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為何要把林黛玉送去榮國府?他已預感到危險臨近

2020-08-08 Mr卡季奇


林黛玉來到榮國府時候,大概也就是六七歲的模樣。那時母親賈敏雖說不在了,可林家也是世代官宦之家,林如海也身居要職,府上缺不了奶娘丫鬟,怎麼捨得把黛玉送到外祖母身邊,這讓人費解。

一、林如海尊重信任嶽母,故而原因黛玉投奔

黛玉母親賈敏,是榮國府的大小姐,賈母最疼愛的女兒。過去大家族結親都選門當戶對,賈府是公府,按說賈敏擇婿也應該是對等門第,至少是侯府,但賈敏嫁給林如海是下嫁。那是因為什麼呢?賈母那麼疼愛女兒,肯定也會為她未來著想啊。那就只能有一個解釋,賈母看上了林如海的人品。

林如海祖上世襲列候,到他已經五世,雖是官宦人家,卻也是書香門第。賈母看上的也是林如海的家世,她希望女兒幸福,不想為了政治聯姻犧牲了女兒的幸福,這就是挑選林如海做女婿的原因。再者,林如海也考中探花,地位也不低,賈敏嫁他也不算委屈。

只可惜,二人沒能白頭偕老,黛玉方才五歲母親就去世了。賈敏的離世,做母親自然是悲傷,所以才會要求接黛玉來身邊撫養,以慰藉心中思念之情。若是從林如海內心來說自然是捨不得女兒離開,可念及嶽母對他們的厚愛,只好忍痛割愛。再說,賈府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而且賈母又喜歡女兒女婿,自然也會照顧好黛玉,林如海是信得過嶽母的。

小說中有過這樣的一段文字:「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她外祖母致意務去。」由此可見,賈母是很想見到黛玉的。雖然林家也是大戶人家,少不了奶媽丫鬟們,可那畢竟和親人有差別的,賈敏不在了,林如海還要忙於政務。

古代女兒家的教育都是由母親承擔的,那時就是這樣的大環境,父親和女兒交流很少。賈母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才要把黛玉接到身邊來。難道林如海真的是因為這些原因就讓女兒常住榮國府?

二、林如海沒準備續弦,沒得力人照看林黛玉

賈敏去世時,林如海剛剛四十歲,正當壯年,再娶是最正常不過了。對於子女來說,即使是繼母也好過無人管,還有一點就是,像這樣官宦人家的繼室對繼子女是不敢過分的,府裡還會有一群人的眼睛在盯著。可林如海卻沒了再娶之意。

好多讀者都存有疑問,林如海的地位和當時的社會現狀,三妻四妾都不新鮮,而他怎麼就不再娶了呢?要知道古時候傳宗接代的思想是很嚴重的,普通人家也極為重視,更別說像林家這樣的世族之家,沒有子嗣是難以想像的,哪怕是過繼也是必須的,即便到了現在社會養兒防老的思想也還存在。

林如海和賈敏原本有個三歲的兒子,在他赴揚州上任之前夭折了,而今,他卻對黛玉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從林如海這番話看出來,林如海決意不再娶,把她託付給了嶽母。同時也能看出黛玉是不願意離開父親的。

由此可見,林如海沒有再娶之意,黛玉又無姊妹兄弟可依,把黛玉交給賈母是最穩妥的做法。真是這樣嗎?林如海的不再娶妻的異常行為和他對黛玉了卻「顧盼之憂」怎麼都有點男兒上戰場,一去不復還的感覺呢?

三、真正的原因,林如海預感到危險來臨

話再說回到賈敏身上,從小說描寫來看,賈敏死的很突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賈府沒有一個重要的人去奔喪,賈府這麼顯赫的人家,且又是賈母最疼的女兒,怎麼能只派幾個丫鬟婆子去接黛玉呢?

