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派賈璉料理林如海後事:不為照顧黛玉,主要派其打理林家財產

2020-08-28 愛上紅樓ai

林如海在世時,林家的財產必然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紅樓夢》故事展開後不久,作者便讓林如海死了,因為在曹雪芹的規劃中,賈寶玉要與林黛玉展開一出纏綿哀豔的愛情故事,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就沒有理由長期待在榮國府,而林如海一死,林家財產的處理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林如海有錢人盡皆知,作者在小說中介紹林如海這個人時,寫道是: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嫡親嫡派的、雖系鐘鼎之家,卻是書香之族。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於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妻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珍愛如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作者這樣介紹林如海,其中大有文章可作:書中寫林家支庶不盛,有幾門親戚,但早已分了家,再者,林如海只有林黛玉這一個孩子,這樣說來,林如海去世之後,林黛玉便是林家財產唯一的繼承人,林如海去世時林黛玉也就十來歲,她不懂得怎麼處理林家的財產,但是賈母知道林如海一死,財產問題就成了大事,特地派賈璉前去:賈璉和王熙鳳夫妻二人掌管著榮國府的經濟事,對如何處理林家財產之事,他兩再熟悉不過,王熙鳳不方便前去,賈璉便成了陪林黛玉葬父的唯一合理人選。


林如海去世是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遏北靜王」,曹雪芹將林如海之死與秦可卿之死並寫在一起,表明二人之死同樣重要,但是作者用四回來描寫秦可卿之死,而對林如海之死寥寥幾筆帶過,實際上,這絲毫不影響作者流露出來的細節,在小說十二回的描寫即將結束時,作者就對林如海之死做了鋪墊:


誰知這年冬底,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黛玉回去。賈母聽了,未免又加憂悶,只得忙忙的打點黛玉起身。寶玉大不自在,爭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攔勸。於是賈母定要賈璉送她回去,仍叫帶回來。一應土儀盤纏,不消煩說,自然要妥帖。作速擇了日期,賈璉與林黛玉辭別了賈母等,帶領了僕從,登舟往揚州去了。


書信中寫的內容書中並沒有說明,但從賈母的反應就可以知曉一切:賈母聽了「忙忙的」打點起身,之所以要「忙忙的」,說明林如海病的非常重,賈母也怕林如海死之前見不到林黛玉,再者,賈母「定要」賈璉送她回去,這是賈母考慮周全之舉,一旦林如海死了,賈璉也就把林家的後事處理妥當了。賈璉去不久,就傳來了林如海已逝的消息:


鳳姐便問:「回來做什麼的?」昭兒道:「二爺打發回來的。林姑爺是九月初三日沒的。二爺帶了林姑娘送林姑老爺靈到靈州。大約趕年底就趕回來。二爺打發小的來報個信請安,討老太太示下,還瞧瞧奶奶家裡好,叫把大毛服帶幾件去。」


「冬底」林如海染了重病,「九月初三」才去世,這期間經過了很長時間,這段時間足以讓林如海交代完後事,再者,賈璉打發回來報信的奴才口中也暗含信息:


賈璉大約年底就趕回來,從九月初三到年底,這期間有三個月左右,除去回賈府路上所需一個月,還有兩個月,奴才說話之前,賈璉和林黛玉已經在送靈了,不過一兩天林如海也就埋了,剩下的這兩個月的時間,正好是賈璉處理林如海後事的時間:除了為林如海辦喪事,安置林如海的幾個小妾及遣散林如海的管家、奴僕外,清點接收林家家產是很繁雜的事項。

賈璉派回來的奴僕要「討老太太示下」,其實也就是賈璉向賈母報告賈母交代給賈璉處理林家財產的事情。


林如海去世後,賈母年歲大,是考慮最周全的一個人,他特指讓賈璉陪林黛玉回去,其目的並沒有單純的護送林黛玉這麼簡單,若只是護送,找幾個奴才去也就夠了,所以說,賈璉此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處理林如海的財產,從此,林家財產歸入榮國府。


