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田」到「玉田」的地名由來

2020-11-04 壹長樂

玉田原名白田,有關玉田地名的由來,民間曾有這樣一段傳說......

相傳古代有一少年農夫,姓楊名雍伯,家道貧寒而心性善良,每天在門前置備豆漿免費供過路行人、來往客商解渴降火。

一日,來了一老翁,雍伯請其坐下。老翁喝了一碗,便從袋中取出一袋菜籽相贈,叮囑他說:「此籽種在園中生好玉,得賢婦。」而後便起身離去。雍伯遵照老翁的叮囑,將菜籽播撒於園地。且說此時的北平有個姓徐的員外,為閨女訂親,欲覓一佳婿。雍伯素聞其千金賢淑,欲要為妻室,於是請媒人前往說親。

媒人回來傳話說,如有白玉一雙為聘物,當可允婚。雍伯回想昔日老翁贈菜籽時的叮囑,便往菜園查看,他將菜拔起,果然下生白玉,連拔五株,得五雙白玉,便將白玉交媒人送與徐府。員外深感奇妙,料定此人必有大貴,當即許婚,遂成百年佳偶。此事傳通京都,天子聞之甚為驚奇,便排駕出宮,至園地視察。察後,感嘆此地真玉田也,又封雍伯為大夫入朝理政。