若是賈敏生前早就身體抱恙,林如海一定會告知嶽母妻兄,府裡事情再多也會有人去探視的。雖說揚州據京城很遠,但對於賈府這樣的人家,水陸交通也不是問題。要是真的連一面都見不到,當初賈母也就不會讓女兒嫁的這麼遠了。

賈府沒有人來奔喪只能理解為賈敏去的突然,接到林如海通知的時候人已經不在了,所以,賈母也就派了婆子丫鬟前往。文中沒說賈敏是如何生病,生的是什麼病。但從曹雪芹寫作背景和寫作手法來看,寶玉所講的「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就隱喻著賈敏死亡的原因。

第十九回,賈寶玉講道:「林子洞裡原來有群耗子精,老耗子升座議事,須得趁此打劫些來方妙,遣一能幹的小耗前去打聽。一時小耗回報:米豆成倉,不可勝記。果品有五種:一紅棗,二慄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老耗聽了大喜,乃拔令箭問:誰去偷米?誰去偷豆?誰去偷香芋?只見一個極小極弱的小耗應道:我願去偷香芋。老耗並眾耗見他這樣,小耗道:我雖年小身弱,卻是法術無邊,口齒伶俐,機謀深遠,我不學他們直偷。我只搖身一變,也變成個香芋,滾在香芋堆裡,使人看不出,聽不見,卻暗暗的用分身法搬運,漸漸的就搬運盡了。豈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卻不知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雖然黛玉說寶玉是瞎謅的,但曹雪芹讓寶玉講這個故事,絕不是隨便講的。林如海的職務是巡鹽御史,負責鹽務巡視,鹽務向來都是朝廷內庫的主要經濟來源。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林如海,的確是個肥差,但也是個燙手山芋,朝廷看上的一定是林如海的清廉正派。

而林如海若是不能和一幫碩鼠(耗子)同流合汙,勢必就是絆腳石。這個小耗子最後要圖謀的是「香玉」,這分明就是謀害黛玉。我們從後文可以得知,怡紅院原來就叫紅香綠玉,名字是寶玉所取,後被元春改為怡紅快綠。

林如海身處這種環境中,可以說是危機重重,他早有預感。也許他早就懷疑兒子和妻子是被毒害,所以,更加擔心黛玉,才會對黛玉說去外祖母的家會「減我顧盼之憂」。

果然,不出三年林如海就病逝了,看過宮廷劇的人都知道,過去投毒的手段是何其高明,何其隱蔽,讓人不能不懷疑林如海是被一幫碩鼠所害。這樣也就理解了他當初為什麼不再綿延香火,決意讓黛玉寄居榮國府的做法了。

