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黛玉回揚州到重返賈府究竟用了多長時間?隱含了多少信息?

2020-09-03 瀟湘竹48

《紅樓夢》寫法上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寫之寫」,在三言兩語甚至不著筆墨的「留白」背後,往往隱含了大量重要的甚至關鍵的信息。

林黛玉在第三回進入榮國府之後,曾經回過一次林家,這次返家對黛玉的身份和性格有決定性影響:回家之前她是鹽課林如海的獨生愛女,是榮國府的客人;重返賈府之後,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母雙亡的孤女,從此寄居於榮國府。

身份上的根本性變化直接影響了黛玉的性格和她的命運、結局。

在這次返家之前,黛玉雖然在榮國府已經住了五六年,但是是真正「客人」的身份,她的父親林如海仍在兩淮鹽政任上。她之所以住在榮國府,是因為賈敏去世後賈母牽掛黛玉「無人依傍教育」特意遣人去接來的。

理論上,黛玉隨時可以離開榮國府回自己家。

(這一點對我們理解前期黛玉性格是很重要的,比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第八回在梨香院嘲諷寶玉等情節中黛玉的表現)

至第十六回中賈璉帶黛玉重返賈府,寶黛再次相見時,黛玉已是孤兒。而黛玉的性格也逐漸向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方向發展了。

黛玉一往一返之間究竟過去了多長時間?

小說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的結尾處,作者寫了一段話:「這年冬底,兩淮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於是賈母定要賈璉送她回去,仍叫帶回來。」

「這年冬底」是賈璉、黛玉離開賈府的時間,但是,這年是哪一年?冬底具體為何時?細讀文本,我們是可以找到界定具體時間的坐標的。

第十二回主要寫賈府旁支賈代儒的孫子賈瑞覬覦鳳姐反被捉弄,之後正照風月寶鑑殞命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顯然賈璉已經離開了,否則賈瑞再怎麼膽大包天也不敢到鳳姐房中去。

第十一回中寫道:「賈瑞到榮府來了幾次,偏都遇見鳳姐往寧府那邊去了。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

可見,賈璉離開的日期在十一月三十日之前。而在這天之前,得知賈璉離開的消息後,急不可耐的賈瑞已經連續多次去找鳳姐。因此,賈璉、黛玉離開賈府的時間可以進一步準確到十一月下旬。

如果再加上秦可卿故事為參照,就是秦可卿生病的這一年的十一月下旬。(秦可卿生病始於九月初)

那麼,賈璉和黛玉返回賈府的時間呢?

還是先回到賈瑞故事來理一下時間線索。自從賈璉離開後,賈瑞迅即踏上作死之路:

臘月初二日,賈瑞在榮國府穿堂裡吹了一夜寒風;

過了兩天,又被鳳姐安排賈蓉、賈薔狠狠捉弄一番;

之後賈瑞生病:諸如此症,不上一年(應為一月)都添全了;

倏忽臘盡春回(不是過了一年又到一個春天的意思,作者寫賈瑞從生病到死亡是很迅速的,前後也就一個多月。「」是強調時光如梭,就像我們說「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秋天了!」),這病更又沉重;

忽然這日有個跛足道人來化齋,……三日後吾來收取。

就是這三日內,賈瑞反覆正照風月寶鑑而殞命。

倏忽、忽然等詞語的使用都是為了強調節奏緊湊、事件密集發生。

賈瑞死亡的時間大概在初春時節。

之後,故事時間發生了一個跳躍。

作者先概述賈璉走後鳳姐「每到晚間,不過和平兒說笑一回,就胡亂睡了。」

然後轉入秦可卿之死的故事,「這日夜間」鳳姐夢到秦可卿託夢。

「這日」又是什麼時間呢?

根據後文透露的時間信息,秦可卿死亡並託夢的時間應該是九月初。

(秦可卿自去年九月初生病,至今年九月初死亡,經過了一年時間。張友士曾說秦可卿的病「過了春分,就可望痊癒了」。秦可卿確實痊癒了,並非病死,到九月突然死去自是蹊蹺。另文分析)

秦可卿死後,尤氏託病不肯料理喪事,寶玉向賈珍推薦鳳姐,於是,鳳姐協理寧國府。

秦可卿死亡五七之後,鳳姐正在忙亂之中,昭兒從蘇州回來報信:

「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二爺帶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爺的靈到蘇州,大約趕年底就回來了。……討老太太的示下。……」

一、林如海於九月初三日卒於揚州,然後賈璉對於需要處理的事宜有了大概方案,才派昭兒回京「討老太太示下」,算上路上的時間,大概一月左右。而昭兒抵京時秦可卿剛過「五七」,可知,秦可卿大約也是死於九月初前後。

二、賈璉和黛玉送林如海靈柩回蘇州安葬。賈璉主要處理的是林如海的葬禮和林家產業財物的分配兩項事務。

三、賈璉、黛玉將於年底前返京。

黛玉自離京至返回賈府大約過了一年時間。

去歲十一月下旬離京,抵達揚州大約是春節前後,至林如海九月病亡,父女相伴的時間有九個月左右。

這意味著在父女相伴的最後時光,林如海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自己身後有關黛玉的事宜。

林如海做事的風格非常周密妥貼,可以參考他幫助賈雨村復職的安排。

林如海對黛玉愛如珍寶,而黛玉這時才11歲左右,看著哀哀盡孝的嬌弱黛玉,如果不為女兒安排周全,他如何能放心離去?

