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紅樓夢》黛玉出走揚州城,論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住姥姥家」

2020-08-27 純度文化

有人說,整個《紅樓夢》即便是如林黛玉這樣的主人公出場,都不算是寧榮二府的大戲開幕,真正的開幕其實是從秦可卿的去世開始的。細想,不算沒有道理。但林黛玉及林如海的確是賈府大門的開啟者,也是《紅樓夢》的揭幕人。

《紅樓夢》主要隊員的入場都是借冷子興之口先入為主的,富貴如賈家的種種廟堂和江湖故事,在賈府的高牆外,外人不過是聽客,連看客都做不到。一乘小轎姑蘇幼女林黛玉把人們的視野現場感地帶入一場寧榮之夢。真正的入場人物林黛玉初入賈府對於鴻篇巨製來說只是序幕,如細柳拂風般,成為開啟一場「夢工場」的一扇小門,仿佛僅僅是「吱呀」一聲,但門是開了。

只是林黛玉自己,包括她身世學問加身的父親林如海都想不到,此一去,原本很美妙的住姥姥家,帶著對親情的嚮往,帶著晨曦般的生命,帶著父親一世的生活周全,如此隆重的「成本」再無二人,但,竟還是終結了豆蔻一生。

第一部分 林黛玉六七歲時到賈府,還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孤苦伶仃

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一條明線,或者說,林黛玉一直就是一條明線,她的出場牽起了故事的千頭萬緒,引出了眾人的脈絡和軌跡。比如她母親仙逝,比如她被接到都中,比如其父林如海捐館揚州城,都是有林黛玉折現明線「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答案就在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紅樓夢》由遠及近,由外及裡。冷子興說了那麼一大套,怎麼介入真正的榮國府呢?一個外戚或許就是叩開大門和大夢的最好人選。而這個人,必定不是普通人,即便不是榮國府的核心人物,如賈寶玉之類,但也是和賈家有根深蒂固關係的人,那麼,誰是?

林黛玉,很合適的身份,外甥女。讀者可能無數遍惋惜,沒有讀到賈敏活生生的存在文字,只是由其嫂子,王夫人之口說出一二,倘若有過賈敏能夠陪伴林黛玉一起回到娘家的日子,是不是林黛玉的際遇和身份又是另一重天地?

越劇《紅樓夢》賈寶玉在弔唁林黛玉時泣唱:「想當年你是孤苦伶仃到我家」。事實上,林黛玉六七歲時到賈府,還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孤苦伶仃。彼時,她的父親林如海還健在,還被欽點巡鹽御史。科普一下,巡鹽御史,巡鹽御史一般派往主要鹽產區,據《明史》《清史稿》記載,朝廷通常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等地各派巡鹽御史一人。 清朝前期,兩淮鹽區還設置巡鹽御史,是兩淮鹽區的最高鹽務專官,中央巡視員,無定品,任期一年。後改稱鹽政,康熙年間由巡鹽御史改置,掌督督徵課,調劑鹽價,糾察屬官。也就是說,鹽政的官品是一二品。

所以說,那次林黛玉去賈府最多算「住姥姥家」,至於長住還是暫時,其實是由林如海決定的。《紅樓夢》第三回說是:「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前一回的本意是林如海之妻賈敏去世,林黛玉之外祖母念及外甥女年幼無人「依傍教育」,所以要接林黛玉去身邊,再加上林如海晉任新職,又是鹽運方面紀檢之類的要職,且林如海也無心再給林黛玉續娶一個繼母,所以,把林黛玉送到賈府也是一個周全之策。

雖然林黛玉看著是寄居姥姥家,但自帶的金枝玉葉出身,讓林黛玉不言自貴。

初赴都中,林黛玉的雛形規格是很高的。前頭有賈雨村持林如海求職書信,新是寫給林黛玉的二舅賈政的。自己有貼身的王嬤嬤和丫鬟雪雁,另外還有賈母派來的一干人等。自然,以林如海的做派和實力,他不可能幹巴巴就讓林黛玉只身前往姥姥家,生活費自然是帶足了的,賈府家大業大的氛圍和人設林如海最是了解,所以代表林家的林黛玉自然也是應有盡有地出現在嶽母家裡的。出行的兩隻船就說明了一切,而不是一葉孤舟。

比如黛玉棄舟登岸,眼見到都中繁華,且有母親先前的聊天:「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幼女林黛玉就自律到:「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林黛玉的貴是世襲的。父親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再科普一下,列侯,爵位名。 秦 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 漢承秦制,為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史記·秦本紀》:「二十二年,衞鞅擊魏 ,虜魏 公子卬,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後漢書·侯霸傳》:「漢家舊制,丞相拜日,封為列侯。」