從此以後,「玉田」這詞風光無比,文人墨客愛用此詞入句,地方命名者用之為祥,玉田先人便將「白田」改稱為「玉田」。

來源:掌上長樂

相關焦點

  • 唐山周末 休閒玉田 第147集 散說玉白菜
    觸景生情,想起童年的歌謠,立冬不出菜,必定雪中蓋,這是無終古國玉田的諺語,菜指的是玉白菜,那是看得見的鄉愁。白菜與土地最親,從頭到腳都貼著大地的心,白菜是土地的兒女,生於土地,隱藏於土地,土頭土腦,又拙於表達,仿佛是樸實的中國農民,飽滿、厚實。白菜既平凡又崇高,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菜品,百吃不厭!
  • 地名故事:仙子腳的傳說
    地名故事仙子腳的傳說話說它的名字由來,還真的與神仙有關。相傳唐朝時期,零陵郡西一個何姓民女從小聰慧善良,因為家境貧寒,經常到附近的大山裡砍柴。有一天,她進山砍柴時,遇見雲遊至此的神仙鐵拐李、藍採和。兩位神仙特別喜歡這位吃苦耐勞又聰明善良的女孩。兩人一高興,就把她收為徒弟。
  • 《向西,向東》· 6 (老家玉田)
    據說,我爺是在解放前到唐山的,學徒修自行車,三年學徒生涯很苦,農村來的孩子在城市立足都實屬不易,更別奢望在這兒成家立業娶媳婦了,他是回老家玉田娶得我奶。娶我奶這裡面還有一段不堪的故事,是我奶說給我媽的,可見老太太心裏面有多憋屈。
  • 地名及傳說(老家記憶之二)
    這裡面嵌了老家的五個地名。當地最高的山叫鶴山,山上有廟,曾經香火鼎盛,在我縣東部的雲筆鎮一帶頗有名氣。山下平壩裡一個小山頭叫鳳凰包,曾建有道觀,就在街道的北面。我的老家就在壩下二道臺階的河谷裡,後邊的山叫青頂山,大約是遠看山頂上樹林茂盛吧。山下有梁,逶迤延伸,酷似一匹彎腰的馬,當地土語就叫騸(音)腰馬,而且都說這是我們那裡的好風水。
  • 從「一」到「十」,那些有趣的鎮海地名
    從「一」數到「十」你會聯想到什麼?是有趣的數獨,還是兒時學習的兒歌?如果讓你來想有關的鎮海地名,你可以想到幾呢?今天,小鎮鎮就來給大家數一數!你們還能想到哪些地名嗎
  • 行走唐山玉田,聽一個故事,去「京東第一寺」淨覺寺,看三大奇觀
    那天,從怪樓出來,離開北戴河,返程途中又繞道去了唐山玉田,緣於一個故事,還想去看一座古寺。玉田,顧名思義,「種玉的田地」,其名源於「陽伯雍無終山種玉」的故事。故事出自東晉志怪小說《搜神記》中的一個民間傳說——楊公伯雍,洛陽縣人也。
  • 山陽地名故事「高壩臥牛山與石頭人」
    隨即用手一招,牛和它的主人一下子就升到天上去了。留下的身影,就變成供後世瞻仰的臥牛山和石頭人了。 山陽地名故事【高壩店的由來】!縣城東邊的高壩店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鎮,它的名字是怎樣得來的?這還要從明朝說起。
  • 北京地名 | 菊兒胡同:唯一一條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的胡同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 膠東地名故事精選之三:棲霞縣城的南門裡舊事
    ▶編者按:地名文化博大精深,一個看似平常的地名背後,往往承載著一段深厚的歷史。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會精選一些膠東地名故事,以饗讀者。據傳還有這樣一個笑話,說是煙臺的一位客商到棲霞來考察市場,剛到西關,一陣風把頭上的禮帽刮跑了,他急忙追趕,不一會兒就在南關趕上了。從這則笑話裡就知道老棲霞城的確不大,東門離南門也就幾十步遠。東門裡與南門裡以十字路口為界,順迎旭街往西,越過納薰街到毓秀街以西就是西門裡了。
  • 閬中地名故事——大屏山
    閬中地名故事妙高場後有座山叫大屏山,至劉家濠口處的半山上有10多個大大小小的巖洞,洞洞相連,上下左右相通,面積從幾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不等。洞裡住著姓蒲一家人,成了這些巖洞的洞主。1949年初,突然從外面來了一個老道士,身穿長袍,頭上盤著髮髻,戴著圓盤大帽,手拿缽瓢,到洞裡後很有禮貌地與洞主相互攀談,從此也就在洞裡住下不走了。白天「老道」出門走鄉串戶化糧、要飯,晚上又回到洞裡。時間長了,這洞主覺察出「老道」好像有些異常,有時出去後長時間不回來,有時回來了住幾天又走了,行跡有些可疑。有一天,洞主就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妙高鄉公所的巡官,這巡官姓蒲名珣,本名蒲淵德。
  • 道教故事 | 拖腸鼠的由來
    這鼠的來歷,要追溯到許真君的故事。 許旌陽真君到處斬蛟驅怪,為民除害,同時修道勤勉,到一百三十六歲時,已經功圓滿,天庭派來使者,告訴他某日可以拔宅飛升了。到了日期,門人鄰居都來送別,不少人想追隨真君去仙界,但真君依照各人功業,只帶了自己門徒及家屬共四十二人,拔宅上升,家中的雞犬,沾了仙人的光,也一起升上天去。
  • 《陝州:傳說·故事》觀音堂的由來
    >很久以前,皇帝開科選,有一書生,上京趕考,到了陝州地帶崤陵道上一處村落這新科狀元還鄉祭祖路過崤陵山村,拜謝村婦時,卻尋找不到,便信為南海觀音下凡點化,於是就修建一座觀音大堂,年年祭祀,觀音堂地名,沿襲至今。
  • 婚紗的由來(版本二)
    之前給大家講了婚紗的由來,可是網上是有很多版本的,那只是其中一個,今天給大講一個更加浪漫的故事!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紗的由來。最初的婚紗,設計不很複雜。垂直線條的高腰長裙,有褶的袖子和開得較低的領口,仿佛就是當時流行服裝款式的翻版。絲和緞是婚紗的主要面料。後來的婚紗款式是長及足踝的,前幅裙用直線剪裁,後幅則綴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擺。
  • 黎城坊間傳說,牛王盤,故事的由來
    第二天早晨一放出,牛照舊跑著而去,還到原來的地方與虎拼搏去了。當黃牛用力向猛虎衝去,兩把刀同時捅在老虎肚子裡,又一挑把虎肚挑了個大窟窿,老虎便死去了,為當地除了一大害。人們奔走相告,個個讚頌黃牛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