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都誇李海潮好爸爸,我卻認為他是「背鍋俠」

2020-09-05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進思敏行 編輯|欣欣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主角是一個很會做菜的單親爸爸李海潮和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分別是:李尖尖、凌霄和子秋。

三個孩子年齡相仿,性格各異,都有著悲慘的童年生活經歷。

李尖尖是李海潮的親生女兒,媽媽懷孕生弟弟時突發意外去世;凌霄在一個雨天為妹妹吃核桃導致妹妹卡死,從此父母天天吵架並因此離婚;子秋父母離婚後,媽媽才知道自己懷孕,堅持把他生下卻最終把他扔到姥姥家。

幸虧有李海潮這樣溫暖負責任的大人,因為緣分使然,把三個孩子收攬在一個屋簷下。他們構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以家人之名相親相愛地生活著。

初看覺得李海潮這個爸爸真的非常負責任,不僅很會照顧孩子,也懂得尊重孩子,家庭生活雖然貧寒,但其樂融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很善良,遇到了別人家沒有被好好照顧和對待的孩子,本不該他管,他也承擔起養育責任。

可看到李海潮忙裡忙外的時候,看到孩子們懂事的樣子,我心裡挺不是滋味。

這種家庭歸根結底是少數,李海潮這樣完美的家長更是鳳毛麟角。我們呼籲更多家庭的父母,擁有:正常的三觀和責任感:不亂生孩子,生了不亂逃避。

01 李尖尖媽媽:醫生不建議生,諱疾忌醫。

尖尖媽媽懷二胎,被查出有嚴重的不適合繼續妊娠的病。醫生建議引產,尖尖媽媽母愛泛濫,捨不得。結果就是一屍兩命,留下大女兒李尖尖和單親爸爸李海潮相依為命。

其實像尖尖媽媽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喜歡在科學和醫學面前賭一把,總是相信自己是好人,奇蹟會發生。總想著賭贏了歡天喜地,卻不自覺地逃避思考賭輸了怎麼辦。

畢竟生孩子這事不能賭,醫生一般都比較嚴謹,不到一定風險不會這麼明確告知你的。

我有個朋友,懷孕初期不知道,正好牙痛,就吃了強效的消炎藥。把這一情況告知醫生後,醫生明確表達了擔憂:這個時期正處於受精卵著床的重要時期,很難保證沒有影響,建議先不要這個孩子。

我朋友當然也不捨得,她不甘心,諮詢了不少專家大夫,最終決定不賭,做了流產。這次馬大哈一般懷孕又不得不流產的經歷,讓她更加注重優生優育,後來生下兩個健康又聰明可愛的孩子。

如果尖尖媽媽沒有這麼任性超越醫學的地亂生孩子,李海潮和女兒的生活肯定比現在要更加快樂幸福,李尖尖也不會對著流星大喊「媽媽,媽媽,我在這兒,你看到我了嗎?」

好在李海潮是個負責任的好爸爸,如果李海潮被現實打擊,抬不起頭好好生活呢?如果李海潮找了一個厲害的後媽虐待女兒呢?

三十而已》顧佳說,我當媽了,我不敢病,我不敢死,是多少媽媽的心聲。而不顧科學,不顧醫生的勸告非冒險生二胎,說句不好聽的,有點找死,背鍋最多的恐怕還是自己的孩子。

02凌霄媽媽、子秋媽媽:代價和落差太大,反芻痛苦,逃避責任。

凌霄媽媽和子秋媽媽,真的非常差勁。她們不該不想到後面的代價就亂生孩子,更不該生了之後遇到事情就覺得是負擔,急速甩鍋逃走。

凌霄媽媽陳婷懷二胎三個月才知道,為了要這個孩子,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首先,她的工作丟了,只能在家帶孩子。注意,這有點被動,並非主動選擇,至於她本身是不是經過慎重考慮,未得而知,但從她丟下孩子也要出去打麻將,她其實很不甘心這種狀態。

其次,她老公凌和平的工作升職受影響,直接結果是老公工作事情多,顧不上家,錢也沒掙多。既沒有錢,又沒有幫手,這個意外來的二胎,生得不慎重。

凌霄妹妹如何意外去世的?當時是一個雨天,媽媽出門打麻將,爸爸上班。他們把孩子反鎖在屋子裡。凌霄餵妹妹吃核桃卡住了,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妹妹就這麼活生生地窒息而亡。

