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過盜墓筆記,對裡面的九龍抬屍棺有很深的印象,同時像《遮天》、《聖墟》都有九龍抬屍棺的描述,那麼在現實中是否真的存在,通過小編調查發現九龍抬屍棺確實是真的存在,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
一、部分小說並非杜撰具有一定的參考資料
很多人都覺得小說裡的內容是杜撰的是作者瞎編的,其實並不是這樣,有些情節可以瞎編,但是有些東西你要有一定的事實依據的,我本身就是一名小說的寫作愛好者,在我接觸小說的三年裡,我發現很多小說是從實際中去尋找靈感,比如在去年,一個小姑娘寫一個關於蠱毒的小說,她花大量的時間收集一些關於蠱毒的資料,當然這些資料很少,所以她的網文出現卡頓。而我要寫關於兵法的小說,所以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我看了很多遍。同時還需要大量的古代地形地圖,戰役的基本情況,這樣才能去寫小說,而盜墓筆記中的九龍抬屍棺的原型就出自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也就是說小說的作者通過歷史資料的記載尋找的靈感進行撰寫的小說。
小說中的九龍抬屍棺
二、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九龍抬屍棺
史料中對九龍抬屍棺的描述: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但是此龍不是蟠龍,而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新的龍,九條龍擁簇著萬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樣。龍身是蛇身,而龍足卻是蜈蚣的百足腳,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蟲子,來保護棺材。這九龍抬屍棺和普通的棺槨不一樣,而是個正八角形的,每個角有一條龍支撐,八龍又被一條龍給環繞起到穩定的作用。
從這可以看出九龍抬屍棺確實是真的存在,但是跟小說的裡的還是有差別的,上面的龍是蛇身,有百足腳,這就比較符合當時的情況,以為龍本身就是不存在的生物,是人根據曾經部落的圖騰繪畫而來,最初部落都是有圖騰的,有的是蛇,雞、魚、豬最後隨著部落的不斷吞併,圖騰不斷融合形成的龍,所以樣子千奇百怪。棺材周圍有很多毒性的小蟲子,我估計可能是棺材周圍放置了大量的草藥,或者是什麼物品吸引著這些蟲子。
出土的九龍抬屍棺
三、九龍抬屍棺的背景
史料記載:東夏的創立者——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於公元1215年,金宣宗貞佑三年(乙亥年)十月,兵敗消亡之際,為重振女真民族精神,在東京建都自立為天王,國號「大真」,年號天泰,謀求女真之復興。
不管怎麼說這個政權是真實存在的,大家應該知道當一個國君登位之時便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修建皇陵,所以說這個九龍抬屍棺一開始就設計出來了。其設計構思跟他的建築風格有很大關係。
在位於延吉市東約10公裡延吉市與龍井市交界處,有一處東夏國都南京城遺址,其建築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築,呈不規則橢圓形,基寬5一7米,高1一3米,周長44.54米。有4門址。東南門修在山崗上,較窄,無甕城。門外陡坡上有一&34;字形古道,門內側近處,有一組建築遺蹟。東門、北門,分別修在溝口處,較寬,有甕城,是出入城內外的主要通道。西門位於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門外有一&34;字形防禦設施。 城內地勢開闊,於城中央的緩坡上有宮殿址一處,作為階梯式,共9階。每階約寬10米,長約17米,其上排列有礎石。礎石排列平面呈長方形,加工比較粗糙。殿址上散布著青灰色布紋瓦和泥質灰陶瓦片。
東夏文物考古現場
從這可以看出東夏的建築風格是依山勢,好打造階梯,跟九龍抬屍棺墓葬內飾的描述相當吻合。
旅行者在東夏遺址拍照留念
綜上,我認為小說雖然是杜撰的但是,一部分的知識還是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史實。所以九龍抬屍棺確實是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