所以,林如海去世之前肯定寫好了遺囑,關於黛玉的內容主要有兩項:財產和婚姻。

古代女子早婚,過了十五歲即可適人。而黛玉已十一歲,林如海應該把黛玉的婚事全權託付給了賈母。

同樣,黛玉財產的管理權也全權委託給了賈母。

黛玉的婚姻和財產,應該就是賈璉「討老太太示下」的最重要的事情。

關於黛玉的財產,小說中寫得隱晦之極。

由於黛玉曾對寶釵說過:「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很多讀者據此認為黛玉是沒有財產的。

事實應該不是這樣的,小說中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

1.蘅蕪苑一個婆子給黛玉送燕窩,黛玉命人給她「幾百錢」打酒吃。賈府一個三等丫頭一個月的月例是五百錢。黛玉給婆子的幾百錢幾乎頂得上婆子一個月的工資了。

2.怡紅院小丫頭佳蕙去給黛玉送茶葉,正趕上賈母派人給黛玉送錢,黛玉正在給丫頭分發,就「抓了兩把」給她。

從黛玉隨意的抓錢動作可以看出黛玉根本不差錢;

更重要的是這裡可以反映出一個事實——瀟湘館丫頭們的月例是賈母負責的,用的是賈母的錢,而不是榮國府公中的錢。

3.宮中太監到賈府勒索,賈璉無錢應付,感嘆道:「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

很多人覺得賈璉應該曾經發過一次三二百萬的財才會有這種想法,看賈璉的經歷,似乎只有處理林家產業時有這個機會。

這其實是誤解。林家雖然四世列侯,林如海又做了兩淮鹽政,但也不可能有這麼多錢,即使有,也不可能都被賈璉貪了吧。

依賈璉的性格,在處理林家產業時肯定會撈一些,在修建大觀園時也會利用便利撈一些,但肯定遠遠達不到三二百萬的誇張程度。

結合賈璉說話的情境可以發現,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銀錢的缺口太大,都要偷偷典當賈母的東西來周轉了。他希望發一注大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局面,他的話只是反映了這種願望而已。

黛玉能繼承多少財產呢?

一、黛玉是未嫁女,至少可以繼承林家一半的財產,另外一半由林家宗族之人按血緣遠近來分配。

(林如海死了以後他家就是絕戶,族人都有繼承權)