【文/愛上紅樓】

別忘了關注:愛上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相關焦點

  • 賈母不死,黛玉必嫁!秘密藏在林黛玉貼身丫環的一句話裡
    林如海的做法中規中矩,符合當時的禮法。但是沒想到,賈母沒與他商議,直接派了人接林黛玉去京都,理由也很簡單,就是賈敏死了,林黛玉在家無人依傍教育。這種做法讓林如海很為難。因為林黛玉此時年紀還小,大約六歲,不易出遠門;林黛玉一身之病不能離家,癩頭和尚明確說過:「若要好時,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林黛玉年少體質又弱,確實不易出行。但是賈府家大業大,賈母輩分又高,林如海縱然安排好了林黛玉的生活,但仍只能服從賈母的安排。所以,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屬於被賈母強行接進去的。
  • 從黛玉回揚州到重返賈府究竟用了多長時間?隱含了多少信息?
    小說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的結尾處,作者寫了一段話:「這年冬底,兩淮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於是賈母定要賈璉送她回去,仍叫帶回來。」……」一、林如海於九月初三日卒於揚州,然後賈璉對於需要處理的事宜有了大概方案,才派昭兒回京「討老太太示下」,算上路上的時間,大概一月左右。而昭兒抵京時秦可卿剛過「五七」,可知,秦可卿大約也是死於九月初前後。二、賈璉和黛玉送林如海靈柩回蘇州安葬。賈璉主要處理的是林如海的葬禮和林家產業財物的分配兩項事務。三、賈璉、黛玉將於年底前返京。
  • 賈母一直在利用黛玉,根本不會讓寶黛結婚
    林如海口上說的,是賈敏在一個月以前去世,賈母念及黛玉無人依傍教育,所以才派人來接的。可是大家還要注意一下哈,第二回開頭的時候,對林如海有這樣的介紹: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
  • 林如海一家四世為侯,為何林黛玉卻一貧如洗?萬貫家財被賈府私吞
    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林如海,探花出身。要了解林黛玉,必須要了解林如海。原文第二回是這樣介紹林如海的,林如海,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之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 林黛玉是否繼承了林家財產?
    首先,按曹雪芹在書中交代,林家祖上由於皇帝的恩典,四代為候,按照當時的高管貴族的俸祿來說,其家底必然不會少,家產本就相當雄厚,蔭蔽子孫後代也是沒有問題的。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林如海在決意將林黛玉寄送到榮國府的時候,曹雪芹借林如海之口說明了林如海在經歷了中年喪妻、喪子之痛的之後悲傷不已無意再續香火,家中只有幼女黛玉一人之意,可以看出些許端倪。而且林家本就支數不多,林如海作為林家的獨苗自然繼承了家族的大半財產,這些遺產也將全部歸於林黛玉名下,沒有任何旁人來分隔爭奪。
  • 林黛玉明明依附於賈府,為什麼卻活出了獨立女性的腔調?
    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祖上曾襲過列侯,已經第五代。隆恩盛德,鐘鼎之家,是書香門第。除了黛玉一個女兒之外,沒有其他子嗣,是家裡的掌上明珠。因為沒有兒子,未免有些遺憾,所以將黛玉當做男孩子來教養,所以個性發展並未受到束縛。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所以林如海死,黛玉會有大筆遺產繼承,但是這遺產卻憑空消失了。有人說是賈璉私吞的。賈璉沒這個膽子,黛玉告訴賈母,賈母饒不了他;有人說黛玉帶到了賈府,這更是不可能的。如果黛玉有這麼大的財富,賈府有一半的財產是自己帶過來的,她就不會在意賈府的奴僕對她的看法了,就不會在賈府小心翼翼的生活了。
  • 黛玉臨死,才恍然大悟,為何賈母遲遲不肯提她的婚事
    身體又不爭氣,婚事未能及時安排上; 2、王夫人對於寶黛的婚事,是明確不同意的,而這背後又有元春元妃的撐腰,賈母在榮國府表面上是地位最高之人,實際卻是平時默不作聲的兒媳婦王夫人在掌管大權,無奈,賈母只能拖,拖個兩三年,寶黛大一些,且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拖到寶釵嫁出去;
  • 由《紅樓夢》黛玉出走揚州城,論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住姥姥家」