相關焦點

  • 林如海一家四世為侯,為何林黛玉卻一貧如洗?萬貫家財被賈府私吞
    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林如海,探花出身。要了解林黛玉,必須要了解林如海。原文第二回是這樣介紹林如海的,林如海,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之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本貫姑蘇人氏。……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 林家財產被賈府私吞,林黛玉能不知道?她只是不想說罷了
    林如海去世時,林黛玉才十來歲,林家的財產被榮國府據為己有已是不爭的事實,十來歲的黛玉不知曉家中的經濟事項有可原,但當林黛玉已經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之時,她還一直認為自己吃的用的都是榮國府的錢,但林家財產被榮國府收入囊中她還是心中有數的。
  • 林黛玉是否繼承了林家財產?
    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的權勢家產雖然並不及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但是林家也作為一個典型的官宦家族,在書中有所慨嘆。林如海其次,林如海是一個探花,在他擔任的官職之中,有一個名叫巡鹽御史的官職,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林如海在決意將林黛玉寄送到榮國府的時候,曹雪芹借林如海之口說明了林如海在經歷了中年喪妻、喪子之痛的之後悲傷不已無意再續香火,家中只有幼女黛玉一人之意,可以看出些許端倪。而且林家本就支數不多,林如海作為林家的獨苗自然繼承了家族的大半財產,這些遺產也將全部歸於林黛玉名下,沒有任何旁人來分隔爭奪。
  • 賈母派賈璉料理林如海後事:不為照顧黛玉,主要派其打理林家財產
    林如海在世時,林家的財產必然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紅樓夢》故事展開後不久,作者便讓林如海死了,因為在曹雪芹的規劃中,賈寶玉要與林黛玉展開一出纏綿哀豔的愛情故事,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就沒有理由長期待在榮國府
  • 林如海自己健在,為何非要將林黛玉送到賈府?理解後才知用心良苦
    ,但她又不是無家可歸,林家也是一個大家族,林如海就有幾房姬妾,當時林如海的身體狀況也不是非常糟糕,他還健在,幹嘛要讓孩子跑那麼遠呢?那麼他到底為何要把孩子送走呢?其實根據林如海的說法,這件事也不是他主動提起來的,而是在他和賈府交流之後,賈母提到這件事,希望能把黛玉放在自己這裡來養育。面對嶽母的要求,林如海也沒有什麼權力拒絕,不過林如海作為孩子的父親,肯定是能決定放在哪裡養,但他還是接受了賈母的要求。
  • 王夫人到底有多討厭林黛玉?曾破口大罵:要揭了她的皮
    林黛玉,出生於書香門第,生得花容月貌,這樣的一代佳人卻命運多舛,終日以淚洗面。究竟有誰來可憐她呢?是把她當做心肝似的賈母,還是把她喚作「顰顰」的寶玉呢?當初那個和善的舅母,為何後來又如此恨她。但是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林黛玉是絳珠仙子下凡來報恩的,她要用一生的眼淚來還給他,事實證明,她也做到了。
  • 林黛玉進京:以為投靠的是親情,其實是物質資助
    雖然大舅看上去要暖一些,可是兩人都死活不出場的決心也是堅定不移的。表現在,當賈赦、賈政有事情要召集兒女們圍桌懇談時,從來沒叫上過林黛玉。戴著「非親生外姓」的標籤,林黛玉在賈府中的歲月就像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遊蕩。
  • 出生自帶光環的賈敏,和女兒林黛玉一樣,也是紅樓夢中薄命女
    賈敏的婚姻大事,賈母也未必能做得了主,應該是賈代善給賈敏定下了和林如海的親事。賈府選中林如海,更多的是出於家族利益考慮。 榮國公是武將出身,國家創立時,因為軍功受封,可天下承平時期,治理國家更需要文官,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到朱元璋斬殺功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賈母為何不成全林黛玉的婚姻?賈母哭訴的一句絕情話,透露了答案