媽媽陳婷徹底崩潰了,她選擇不斷反芻這種痛苦,怨懟老公工作忙顧不上家,怨懟兒子餵妹妹吃核桃。可是唯一沒有好好反省下自己。生孩子不是鬧著玩,如果自己沒有做好身心準備,就不要想當然地生。

子秋媽媽賀梅也是如此,離婚後發現自己懷孕,前夫和家人都說不讓她要,她憋著一口氣要生。

可是生了,自己要工作,要帶孩子,實在超越了她曾經的想像。相親遇到好人李海潮,趕上父母生病,就把子秋託付給李海潮。可是這一去,既沒有回去接子秋,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就獨自去深圳打工了。

一時意氣要生這個孩子,面對現實又想甩了這個孩子,就像子秋長大後自己對父母的質問: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我們是東西嗎?

03 想做合格父母,先做成熟大人。

父母的功課,其實也是成人的功課。一個合格的父母首先一定是一個成熟的成人。為了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就要先努力成為一個成熟的成人。

在那之前,慎重做父母。

TED演講有個女性是不育主義者,她說自己常被別人評價為自私。我認為,比起不願意生孩子就不生的父母,亂生孩子的父母更加自私。因為生娃帶娃不單單只是生理行為,背後還有很多心理方面深遠影響。

若大家都沒有正確覺悟和合理行動,生娃時不慎重當兒戲,養娃又愛逃避總甩鍋,多少李海潮這樣的好人來接盤,也不能避免對孩子本身的傷害。

面對生娃,慎重選擇,並為選擇買單。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願賭服輸的旅程,當你有選擇權的時候,記得這事關你自己,也事關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一旦你做了某個選擇,就要堅持買單,因為孩子被你生下,TA沒有你那麼多選擇權,TA不該也沒能力為你的魯莽買單。

面對人生,有得有失,接受不完美。

第一個女兒死後,凌霄媽媽一直處於一種譴責老公和兒子的歇斯底裡狀態,的確,她在劇烈人生動蕩中抑鬱不已。我能理解她的痛苦,但我不能理解她後來找到新的生活,還拉著自己後生的女兒來糾纏大兒子凌霄。她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想缺失,可是她付出過什麼?

面對生活,直面不確定,增強韌性。

有一個同事是計劃內深思熟慮要的老二,但她真的生了老二仍然會感嘆:我真是高估了我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很多人人生、生活和生娃都有計劃性,但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但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去直面、去擔當,沒有逃避,也沒有推卸。他們在不確定面前,真的成長成熟了,生娃帶娃給了他們不同的生活閱歷,讓他們更有智慧更加從容。