二、黛玉還可以完全繼承賈敏的嫁妝。賈敏出嫁時是榮國府的全盛期,這個賈母最愛的「金尊玉貴」的嫡小姐,她的妝奩應該是一大筆財富。

由於賈璉代表榮國府來處理林如海的身後事,這些財產黛玉應該是得到了的,並且通過出售變現了,以銀票的形式帶回了榮國府,交給黛玉的監護人賈母保管。

當時黛玉畢竟才11歲左右,又不可能拋頭露面自己親手去處理,所以具體有多少她大概也不是太清楚。

而賈母每個月派人給黛玉送的錢很可能就是黛玉的財產。也就是說瀟湘館丫頭們的月例用的是黛玉自己的錢。

當然,也可能是賈母的私房錢,而黛玉的財產老太太都留著將來給黛玉置辦嫁妝呢。

以上就是在黛玉最後一次回家故事中,作者用「不寫之寫」「草蛇灰線」之法隱藏的信息。


相關焦點

  • 賈母那麼疼愛林黛玉,為何寧可把人參放壞了,也不給林黛玉用
    在漫長的日常生活裡,林黛玉除了用藥之外,還要燕窩、人參等來滋補,但奇怪的是,賈母手裡有一大包上等的人參,寧可放壞了也沒給林黛玉使用;林黛玉用人參要向王夫人請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01林黛玉向王夫人請領人參的事情是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透露出來的。
  • 沒有手帕子的賈府,寶玉用手擦眼淚、黛玉用袖子、鶯兒也用手。
    新紅樓夢開創了賈府貴族新生活,家裡幾百個丫鬟傭人,寶玉進屋要自己掀門帘,咱也不知道養那麼些丫鬟是幹啥吃的?你說賈府窮吧?人家的屋裡蓋的超級大,恨不得一個臥室有兩百平,大屋子裡幾乎沒有牆壁,就是由無數帘子做隔斷,看不懂的建築迷之美感。
  • 林黛玉明明依附於賈府,為什麼卻活出了獨立女性的腔調?
    黛玉否定了寶琴的觀點,認為不是道家玄術,認為探春用了孫子兵法:『守如處女,脫如狡兔』,出其不備之妙策也。意思是:作戰開始時像處女一樣沉靜,使敵人放鬆戒備,然後像逃跑的兔子那樣靈活迅捷地出擊,使敵人不及抗拒。比喻出其不意的舉動。探春在審問柳家媳婦時候就是用了這個辦法,才讓下人說了實話。②點出迎春的問題。
  • 被賈府寵壞了,「罵」元妃狐媚邀寵,網友:這是黛玉的「文字獄」
    其中碧文圓頂又稱百子帳,和鳳尾羅一樣正是和新房鋪陳有關的物件,古代新人房內多用芙蓉圖案的被褥,蓆子和床邊雕刻,芙蓉簟則更是新婚床上用物,此二物同時賜予年輕男女的言下之意可以一目了然。清代文史考據家姚燮敏銳地看到這一點,&34;。由於元春賜禮的文本有如此含義,所以紅學界主流以前基本認為元春是促成二寶婚姻的主要力量。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本次將從獨特的角度為您分析,妙玉究竟為何方神聖!但在《紅樓夢》前80回中妙玉並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反倒是黛玉說過這樣的話。紅樓夢的第四十九回黛玉說,「他兩個再到不了一處,若到一處,生出多少故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寶玉湘雲吃烤肉,黛玉是反對派,所以黛玉笑道,「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廣一大哭!」。妙玉卻在判詞裡為黛玉反對吃腥羶背了黑鍋。
  • 王夫人的管家水平與賈母差在哪兒:黛玉一進賈府一個細節就暴露了
    黛玉一進賈府的一個細節就暴露了。劉姥姥二進賈府,投了賈母和鳳姐的緣,在大觀園裡足逛了一天,見識了賈府富貴,賈母引著她參觀了自己孫女們的房間。在黛玉的瀟湘館,賈母看到黛玉的窗紗不翠了,「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賈母發了話,鳳姐馬上就辦,早命人取了一匹來了。賈母說:「可不是這個!先時原不過是糊窗屜,後來我們拿這個作被作帳子,試試也竟好。明兒就找出幾匹來,拿銀紅的替他糊窗子。再找一找,只怕還有青的。
  • 從黛玉進賈府年齡突變,看背後的真事隱
    關於林黛玉進賈府時的年齡,讀過《紅樓夢》的朋友一定會爭議不休。有說六、七歲,也有說十幾歲的。恐怕誰也無法說服誰。我們先來分析下來龍去脈:根據《紅樓夢》第二回的交代,關於林黛玉的年齡緊接著,賈母就派人來接黛玉了,可見黛玉進賈府時六歲無疑。但是,黛玉進賈府後,年齡突然發生變化。她變大了。
  • 萬貫家財被賈府私吞
    要了解林黛玉,必須要了解林如海。原文第二回是這樣介紹林如海的,林如海,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之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 由《紅樓夢》黛玉出走揚州城,論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住姥姥家」
    《紅樓夢》第三回說是:「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前一回的本意是林如海之妻賈敏去世,林黛玉之外祖母念及外甥女年幼無人「依傍教育」,所以要接林黛玉去身邊,再加上林如海晉任新職,又是鹽運方面紀檢之類的要職,且林如海也無心再給林黛玉續娶一個繼母,所以,把林黛玉送到賈府也是一個周全之策。雖然林黛玉看著是寄居姥姥家,但自帶的金枝玉葉出身,讓林黛玉不言自貴。