    林黛玉和賈寶玉吵架,賈母暗自流淚,並自怨自艾的說自己是老冤家,寶玉和黛玉是小冤家;林如海病死,林黛玉年紀已大,但賈母執意讓賈璉把她帶回賈府。那麼賈母為何不不順水推舟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呢?原因在她隨後說的一句話裡。林之孝家的得知賈寶玉犯病後,前來探望,賈寶玉以為是林家的人,賈母忙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她的,你只放心吧。」賈母說的這句話很難聽,也很絕情。雖然林黛玉的父母雙亡,但是林家人並沒有死絕,紫鵑兩次對賈寶玉說過這一事實。
  • 林黛玉吃人參不治病,王夫人為何一直給她吃?賈母朽壞人參是答案
    如果再娶了書香門第的林黛玉,賈家第四代起碼在榮國府這邊就算轉型成功了。挑一個好媳婦福延三代子孫,是賈那時代聯姻的重中之重。林黛玉的身體問題,讓林如海夫婦和賈母都無可奈何。請醫問藥不斷,終究沒有效驗,反而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 越長大越孤單:探究林黛玉在賈府的辛酸生活及越來越成熟的原因。
    一,王夫人套路林黛玉林黛玉雖然是賈母的嫡親外孫女,但並不是所有人對她是善意的。從林黛玉初進賈府時,榮國府的當家主母王夫人就開始套路林黛玉了。甲戌側批:寫黛玉心到眼到,傖夫但云為賈府敘坐位,豈不可笑?從批語看,林黛玉年紀雖小,見識卻是不淺,東方上首正是賈政之位。既然林黛玉不適合做東方,西方下首王夫人已坐,除東方外再無其他座位,王夫人卻再四相讓黛玉坐在炕上,可見王夫人居心不良,在強迫林黛玉犯禮節上的錯誤。
  • 林黛玉一進賈府,為何只帶了一老一少?你看同她一起進京的還有誰
    賈母的這樣安排充分表達了對林黛玉的疼愛和憐惜。與賈母的舉動相比,林如海這個做父親的卻沒有如此細心和周到,在林黛玉進賈府時只派了一老一少兩人相隨。林家世襲為侯,是典型的書香門第之族;林如海作為探花出身,當上巡鹽御史之後,家境自然不會太差;賈敏未出閣時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兒,她本人涵養的大家小姐風範,連王夫人都羨慕萬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林黛玉,身邊根本不缺少喜歡的婆子和丫環,她讀書時,伴讀的丫環就有2個。賈母派船去接林黛玉時,林如海完全可以將陪伴林黛玉身邊的人一同前往京都,就算是林黛玉用不上,裝裝門面也可以的。
  • 從黛玉回揚州到重返賈府究竟用了多長時間?隱含了多少信息?
    林黛玉在第三回進入榮國府之後,曾經回過一次林家,這次返家對黛玉的身份和性格有決定性影響:回家之前她是鹽課林如海的獨生愛女,是榮國府的客人;重返賈府之後在這次返家之前,黛玉雖然在榮國府已經住了五六年,但是是真正「客人」的身份,她的父親林如海仍在兩淮鹽政任上。她之所以住在榮國府,是因為賈敏去世後賈母牽掛黛玉「無人依傍教育」特意遣人去接來的。理論上,黛玉隨時可以離開榮國府回自己家。
  • 賈元春被迫入宮,有苦難言,可為何林黛玉的母親卻能躲過一劫
    縱觀賈府,元春並非首位出類拔萃的女子,林黛玉的母親,比元春長一輩的賈敏,德才兼備,品貌超群,同樣具備入宮承寵的潛質,她為何沒有待選入宮呢?堂堂國公門第,送女入宮謀取政治利益並非唯一的選擇。最終,賈敏嫁入列侯出身、又是前科探花、前途似鏡的林如海,郎才女貌,伉儷情深。而元春出生時,賈府出現頹敗之勢,賈赦襲爵,降等為一等將軍,賈政額外恩賜工部員外郎一職,僅是從五品。
  • 林黛玉每日服用那麼貴的藥,為何如石沉大海?
    林黛玉從林家初入賈府,就讓人知道是一個體弱的天仙妹妹。倘若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知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能否會有轉機。當然,林黛玉體弱,並不是阻礙她與賈寶玉愛情之路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是王夫人等人會考慮的必要原因。畢竟賈寶玉在眾人眼中,是賈府之後的希望,他的子嗣問題也就被極其看重,若是妻子是林黛玉這樣的體質,又有哪個婆婆會不憂心。
  • 為何說林黛玉才是《紅樓夢》中情商最高的人?
    她就是紅樓第一女主角——林黛玉!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要跳將出來:林黛玉?哭哭啼啼?尖鑽?小心眼?她才華高倒是無可爭議,說她情商高,豈不是玩笑?大家別急,聽我慢慢道來!一 初進賈府,謹言慎行,有禮有節林黛玉在母親去世後,由父親林如海,託林黛玉的家庭教師賈雨村將其從姑蘇一路護送到了金陵她的外祖家。
  • 從林黛玉命運看原生家庭最好的禮物不是萬貫家財,而是健康的人格
    宦海沉浮的中年人林如海將自己的愛女託付給賈府的時候不會預料到這樣的結局,《紅樓夢》當中對於林如海的介紹寥寥幾筆,只知道林如海是一個世家子弟,乃是前科的探花,被皇帝欽點為巡鹽御史,在這種世家大族裡面成長起來的林黛玉,詩詞歌賦無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