看劇感動於李海潮的善良和付出,但現實中,我真希望靠譜的父母多一些,第一不亂生孩子,第二負責任地把孩子帶好。這恐怕也是這部劇想真切傳達給我們的理念吧。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那樣的「寶藏女孩」,李海潮功不可沒
    文 | 阿呆爸1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李尖尖的態度可沒有那麼好了,不是用水槍滋他,就是扔掉他的行李箱。再看看《以家人之名》,像李海潮「爸爸」對孩子犯錯誤的做法,我比較贊同,是我心中的超級酷、不在外人面前宣揚孩子的錯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爸爸:人生最大的修行——善良如你如他
    01 善良是治癒不幸童年最好的良藥最近看熱播的《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被李海潮爸爸實名感動到了。劇中因為妻子重病離世,單親爸爸李海潮帶著五六歲的女兒李尖尖相依為命。不僅如此,他還先後好心收養了被父母拋棄的凌霄和賀子秋。從一個孩子的爸,到三個孩子的爸,既要工作,還要負責養育三個孩子,既當爹又當媽,真的太溫暖太感人。如果說子秋是全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那李爸爸無疑就是整部劇裡最溫暖的人!因為他憑一己之力溫暖了3個人!
  • 李海潮賀梅約會《以家人之名》
    李海潮賀梅約會《以家人之名》中的賀梅,為何說李海潮是「爛好人」?因為賀梅根本就不想見到自己的兒子賀子秋,這次雖然已經回來有兩年了,但是還是沒有去找過賀子秋,李海潮找到賀梅,想讓她和賀子秋見一面解開心結,但是賀梅不想,他覺得李海潮是在多管閒事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越來越窩囊,賀梅被女兒逼問,他只喝湯不反駁
    《以家人之名》中的李海潮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李尖尖小時候被欺負了,李海潮就出面道歉,確實是很溫柔的爸爸形象,但是未免顯得太好欺負了一些。長大後,李尖尖被陳婷逼到沒有退路,甚至陳婷當著大家的面子撕破臉,李海潮還想當個和事佬,如果不是凌和平的阻止,李海潮又想再一次大事化小。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麵館關門,賀子秋心疼他賺錢難,準備離開家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不買趙華光的帳,三番五次地把他轟出麵館。趙華光表面上裝作大善人,積極拿錢補償李海潮對賀子秋的養育之恩,但暗地裡對李海潮使壞。他們村的人都知道,年輕時候他就不是什麼好人,現在有錢了,曾經養成的惡哪那麼容易改過!
  • 以家人之名:都說尖尖是最幸福的,我卻認為她比所有人都不幸
    這個夏天,因為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而變得格外溫暖,儘管裡面的孩子們經歷都非常虐心,但是彼此治癒的過程還是非常有愛的,我們也見識了親情的力量。劇中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尖尖最幸福,感覺她有兩個哥哥和兩個爸爸寵著,在家裡幾乎是「家寵」一樣的存在,雖然只比凌霄和子秋小2歲,但是好像根本不用長大,在學校裡可以橫行霸道,摔傷了還有小哥背自己回家,不會的題大哥是年級第一,自然可以輔導。
  • 以家人之名:賀梅動了李海潮的心思,你以為為什麼?真是冤大頭
    《以家人之名》中的李海潮,是全劇人設最正的人,他比媽還無微不至,給了家人很多溫暖,也拯救了賀子秋。許多人都想有一個這樣的爸爸,這樣的老公,因為他待人太真心了,讓人覺得很踏實。李海潮這個人,從來不得罪人,對誰都是一臉笑,他對鄰居都是如此,何況是對賀梅。賀梅來找他勸子秋去國外留學那次,雖然也把錢還了,但是多年後見到這個不負責任的人活得好好的,也不找孩子,一般人多少會有點脾氣吧。可是李海潮沒有,他不但沒有脾氣,還以禮相待,只是把多的錢還給賀梅,表示不滿。
  • 《以家人之名》凌霄和尖尖結婚,賀梅嫁給李海潮,感悟家在血緣前
    以下這張全家福說明了《以家人之名》部分結局,前排李海潮在中間,左邊是賀梅坐在兒子賀子秋前面、挨著李海潮,很顯然賀梅嫁給了李海潮,她倆從相親對象、到借錢還錢的代養孩子印象,兜兜轉轉終於走在了一起。家人《以家人之名》前幾集用很少的鏡頭讓賀梅給子秋留下一個媽媽離開的印象,給李海潮留了一個相親念想。
  • 以家人之名:賀梅為什麼嫁給李海潮?這位相親者說出原因
    《以家人之名》是集親情,愛情,友情於一體的治癒型電視劇,雖然越到後來,劇情的發展顯得不如當初,但是值得肯定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比如李海潮的人設。其實我覺得,全劇人設最正的人,就是李海潮了,應該有很多人都想有一個這樣的爸爸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為何多年不再娶?真實原因讓人捧腹,3票通過
    《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李尖尖和凌霄的愛情正在路上,而賀子秋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樂呵呵地退居二線做替補。尖尖自己有了伴侶才知道,身邊有個體己的人多重要,特別是她出嫁以後,所以,她開始幫爸爸李海潮張羅對象。