    《紅樓夢》第三回說是:「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前一回的本意是林如海之妻賈敏去世,林黛玉之外祖母念及外甥女年幼無人「依傍教育」,所以要接林黛玉去身邊,再加上林如海晉任新職,又是鹽運方面紀檢之類的要職,且林如海也無心再給林黛玉續娶一個繼母,所以,把林黛玉送到賈府也是一個周全之策。雖然林黛玉看著是寄居姥姥家,但自帶的金枝玉葉出身,讓林黛玉不言自貴。
  • 賈母那麼疼愛林黛玉,為何寧可把人參放壞了,也不給林黛玉用
    雖然賈母幫她請過太醫診治,王夫人也請過鮑太醫為她開藥,但是林黛玉的身子卻不見好。在漫長的日常生活裡,林黛玉除了用藥之外,還要燕窩、人參等來滋補,但奇怪的是,賈母手裡有一大包上等的人參,寧可放壞了也沒給林黛玉使用;林黛玉用人參要向王夫人請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01林黛玉向王夫人請領人參的事情是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透露出來的。
  • 抄家大觀園後,賈母送給林黛玉一碗菜,王夫人再不吭一聲
    抄檢大觀園,王夫人選擇夜間等賈母睡了派人去抄檢。看似避著賈母不知道,其實沒有不透風的牆。賈母身邊那麼多丫頭,就沒有什麼老太太不知道的。抄檢大觀園那麼大事,賈母不可能沒反應。兒媳婦們不告訴她,她也裝不知道。但是,該有的表態賈母從不缺席。
  • 賈母為何不成全林黛玉的婚姻?賈母哭訴的一句絕情話,透露了答案
    因為她是在為寶玉和黛玉做好事。那麼賈母為何不不順水推舟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呢?原因在她隨後說的一句話裡。林之孝家的得知賈寶玉犯病後,前來探望,賈寶玉以為是林家的人,賈母忙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她的,你只放心吧。」賈母說的這句話很難聽,也很絕情。雖然林黛玉的父母雙亡,但是林家人並沒有死絕,紫鵑兩次對賈寶玉說過這一事實。
  • 賈府豪奢,賈母強勢,林如海只用一老一小就盡顯清貴之家風範
    從黛玉身體尚未大愈不能遠行來看,賈母派人來接黛玉並未事先與林如海商量,自顧把人派來了,賈母的行為有點強勢。林如海公務繁忙,黛玉體弱多病,需要有人悉心照顧,更何況古代的規矩,女大避父,女孩子由女性長輩撫養更合適,所以雖然黛玉並不願遠行,最終還是聽從父親的安排,離開蘇州去了外祖母家。
  • 林如海為何要把林黛玉送去榮國府?他已預感到危險臨近
    那時母親賈敏雖說不在了,可林家也是世代官宦之家,林如海也身居要職,府上缺不了奶娘丫鬟,怎麼捨得把黛玉送到外祖母身邊,這讓人費解。一、林如海尊重信任嶽母,故而原因黛玉投奔黛玉母親賈敏,是榮國府的大小姐,賈母最疼愛的女兒。
  • 賈府把林如海給黛玉的遺產藏哪了?你看賈母房裡擺著什麼
    而賈府收養黛玉,雖系外祖至親,然歸根結底各家門另家戶,林如海孤女寄養賈府,其家資產業終有一日要被賈氏全盤接收。林家四代列侯,至第五代嫡派單傳林如海,又以科舉興家,實可謂代代無缺。這一點比賈氏子弟要強悍很多,賈府至賈代善死後,寧榮兩宅子弟再未能博取功名,陷入沒落境地。而賈母將賈敏嫁與林如海,正是搭上林家實現投文棄武。林如海深得賞識,升至蘭臺寺大夫,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實屬炙手可熱!
  • 投親團中,賈母的兩個孫女黛玉和湘云為何不受賈家待見?
    小姑娘母親沒了,外祖母心疼她無人照看,怕受了委屈,林如海呢,感覺自己也沒精力照顧好自己的女兒,不如送到賈母那裡,賈母培養了優秀出眾的賈敏,再培養一個黛玉不是問題。女子的教養極重要,賈母算是一個好老師,培養了賈敏和元春。
  • 賈母為何不派鴛鴦服侍黛玉,卻給了個二等丫鬟?小細節藏著大智慧
    ,我們就走」,也可以向尤氏說「你夠了,我不會吃的」,還可以在賈璉面前「坐著不動」、隨意說笑。黛玉卻是「一無所有」「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就算賈母愛寵,她能有多少「穿戴的」?讓鴛鴦來管理,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 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表面皇姐為其定親,實則賈母早有中意人選
    ,而林黛玉過生日之時,就沒有這待遇,這從鳳姐與丈夫賈璉商討怎麼給薛寶釵過生日就可以看出:賈璉聽了,低頭想了半日道:「你今兒糊塗了。現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麼給林妹妹過的,如今也照依給薛妹妹過就是了」。鳳姐聽了,冷笑道:「我難道連這個也不知道?我原也這麼想定了。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