事:種其因便得其果,因果循環,皆有定數

2020-09-22 堃哥我是文化人

今天帶來出自《聊齋志異》的一個小故事。說是小故事,是因為我把整個故事略去了一部分內容,只把想讓朋友們了解並能夠引發討論的內容整理了出來。

先看故事吧

保定地界有一柳公子,名喚柳芳華。

這柳家是當地巨富,而且柳公子為人仗義,整日呼朋喚友,有時朋友跟他借一千兩銀子,就算沒還柳芳華亦不在意。

不料,就因柳公子這等做派,十多年後,柳家竟衰敗不堪,柳芳華也貧病交加,一命嗚呼。柳妻自覺實在家貧,又想起之前那麼多人欠過自家銀錢,便讓兒子柳和前去討債。

柳和卻說說:「當年和我們柳家交好的人,都是衝著我們家的錢來的。當我們有錢的時候就算借一千兩銀子也不難,現在落敗了,又有誰還會念當初的情誼?何況父親借錢從來不立字據。」

柳妻知道兒子說的有道理,但家裡窮得實在揭不開鍋,於是還是堅持讓柳和去討債。柳和沒有辦法,只好同意。

他找出欠債人中比較有錢的一些人,奔波勞累了20多天,竟一文錢都沒討回來。只有一個叫李四的戲子,曾受過柳家幫助,聽說他們窮困,送了一兩銀子來。母子倆抱頭痛哭,從此絕了討債的念頭。

柳芳華在世時,曾給兒子定下一門親事,女方是無極縣的富戶黃家的女兒。柳和到了結婚的年紀,便到黃家去,準備商定成親的具體日子。

不料黃家下人一見他穿的破衣爛衫,竟攔住不讓柳和進門,而且黃父還傳話給他:「等籌到一百兩銀子的聘禮再來吧,否則就斷了這門心思!」

柳和聽了這番話,想到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了,不覺悲從中來,失聲痛哭。最後,還是黃家對門的劉老太太看柳和可憐,便請他吃了一頓飯,又送了他三百文錢,這才能夠順利返家。

不過黃家女兒倒與其父不同,聽說父母的做法後十分羞愧,說:「當年說好的親事,如今看他們窮了就如此折辱,真是無情無義至極!」

黃家父母想見柳家不能指望了,便要把女兒嫁給別人。不想黃小姐堅決不從,搞得夫婦倆十分生氣,從早到晚打罵她,黃小姐也不鬆口。

沒想到,不久後黃家竟被一夥強盜搶劫,家財被洗劫一空,竟也登時敗落了下去。就在此時,有個商人聽說黃家女兒十分貌美,傳話說願意拿50兩銀子作聘禮,迎娶黃小姐。黃父一聽,事已至此,也沒有其他辦法,便馬上答應了下來。

黃小姐知道此事後,連夜逃離黃家,準備去尋柳家公子。她把衣服撕破,把臉塗髒,一路乞討,兩個月後才找到柳家。柳家母子聽說黃小姐的遭遇後,感動得涕淚交加,便由柳母作主,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就給小兩口成了婚。

婚後某日,黃小姐到早已荒廢的院子裡散步,突然踢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撿起一看,竟是一塊白銀。再撥開荒草,發現裡面竟然有大堆的銀子。

黃小姐連忙找到丈夫說了此事,柳和這才想起當年的一樁事情。

柳家富貴的時候,曾有過一位奇怪的客人。柳和記得那人名叫宮夢弼,而自己都叫他宮叔。那人談吐高雅,而且與其他人不同,從沒向父親借過一次錢,只是每次來柳家就住上一年半載,與父親的關係也十分親近。柳父離世後,還是宮叔出錢出力辦的後事。

柳家家道中落後,宮叔有時候從外面回來,就會拿幾塊瓦礫回來,丟在院子裡。但後來便一去不回,沒想到當初的瓦礫如今全都變成了銀子。

其實還有一事也一直在柳和的記憶中。那還是柳和小時候,宮叔經常和他玩一個遊戲,便是把石頭當作金銀財寶埋在祖宅地磚之下。想到這裡,再看看手中的白銀,柳和一下子如夢初醒,趕忙用銀子贖回了早就賣掉的祖宅。