  • 以家人之名:賀梅最終嫁給李海潮,有這2個原因,一般人都做不到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中大家都能從片尾的一些畫面中看到大結局肯定就是很甜蜜的,看一家人的合影,不再是五個人了,而是多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還不是別人而是賀子秋的媽媽。連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照顧好該是有多善良,人品是該有多好。單這一點點就讓賀梅很佩服。
  • 以家人之名:賀梅還李海潮錢,提起賀子秋,注意咋稱呼的?太心酸
    以家人之名故事已經發展到孩子們分離的前期了,高考完之後凌霄和賀子秋兩個人都面臨著選擇,凌霄這邊本身好不容易放鬆一下誰曾想到外婆出事了,老人家身體不好在舅舅一通電話之後直奔醫院。希望自己兒子得到一個好的教育,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李海潮自然也懂得。
  • 以家人之名:賀梅和紅英為了李海潮起爭執,李海潮的表情亮了
    《以家人之名》的所有人物中,最具有喜劇色彩的人就是李海潮了,特別是他和凌和平之間的對話,特像老夫老妻之間的相互調侃,非常有趣。現在她回來了,李海潮也沒有怨她沒有看不起她,還不計前嫌的幫她和子秋相認,這份恩情,更讓她覺得李海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人,於是逐漸有了跟他重修舊好的意思。
  • 以家人之名:賀梅嫁李海潮是圖錢?看李爸的面賣多少錢一碗,懵了
    以家人之名中目前故事已經發展到是三個主角都已經再次團聚了同時賀梅也和李海潮好上了,這個時候看每一集片尾出現的一家人合影照,能看的出來賀梅和李爸爸之間的互動還是很親近的,大家都擔心賀梅是不是真心的,更有小可愛調侃是不是圖李爸爸的錢財啊!
  • 《以家人之名》:真正的為他好,是關心他而不是忽視他
    文|曉琴《以家人之名》裡,最讓人心疼的,是小哥子秋。經人介紹,賀梅認識了李尖尖的爸爸:好人李海潮。但是李尖尖排斥後媽,連帶著也討厭子秋,被李尖尖欺負的時候,小小的子秋就學會了說「是我不好」。賀梅為了還錢,去深圳打工,子秋又變成了外婆的「累贅」。李海潮不忍心看著他整天幹活還沒學上,就把他帶回了家,沒想到李尖尖一次次把他的行李箱扔出門外,可憐的子秋總是默默地、一次次再把行李拖回李家,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無處可去。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賀梅竟然嫁給了李海潮,你敢信嗎?
    《以家人之名》如果說凌霄把李尖尖當媳婦養,那麼賀子秋一定把李尖尖當成了親生妹妹,直接把李尖尖寵上了天,給尖尖偷偷準備零食,幫尖尖洗衣服,尖尖腳傷了就背尖尖回家,替她換鞋。這樣的哥哥簡直不要讓人太羨慕了。
  • 以家人之名:賀梅嫁給李海潮,尖尖跟凌霄結婚,兩家徹底合併
    《以家人之名》的結局,有一張全家福,其中李海潮坐在最中間,左邊是賀梅,右邊是凌爸,當然第2排是子秋尖尖凌霄。賀梅最後還是嫁給了李海潮,本來兩人從相親對象到借錢還錢帶養孩子的關係,最後兜兜轉轉走在了一起。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決定和賀梅結婚,賀子秋臉色突變,持沉默態度
    都說《以家人之名》中的副線cp感情進展很順利後來的兩個人再次重逢的時候,才對彼此暗自心動,李海潮早就已經喜歡上了賀梅,這麼多年來的李海潮,一直都在等待著賀梅回心轉意。賀子秋因為這樣彆扭的心態,所以他對這件事情也是持沉默的態度,其實賀子秋的意見也不是很重要,畢竟身邊的人都贊同,賀子秋也是需要少數服從多數的。
  • 《以家人之名》重新定義了家庭與家人
    現下熱播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充分的演繹了什麼叫做「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可以說是好評如潮。有網友稱該劇不以血緣定家人,重新定義了家庭和家人。相比之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李海潮,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處處照顧他,為他著想。試問,在凌霄的認知裡,家人如何定義呢?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為什麼都不要我了?
    《以家人之名他從小被媽媽拋棄,連自己的爸爸是誰都不知道,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疼愛的孩子。幸好的是,他遇到了好心人李海潮。我真是想不通,賀梅怎麼能做出把孩子拋棄的事情來呢,對孩子真是太殘忍了!小時候,媽媽就不要他了,這給賀子秋心裡落下了陰影。就是被李海潮收養後,那麼小的孩子,也是搶著幹活,直怕人家又不要他了。在他那麼幼小的心靈裡,他覺得自己就是沒人疼沒人愛的小孩子,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多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