而到林如海這一輩,已經五世。而這五世,得益於「隆恩盛德額外加恩」,林如海之父又襲一代,林如海這一代,沒有躺在金山銀山上混人生,人家是科第出身,有真才實學之人。曹雪芹借《紅樓夢》褒獎林家:「鐘鼎之家,書香之族」。

這樣的人家,和柳湘蓮鄙夷「只有門口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的賈府,真的是雲泥之別。有時候真的需回想回望,才明白,當初,賈代善和賈老太太,是何等有眼光,把賈敏嫁給林如海。

第二部分 古往今來,敏感的人容易受到傷害 林黛玉的姥姥家畢竟不是自己的原生家


自律者容易敏感,前面說過,林黛玉是一個超級自律者。優秀如林黛玉,被寵溺如林黛玉,到了姥姥家尚且小心翼翼,你說,林黛玉是何等敏感、謹慎?!

但話說來回,敏感是一把雙刃劍,很多時候,別人的態度就會和自己聯想在一起,哪怕別人只是別人,只是無意。但因為敏感,就把這些問題的產生和自己聯繫在一起,開始自責,自我否定。剖析開來,林黛玉本身就已經很自律,自我要求非常嚴格,所以一旦有什麼狀況出現,敏感的她就覺得這麼自己還是沒有做好,開始自虐,傷害自己。比如第三回裡,寶黛初見,只因為寶玉知道林黛玉沒有和他一樣的寶貝「勞什子」,就摔了通靈寶玉,以賈母為代表的一伙人立馬慌神,用盡口舌安撫賈寶玉「善待」「命根子」。

賈母當著林黛玉的面還編排了一個關於林黛玉也有玉,不過是被去世的姑媽帶去了而已,這就給林黛玉一個提醒,地位高高在上的賈母不惜當著眾晚輩說謊,一則說明賈寶玉的重要,二則說明「通靈寶玉」的重要,三則暗含,如果日後賈寶玉和林黛玉有什麼權衡和選擇時,老太太可能更看重賈寶玉。

當晚,林黛玉就哭哭啼啼自責不已,對賈府的丫鬟說:「今兒才來,就惹出你家哥兒的狂病,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才來了第一天,林黛玉已經哭了兩三回。見賈母哭一場,王熙鳳說起母親又哭一次。所以,林黛玉投奔賈母的第一天,就預示林黛玉會過得很哀傷。同樣是沒有父母,史湘雲就樂天很多,那些喜歡林黛玉的人一定感慨,林黛玉要像史湘雲就好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比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堆紗頭花,以周瑞家的通透和會辦事,怎麼也是應該先給林黛玉送的,最後給王熙鳳,畢竟林黛玉是兩朵,王熙鳳是四朵,更何況當時她女兒,就是冷子興的老婆還來求王熙鳳辦事,周瑞家的連送宮花,連說事,一溜趟很恰到好處,雖然花是薛姨媽的,但周瑞家的送去豈不更好為自己辦事?再說林黛玉這邊,周瑞家可能不知道林黛玉在賈母心中的分量?反正是林黛玉很不領情,不過是兩朵假花,還是「別人挑剩下的」,林黛玉自然不稀罕。

這個時間,正是她個賈寶玉在玩九連環,所以,林黛玉平時謹慎自斂歸謹慎自斂,但在寶玉面前,是真性情,當然,看似說話刻薄的林黛玉,其實還是有敏感在其中,剩下兩朵給她,自然是別人挑剩下的,這在心理學上就是共情假設。

第三部分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無病呻吟?看結果

林黛玉在賈府的住姥姥家時光推斷是八九年,這八九年,林黛玉經歷了從孩童到少女的變化。那些年,林黛玉一定有過快樂的日子,賈母的疼愛,寶玉的貼心,說句很世俗的話,賈母、寶玉都是賈府的核心人物,他們也自然成了林黛玉的「靠山」。但賈府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大家庭,賈府是一個江湖,上至皇室下至腳夫、市井無賴,都在賈府裡裡外外,上演江湖登高爬下、情仇恩怨,甚至你死我活的狗血大戲。