當他挖開祖宅的地磚時,不出所料,下面果然藏了一堆堆的銀子。於是,柳家頓時又成了家財萬貫的巨富,相比當年竟還遠遠超出。

堃哥說幾句

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宮夢弼》,十分傳奇,而且跟流傳更廣的一些鬼靈精怪故事頗有不同。

其實故事還有一部分內容,主要是黃家敗落後上門尋女,柳和大出一口惡氣的故事。當然,結局很完美,柳和與黃小姐還是雪中送炭雨中送傘,救助了因盜致貧的黃家。其實這部分讀起來很有如今意淫網文的舒爽,只不過與堃哥想說的不那麼搭邊兒,於是就忍痛略去了。

堃哥介紹的志怪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主題是因果循環,善惡有報。蒲松齡在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想也是同樣的想法吧?

柳芳華雖交友不慎,散盡家財,以致家道中落,累及妻兒;但另一方面,若不是他交遊廣闊,樂善好施,又怎會有宮夢弼這樣的良朋好友,仗義相助,還了柳和一個巨富之家?

再看黃小姐。黃家之所為確實為人不齒,但若不是黃小姐善良如斯,對柳和不離不棄,黃家也許就再無翻身之日了,這也算是善有善報吧?

最後再多說兩句,聊聊故事中最重要卻一直沒有正面出場的宮夢弼。堃哥覺得這個神秘人物的所作所為,是大智慧高情商的充分體現。怎麼說?

宮夢弼可以說是最了解柳芳華的人,亦料到柳家有此一劫,便在柳和小時就埋下伏筆,幫助柳家東山再起。有人會問,既有點石成金的法術,早早地幫柳芳華一把不就好了?

其實這正是宮夢弼的高處,以柳芳華的行事,給他再多財富,恐怕也會入不敷出。而讓柳和經歷過挫折與屈辱,才會更懂得財富的來之不易,也才能保得柳家長久,這恐怕才是柳芳華的摯友宮夢弼苦心孤詣,想要帶給柳和的最寶貴的財富吧?你們說呢?

