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去世,賈府沒有派人來奔喪。
這種事情也正常:賈敬突然離世,兒孫都不在身邊,因為天熱等不得,尤氏只能自己請了欽天司查了日子,破土開喪。
賈府雖然沒有奔喪,但是賈母對賈敏留下的女兒,自己的外孫女兒非常關心,派了男女船隻來接,要把黛玉接到自己身邊撫養。從黛玉身體尚未大愈不能遠行來看,賈母派人來接黛玉並未事先與林如海商量,自顧把人派來了,賈母的行為有點強勢。
林如海公務繁忙,黛玉體弱多病,需要有人悉心照顧,更何況古代的規矩,女大避父,女孩子由女性長輩撫養更合適,所以雖然黛玉並不願遠行,最終還是聽從父親的安排,離開蘇州去了外祖母家。
父母之愛,為之計久遠,寶玉只在家塾裡讀書,林如海為黛玉請的就是退役市長做家教,為了她將來的成長,送她去賈府生活,連黛玉都看得出來,這些派來的男女無論穿著打扮,行為舉上與一般人家不一樣,賈府豪奢,賈母強勢 ,林如海為什麼只派了一個極老的嬤嬤,一個極小的女孩子雪雁去呢?難道不怕賈府輕視嗎?
薛寶釵初進賈府,作者並沒有詳寫,但是文中也有暗示。邢岫煙接受了探春送的一塊玉,被細心的寶釵發現,對邢岫煙進行一番教育:你看我現在這樣,但是七八年前我也是富麗妝扮,那些沒用的東西一大堆呢。
都知道寶釵素喜淡雅,薛姨媽說她打小就不喜歡花兒粉兒打扮之事。怎麼突然冒出個七八年前富麗妝扮出來了呢?從時間上看,正是薛家初進賈府之時,她初到賈府,拋棄不愛花兒粉兒的個性,做富麗妝扮,還把沒用的東西拿一堆出來,當然是怕不事妝份,讓賈府認為寒酸,被人瞧不起。住久了知道賈府姐妹並不嫌貧忌富,才恢復了自己的平常打扮。
但是林如海不一樣,林家書香門第清貴之家,林如海幫賈雨村復職,恩同再造,可是對賈雨村說話毫無矜驕之氣,對賈府這樣的豪奢之家,也是平常心以待,只有自卑的人才在意別人的看法,林家根本不需要,不會為了怕人瞧不起而故作排場。既然賈母派了男女船隻,又有雨村同行,一個老嬤嬤是為了路上大事有人拿個主意做個決斷,一個小丫頭,是為了千裡迢迢有個年紀相當的小玩伴,可免黛玉路途寂寞。
薛家第四回就到了賈府, 到了第三十五回,寶玉挨打,鶯兒奉賈母寶釵之命去怡紅院幫忙打絡子,襲人、麝月、秋紋三個人正和寶玉頑笑呢,見他兩個來了,都忙起來,笑道:「你兩個怎麼來的這麼碰巧,一齊來了。」一面說,一面接了下來。玉釧便向一張杌子上坐了,鶯兒不敢坐下。襲人便忙端了個腳踏來,鶯兒還不敢坐。只是見寶玉和他的大丫頭,鶯兒就是一副手足無措膽小拘謹的樣子。
邢岫煙端雅穩重,知書達禮,如閒雲野鶴,人人喜歡。可是平兒的蝦須鐲丟了,第一時間就懷疑邢岫煙的小丫頭:年紀小又窮,平兒為人善良公正,她做出這樣的推斷,可能與小丫頭平時畏縮,膽小沒見識有關。
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孩氣,王嬤嬤又極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可是林家普普通通的一老一小,表現卻極為搶眼。
黛玉初進賈府,因為賈府與林家規矩習慣不一樣,小心翼翼,擔心錯了被人笑話,可是事與願違,與寶玉第一次見面,寶玉砸玉大鬧,賈母生氣,鬧得一團糟,可是王嬤嬤不為所動,到了黛玉該休息的時候,大大方方見賈母請問住處,把黛玉料理得妥妥噹噹。
能陪黛玉千裡進京,在林家雪雁自然是黛玉的大丫頭,賈母嫌雪雁太小,把紫鵑給了黛玉,雪雁自然變成了二等丫頭,做起的餵鳥送手爐等打雜的事情。但是雪雁服從紫鵑的工作安排和派遣,黛玉同寶玉在薛姨媽家吃飯喝酒,雪雁送來手爐,「紫鵑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來的。」辛苦是自己的,功勞歸紫鵑姐姐,豁達厚道。
趙姨娘要借雪雁的衣服參加葬禮,雪雁回絕的非常有技巧:『我的衣服簪環都是姑娘叫紫鵑姐姐收著呢。如今先得去告訴他,還得回姑娘,費多少事呢。誤了你老人家出門,不如再轉借吧。』」事後向紫鵑匯報,大小事情不瞞著紫鵑。
至少有三代以上的文字浸潤的人家才能稱得上書香門第,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家風和教養,作者借林家普通的一老一小,作了一個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