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出自《聊齋志異》的一個小故事。說是小故事,是因為我把整個故事略去了一部分內容,只把想讓朋友們了解並能夠引發討論的內容整理了出來。
保定地界有一柳公子,名喚柳芳華。
這柳家是當地巨富,而且柳公子為人仗義,整日呼朋喚友,有時朋友跟他借一千兩銀子,就算沒還柳芳華亦不在意。
不料,就因柳公子這等做派,十多年後,柳家竟衰敗不堪,柳芳華也貧病交加,一命嗚呼。柳妻自覺實在家貧,又想起之前那麼多人欠過自家銀錢,便讓兒子柳和前去討債。
柳和卻說說:「當年和我們柳家交好的人,都是衝著我們家的錢來的。當我們有錢的時候就算借一千兩銀子也不難,現在落敗了,又有誰還會念當初的情誼?何況父親借錢從來不立字據。」
柳妻知道兒子說的有道理,但家裡窮得實在揭不開鍋,於是還是堅持讓柳和去討債。柳和沒有辦法,只好同意。
他找出欠債人中比較有錢的一些人,奔波勞累了20多天,竟一文錢都沒討回來。只有一個叫李四的戲子,曾受過柳家幫助,聽說他們窮困,送了一兩銀子來。母子倆抱頭痛哭,從此絕了討債的念頭。
柳芳華在世時,曾給兒子定下一門親事,女方是無極縣的富戶黃家的女兒。柳和到了結婚的年紀,便到黃家去,準備商定成親的具體日子。
不料黃家下人一見他穿的破衣爛衫,竟攔住不讓柳和進門,而且黃父還傳話給他:「等籌到一百兩銀子的聘禮再來吧,否則就斷了這門心思!」
柳和聽了這番話,想到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了,不覺悲從中來,失聲痛哭。最後,還是黃家對門的劉老太太看柳和可憐,便請他吃了一頓飯,又送了他三百文錢,這才能夠順利返家。
不過黃家女兒倒與其父不同,聽說父母的做法後十分羞愧,說:「當年說好的親事,如今看他們窮了就如此折辱,真是無情無義至極!」
黃家父母想見柳家不能指望了,便要把女兒嫁給別人。不想黃小姐堅決不從,搞得夫婦倆十分生氣,從早到晚打罵她,黃小姐也不鬆口。
沒想到,不久後黃家竟被一夥強盜搶劫,家財被洗劫一空,竟也登時敗落了下去。就在此時,有個商人聽說黃家女兒十分貌美,傳話說願意拿50兩銀子作聘禮,迎娶黃小姐。黃父一聽,事已至此,也沒有其他辦法,便馬上答應了下來。
黃小姐知道此事後,連夜逃離黃家,準備去尋柳家公子。她把衣服撕破,把臉塗髒,一路乞討,兩個月後才找到柳家。柳家母子聽說黃小姐的遭遇後,感動得涕淚交加,便由柳母作主,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就給小兩口成了婚。
婚後某日,黃小姐到早已荒廢的院子裡散步,突然踢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撿起一看,竟是一塊白銀。再撥開荒草,發現裡面竟然有大堆的銀子。
黃小姐連忙找到丈夫說了此事,柳和這才想起當年的一樁事情。
柳家富貴的時候,曾有過一位奇怪的客人。柳和記得那人名叫宮夢弼,而自己都叫他宮叔。那人談吐高雅,而且與其他人不同,從沒向父親借過一次錢,只是每次來柳家就住上一年半載,與父親的關係也十分親近。柳父離世後,還是宮叔出錢出力辦的後事。
柳家家道中落後,宮叔有時候從外面回來,就會拿幾塊瓦礫回來,丟在院子裡。但後來便一去不回,沒想到當初的瓦礫如今全都變成了銀子。
其實還有一事也一直在柳和的記憶中。那還是柳和小時候,宮叔經常和他玩一個遊戲,便是把石頭當作金銀財寶埋在祖宅地磚之下。想到這裡,再看看手中的白銀,柳和一下子如夢初醒,趕忙用銀子贖回了早就賣掉的祖宅。
當他挖開祖宅的地磚時,不出所料,下面果然藏了一堆堆的銀子。於是,柳家頓時又成了家財萬貫的巨富,相比當年竟還遠遠超出。
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宮夢弼》,十分傳奇,而且跟流傳更廣的一些鬼靈精怪故事頗有不同。
其實故事還有一部分內容,主要是黃家敗落後上門尋女,柳和大出一口惡氣的故事。當然,結局很完美,柳和與黃小姐還是雪中送炭雨中送傘,救助了因盜致貧的黃家。其實這部分讀起來很有如今意淫網文的舒爽,只不過與堃哥想說的不那麼搭邊兒,於是就忍痛略去了。
堃哥介紹的志怪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主題是因果循環,善惡有報。蒲松齡在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想也是同樣的想法吧?
柳芳華雖交友不慎,散盡家財,以致家道中落,累及妻兒;但另一方面,若不是他交遊廣闊,樂善好施,又怎會有宮夢弼這樣的良朋好友,仗義相助,還了柳和一個巨富之家?
再看黃小姐。黃家之所為確實為人不齒,但若不是黃小姐善良如斯,對柳和不離不棄,黃家也許就再無翻身之日了,這也算是善有善報吧?
最後再多說兩句,聊聊故事中最重要卻一直沒有正面出場的宮夢弼。堃哥覺得這個神秘人物的所作所為,是大智慧高情商的充分體現。怎麼說?
宮夢弼可以說是最了解柳芳華的人,亦料到柳家有此一劫,便在柳和小時就埋下伏筆,幫助柳家東山再起。有人會問,既有點石成金的法術,早早地幫柳芳華一把不就好了?
其實這正是宮夢弼的高處,以柳芳華的行事,給他再多財富,恐怕也會入不敷出。而讓柳和經歷過挫折與屈辱,才會更懂得財富的來之不易,也才能保得柳家長久,這恐怕才是柳芳華的摯友宮夢弼苦心孤詣,想要帶給柳和的最寶貴的財富吧?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