首先,烏泱泱七百多號人,有名的無名的,有頭臉的無頭臉的,這些人有多少回合林黛玉的飲食起居發生關聯?更何況在這期間,林如海生病,林黛玉由賈璉護送回揚州,姑舅親輩輩親,說真的,賈璉對林黛玉也是沒有慢待,雖然書中沒有詳盡敘說賈璉怎麼護送林黛玉回揚州,但既然賈母能夠把賈璉派出去,也是說明賈府之重視林黛玉的。

而重視的前提就是林黛玉是有身份的,她奔著賈母而來,雖然是由最初的住姥姥家到後來徹底寄居,但賈府對她的感情一直是有的,只不過隨著寶玉和林黛玉年齡漸長,林黛玉的心智更加成熟,她對情感的需要更豐盈,感覺更細膩敏感,自己本身就規避了很多,給心靈壓了很多負荷,這種負荷一旦到了臨界點,就徹底崩盤。

所以我們不能說林黛玉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是無病呻吟,這是她在姥姥家的個人的內心活動和切身感受,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是賈府中的林黛玉,無從體會在偌大的賈府中,作為賈母的「心肝肉」是怎麼漸行漸遠惆悵無限的。從開篇第二回入府,到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林黛玉在賈府的江湖中,畢竟是長大了一些。

第二,賈府是個生活氣息極濃的地方,各種地位的主人,各種明明暗暗的勢力和攀附,府內府外活色生香的生活,大大小小的場合,林黛玉是懂得的。儘管有的場合她沒有出現,但聰明且父母的家教持身,林黛玉絕不是世外桃源之人,否則也就不會飄零而去。

完美主義的林黛玉一定是在細碎的生活中遭受了太多的撞擊,有的可以言與賈母、寶玉等人,有的是萬萬不可以說的。人多嘴雜,有時丫鬟比主子都抗硬,林黛玉說了就好嗎?多年鬱積,於林黛玉的身體自然無益,而一旦必須說,又被說成刁鑽刻薄。這樣的文字滿書都是。使得人們把林黛玉固化成一個任性的小女孩。

所以,才有了林黛玉自覺沒有知音,獨自葬花,落花就是她的知音——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第三,拋開前世今生之說,還淚也好,有緣無分也好,曹雪芹和高鶚兩位先生只是在講一個人世百態的故事。身在何處就有何處的故事。賈府的核心人物固然是最親林黛玉的人,但在賈府的未來事情考量上,也是先念及大廈的。所以偶爾的不周全,甚至無奈當然會有。單純的親情有時候是不是也很脆弱?貴高的林黛玉,投身茫茫人海般的賈府,自身修為沒話說,父親也是為她籌謀諸多,而且林如海去世之前墨綠的夜已經回到江南,且是會辦事的賈璉相護,所以林如海不可能不為林黛玉的今後準備好一切,妾林家子嗣單薄,林家的財產應該大部分歸在林黛玉名下,寄居在賈府的林黛玉是自己能養活了自己的。