相關焦點

  • 《琉璃》結局,因果循環終有報,禹司鳳有功柏麟和羅喉計都有錯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有因就有果,很多事情不能強求,也不要貪念太重,不然害人害己。禹司鳳是有功之人,不管是千年之前,還是十生十世的輪迴之路,禹司鳳都堅持做自己,從沒有放棄過,他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陪著褚璇璣,也就是當年的戰神好好渡劫,消除她心中的戾氣。
  • 因果循環是大自然不可逆轉的法則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夏季,南方水災,有一家人,因逃難,流落到他家門上,員外一看這一家四口,父母憨厚老實,一個兒子也可以幹點雜活,一個女兒可是極其俊俏,雖然年紀還小,但出落的嫵媚可人,員外頓時動了心。立刻安排一家人在後院住下。並與其父以兄弟相稱。有一日,他以到鄉下散散心為由,安排其母女與自己的家眷到鄉下住幾日。
  • 《靈魂擺渡》前世因,今世果,一紙婚書,誤多少年輪。
    那個你有看完嘛那這輩子讓他償還了上輩子的情有什麼不對嗎?本該就是一人一輩子的。這個就是因果前世欠的債今生還?​ 大塊頭有大智慧很像,佛說的因果不能單一而看。佛還說三世因果報應,過了三世,因果便自然而化。 ​是福是禍,皆出因果,是非對錯,孰能無過 仕圖迷茫,自身過客,萬般煩惱,行善最樂,沉淪解脫,出自選擇。 ​這件事也算是書生的錯,畢竟嫣嫣為了他等了三年,他中了狀元,卻娶了朝中大臣的女兒,但是他沒有告訴女鬼什麼話,什麼都沒說。
  • 世間因果循環往復,種下的因果無論幾世皆會應驗
    常常伺候在朱懷身邊的有一個年幼的奴婢,少時長得很是粗魯呆滯愚笨,但是對朱懷很是關心體貼在她的幫助下,朱懷的生意越做越好,慢慢恢復到了原來的地步,甚至還隱隱有超過的趨勢。朱懷對她的心越來越倚重,用情也是越來越深。有一天,她忽然對朱懷說:你知道我是誰嗎?朱懷笑著說:你是不是瘋了?並開玩笑的說:你不是當初我收養的鈴兒嗎?哪知道她說:不,我不是。當初你家境落魄時,她已經逃走了。細細算來已經走了七八年了,現在她已經為人妻還有了孩子,相貌依據是當初的相貌。
  •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聊齋故事《夜審殭屍》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聊齋故事《夜審殭屍》此時夕陽下家家戶戶炊煙嫋嫋,他頓覺飢腸轆轆,便欲找個農家安頓一晚。走進村裡卻見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挨家逐戶敲門,卻無一家將門打開。正彷徨無助時,一個老叟匆匆走入村中,張縣令攔住老叟,躬身施禮道:「敢問老丈,此處可有客棧?」老叟上下打量了番張縣令,道:「客官是外鄉人吧?實不相瞞,因敝村夜有殭屍出沒,已久無客人往來,客棧早已歇業,我看客官還是早早離去為好,以免遭不測。」
  • 從《重啟之極海聽雷》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說起
    「喪背兒」答應吳二白的那一刻,他與吳家的因果,註定了要上演接下去所發生的一切,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拿自己的技能救人」。我信佛,知道「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並非虛無。現實生活中,你會遇見劉喪,有機會碰上江子算。
  • 故事:牛犢頂死馬,農夫賠償馬錢,相互的因果關係環環相扣
    老婆沉思片刻,說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幾天,你哪裡也不要去,待在家裡。」伏大郎說:「我不可能什麼事也不幹啊,明天去放小牛犢,不走遠了。」他家的母牛,春上下了一隻牛犢,很是健壯。這時,有一個驛卒牽著一匹驛馬路過,牛犢看見,猛地衝上去,低著頭猛頂驛馬。驛馬嚇得直後退,驛卒也用鞭子猛抽牛犢。牛犢卻不退縮,追著驛馬猛頂,竟然將驛馬當場頂死了。 原來,水牛看見老虎,必然上前爭鬥。古時候,牛販在野外露天住宿時,睡在牛的身邊,用牛來自衛,保護安全。要是路上遇見馬匹,牛販趕緊把牛趕到一旁躲避,害怕牛誤把馬當做老虎,上前頂它。
  • 神話故事《兒子比親爹大一歲》
    ) 故事是宋朝年間科舉時代的一段愛情神話傳奇。說道:「你雖命當該絕,但因其父終生樂善好施,已感動上蒼。令神靈護佑,為其消禍避難,並可陰及子孫。」說罷,老道從懷中取出一把摺扇遞與蔡公子,然後說道:「這是一把寶扇,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乃當年太上老君所賜。你要保管好了,萬般不離其身。如若脫離其身,汝命將萬劫不復矣。望你審慎行事好自為之,趕考去吧。」說吧,老道化作一縷青煙而去。蔡公子見狀,慌忙拜倒在地,目送仙人。
  • 民間故事:一段婚外情的,前世因緣,因果輪迴。
