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獨生女兒的宛秋,把父親的價值100多萬元的房子無償送給了一個從農村僱來的保姆,這個驚人消息在瞬間小區裡迅速傳遍了。
眾人紛紛表示不解,就算是這個保姆在老人去世前盡心盡力照顧他了,也用不著拿這麼昂貴的房子來答謝她吧?
宛秋的心裡也是無味雜陳,既痛又喜。
宛秋的爸爸去世了,在他被無情的病痛折磨了5年之後,終於還是被肺癌奪走了生命。
辦完喪事後,丈夫陪著宛秋回到父親住過的房子裡看看,那裡還住著伺候了宛秋爸5年的保姆張嬸。
張嬸是爸爸託人從鄉下找來的,樸實能幹,把宛秋爸照顧得非常好,街坊鄰居沒有不誇讚她的。
爸爸已經走了,再沒有需要照顧的病人了。宛秋這次來,是想多給張嬸一些錢,把她送回鄉下去。
一進門,她就看到張嬸坐在沙發上抹眼淚,像是很傷心的樣子。
她把自己的來意跟張嬸說了一下,張嬸聽完之後靜靜地看著宛秋,淚水又流個不停。
沉默了許久之後,她從箱子裡拿出一張結婚證書交給宛秋。
宛秋驚奇的發現,照片裡的男人正是她的爸爸,而結婚的日期竟然是在宛秋出生以前。
難道張嬸就是自己媽媽嗎?爸爸不是說她早就跟著一個野男人跑了嗎?
宛秋從小就和爸爸兩人相依為命,沒有媽媽的細心照顧,讓她早早的學會了自強自立。
在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已經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有條不紊,還能給爸爸洗衣做飯。
但每次看見同伴們和媽媽親密的相處,耍賴和撒嬌,宛秋的心裡都非常的失落傷心。
爸爸非常疼愛女兒,生怕她因為是個沒媽的孩子受人欺負。每次下班回家,他都要仔細地詢問一番才放心。
但他畢竟是個男人,也有被他疏忽的地方。
宛秋第一次來月事的時候還在上課,因為提前沒人叮囑過她,結果弄得褲子上、凳子上都是一塌糊塗,手忙腳亂,不知道怎樣處理才好。
同學們的嘲笑,讓宛秋回家後大哭了一 場,多年的委屈湧上心頭,對拋棄他們父女的媽媽恨之入骨。
而如今 ,在張嬸斷斷續續的哭訴中,她才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宛秋的媽媽是農村人,到城裡打工認識了宛秋爸。情竇初開的兩個年輕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感覺情投意合,很快就定了終身。
可是宛秋的奶奶卻不喜歡宛秋媽,她不願意兒子娶個農村的姑娘回家。
她看到過不少這樣的人家,娶的從農村出來的的媳婦,大都是言行隨便,粗魯不堪。她們把鄉下的那些壞習慣和和封建迷信,統統都帶進了城裡。
並且還會把一大批鄉下親戚給招來,七大姑八大姨,他三叔你大舅 ,家裡整天人來人往,像趕大集似的。
但她的反對沒有阻止兒子火熱的戀情,硬是頂住壓力和宛秋媽登記結婚了。
宛秋奶奶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勉強給他們舉辦了婚禮。可她從此就沒有給過宛秋媽好臉色看,總是對她挑鼻子挑眼的。
看著丈夫對自己很是體貼照顧,宛秋媽雖然因為婆婆的百般挑剔和刁難很是生氣,但還是強自忍耐下來,沒有頂撞發作過。
後來宛秋出生了,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可萬萬沒想到,病魔也隨著孩子一起到來了。
先天性心臟病,這麼小的孩子就被這種疾病給纏上了。想要治好她的病,需要一大筆錢。
而兩口子都是普通的工人,每月的受入除了必要的花銷,根本就剩不了幾個錢。
看著時常被憋得喘不過來氣的女兒,宛秋的爸媽心疼極了。而自己又無力幫助她,心裡更是痛苦不堪,難以忍受。
在這次災難性的打擊下,夫妻倆的壓力越來越大,時常發生爭吵,感情也越來越淡漠了。
而宛秋的奶奶也更加厭惡宛秋媽了,認為就是這個鄉下女人把災難帶進了家門。她每次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孫女,就忍不住叱罵宛秋媽。
宛秋媽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中,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變成了整天低泣的怨婦。
終於有一天她跟著一個有錢的人離開了家,拋下了丈夫和孩子。
那時候宛秋剛滿三歲,從此就成了沒娘的孩子,跟著奶奶和爸爸苦苦地熬著。
又過了幾年,奶奶去世了。而宛秋媽卻在這個時候回來了。
那個有錢人又找到了新的獵物,把她像扔舊物一樣給拋棄了。 只給了她一筆錢,就把她給打發走了。
宛秋媽深覺對不起丈夫,不敢回到家裡,只在不遠處租了間房子住了下來。她經常打聽父女倆的情況,時刻關心著他們。
直到有一天,她從熟人那裡聽到一個消息,宛秋的病情更加嚴重了。
原來她只是在心臟病發作的時候,感覺到呼吸困難。現在已經發展到昏厥過去的程度了,如果還不治療,就會越來越嚴重。
宛秋媽急得團團轉,最後決定把身上的錢全部拿出來,又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了一大筆錢,託人送到了丈夫手裡。
宛秋爸真是百感交集,真想把這些錢全都扔出門去。但看到生命時刻受到威脅的女兒,他還是強忍住了憤怒和厭惡。
他用這筆錢給宛秋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宛秋終於成為了一個健康的孩子了。
但宛秋爸仍然拒絕宛秋媽回家,他無法忘記自己曾經遭受的恥辱和傷害。他也一直沒有告訴宛秋,治病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宛秋媽無奈,只能一個人回到了鄉下。她拼死拼活地忙碌在蔬菜大棚裡,硬是靠著自己柔弱的身子,把欠下的債務都還清了。
宛秋長大成人以後,升學工作,結婚生子,一路順暢。她和老公給父親買了一所大房子,讓他安享晚年。
沒想到,宛秋爸在5年前突然被檢查出得了肺癌。
或許是感覺自己活不長了,什麼事情都想開了,放下了。他託人把宛秋媽叫了回來,想跟妻子一起度過生命中的最後的時光。
但他還是瞞著宛秋,怕她因為從小怨恨母親拋棄自己,會把宛秋媽趕走。就只說是自己僱的保姆,讓宛秋喊她張嬸。
宛秋媽真是悲喜交加,雖然現在能時常看見自己的女兒了,但丈夫卻得了不治之症。
她拼盡全力地伺候著宛秋爸 ,希望他能多活一些時間,讓自己多贖一些罪。
她為病人付出的一切,遠遠比宛秋要多出很多。
宛秋爸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也算是能夠含笑九泉了 。
而從小就吃盡沒媽苦頭的宛秋,此時也是淚如雨下。一直被自己痛恨的母親,原來的是給了自己兩次生命的人。
就算她以前走錯過路,不應該拋下丈夫和孩子不管。但她後來不是已經用行動,努力彌補了自己的過錯嗎?
宛秋撲進媽媽的懷裡,明白了,這麼多年來,母愛一直陪伴著她,並沒有離她遠去。
她和老公一起挽留母親,讓她繼續生活在這所大房子裡,不要再回農村受苦了。一切生活費用,都由他們夫妻倆承擔。
這真是歷經百劫親情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但願時光清淺,能夠將我們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