這樣完美的設計,卻敵不過一個「劫」。林黛玉最大的軟肋就是把感情全部寄托在了賈寶玉身上,還前世之淚也好,後日久生情也好,「金玉良緣」的「掉包計」讓林黛玉絕了這世上最後的念想。成為成本最大的住姥姥家的「事故」。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的死亡形式有多少,曹雪芹會怎麼給林黛玉選死法?
    痴迷紅樓夢的讀者,可能都特別想知道,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的事,比如林黛玉之死;我甚至這樣想過,能讓我有生之年看到曹雪芹的全本紅樓夢,即一百零八回紅樓夢,我寧願少活三年(當然現在年輕不畏死,可能到了七八十的時候
  • 紅樓夢|劉姥姥被黛玉嫌棄,讀者為何喜歡?劉姥姥人醜心善智商高
    黛玉這些千金小姐們的厭惡,黛玉就給她取了一個「母蝗蟲」的外號,不過黛玉這種有些清高的人,確實不容易與他人相處,黛玉看不上的人實在太多了。雖然說黛玉是紅樓中最讓人憐愛的女子,可是在這一點上,卻讓其掉分不少。事實上她這樣罵劉姥姥,讓黛玉染上了很不好的俗氣。在賈府中,我認為誰都可以罵劉姥姥,但黛玉這樣說姥姥,實在不應該,這也說明,黛玉雖然出身不凡,但終究沒有超脫那個時代公子小姐的通病:瞧不起底層農民,是階層觀念蒙蔽了他們的眼睛。
  • 為什麼說87版《紅樓夢》是史上最高選角水平?(上)
    1987版《紅樓夢》播出距今已有三十多年,這一版本的《紅樓夢》選角以素人為主,卻成就了一部中國影視劇史上的神作。黛玉的孤清與嬌美,寶玉的不羈和愚痴,淋漓盡致87版紅樓夢至今有很多傳說,尤其在「紅樓夢20周年再聚首」播出之後,劇中不少演員和角色的命運發生的驚人的共振。 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什麼單純的巧合,也恰好說明87版紅樓夢選角水平史無前例地高。
  • 87版紅樓夢,她原是黛玉第一候選人,因少婦氣息太濃改演配角
    87版《紅樓夢》在拍攝前,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大範圍的選角,尤其是主角寶玉、黛玉等人到底由誰來演,一直頗受群眾關注。林黛玉作為劇中第一女主角,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萬名年齡各異、氣質不同的女孩子們報名參加。書中從未正面描寫過,只是用隻言片語透露出黛玉婀娜多姿的神態。在這些候選人中,張蕾飾演黛玉的呼聲最高。
  • 李迎兵:《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就是各色人等結局的最好注釋
    賈寶玉結尾出走,與甄士隱開頭丟失小女英蓮(即被薛蟠霸佔的香菱),在註解《好了歌》之後跟著瘋道人飄飄而去,殊途同歸。套用一句流行的話,一旦出現這類事情,任何一片雪花都不會是無辜的。處於最底層的食物鏈,最有可能被吃掉的危險,當然與尤二姐同樣弱小者如劉姥姥等卻能在危機四伏中分得一點殘羹剩飯,也是一種僥倖了。關鍵尤二姐還沒有劉姥姥的那份低調。八七版電視劇家喻戶曉,也為不少沒有看過小說原著的廣大觀眾普及了經典名著,由於先入為主的原因,像林黛玉賈寶玉二人的演員,基本上固定在觀眾的心目中。後來又拍攝了新的版本,對小說原著的改編出入太大,有些扮相和表演都無法超越八七版。
  • 《紅樓夢》:寶釵是真好還是藏奸,其實寶玉比黛玉看得清楚
    (文/水無香)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裡,當寶玉發現以前常暗中較勁的黛玉和寶釵二人,竟有了非同尋常的默契時,心裡暗暗納罕。隨後他便問黛玉道:「是幾時孟光接了梁洪案?」可是,在《紅樓夢》裡,論博學多才,又沒有一個人能比過寶釵的。作詩就不說了,除了黛玉,沒有誰能和她一爭高下。而在作詩之外,她還精通醫學、養生、繪畫、戲曲、參禪、甚至植物學——這一點,是連黛玉,也望塵莫及的。
  • 紅樓夢最美女孩排行榜,脂硯齋彈幕達人劇透狂
    《紅樓夢》就怕細思,細思極恐,越思越恐。一聲兩歌,是《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獨有的特徵,全球獨創。什麼意思?其它書,從世界名著到快餐文學,書中寫的什麼文字,就是什麼故事。而紅樓夢並不是,紅樓夢文字表面的故事,僅僅是第一個故事,而作者利用文字的隱喻,暗示,伏筆,還藏了第二個故事,且貫穿全書。
  • 賈母不死,黛玉必嫁!秘密藏在林黛玉貼身丫環的一句話裡
    這句話對於林黛玉來說,還可以引申一下,除了父母不能選擇之外,還有一個不能選擇的就是她的姥姥——賈母不能選擇。一是林如海原有幾房妻妾,林黛玉可以和他們一起生活;二是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但也有幾家,與如海俱是堂族。紫鵑曾經對寶玉說過:「我們姑娘來時,原是老太太心疼她年小,雖有叔伯,不如親父母,故此接來住幾年。大了該出閣時,自然要送還林家的。終不成林家的女兒在你賈家一世不成?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正文:一、妙玉、黛玉相似的成長軌跡和家庭背景1、妙黛都是是蘇州人士、祖上都是讀書仕宦之家。妙玉第一次出場是在林之孝的口中。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
  • 人在貧困時,不妨學學《紅樓夢》中的劉姥姥
    人們常用「劉姥姥進大觀園」來比喻沒見過世面,其實劉姥姥大智若愚,深諳人情世故,心寬量大,機智勇敢,是《紅樓夢》中我佩服的人物之一。尤其面對貧困,劉姥姥身上那股闖勁是值得許多人學習的。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連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都不願意貧困時求人,劉姥姥卻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 林黛玉為何叫劉姥姥『母蝗蟲』?