  • 林黛玉到死都不知道,舅媽為何討厭自己?因為進賈府時說錯一句話
    初到賈府的時候,黛玉是全家的掌上明珠,由於黛玉的母親早先就受到賈母的寵愛,在府中也有著很高的地位,因此黛玉在賈府的生活很優越,賈母早早失去了女兒,就把愛都給了黛玉。不過王夫人對於黛玉就沒有那麼友善了,後來更是出面阻止黛玉與寶玉的婚事,王夫人有不少地方都針對黛玉,這也導致黛玉在府中受到一些排擠,以王夫人的手段心計,她這麼做黛玉也很難察覺出來,王夫人為何要這麼做呢?
  • 如果林如海沒有死,林黛玉會是怎樣的結局?木石前盟又是怎樣結局
    木石前盟一開始就是個無解的死局:黛玉前身是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只為還淚而來,註定寶黛兩人有緣無份。賈敏不死,賈母就沒有接黛玉到賈府撫養的理由。黛玉在賈府呆不了幾年,大了就要回蘇州去賈敏去世,賈母要接黛玉進京撫養,黛玉是不太樂意的,經林如海勸解一番才同意。原因只有兩個:黛玉只有六七歲,身體又差,離不開人悉心照料,林如海沒有打算再娶,自己又在任上,工作又忙,又是男人,身體還不好,老話說,女大避父,女孩子必得女性長輩教育,多方面考慮還是送到賈母處更合適。
  • 賈府把林如海給黛玉的遺產藏哪了?你看賈母房裡擺著什麼
    而賈府收養黛玉,雖系外祖至親,然歸根結底各家門另家戶,林如海孤女寄養賈府,其家資產業終有一日要被賈氏全盤接收。而這一切,都隨著林如海撒手西去而遺傳給膝下僅有的孤女黛玉。就在王熙鳳在寧府張羅秦可卿後事時,小廝自姑蘇快馬而回,昭兒道,二爺打發回來的。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巳時沒的,二爺帶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爺靈到蘇州,大約趕年底就回來。二爺打發小的來報個信請安,討老太太示下。昭兒此話極妙!
  • 賈府外的世界一步步走向衰敗的現實背景
    我們知道,賈家原是在「金陵」,也就是南京,南京已經在蘇州的北邊了,而賈府在南京以北,第七回寫薛寶釵將冷香丸從南帶至北,也就是說,賈府是比黛玉家所在的蘇州要往北的一個地方。 這段話的關鍵在於兩點:1,林如海是九月初三去世的,合到現在的公曆大約是十月初;2,昭兒說這個時候需要帶「大毛衣服」。
  • 元春封妃,不僅沒有振興賈府,反而成為了賈府的累贅
    不少紅學家認為,賈府的興衰和元春的命運是聯繫在一起的,元春興則賈府興,元春衰則賈府衰。但其實不然,元春對於賈府來說,並沒有多少助力,反而是累贅。冷子興演說賈府的時候,雖然說到了賈府外面的大架子沒有到,但內囊卻盡了上來,但還提到了更為重要的一點,賈府沒有人了,賈府最爭氣就數賈寶玉了,可這最爭氣的賈寶玉也就那樣,不需細說。賈府的問題出在賈府的繼承人身上,而不是元春身上,元春封妃,對賈府來說不是好事,反而是累贅。
  • 賈母派賈璉料理林如海後事:不為照顧黛玉,主要派其打理林家財產
    北靜王」,曹雪芹將林如海之死與秦可卿之死並寫在一起,表明二人之死同樣重要,但是作者用四回來描寫秦可卿之死,而對林如海之死寥寥幾筆帶過,實際上,這絲毫不影響作者流露出來的細節,在小說十二回的描寫即將結束時,作者就對林如海之死做了鋪墊:
  • 賈母一直在利用黛玉,根本不會讓寶黛結婚
    《紅樓夢》第三回開頭就交代了,林黛玉去賈府是賈母主動提出的,她提出接林黛玉去賈府的時間點非常有趣。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 賈府各位少主辦婚事要花多少錢?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什麼叫有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即便曹公一直在刻意模糊時間的印跡,可是賈府的各位少主們都慢慢長大了。在古代長大成人的一個標誌就是成家立業,所以,他們都不免到要被家人想到婚事的時候了。那麼他們幾位的婚事在辦理的時候到底可以花多少錢呢?不看不知道什麼叫富貴,一看才知道賈府是真有錢。
  • 三進賈府的她,都沒有得到認可
    史湘雲長大後初次來到賈府是在元春省親事件之後,剛進門沒多長時間就和黛玉因為對寶玉的稱呼兩個人打起了嘴仗,史湘雲認為林黛玉專挑別人的不好而且欺軟怕硬,嘲諷林黛玉是不是也敢去挑薛寶釵的錯,從這第一印象可以看出這姑娘屬實有點管不住自己的嘴,正所謂禍從口出,不過性子倒也頗為直爽,過了幾天恰好到了寶釵生日,王熙鳳對著唱戲的小戲子讚不絕口,
  • 新編黛玉之死
    聽紫鵑這麼一說,鶯鶯也忙止住了淚,掏出手絹擦了擦,衝黛玉勉強笑了一下,輕聲說:「咳!還不是因為我們家那位爺!他的事又犯了,這回可是誰說話也不管用了,上頭盯得死死的。聽說連你們家老爺和那府裡的大老爺到這會也都沒法說話,一點轍都沒有了。
  • 寶黛在賈府的差距早已寫明:寶釵進府一筆帶過,黛玉進府隆重歡迎
    《紅樓夢》原著中,作者描寫薛寶釵一家進賈府,只用了一句話。倒是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賈母給姑娘們放假,賈府所有女眷都出來接見了林黛玉,其實寶黛在賈府的差距原著裡早已寫得明白!薛寶釵有沒有資格走大門,推測這個要看清代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