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吃人參不治病,王夫人為何一直給她吃?賈母朽壞人參是答案

2020-09-09 君箋雅侃紅樓

賈家衰落是歷史的必然。軍功世家一步步退出朝政軍權,讓皇帝放心,棄武從文也是賈家必須選擇的道路。

古代的家族轉型是系統工程,不是家裡出了兩個進士,幾個讀書人就是書香門第。關鍵還要看社交圈子,傳家立世之本以及與之聯姻的對象,男兒娶的好,女子嫁得好,被詩禮大族認可,才是真正的成功。


賈家從賈敬考中乙卯科進士,賈敏嫁給林如海,賈珠迎娶李紈,已經成功了大半。如果再娶了書香門第的林黛玉,賈家第四代起碼在榮國府這邊就算轉型成功了。挑一個好媳婦福延三代子孫,是賈那時代聯姻的重中之重。

不過林黛玉的身體健康成了王夫人反對的主要原因。身體不達標,就會對壽命、子嗣產生影響。兒媳婦夭折亦或者沒有嫡長子,也不是興家之法。

林黛玉的身體問題,讓林如海夫婦和賈母都無可奈何。請醫問藥不斷,終究沒有效驗,反而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林黛玉初入榮國府,賈母、王夫人就問她吃什麼藥。黛玉回說是「人參養榮丸」。自此以後,「人參」成了林黛玉不可或缺的補藥。她身體弱,以人參進補,確實適合。原文就有好幾次與林黛玉相關的「人參」之說。

比方,雪雁被派去王夫人那裡拿人參;薛寶釵說林黛玉的人參、肉桂吃的太多,建議食補燕窩更好等等。這中間透露出兩個問題:

一,林黛玉的人參一直源源不斷供應,哪怕賈家窮了,王夫人也給她人參。

二,林黛玉吃了那麼多人參,對身體「有損無益」,確如薛寶釵所說虛不受補。


人參在《紅樓夢》那個時代非常貴重。第七十二回王夫人四處尋找人參給王熙鳳配藥,後來在賈母房中找出一大包「當日」剩下的人參,周瑞家的說「三十換不止」,是說一兩人參要三十多兩銀子。

「三十換」大概是清初的價格。等到乾隆年間,人參起碼還要漲價一倍不止。文獻記載「五等人參」在乾隆年間,一斤一千二百多兩銀子,十六兩一斤,七十五兩銀子一兩,貴的令人咂舌。

王夫人費勁找人參,代表賈家確實到了買人參需要考慮價格的地步。賈母剩的人參已經朽壞,是早年留下來忘了使用。


王夫人沒有尋找,賈母忘了用,可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賈家已經不是當日的繁華。

言歸正傳,即便賈家衰敗艱難,王夫人也沒停了林黛玉的人參供給,以舅母和外甥女的關係看很難得。

但是王夫人一口咬定晴雯是「女兒癆」,影射她認為林黛玉也是「女兒癆」,是好不了的病。她又極不喜歡林黛玉,堅決反對寶黛姻緣,如此不惜成本供給林黛玉食用人參,加之太醫們明知道人參吃太多不利於身體,仍舊給林黛玉大量服食,不得不讓人多想林黛玉身體越來越差,是否與過量進補人參有關。


賈母一包人參腐朽了,薛寶釵說過一句「珍藏密斂」,暗示賈母也太看重人參。人參朽壞不堪用,恰似林黛玉一般身體不行,不能再承擔賈家未來兒媳婦的重任!

如果人參代表林黛玉,將人參「腐朽」不堪大用,再結合林黛玉一直吃人參,虛不受補,薛寶釵都明白的道理,那王太醫會不懂?

王夫人曾經給林黛玉換了個鮑太醫。「鮑」者臭也,出自《孔子家語·六本》: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王夫人換了個醫術臭,藥臭的庸醫給林黛玉,代表她對林黛玉確實沒有真心。鮑太醫如此,那王太醫與王夫人都姓王,又當如何理解?


賈母那不堪用的一包朽壞的人參影射林黛玉,賈母又支持寶黛姻緣,林黛玉久病不愈的身體,早已經救不得賈家病入膏肓之「病」,人參養榮丸已經失去對賈家的作用。

王夫人在背後無論有否背後做手腳,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林黛玉病情加重也都是王夫人潛在的壓力使然。