    紅樓夢裡,林黛玉第一次見劉姥姥,是在第三十九回裡,因為賈母等人身居朱門大院,對待劉姥姥所說的鄉村見聞都非常感興趣,劉姥姥雖然是鄉村野人,卻生來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歷過的,見賈母高興可是她這種作為,在林黛玉眼裡未免有些為老不尊了,林黛玉骨子裡的清高和驕傲讓她看不上劉姥姥裝瘋賣傻的討好人。
  • 黛玉面對寶玉的感情為何總沒有安全感?看這三點就明白了
    一、林妹妹自身條件的限制林黛玉是《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要說她的才華和樣貌,那都是一等一的,她生得傾國傾城的容貌,兼有曠世詩才,被評為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這段話可以說把黛玉在面對寶玉感情時的不自信展露無遺,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覺得自己身體不好配不上寶玉,故而又糾結又悲傷。
  • 初中四大名著之紅樓夢練習
    7、《紅樓夢》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環是 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環是 ,性格最剛烈的丫環是 _。》中最熱鬧的情節是___________,最有趣的情節是____________,最悽慘的情節是_______________。
  • 毒舌美人林黛玉,為何不願對7旬老婦嘴下留情,網友:現實太殘酷
    劉姥姥雖內心惶恐也沒扭扭捏捏,大方得體的完成一場親戚會面,更是以自己一肚子的村言村語,成了當場的聚焦人物,從而得賈母邀請,住下參觀大觀園。劉姥姥和大觀園的故事就此拉開帷幕。在賈母帶領下,來了一場視覺衝擊盛宴,領略了大觀園巧奪天工的精美絕倫,更是被一道道自己聞所未聞的美食所折服。
  • 紅樓夢劉姥姥這一角色的意義
    劉姥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她承包了《紅樓夢》的笑點。其實劉姥姥這個角色有很多很大的作用,而且《紅樓夢》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劉姥姥也絕不是給我充當笑料的。果不其然,劉姥姥三進賈府時就看到了賈府衰敗的景象。第一百一十三回和一百十一九回都寫到了劉姥姥進賈府,習慣上把它們統稱劉姥姥三進賈府,此時劉姥姥看到的是一個沒落的賈府。劉姥姥除了作為小說的線索人物之外,她也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
  • 賈母派賈璉料理林如海後事:不為照顧黛玉,主要派其打理林家財產
    林如海在世時,林家的財產必然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紅樓夢》故事展開後不久,作者便讓林如海死了,因為在曹雪芹的規劃中,賈寶玉要與林黛玉展開一出纏綿哀豔的愛情故事,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就沒有理由長期待在榮國府
  • 《紅樓夢》的選角有多絕?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導演王扶林清楚地記得,那天北京下了一場暴雨,有一個身著淡綠色衣服的姑娘向他走來,那感覺像極了黛玉。有意思的是,他曾問過陳曉旭:「如果你不演黛玉,其他角色你有喜歡的嗎?」《紅樓夢》拍攝後期,王扶林導演忙於後期,「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寶玉出走」和「王熙鳳之死」三場戲都是由東方聞櫻協助拍攝完成的。
  • 林黛玉的結局,劉姥姥前期就已經說明了
    寶玉聽了,跌足嘆息,劉姥姥又說,「因為老爺太太思念不盡,便蓋了這座祠堂,塑了這茗玉小姐的像,派人燒香拔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沒了,廟也爛了,那個像就成了精了。」眾所周知的,紅樓夢裡的這個「玉」字不是誰都能用的,原本賈寶玉屋裡的一個丫鬟的名字叫「紅玉」,因為忌諱,就把玉字去了,改名字叫了「小紅」,劉姥姥多麼聰明的人啊,不可能不懂的避諱的。
  • 《紅樓夢》裡的專職「炮手」——傻大姐
    《紅樓夢》中也有一個「炮手」,你道是誰?這個「炮手」在小說中僅出現過兩次,說她是「炮手」,就是因為她出現的這兩次都引發了賈府中巨大的變故。第一次出現引發了抄檢大觀園事件,第二次出現導致了黛玉之死。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曉這位「炮手」是誰了吧?不錯,她就是傻大姐。
  • 87版《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扮演者大盤點,你最喜歡誰?
    87版《紅樓夢》可謂深得原著精髓,無論拍攝過程中的服飾、道具、布景、色調、配樂還是演員的神態、表情、外形、氣質、對白都是一流。真可謂形神兼備,過目難忘。渾然天成,哀怨動人,賞心悅目,歷久彌新。在眾多《紅樓夢》影視版本之中它不但是觀眾心目中最經典的版本,而且可以說是觀眾腦海裡唯一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