    她哭著向老和尚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淚眼婆娑地問道:師父,我到底造了什麼孽,丈夫要如此對我,我真是不想活了!老和尚說:這樣吧,我給你講個故事吧,聽完你就明白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是有錢人的天堂,很多富豪每天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 故事:貧困潦倒、孤獨終老的因果:掏鳥窩
    末學初聞佛法,一直以為叔叔一輩子沒有結婚沒有家是因為叔叔為人不好:懶惰、自私、不孝等所致,豈不知叔叔沒有結婚還有其他因果。爺爺奶奶生育了三個子女:姑姑、父親和叔叔,叔叔是家中的老小,奶奶比較嬌慣,爺爺去世得早,因此小時候家中比較貧窮,即便如此家中還是供叔叔上學,可是叔叔不好好上學,經常逃課在外閒玩,其最愛的活動就是掏鳥窩。
  • 因果循環之匪患
    因果循環自有天定,到頭來發現一切都有一定的關係話說從前有一個縣太爺,他在所管轄的地方欺男霸女橫徵賦稅暴殮財物。導致他所管轄的地方怨聲載道匪患橫行,但因為其很會溜須拍馬深知行賄之道。一直以來也逍遙法外。只要他看上的女人,不論是否嫁人都會想盡辦法抓回來被他糟蹋。順從他的還會被事後放回來,如果稍加不從家破人亡的屢有人在。
  • 《子不語》:灑脫才子的性靈之作,身處江湖之遠,人間有味
    長沙有兩個人牽著一隻奇怪的狗到市集上賣藝。這狗「較常犬稍大,前兩足趾,較犬趾爪長,後足如熊」,尾巴短小,耳鼻皆如人」。不僅形狀奇怪,且能說人話,唱小曲。每天都有很多人來看表演,都搶著給錢想要聽狗唱一曲。於是乎,「唱歌犬」的奇聞便四散傳開。有個縣令聽說了這件事,心存疑惑,於是將狗帶回來詢問,得知賣藝那兩人一直關著他,還擺放了很多木桶,裡面有木頭人,而眼睛手腳都能動。
  • 《聊齋志異》:鬼狐花妖皆有靈性,譜寫一曲壯志未酬的悲歌
    由於蒲松齡在現實生活中的鬱郁不得志,便從鬼狐花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精神寄託,在他的筆下,天地萬物皆有靈性,全然不用顧及封建社會的庸俗思想。大膽的追求自己心裡所想,心裡所愛。《聊齋志異》全書共有491篇,且內容廣泛,郭沫若曾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全書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 高僧說:」夫妻緣盡,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當時也是出自於偶然,我在一個書架上面看到了一本厚厚的書,我打開一看,原來是金庸的作品,而且還是用古文寫的。在這部小說裡邊,有一次段譽和另外一個人在情感上面產生了一些糾紛,當很多人都為這件事情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突然之間又來了一位僧人。
  • 《天道》如何能看到因就知道果,見路不走呢?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通過自己智慧,把原本顛倒的事情、狀態、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重新顛倒過來,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真理真相,不迷惑在表面的形式上、相上,主要就是在境界上不著相,不住因、不住果、不住念、不住心。找到一個了「心苦」,不起苦的這樣一個修行狀態。
  • 聊齋13.種梨
    聊齋13.種梨原著 蒲松齡,改編 馬衛東有鄉人賣梨於市,方明所散皆己梨,又細視一車把失。車把是新鑿斷哩,心中大憤急追之。轉牆角斷把被棄,才知所伐車把矣!道士不知所在兮,一市人都笑談之。異史氏曰:鄉人昏聵不化,樣子憨態可掬。這樣可笑的事,是常常發生哩。
  • 他是四朝元老,曾位極人臣,也是《聊齋》故事裡的主人公
    昨晚看書才知道,自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姊妹易嫁》這個很不聊齋的故事原來出自《聊齋》,驚嘆之餘查了一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原來也是確有其人,並且他現實中的事跡一點都不比故事裡的遜色,他就是一代名臣,曾經提著腦袋幹了三個月的內閣首輔--毛紀
  • 每個生命都有她綻放的理由
    有年代感,人物刻畫也很到位。作品中,女主角從凝脂到暮雪看似在寫她「一具皮囊的欲望傳奇,一個女人的靈魂史詩」,其實也是作者想表述的「再美妙的皮囊,都是時間這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火樹邊濺落的菸灰。以為生生不息的時間,其實不過是一條靜止的河流。生命與時間的關係,就猶如皮相與靈魂,萬物的無常和永恆的定數。」很深奧吧,要參悟透還真要些時間,很可惜有些人一輩子都參悟不透,所以不得不敬佩古裡果。
  • 是他種下的因果
    如果有一個人無條件愛一個人,是否就是迷失自我?如果有一個人見過你最華麗的樣子,又見過你最狼狽的樣子,還愛著你,是不是固執?如果一個人視你為一生的信仰,你是覺得感動,還是會覺得此人變態?你大概會說,絕無此人。但又確有其人,這是個虛構的人物,存在於墨香銅臭的小說《天官賜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