文|君箋雅侃紅樓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相關焦點

  • 賈母那麼疼愛林黛玉,為何寧可把人參放壞了,也不給林黛玉用
    林黛玉自幼體弱多病,初進賈府,賈母得知她在吃人參養榮丸,忙吩咐人給她配藥。雖然賈母幫她請過太醫診治,王夫人也請過鮑太醫為她開藥,但是林黛玉的身子卻不見好。在漫長的日常生活裡,林黛玉除了用藥之外,還要燕窩、人參等來滋補,但奇怪的是,賈母手裡有一大包上等的人參,寧可放壞了也沒給林黛玉使用;林黛玉用人參要向王夫人請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01林黛玉向王夫人請領人參的事情是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透露出來的。
  • 林黛玉治病的太醫有問題,賈母沒察覺,王夫人發現後換了個更壞的
    林黛玉身體不好,賈母又萬般疼愛,她日常看病,都由太醫院御醫供奉王太醫負責。不過林黛玉的病情久治不愈不說,還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王太醫有逃不脫的責任。薛寶釵不過是業餘,看了林黛玉的藥方都認為人參肉桂等「大熱」的藥物太多了。王太醫那麼多年不可能不知道。然而,王太醫為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仍舊讓林黛玉繼續吃著這些對身體有損無益的藥。
  • 林黛玉的病情為何一直沒有得到控制?看一看她是怎麼吃藥的吧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大家看她風流體態,便知道她有不足之症,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從小體弱多病,從會吃飯的時候就開始吃藥,請了多少名醫配藥,都不見效,後來一直吃人參養榮丸。賈母還請過王太醫,王夫人為她請過鮑太醫,此外賈府還請過兩三個不知名的太醫,先後為林黛玉診過病。
  • 林黛玉是被餓死的,明明想吃鹿肉,賈母等人卻一直只給她吃素
    林黛玉身體虛弱,自小吃人參養榮丸,吃了十幾年人參,好人也受不了,何況她這般身體虛弱之人。王太醫作為林黛玉的專職醫生,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可他仍舊繼續給林黛玉吃人參,此人醫術不說,醫德一定不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害死人不償命。他又姓王,細思極恐。二,林黛玉吃的東西沒有營養,不能滋補身體。薛寶釵說:「食谷者生」,意思是人要多食用五穀雜糧,多攝取不同食物的營養才行。
  • 賈母收藏的人參失效,為什麼薛寶釵要譏笑珍藏密斂,沒見過世面?
    賈母拿出人參給王夫人,薛寶釵背後說「珍藏密斂」,是諷刺賈母小氣麼?第七十七回這段對話,是薛寶釵容易被誤會的地方。她說王夫人的人參都散給別人是善舉,不小家子氣。王夫人點頭道:「這話極是。」王夫人為了二兩人參,將賈家兩府翻了個底朝天。一直不能下決心去買。就因為人參的價格在當時實在太貴。以清乾隆年間的市價,五等人參一兩都需要70兩銀子左右。周瑞家的說賈母拿出來的手指頭粗細的上等人參價值「三十換」,大概是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間的價格。三十換大概是三十兩銀子。
  • 林黛玉身體弱,從不吃寒涼水果,王夫人為什麼還要給她吃西瓜?
    賈母為了給她補身體,遵從醫囑,大量的人參、肉桂等大熱補品讓林黛玉吃下,同時更禁絕了水果等寒涼之物。賈寶玉就曾說過林黛玉從來不吃水果。賈母是真心關心林黛玉,句句不離林黛玉。王夫人卻漠不關心,沒有一句話涉及黛玉。她一味沉浸在兒子和她房內的紛爭上。這就像之前王夫人給林黛玉換醫生一樣。
  • 王夫人到底有多討厭林黛玉?曾破口大罵:要揭了她的皮
    林黛玉,出生於書香門第,生得花容月貌,這樣的一代佳人卻命運多舛,終日以淚洗面。究竟有誰來可憐她呢?是把她當做心肝似的賈母,還是把她喚作「顰顰」的寶玉呢?當初那個和善的舅母,為何後來又如此恨她。像鳳姐說的,他們這樣的人家別說二兩人參了,就算是二斤他們也是吃得起的。可是,後來黛玉的病情越來越重,縱使賈府能夠把天底下所有的人參都給她尋了來,黛玉也是吃了沒用了。
  • 王夫人給林黛玉換的鮑太醫,為什麼被賈母很快換掉?不止是藥不好
    一,王夫人確實給林黛玉費心物色了一個據說「不錯」的醫生。就好比馮紫英推薦張友士給秦可卿治病一樣。王夫人聽聞鮑太醫有口碑,請來給林黛玉試試。沒有考核才會問林黛玉吃了藥怎麼樣?三,王夫人請了醫生後,就甩手掌柜的不管了,她並沒有跟進,不知道藥效如何,敷衍塞責的意思在所難免。
  • 秦可卿生病,賈珍四處求醫,林黛玉病很久,為何沒人為他請過大夫
    林黛玉說:「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可見,黛玉的父母為她的病沒少操心,該請的大夫都請了,能吃的藥也都吃了。既然林黛玉是賈母的掌上明珠,賈家為何對她的病如此不上心呢?其實林黛玉在賈家居住,表面上光彩照人,人人都把她捧到了賈寶玉的位置,但是這些都是做給賈母看的。賈府實際的當家人是王夫人,賈母身在高處,但對於府裡的實際事務,她早就撒手不管了,真正的掌權者是王夫人。
  • 林黛玉每日服用那麼貴的藥,為何如石沉大海?
