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南北分裂,各地動蕩不安。
也正是這個混亂的年月,讓各行各業的手藝人有平臺得以施展,但凡事有兩面,有好就有壞,有的民間高手為民請命,專做實事,有的則是為了一己私利,偷奸耍滑,陷大眾與危難之中,今天的故事就要從千門講起。
千門也叫盜門,盜門中的最出名的代表人物莫過於燕子李三了,此人輕功了得,飛簷走壁無所不能,但最終下場可算是悽慘無比,死因至今不明。
而我要講述的這一位則是一個民間武館的館長李嵐山,李嵐山接替父親當館長已經十多年來。自從十多年前,李嵐山的父親為了祖國統一大業奔赴前線,就沒有再回來,年滿三十的李嵐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接管了瀾山武館。
瀾山武館位於河北境內,傳統武術之鄉。按道理說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生計都成問題,很少有人會去習武,但是不知道為何,瀾山武館的生意反而做的風生水起,學徒眾多。
剛開始投奔瀾山武館的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之人,但是聽說瀾山武館待遇優厚之後,有著謀生手段的小夥子們也都加入了瀾山武館。
瀾山武館做的生意很雜,即押票,也保人,反正只要是給錢,就沒有瀾山武館不做的,而且李嵐山特別大方,凡事生意所得,除了留出武館的日常開銷,其餘全部分給參與者,自己分文不取。
漸漸的世間有傳言,李嵐山找到了祖輩留下的寶藏,所以對這些小錢根本就看不在眼裡。這正是這個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瀾山武館,使得瀾山武館的規模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情況。
按道理一個民間社團如此興盛,必然會受到軍閥的打擊,但是瀾山武館偏偏能夠相安無事。後來有人說,軍閥也有用得著瀾山武館的地方,一些秘密任務的護送,和貴重物品的押送都是瀾山武館幫忙做的,畢竟人員來自民間,做事也都方便。
因為這層關係在,軍閥對於眼皮底下的瀾山武館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作出出格的事情來,他們也都置之不理。李嵐山也很會做人,上下打點自然是少不了的。
那麼問題來了,李嵐山是真的找到了祖輩留下的寶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瀾山武館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扒火車。
瀾山武館所在的位置,正好距離鐵路線特別近,因為是南下北上的必經之路,支線特別多,也正是這來來往往的火車養活了瀾山武館一大幫人,也造就了李嵐山的威名。
李嵐山會派人踩點,提前安排人手等待著,而且他做事謹慎,從來只是偷盜過往客商的貨物,未曾動過軍列,這也是他能長久存活的道理。
而且扒火車盜貨物也不完全搬空,按照客商的承受程度,李嵐山是做了詳細安排的,丟失的貨物雖然價值不少,但是不影響客商的利潤,這樣一來,人生地不熟的過往客商能忍也就忍了,即便是報了官,也只是記上一筆,至於啥時候能找到,那就不知道了。
有精明的客商甚至在準備好的貨物上留下紙條,希望能和對方合作,自己可以按月交份子,希望能放過自己的貨物。
但是寫了好幾次紙條,仍是沒人回應,客商也能想得明白,或許是害怕暴露身份吧。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李嵐山的胃口是越來越大了,不僅在當地扒火車,而且還沿著鐵路分散了好幾夥人,這個偷點,那個偷點,東西自然而言就多了,指著客商上供的份子錢,他才看不上眼呢。
軟的不行來硬的,客商僱傭了不少的好手藏在貨倉之中,但瀾山武館的人當真不是蓋的,心思縝密,每次都被提前發現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些過往客商算是放棄了,也就是認命了。
有甚者想根據貨物流向查找源頭,但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些貨物直接就流入百姓之手,根本不經別人的手,當然物美價廉,也算是為老百姓做了實事,如此一來,周圍的百姓們就更加的維護瀾山武館的地位了。
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的。
或許是瀾山武館的氣運將近,又或者是李嵐山命該如此。
這一晚,許久不出手的李嵐山決定親自出手幹一票,不是為了錢財,只是為了回憶一下當初自己刀口舔血的日子。
有了前期的踩點,這一票幹的特別順利,李嵐山也是老當益壯,飛身上火車,也不在話下,正當眾人準備離開時,一個學徒湊到了李嵐山的耳邊輕聲嘀咕了幾句。
原來這小子就是打探情報的,他剛剛得知,有一趟原本去往京城的列車,竟然改變了方向去天津衛,不一會兒就要通過這裡了,雖然不知道拉的什麼,但是臨時加班的肯定是重要貨物,這讓李嵐山動心了。
擇日不如撞日,李嵐山決定去幹這一票,於是帶著一眾人就去鐵路旁埋伏了起來。
火車來了,有十節車廂,身手靈活的小子早在李嵐山二十裡之外就上了車,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個個的木箱子,特別的沉,撬了半天也沒撬開,眼看火車就要過去了,這小子心生一計,直接來到車廂連接處,想要把連接處打斷,但顯然這是異想天開的。
用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能打斷,這小子只好又回到了車廂,眼看前方就到了李嵐山等人埋伏的地方,這小子知道來不及了,硬拖著一個木箱子扔了下去,這一扔不要緊,轟的一聲爆炸了,氣浪一下子掀翻了車廂,那小子也上天了,緊接著就是接連爆炸,聲音驚動了半個河北。
李嵐山也知道出事了,趕緊帶人逃回了家中,收拾了財產隨時準備跑路,他可是知道這些軍閥是什麼脾氣,軍火被劫持,這可是大問題。
可還是晚了,李嵐山還沒有出門,就被當兵的堵在了家門口,李嵐山只得認命了。
第二天,李嵐山就因為劫持軍火罪被執行槍決了,僅僅是為了一個列車,弄巧成拙了,之前丟失的貨物全部都算在了李嵐山的頭上。
隨著一聲槍響,李嵐山的時代過去了。
正所謂:
瀾山藝高人膽大,
靠著鐵路把家發。
事事算盡一輩子,
弄巧成拙命丟啦。
戰亂紛爭梟雄起,
正義凜然能留下。
盜亦有道要堅持,
沒了規矩沒了家。
作者:星塵講故事,專注民間故事,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給我分享哦~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純屬虛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我,點讚評論轉發喲,講民間故事,看世間百態,品百味人生!謝謝您的支持!