    林黛玉從林家初入賈府,就讓人知道是一個體弱的天仙妹妹。倘若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知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能否會有轉機。當然,林黛玉體弱,並不是阻礙她與賈寶玉愛情之路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是王夫人等人會考慮的必要原因。畢竟賈寶玉在眾人眼中,是賈府之後的希望,他的子嗣問題也就被極其看重,若是妻子是林黛玉這樣的體質,又有哪個婆婆會不憂心。
  • 林黛玉到底得的什麼病?為什麼連太醫都治不好,十幾歲就去世了?
    其實林黛玉小時候並沒有什麼大病,只是有點先天不足。小說第三回說的很清楚。黛玉頭一回進賈府,賈府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貌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這個不足之症就是說她先天不足,脾胃有點虛,氣血有點不足。按理說不是什麼大病。林黛玉的父母也一直為女兒請大夫調理,吃的是人參養榮丸。
  • 半杯茶水,一顆珍珠,二兩人參裡有答案
    黛玉笑道:「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鍾盡夠了,難為你想得到。」說畢,飲幹,將杯放下。茶品即人品。半杯茶水折射的是兩種不同的修養。薛寶釵知書達理不假,但大部分時候都是偽裝出來的。在她放鬆的時候,自身的瑕疵便暴露出來。襲人送來的茶明明是給林黛玉,但是她卻喧賓奪主,自己先拿來喝了半口。這其實是一種無理的表現。
  • 黛玉的病為什麼久治不愈,是王夫人在她的藥裡做手腳了嗎?
    這期間必定十分勞累,但是我們也沒見她病情加重。回到賈府以後,她還很細心的打點禮物,分發給姐妹們。這都說明,黛玉雖然先天不足,身子嬌弱,可是並沒有了不得的大病。然而,後來她的病好像越來越重了。因為王夫人不喜歡黛玉,不願意黛玉做自己的兒媳婦,很多人就懷疑,是不是王夫人對黛玉每日必吃的藥動了手腳?
  • 林黛玉為何體弱多病?看看她怎麼洗澡就知道原因
    林黛玉的人生悲劇既是毀滅,亦是救贖。體弱多病註定她和寶玉在一起的道路就艱辛,另一反面,由於去世的早,所以沒能看到賈府最後徹底破敗的模樣,不須再添最後一份傷心。那麼林黛玉的病為何久治不愈?林黛玉自己也跟大家說,每逢要吃飯必定要把藥給拿來吃,找了不知道多少個自稱名醫的,全都沒有任何效果,倒是一直吃的「人參養榮丸」還能起點作用。來看看其他人眼裡的林黛玉:興兒對尤二姐說悄悄話:林黛玉就是個病西施!
  • 王夫人三番五次算計賈母,為何賈母一聲也不敢吭?
    這話說的,相當的不客氣啊。我個人感覺,「算計」這個詞用在王夫人和賈母兩人身上,有點過了,賈母不敢吭聲,也不是正確的。 為什麼呢?很簡單,她們倆有矛盾,但也有利益共同點,王夫人雖是當家,卻也是媳婦,在賈母這個婆婆面前,天生的就是矮一層,賈母又不是吃素的,什麼叫不敢吭聲?不過是兩人鬥法,你來我往,大家都是體面的聰明人,都綿裡藏針罷了。
  • 王夫人的管家水平與賈母差在哪兒:黛玉一進賈府一個細節就暴露了
    都說好女旺三代,賈母從重孫子媳婦做起,一直做到太婆婆,把一個殷實的賈府交到王夫人手裡,然後迅速敗落,雖說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內當家王夫人難辭其咎。那麼王夫人與賈母相比,管家水平到底差在哪裡呢?王夫人道:「有沒有,什麼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同樣是找布料,王夫人說了在後樓上,可是鳳姐找了半日找不到,覺得太太記錯了,問起來王夫人只說有沒有,不要緊,自然是她自己也記不清,不知道有沒有,都已經找不到了,又說該拿出來裁衣服,可見王夫人做事糊塗沒腦子。
  • 《紅樓夢》中的中醫——人參養榮丸
    」中,林黛玉初入賈府,有這樣一段文字: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
  • 賈母為何不成全林黛玉的婚姻?賈母哭訴的一句絕情話,透露了答案
    林黛玉和賈寶玉吵架,賈母暗自流淚,並自怨自艾的說自己是老冤家,寶玉和黛玉是小冤家;林如海病死,林黛玉年紀已大,但賈母執意讓賈璉把她帶回賈府。因為她是在為寶玉和黛玉做好事。那麼賈母為何不不順水推舟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呢?原因在她隨後說的一句話裡。林之孝家的得知賈寶玉犯病後,前來探望,賈寶玉以為是林家的人,賈母忙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她的,你只放心吧。」賈母說的這句話很難聽,也很絕情。雖然林黛玉的父母雙亡,但是林家人並沒有死絕,紫鵑兩次對賈寶玉說過這一事實。
  • 賈元春省親,為何登門拜訪人人討厭的妙玉?賈母的半杯茶裡有答案
    妙玉那麼討厭,高高在上的賈元春為何要去拜訪她。表面上看,屬於誤打誤撞,忽然看到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自然要去逛一下。但是看完之後又是題匾又是加恩,表明應是有意拜訪。賈元春為何要這樣的做? 03答案在賈母喝的半杯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